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六:高宗為政之十九:裴行儉完善官員銓注製度與吐蕃擊潰薛仁貴

(2017-08-17 13:04:27) 下一個


總章二年即公元669年十二月初四(戊申),一代名將英國公李世勣病逝。


當時天下升平已經很久,參加官吏選拔的人也日益增多。這年,司列少常伯裴行儉開始和員外郎張仁禕一道,設立候選官員姓名和資曆的長榜,規定銓注(考選和登錄)官吏的辦法。他們又製定了州縣的升降和官員資格的高低。這些規定後來成為永久製度,沒人能更改。


唐朝選拔官員的大體辦法是,根據個人的身、言、書、判四個標準,再計算資格,衡量功勞和政績,然後擬定官職。首先將候選人集中在一起考試,觀察他們的書和判,即書法和文理。考試通過後就銓敘,即入選。入選後再觀察他們的身體和言語。銓敘通過後就注冊,即登錄。登錄後就詢問他們的便利。登錄通過後就唱名,把所有候選人都集中一塊作最後宣布。然後根據成績歸類,分出甲等,先報給仆射,再送上門下,由給事中宣讀,侍郎省批,侍中審定,不適當的人選將被駁下。審定之後,最後報給皇上,接著由吏部官員奉旨實行,發給被錄用的人各自的官符,稱作“告身”。兵部選拔武科候選人也是這樣。課試的內容以騎馬射箭以及翹關(抬起城門大栓)和負米(即負重行走)為主。對於那些因種種原因無法參選的,如果能通過試文三篇,稱作“宏詞”;通過試判三條,稱作“拔萃”。這樣被選上的也可以不受限製而被授任。邊遠地區像黔中、嶺南、閩中等地的州縣官員,不由吏部選拔,全都委托當地都督選擇土人補授。凡是在任官員都每年一考,六品以下的官員,四次考核後為期滿。


這年冬天,長安無雪。


鹹亨元年即公元670年正月初三(丁醜),右相劉仁軌請求致仕退休,唐高宗李治答應了。


正月十七(辛卯),朝廷在遼東地帶設置州縣。


二月初五(戊申),唐高宗因為幹旱,親自審問囚徒,並派人到名山大川祈禱。二月初十(癸醜),日出的顏色異常紅褐。


三月初一(甲戌),唐高宗因為幹旱大赦天下,改元為鹹亨。三月初四(丁醜),朝廷將蓬萊宮改名為含元宮。三月十九(壬辰),太子少師兼同東西台三品許敬宗請求致仕退休,唐高宗也答應了。


同時,朝廷敕令,讓突厥酋長的子弟事奉東宮。西台舍人徐齊聃上疏認為:“皇太子應當聘請端正賢良的文學人士在身邊,怎能讓戎狄醜類入侍東宮?”又上奏說:“齊獻公(長孫晟)是陛下的外祖父。即使他的子孫有所冒犯,怎能往上牽連到祖先!如今周忠孝公(即武後父親武士彠)的廟堂修得如此富麗堂皇,而齊獻公的廟堂幾近毀廢,不知道陛下如何向海內顯示彰揚孝治天下的風氣!”唐高宗都聽從了。徐齊聃是徐充容的弟弟。


夏四月,吐蕃攻陷西域的白州等十八州,又與於闐一道襲擊並攻陷了龜茲的撥換城。朝廷隻好取消了龜茲、於闐、焉耆、疏勒四鎮。四月初九(辛亥),朝廷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左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和左衛將軍郭待封為副手,領兵五萬出討吐蕃,並且護送吐穀渾人回他們的老家。


四月十六(庚午),唐高宗臨幸九成宮。同時,雍州下大雨和冰雹。


高麗酋長劍牟岑反叛,立高藏的外孫安舜為主。唐高宗任命左監門大將軍高侃為東州道行軍總管,發兵討伐。安舜殺了劍牟岑,投奔新羅去了。


五月十四(丙戌),唐高宗下詔說:“各州縣如果發現孔子廟堂以及學館遭到破壞,或者先前並未修建,致使生員沒有學習的場所,先師缺乏奠祭的禮儀,長久招致飄零外露,實在不是敬重儒學的根本。應當讓有關部門盡速營造修複。”


六月初一(壬寅),日食。


秋七月十七(戊子),前西台侍郎李敬玄恢複本職,依舊任同東西台三品。


秋八月十七(丁巳),唐高宗的禦駕離開九成宮回京師。八月二十四(甲子),唐高宗回到長安。這天,梁州都督趙王李福去世。八月二十六(丙寅),因為久旱,唐高宗避免在正殿上朝,並減少禦膳。


郭待封起先和薛仁貴官位並列。當出征吐蕃時,他恥於位居其下,所以薛仁貴的話,郭待封經常違逆。大軍到了大非川,即將直趨烏海時,薛仁貴說:“烏海路途遙遠,十分艱險,大軍行進非常困難,再隨身帶著輜重,很難獲勝。應該留下二萬人,在大非嶺上修築兩座柵寨,把輜重全放在柵內。然後我們率領輕騎和精銳,倍道兼行,趁其不備,一定能打敗他們。”薛仁貴於是率領所部前行,在河口出擊吐蕃,擊潰了他們,殺死和俘獲了很多敵兵,接著進屯烏海,等待郭待封。然而郭待封沒有采用薛仁貴的計策,帶著輜重徐徐前進。還沒到烏海,他們就遇上了吐蕃的二十多萬大軍,結果郭待封的軍隊大敗,逃了回來,損失了全部輜重。薛仁貴退駐大非川,吐蕃相國論欽陵帶兵四十多萬攻打他,結果唐兵大敗,死傷略盡。薛仁貴和郭待封與阿史那道真一道脫身幸免,然後與論欽陵簽訂了和約後撤回。朝廷敕令大司憲樂彥瑋按軍法調查並處置他們,用枷鎖將他們押送回京師。最終他們三人都免去死罪,隻是官場除名。吐穀渾因此全部淪陷,隻有慕容諾曷缽及其親信數千帳篷前來內附。朝廷將他們遷徙到靈州地界。


論欽陵是祿東讚的兒子。他和弟弟讚婆和悉多於勃論都很有才略。祿東讚去世後,論欽陵繼立,三個弟弟帶兵居外,鄰國都很害怕他們。


這期間,關中因為幹旱導致饑荒。九月初七(丁醜),唐高宗下詔,決定明年正月巡幸東都。


九月十四(甲申),武皇後母親衛國夫人楊氏去世,朝廷追贈她為魯國忠烈夫人,並敕令九品以上文武官員以及宮外誥命婦人都到她的住宅去吊唁和哭悼。


閏九月初三(癸卯),皇後因為久旱,請求避位,但朝廷不許。閏九月十二(壬子),朝廷追加追贈司徒周忠孝公即皇後父親武士彠為太尉和太原王,他的夫人為王妃。閏九月十四(甲寅),朝廷安葬了太原王妃,並命令九品以上文武京官以及宮外誥命婦人送葬到便橋宿次。


同一天,朝廷任命左相薑恪為涼州道行軍大總管,防禦吐蕃。


冬十月初四(癸酉),長安下大雪,平地都有三尺多高。朝廷給凍死的路人贈送棉帛和棺木,還允許雍、同、華三州的有錢人家收養十五歲以下不能存活的窮人子女,供驅使,但不能當作奴婢。十月二十六(乙未,《舊唐書》作次日丙申),朝廷任命太子右中護兼攝正諫大夫和同東西台三品趙仁本為左肅機,罷免了他參知政事的相位。


十二月二十一(庚寅),朝廷下詔恢複了以前的所有官名。


這年,全國四十多州鬧幹旱和霜蟲,百姓饑荒困乏,關中尤其嚴重。朝廷下詔,允許關中百姓到其它各州尋找糧食,並轉運江南租米賑濟災民。


鹹亨二年即公元671正月初七(乙巳),唐高宗前往東都,留下皇太子李弘在長安監國,並命令侍臣戴至德、張文瓘、李敬玄等人輔佐,隻帶上閻立本和郝處俊跟從禦駕。正月二十六(甲子),唐高宗抵達東都。


二月十九(丁亥),雍州人梁金柱請求出錢三千貫賑濟貧人。


夏四月十八(甲申),朝廷任命西突厥的阿史那都支為左驍衛大將軍兼匐延都督,讓他去安撫和招集五咄陸的部眾。四月二十二(戊子),長安刮大風,吹折了大樹。


當初,武元慶等人死後,武皇後上奏要讓她姐姐的兒子賀蘭敏之成為她父親武士彠的後嗣,襲取周公的爵位,改姓武氏。賀蘭敏之經過累遷後升任弘文館學士和左散騎常侍。賀蘭敏之姐姐魏國夫人死時,唐高宗曾見到賀蘭敏之,悲傷痛哭地跟他說:“我出去上朝時她還好好的,退朝時就已經沒救了。怎麽會死得這麽蒼猝!”賀蘭敏之號哭著沒有回答。武後得知後,說:“這孩兒懷疑我了。”因此對他十分厭惡。賀蘭敏之相貌俊美,他祖母太原王妃居然和他有性關係。當他為王妃服喪時,脫下哀服就開始演奏妓樂。司衛少卿楊思儉的女兒非常漂亮,唐高宗和武後親自選她為太子妃,結婚有些日子了。賀蘭敏之居然逼迫奸淫了她。武後於是上表曆數賀蘭敏之先後的罪行,請求將他發配遠方。六月十一(丙子,《舊唐書》作兩天後的戊寅,也許是離開長安的日子),朝廷下敕令將他流放到雷州,恢複他的本姓賀蘭。賀蘭敏之到了韶州後,地方官吏顯然秉承武後旨意用勒馬韁繩把他絞死。很多曾和賀蘭敏之交遊的朝廷人士都被流放嶺南。


六月二十二(丁亥),唐高宗因為久旱,親自審錄囚犯。


秋七月初一(乙未),高侃在安市城打敗高麗殘餘部眾。


九月,長安一帶地震。


九月初二(丙申),司空兼潞州刺史徐王李元禮去世。他是唐高祖的第十子,少年時就很恭謹,還善於騎射。武德四年他封鄭王,並於貞觀六年,得到食邑七百戶,授任鄭州刺史,改封徐王,不久又升遷徐州都督。貞觀十七年,他轉任絳州刺史,以善於為政聞命,唐太宗曾降璽書慰勞勉勵他,還賜給他錦彩。貞觀二十三年,他的食邑加到一千戶,並於永徽四年,加授司徒,兼任潞州刺史。他去世後,朝廷追贈他為太尉和冀州大都督,陪葬獻陵。


冬十月,朝廷讓各州訪求選拔明達禮樂的人士。


十一月初一(甲午),日食。同時,唐高宗的禦駕離開東都前往許、汝一帶,並於十一月十七(庚戌)抵達許、汝等州,在那裏舉行教習。十二月初十(癸酉),唐高宗在許州葉縣昆水北岸舉行冬季圍獵,然後於十二月二十三(丙戌)返回東都。


鹹亨三年即公元672年春正月初八(辛醜),朝廷任命太子左衛副率梁積壽為姚州道行軍總管,征發梁、益等一十八州兵馬,招募五千三百人,去討伐反叛的蠻族人。


正月十七(庚戌),昆明蠻族十四姓二萬三千戶人家內附,朝廷在他們的地盤設置殷、敦、總三州。


二月初八(庚午),朝廷將吐穀渾人遷徙到鄯州浩水南部居住。吐穀渾害怕吐蕃的強盛,不安心在那裏居住,加上鄯州地方狹小,所以朝廷不久又遷徙他們到靈州,在他們部落的地方設置安樂州,任命可汗諾曷缽為刺史。吐穀渾原來的地盤都被吐蕃兼並了。


二月十七(己卯),侍中永安郡公薑恪去世。


夏四月初九(庚午),唐高宗前往合璧宮,並於四月十七(戊寅)抵達合璧宮。四月二十一(壬午),唐高宗在洛水南麵舉行教旗儀式。他詢問中書令閻立本和黃門侍郎郝處俊道:“伊尹背負鼎俎(祭祀的器皿)去見成湯,應是修繕和輔佐時政的意思。但不知鑄鼎是為了什麽,到底發生在哪個朝代?鑄鼎何時又成為國家的重器,曆代的傳寶?”閻立本都用古時的意義解答了。


吐蕃派他們的大臣仲琮入朝進貢,唐高宗向他了解吐蕃的風俗。仲琮答道:“吐蕃地薄氣寒,風俗樸素粗俗。然而吐蕃法令嚴整,上下一心,議事時經常自下而起,隻要對人有利就實行。這就是我們之所以能持久的緣故。”唐高宗指責他們消滅吐穀渾、打敗薛仁貴、寇逼涼州等事情,仲琮答道:“臣奉命前來貢獻而已,軍旅的事情,不是臣的責任範圍。”唐高宗厚賜了後遣送他回去。四月二十二(癸未),唐高宗派都水使者黃仁素出使吐蕃。


五月初四(乙未),五品以上改賜新魚袋,並用銀修飾;三品以上各賜金裝刀子和礪石一具。六月十六(丙子),朝廷在洛州的柏崖設置糧倉。


要想知道唐高宗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