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六:高宗為政之五:侍中高季輔病逝與才人武昭儀入宮

(2017-08-02 12:42:29) 下一個


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二月初二(甲申),唐高宗李治下詔將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全都處斬,賜李元景、李恪、高陽公主、巴陵公主自盡。秋九月十三(壬戌),右仆射北平定公張行成去世。


十二月二十三(庚子),侍中條縣憲公高季輔去世。高季輔是德州蓚縣人。他祖父高表曾任北魏安德太守,父親高衡曾任隋朝萬年令。高季輔少年時就好學,兼習武藝,居母喪以孝悌聞名。他兄長高元道,曾任隋朝汲縣令。武德初年,汲縣人翻牆投靠賊兵,高元道因此被害。高季輔率領他的徒眾出鬥,終於生擒了殺害他兄長的人,砍下腦袋用來祭祀兄長的墳墓,因此被士人和朋友稱道。於是很多賊盜都歸附於他,部眾多達數千。不久他和武陟人李厚德率眾來降唐朝,被授為陟州總管府戶曹參軍。貞觀初年,他升任監察禦史,彈劾和糾察了不少人,不避權要。經過累遷後他轉為中書舍人。


當時唐太宗多次召見近臣,要他們評論時政的得失。高季輔上呈了密封奏事五條,大略是:


“陛下平定九州,富有四海,德超邃古,道高前烈。如今時世已經平定,大功也已告成,然而刑典卻尚未得到實施,這又是什麽原因?都是因為執政大臣,不能弘揚簡易之政;台閣大使,不能了解經遠之道。執政的以為刑法嚴苛就是奉公,當官的覺得侵魚下層就是益國。他們缺乏坦誠寬恕的胸懷,不符聖上清明的宗旨。至於設官分職,各有責任;尚書八座,分工負責;王者為政,本應如此。還希望陛下根據實情訓導循誘,使各個部門弘揚自己的職責;也還必須提拔溫和忠厚的官員,升遷清白廉潔的長吏;敦促樸素,革除虛浮,以敬讓為先,以好惡為戒;使得家家懂得孝慈,人人知道廉恥。這樣一來,醜惡的言論和不良的行為,將被鄉閭譏諷;忘義的人品和猥瑣的操行,將被親族擯棄。杜絕他們利欲之心,載之以清淨之化。那麽自然就會國富民安,氣和物阜。禮節於是競興,禍亂何由而作?


“還有,臣私下見到陛下總是心存節儉,然而各項營繕工程卻從未停息。正式的民夫和工匠,不夠朝廷的驅使,隻好到市場雇工,開銷了很大費用。人主想要的,有什麽不能得到?但還希望陛下愛惜錢財而不要一下用光,珍惜勞力而不要竭澤而漁。如今京畿之內數州,實在是邦國的根本,地方狹小,人口稠密,耕植不博,菽粟雖賤,儲蓄不多;還希望陛下特別優待這裏的民眾,讓他們得到休息。強壯的根本,虛弱的枝葉,自古都是常事。關中和黃河之外,徭役普遍較少;帝京和三輔一帶,差役和課稅很不一致;江南和河北地區,則更為優閑。朝廷應當減少地區差別,讓各地的勞逸盡量均衡。


“還有,公主的家室,封邑的收入足夠資用;勳貴的府邸,俸祿的支付也足以供使。然而他們卻對儉約愁眉苦臉,急切地熱衷於奢華,居然還放高利貸,追求什一的利潤。公侯尚且如此求利,黎民又怎能辨別是非?錐刀那樣微小的利益也要競爭,實在就是因此而起。這的確有損朝廷的風氣,臣認為應當吸取教訓,加以改革。


“還有,當官靠處理政務代替農耕。外官品秩卑微,而且沒有俸祿。他們既然離開了家鄉,按理生活必定貧乏。而且對妻兒的眷戀,即使賢達的人也不能忘懷;對饑寒的感受,即使伯夷和柳下惠那樣的人也難以保全自己的操行。朝廷製定的政策,應當讓人容易遵守。如果不體恤他們的困乏,隻一味要求他們清廉勤懇,恐怕不是辦法。大凡末品官員,平庸的人居多,隻怕一年一度的巡察使臣離去後,一切還是照樣不變。不能肅清他們對百姓的侵漁,卻怎能要求他們做出政績?如今戶口逐漸增加,倉廩已經充實,朝廷應當斟量給他們一定的俸祿,使他們能夠贍養親人。然後再對他們嚴格要求,責成他們報效國家。那樣一來,民政官員將會努力工作,輿論也會變得公允。


“還有,臣私下見到密王李元曉等人,都是皇室的懿親。陛下心懷友愛,仁義高過古人,分給他們車馬服飾,委托他們藩鎮重任。但也必須依照禮儀,以滿足人們的瞻仰期望。近來見到幾位皇子拜見各位叔父,各位叔父也都答拜。他們的王爵既然相同,那麽就必須以家人的禮儀相待,豈能如此長幼顛倒?還希望陛下加以訓誡,永遠遵循禮儀法則。”


唐太宗閱覽了奏折後,非常讚許。貞觀十七年,高季輔被授任太子右庶子。他又上疏切諫時政得失,唐太宗特賜他鍾乳一劑,說:“愛卿進獻藥石之言,所以用藥石回報。”貞觀十八年,他加授銀青光祿大夫,兼吏部侍郎。他經手提拔的官吏,都得到當時的稱道。唐太宗曾賜他一麵金背鏡,以表明他的清澈可鑒。貞觀二十二年,高季輔升遷中書令,兼檢校(代理)吏部尚書、監修國史,賜爵蓚縣公。唐高宗永徽二年,他授任光祿大夫,行侍中,兼太子少保,但因為風寒離職在家。唐高宗召他的兄長虢州刺史高季通入朝擔任宗正少卿,多少能照顧他的病情,還屢次派中使去探視,觀察他的進食情況,並詢問他對朝政得失的看法。高季輔不久就去世了,終年五十八歲。唐高宗李治為他舉哀,取消了三天的朝會,追贈他為開府儀同三司和荊州都督,諡名憲。


這年,西突厥的乙毗咄陸可汗去世。他兒子頡達度設,號稱真珠葉護,開始和沙缽羅可汗產生矛盾,因此和五弩失畢共同出擊沙缽羅,並打敗他,殺了他們一千多人。


永徽五年即公元654年春正月十五(壬戌),羌族酋長凍就內附,朝廷在他的地盤設置劍州。


三月十二(戊午),唐高宗李治巡幸萬年宮,並在兩天後,追加武德功臣屈突通等十三人的官爵。


當初,王皇後沒有兒子,蕭淑妃得到當時還是晉王的李治寵愛,王皇後因此十分妒忌她。李治成為太子時,曾入宮侍奉唐太宗,見到才人武氏,非常喜歡她。唐太宗駕崩後,武氏跟隨其他嬪妃到感業寺為尼。唐太宗的忌日時,唐高宗曾到感業寺行香,見到了武氏。武氏觸景生情,哭了,唐高宗也跟著對哭。王皇後得知後,暗中讓武氏蓄留長發,然後勸唐高宗納她到後宮,想以此減輕他對蕭淑妃的專寵。武氏很有心計,十分聰慧,頗懂權術。她剛入宮時,卑躬屈膝地事奉王皇後。王皇後很喜愛他,多次在唐高宗麵前讚美她。不久武氏就得到極大的寵幸,唐高宗拜為她為昭儀。王皇後和蕭淑妃都逐漸失寵,於是共同在唐高宗麵前大講武昭儀的壞話,但唐高宗都不理她們。武昭儀想追贈它父親的官爵,但找不出該用什麽名義,所以借口要褒賞屈突通等功臣,趁機把她父親武士彠也加上去了。


三月十九(乙醜),唐高宗臨幸鳳泉溫泉,並於四天後回到萬年宮(即貞觀時的九成宮,位於麟遊縣西天台山上,宮殿修在半山腰,規模宏偉)。


三月二十五(辛未),他下詔特赦禦駕所經過州縣的囚犯。並派工部尚書閻立德率領四萬民工去修築長安的外城。


夏四月,大食國派兵攻擊波斯,殺了波斯王伊嗣侯,伊嗣侯的兒子卑路斯投奔吐火羅。大食兵馬離去後,吐火羅發動兵馬立卑路斯為波斯王後回去。


同時,守黃門侍郎潁川縣公韓瑗和守尚書侍郎來濟,一同加授銀青光祿大夫,並依舊任同中書門下三品。


閏五月初二(丙子),朝廷在處月部落的地盤設置金滿州。次日夜裏,萬年宮下大雨,山水漲溢,衝到了玄武門(並非長安的玄武門),宿衛士兵全都逃散。右領軍郎將薛仁貴說:“哪裏有宿衛士兵,當天子有急事時反而怕死逃命!”於是登上門前橫木大聲叫喊,向宮內報警。唐高宗急忙跑出來,到高處躲避。不久大水就淹進了寢殿,淹沒或衝走了當值衛士以及麟遊縣居民,溺死的多達三千餘人。


閏五月十八(壬辰),新羅女王金真德去世。唐高宗下詔立他弟弟金春秋為新羅王。


六月初二(丙午),恒州發大水,呼沱河水溢出河岸,衝走和淹沒了五千三百家。六月初九(癸醜),蒲州汾陰縣下暴雨,也衝走和淹沒了不少居民,浸壞了很多廬舍。


中書令柳奭因為王皇後日益失寵,內心很不自在,便請求解除政事。六月十九(癸亥),柳奭罷相,改任吏部尚書。


六月二十二(丙寅),河北各州都發大水。


七月初八(辛巳),有一隻像麻雀的小鳥居然在萬年宮皇帝的舊宅裏生了隻斑鳩般大小的大鳥。


七月二十四(丁酉),唐高宗的禦駕離開萬年宮回京師。次日,他跟五品以上的官員說:“朕以前在先帝身邊,見到五品以上官員談論政事,要麽就在執杖衛士的階下當麵陳述,要麽就退下後再上呈密封奏事,整天忙個不停。難道獨獨現在天下無事,你們都沒什麽話要說了?”


八月,大理寺上奏處決死囚,總共七十多人。八月初八(辛亥),唐高宗下詔說,自今以後,去世的五品以上官員,隨身的魚符並不須要追收。八月二十八(辛未),吐蕃派人進貢一百匹駿馬,和一座高五丈,寬廣各二十七步的大廬。


九月二十五(丁酉),唐高宗回到長安。


冬十月(《舊唐書》說是十一月初二癸酉),朝廷雇用雍州的四萬一千民工去修築長安外城,三十天後竣工;九個城門都各設觀台。十月十一(癸醜),雍州參軍薛景宣上呈密封奏事,說:“漢惠帝大肆擴建長安城,不久就晏駕了。如今又大修城郭,必然會有大壞事發生。”於誌寧等人認為薛景宣說話非常不吉利,請求殺了他。唐高宗說:“薛景宣雖然狂妄,但如果因為上奏封事獲罪,恐怕會杜絕言路。”於是赦免了他。


同時,高麗派他們的大將安固率領高麗和靺鞨的兵馬出擊契丹。鬆漠都督李窟哥率兵抵禦,在新城擊潰了高麗兵馬。


十二月十二(癸醜),倭國派使者進獻琥珀和碼瑙,琥珀大如鬥,碼瑙大如五鬥器。十二月十七(戊午),唐高宗離開京師去拜謁昭陵,在路上生了皇子李賢。次日,他下敕令,每兩年核定一次全國戶口。


這年,全國糧食大豐收,洛州的粟米每鬥才值兩錢半,粳米每鬥也才值十一錢。


王皇後和蕭淑妃與武昭儀更加互相拆台,講對方壞話,但唐高宗不信王皇後和蕭淑妃的話,隻相信武昭儀。王皇後又不能曲身對待唐高宗身邊的侍從,她母親魏國夫人柳氏和她舅舅中書令柳奭入見六宮時,她又不以禮相待。武昭儀看到任何王皇後很不敬重的宮人,必將傾心和他們結交,把自己得到的賞賜分給他們。因此王皇後和蕭淑妃的一舉一動,武昭儀全都一清二楚,並告訴唐高宗。


王皇後雖然失寵,然而唐高宗並沒有打算廢黜他。剛好武昭儀生了個女兒,王皇後很憐愛她,還逗弄她玩。王皇後離開後,武昭儀暗中讓人扼殺了女嬰,並用被子蓋住。唐高宗過來時,武昭儀假裝很高興的樣子,掀開被子要看女嬰,結果發現女嬰已死,當即裝模作樣地驚叫哭泣起來。唐高宗詢問周圍的侍從婢女,大家都說:“皇後適才來過。”唐高宗勃然大怒道:“皇後居然殺了我的女兒!”武昭儀趁機哭訴王皇後的罪行。皇後無以自明,唐高宗因此有了廢立的決心,但又怕大臣們不同意,便和武昭儀一道前往太尉長孫無忌的府第,酣飲盡歡。席上唐高宗拜長孫無忌寵姬的三個兒子都為朝散大夫,還載著十車金寶繒錦賜給長孫無忌。唐高宗趁機抱怨王皇後沒有兒子,以此暗示長孫無忌。然而長孫無忌用其他話岔開,竟然不順著唐高宗的旨意。結果唐高宗和武昭儀都很不高興地離開了。武昭儀又讓自己的母親楊氏到長孫無忌的府第,屢次有所請求,但長孫無忌始終不同意。禮部尚書許敬宗也多次勸長孫無忌,但都被他厲色叱退了。


要想知道唐高宗最終是否廢後,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