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五:貞觀盛世之三十四:高士廉病逝與北狄鹹服

(2017-07-23 12:41:59) 下一個


貞觀二十年即公元646年三月二十七(己醜),唐太宗李世民處死了刑部尚書張亮。六月底,特進英國公李勣率軍在鬱督軍山擊潰薛延陀部落,平定了北部荒原。冬十月唐太宗下達手詔將宋國公蕭瑀貶為商州刺史。


唐太宗從高麗回來後,泉蓋蘇文愈益驕橫專恣。他雖然派使者奉表前來,但語言非常詭秘荒誕。他對待唐朝的使者也十分倨慢,還經常窺探邊境的間隙。唐太宗屢次敕令他不要進攻新羅,然而他照樣侵陵不已。十月十四(壬申),唐太宗下詔不接受他的朝貢,重新考慮出兵討伐高麗。


十月二十八(丙戌),唐太宗從靈州回到京師。他因為這趟靈州的往返,既冒著嚴寒又一路疲頓,便想在年前專門注重保養。十一月初一(己醜),他下詔說,除了宗廟祭祀、省閱表疏、接待胡客、兵馬調動、宮廷宿衛,與緊急魚契(兵符)和五品以上官員的授任或解除,以及決斷死罪必須上奏以外,其他政事全由皇太子李治決定。


十二月初七(乙醜,通鑒作己醜,疑有誤),因為群臣累次請求封禪;唐太宗終於答應了。他下詔製作封禪的羽衛,並送到洛陽宮去。


十二月二十(戊寅),回紇的俟利發(即酋長)吐迷度、仆骨的俟利發歌濫拔延、多濫葛的俟斤(即首領)末、拔野古的俟利發屈利失、同羅的俟利發時健啜、思結的酋長烏碎,以及渾、斛薛、奚結、阿跌、契苾、白霫的酋長都來長安上朝。兩天後,唐太宗在芳蘭殿設宴招待他們,並命令有司部門款待他們,每五天就舉行一次宴會。


十二月二十五(癸未),唐太宗跟長孫無忌等人說:“今天是朕的生日,世人都想因此飲宴作樂,但對朕來說反而成了傷感的日子。今天朕君臨天下,富有四海,然而想要承歡在父母膝下,卻永遠不可能了。這正是子路在父母死後有不能為他們背米的遺憾。《詩經》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怎能在父母劬勞之日舉行宴樂呢!”因此流下了幾行眼淚。身邊侍從也為他感到悲傷。


房玄齡曾因小錯被罷免相位,回歸府第。褚遂良上疏認為:“房玄齡自從太原舉義時就翼助陛下的征戰,在武德年間(唐高祖年號)冒死幫陛下決策。貞觀初年他又選拔賢能,訂立政策。作為人臣,沒人比房玄齡更勤奮了。除非他罪在不赦,千夫所指,陛下不能輕易摒棄。陛下如果認為他已衰老,也應當暗示他,勸他致仕離休,用禮儀辭退。真不能因為膚淺和偶爾的過失,就忘了他幾十年的功勳和故舊。”唐太宗覺得有理,便急忙召他回來。不久,房玄齡重新避位回家。許久之後,唐太宗臨幸房玄齡家附近的芙蓉園。房玄齡讓他的子弟清掃府第的門庭,說:“皇上的乘輿很快就要來了!”過了一會,唐太宗果然來到他的府第,還順便載著房玄齡回宮。


貞觀二十一年即公元647年春正月,開府儀同三司申文獻公高士廉病危。正月初四(辛卯),唐太宗親臨他的府第,趁機和他敘說平生,流淚和他訣別。次日高士廉就病逝了。高士廉名儉,通常以字稱呼,是渤海蓚縣人。他曾祖父高飛雀,北魏曾追贈為太尉。他祖父高嶽曾任北齊侍中、左仆射、太尉、清河王。他父親高勵字敬德,是北齊樂安王和尚書左仆射,後來曾任隋洮州刺史。高士廉少年時就有器量,涉獵文史。隋司隸大夫薛道衡和起居舍人崔祖浚都是知名前輩,和高士廉結成忘年交,因此公卿大臣都很器重他。隋煬帝大業中年,他出任治禮郎。高士廉的妹妹早先嫁給隋右驍衛將軍長孫晟,生了兒子長孫無忌和一個女兒。長孫晟去世後,高士廉把妹妹和外甥及外甥女接到家裏,待他們非常恩厚。他見到李世民時,覺得他是非常之人,便將長孫晟的女兒嫁給他,即是以後的文德皇後。隋軍東征時,當時的兵部尚書斛斯政逃到高麗去。高士廉因為和他關係密切而受到牽連,被貶為嶺南的朱鳶當主簿。他事奉父母以孝敬聞名,覺得嶺南很多瘴癘,不想讓父母跟隨自己,便留下妻子鮮於氏侍養父母,供給他們食用。他又念到妹妹無所庇護,便賣了自家的大宅,買了座小宅讓她居住,把剩下的資金分給親友,自己輕裝離去。不久遇上天下大亂,朝廷的詔命阻絕,交趾太守丘和便任命他為司法書佐。高士廉長期住在南方,沒有母親的音訊,越來越想念北方。他曾白天午睡,夢見母親和他說話,仿佛就在膝下。醒來後他眼淚縱橫,次日果然得到母親的音訊,人們都認為是孝敬的感應。當時欽州的寧長真率眾攻打丘和,丘和想出城投降。高士廉勸他說:“寧長真兵馬雖多,但孤軍深入,內部離心,外部窘迫,一定不能持久。而且城中的精兵,足以抵擋他們,足下何必要受人所製?”丘和聽從了,因此任命高士廉為行軍司馬,然後水陸並進,反擊敵兵,結果寧長真大敗,僅僅逃得性命,其餘部眾全部投降了丘和。當蕭銑失敗後,唐高祖派他去攻取嶺南。武德五年(622),高士廉和丘和上表請求歸國,後經累次升遷出任雍州治中。當時李世民任雍州牧,因為高士廉是他妻子的舅父,加上曆來很有才望,所以非常敬重他。當李世民準備誅殺隱太子李建成時,高士廉和他外甥長孫無忌一道參與了密謀。六月四日,高士廉率領吏卒釋放了囚犯,授給他們兵器盔甲,飛馬來到芳林門,準備和李世民合並兵勢。李世民升為太子後,他官拜太子右庶子。


貞觀元年(627),高士廉升任侍中,封義興郡公,實封食邑九百戶。高士廉明白善辯,注重儀容舉止。他有所建言時,公卿和名儒無不矚目。當時黃門侍郎王珪有秘密表疏,附帶讓高士廉奏聞,但被高士廉壓下不轉。因這事他被貶為安州都督,後轉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蜀地的習俗淺薄,害怕鬼神,忌諱疾病,父母病重或病危時,多數人都不肯臨近照料,隻是用架子掛著食物喂他們。高士廉對他們加以誘導,風俗頓時得以改變。秦時李冰守衛蜀地,引導汶江,開創了灌溉農田的便利。至今靠近水邊的地方都特別值錢。富裕豪強的人家,往往侵奪這些地方。高士廉於是在李冰原來的水渠外另外修了水渠,蜀中百姓因此得到了極大好處。他又利用閑暇吸引文人墨客人前來舉行文辭集會,還讓儒生講論經史,勉勵後進,於是蜀中的學校粲然複興。有位叫朱桃椎的蜀人,喜歡淡泊,隱居不仕,披裘帶索,沉浮人間。竇軌出鎮益州時,聽說他的名氣,要召見他,並送給他衣服,逼他擔任鄉正。朱桃椎什麽話都不說,將衣服拋到地上,逃入山中,在澗曲邊上建了個小草房。他夏天光著身子,冬天則用樹皮覆蓋自己。旁人的贈遺,他一概不受。他經常編織草鞋,放在路旁。見到的人都說:“這是朱居士的鞋子。”就把跟草鞋等值的米放在那裏。朱桃椎到晚上就去把米取走,都不跟人相見。人們都覺得他就像焦先之流。高士廉到那裏後,以禮請他前來。朱桃椎來後,他到階下迎接,跟他說話。朱桃椎沒有回答,凝視著他一陣後就離去了。高士廉每次派人慰問,朱桃椎見到使者,馬上就躲進樹林藏了起來。近代以來,多數人都看不起隱士,隻有高士廉對他們讚美褒揚,蜀中人們把這事當作美談。貞觀五年,高士廉回朝擔任吏部尚書,進封許國公。唐太宗還封他的一個兒子為縣公。高士廉也善於鑒別人才,熟悉地方的姓氏,他所任用的人,官職和派往的地點都很合適。唐高祖病逝時,高士廉攝理司空,負責營建山陵並決定墓地的規模。事情辦成後,他加授特進和上柱國。


當時,朝廷的普遍看法是山東(通指崤山以東地區)人士喜歡自誇,即使好幾代下來早已衰敗,他們還以祖先的舊地自我矜持。他們的女兒嫁給其他家族,他們總要索取很多聘禮。唐太宗對此感到厭惡,認為他們有傷教化,便下詔讓高士廉與禦史大夫韋挺、中書侍郎岑文本、禮部侍郎令狐德棻等人刊正姓氏。他們於是普查天下的族譜文諜,根據地方史傳,考察真偽,宣揚忠賢,貶黜悖逆,撰寫了一部《氏族誌》。高士廉把各大姓分等歸類,然後上呈給朝廷。唐太宗說:


“朕和山東的崔、盧、李、鄭四大姓,並沒有以往的嫌隙。隻是因為他們經過多個世代早已衰微,沒出過什麽大官,還自稱是士大夫;和別人通婚時,也總是索取大量錢幣。他們才識平凡,卻自視甚高,靠炫耀祖上墳墓的鬆檟,依托富貴人家。朕不明白人們為何這麽看重他們?隻因為齊家(北齊高氏)曾占據河北,梁、陳(南朝)曾龜縮江南嗎?這些大姓當時雖然也出了些名人,但在那些偏僻小國,不足為貴。然而人們至今還以崔、盧、王、謝為重。朕平定四海,天下一家。凡是在朝的大臣,全都功勳顯著,有的忠孝可稱,有的學藝通博,所以得到提拔敘用。現任三品以上的官員,卻都要和早已衰敗的故舊豪門結親,不但送了很多聘禮錢財,還無端景仰他們。朕今天特別製定族姓的目的,就是要尊崇今朝的冠冕大臣,而你們有什麽理由還讓崔幹為第一等?當年漢高祖隻是山東一個匹夫,但因為他平定了天下,所以主尊臣貴。你們都讀過書,見到他們的事跡,至今還當作美談,讓人心懷敬仰和尊重。難道你們不看重朕封賞的官爵嗎?所以不必談論幾代以前的事情,隻要根據今日的官爵高低製定等級。”


因此將崔幹降為第三等。當《氏族誌》成書後,共一百卷,唐太宗下詔向全國頒布發行,並賜給高士廉一千段布帛,不久又提拔他為同中書門下三品。貞觀十二年(638),他和長孫無忌等人因佐命大功,一同被封為世襲刺史和申國公。同年,他官拜尚書右仆射。高士廉受到重用後,上了很多表章奏疏,但他總是上奏後就燒了原稿,所以沒人知道。他接著攝理太子少師,唐太宗又特令他負責官吏的選拔。貞觀十六年,他加授開府儀同三司,但不久就上表請求致仕離職。唐太宗允許他解除尚書右仆射的職位,讓他以開府儀同三司的身份依舊負責平章事(即同中書門下)。他又正式受詔和魏徵等人集中了文學人士,撰寫《文思博要》一千二百卷。上奏之後,唐太宗賜給他一千段布帛。貞觀十七年二月,高士廉的圖像也上了淩煙閣,成為二十四功臣之一。貞觀十九年,唐太宗討伐高麗,皇太子李治在定州監國。高士廉攝理太子太傅,同時監理朝政。皇太子下令說:“攝太傅申國公士廉,朝廷的人望,國家的精華,禮儀和刑法全都有賴於他。寡人愧為監守,其實全靠太傅的訓導。近來聽政,常請太傅和寡人同榻,趁機向他諮詢,祛除了不少疑難和遲滯。但獨立麵對朝臣做出決斷,寡人還不太放心,也已約束自己不許更進。太傅的教誨和勸諭無不深刻,讓寡人遵照常規(獨立監國)。但寡人不同意他的推辭,太傅也總是敬從。所司部門請另外建立一個案幾供太傅監國使用。”高士廉再三謙讓表示不敢當。


高士廉因重病在京師的崇仁裏私第中去世時,終年七十二歲。唐太宗又命令準備禦駕,準備親臨他的府第。司空房玄齡覺得唐太宗正在服石類藥品,不宜臨喪,因此上表懇切勸諫。唐太宗說:“朕的這趟出行,不但是為了君臣之禮,也因為故舊情深,姻戚義重。愛卿不要再勸了。”唐太宗帶著幾百隨從騎馬出了興安門。到延喜門時,長孫無忌飛馬來到唐太宗馬前,勸諫道:“餌石(指服食諸如如丹砂和石膏之類玉石藥物)臨喪,是藥方明確禁忌的。陛下有養育黎民的重任,必須為宗廟社稷珍愛身子。臣的亡舅高士廉知道自己不行時,曾盯著臣說:‘陛下至尊對我的恩遇極隆,不忘故舊。我亡故之後,他或許會親臨府第。我隻是內省一個平凡的人,活著時對聖朝也沒大用,怎能在死亡之餘,還驚動聖駕。如果魂魄有靈,我會為此深深負疚。’陛下對故舊恩深義重,但也請體察臣舅父的一片丹誠。”他說得非常懇切,但唐太宗還是不肯。長孫無忌於是跪伏在馬前痛哭,唐太宗這才不得已而回到東苑,南望而哭,淚如雨下。當高士廉的棺柩出了橫橋時,唐太宗登上長安故城的西北樓,遠遠望著靈車哭泣。朝廷追贈高士廉為司徒和並州都督,陪葬昭陵,諡名為文獻。高士廉祖父和父親直到他自身,並為仆射;他兒子也任尚書,外甥(即長孫無忌)任太尉,當代人無不為之感到榮耀。


正月初九(丙申),唐太宗下詔在回紇部建立瀚海府,仆骨部建立金微府,多濫葛部建立燕然府,拔野古部建立幽陵府,同羅部建立龜林府,思結部建立盧山府,渾部建立皋蘭州,斛薛部建立高闕州,奚結部建立雞鹿州,阿跌部建立雞田州,契苾部建立榆溪州,思結別部建立林州,白霫部建立顏州;並讓他們的酋長擔任各府都督或州刺史,各賜金銀繒帛以及錦袍。敕勒人非常高興,無不歡呼拜舞,旋轉跳躍,弄得塵土飛揚。當部落首領們將要回去時,唐太宗在天成殿設宴,並安排了十部樂為他們送行。各位酋長奏稱說:“臣等既然已成為大唐臣民,今後往來於天至尊的地方,就如同前來拜謁父母。請天至尊在回紇以南、突厥以北開發一條大道,稱作參天可汗道,在路上安置六十八個驛站,各自設有馬匹和酒肉供應過往使者。每年我們將進貢貂皮充當租賦。還請天至尊讓能寫文章的士人,按照這層意思書寫表疏。”唐太宗都答應了。於是北部荒原全部得以平定。然而回紇的吐迷度已經私下自稱可汗,官號也都和突厥原來的一樣。


正月初十(丁酉),唐太宗下詔,決定明年仲春要到泰山巡幸,並封禪社首山。其餘事項都依照貞觀十五年議定的辦。


正月二十七(甲寅),唐太宗賜京師百姓大酺宴樂三日。


二月十五(壬申),唐太宗下詔,讓太學生世代學習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勝、高堂生、戴聖、毛萇、孔安國、劉向、鄭眾、杜子春、馬融、盧植、鄭康成、服子慎、何休、王肅、王輔嗣、杜元凱、範寧等二十一人的著述,並流傳給宗室和大臣後胄;規定今後凡是到太學祭典時,讓他們在孔子的廟堂配享。二月二十(丁醜),太子李治到國學舉行祭典先師的釋奠儀式。


唐太宗打算重新討伐高麗,但朝臣們普遍認為:“高麗依山為城,很難在短時期內攻拔。先前禦駕親征,高麗人無法耕種,大軍攻克的城池,糧食也都被我們沒收,加上旱災,高麗民眾大半缺乏糧食。今天如果派出幾支偏師,交迭侵擾他們的邊境,迫使他們疲於奔命,放棄鋤頭退入堡壘。這樣一來,幾年之間,高麗將千裏蕭條,人心自離。那麽鴨綠以北,可以不戰而取。”唐太宗聽從了建議。三月,他任命左武衛大將軍牛進達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武候將軍李海岸為副手,征發兵馬一萬多人,乘著樓船從萊州跨海進入高麗。他又任命太子詹事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右武衛將軍孫貳朗等人為副手,帶領三千人,和營州都督府的兵馬從新城道進入高麗。朝廷海挑選熟悉水性並善戰的將士配給兩支大軍。


三月初五(辛卯),唐太宗說:“朕對於北方戎、狄,之所以能取得古人無法取得的勝利,征服古人無法征服的部落,都是因為順從眾人願望的緣故。從前大禹率領九州民眾,鑿山伐木,疏通百川,注入大海,無比辛勞。然而民眾毫不怨言,就是因為應用人心,順應地勢,與民同利的緣故。”


這月,唐太宗得了風寒。他苦於京師的盛暑,因而於夏四月初九(乙醜)命令將終南山的太和廢宮修繕為可以用來避暑的翠微宮。


要想知道唐太宗以後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