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五:貞觀盛世之三十三:張亮含冤而死與蕭瑀遭遇貶黜

(2017-07-22 08:02:38) 下一個


貞觀十九年即公元645年九月十八(癸未),唐太宗李世民因為無法順利攻克高麗的安市,以及軍糧的短缺,下敕令班師回朝。十二月二十六(庚申)他下詔賜侍中劉洎自盡。


貞觀二十年即公元646年春正月初八(辛未),夏州都督喬師望和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等人出擊並擊潰了薛延陀,俘獲二千多人。多彌可汗帶領輕騎逃去,部落內部騷動不安。


正月十四(丁醜)唐太宗派大理卿孫伏伽和黃門侍郎褚遂良等二十二人根據漢朝製定的六條詔書去巡察全國各地,結果刺史和縣令以下的許多官員都遭到貶黜。這些人中前來宮闕喊冤的絡繹不絕。唐太宗命令褚遂良將他們的情況分類奏明,唐太宗親自裁定決斷。最後因才能而得到提拔的二十人,因罪被處死的七人,被罷免並處以流放以下的則有成百上千人。


正月十七(庚辰),唐太宗在從定州回來的路上經過並州,下詔特赦該州,並設宴招待隨從官員和當年在太原跟從起義的老人,賜給他們不同數量的穀粟布帛。


二月初二(乙未),唐太宗離開並州,直到三月初七(己巳)才回到京師長安。唐太宗跟李靖說:“朕率領天下的兵馬,卻受困在小小的東夷(高麗)。這是什麽原因?”李靖說:“這個李道宗可以解釋清楚。”唐太宗回頭問江夏王李道宗,李道宗詳細解釋了,說當時在駐驊得勝時,他曾建議趁虛奪取平壤。唐太宗悵然地說:“當時事情匆忙繁多,朕記不起來了。”


唐太宗病還沒全好,想專心保養一段。三月初八(庚午),他下詔讓軍國機務全部交給皇太子李治決斷。於是太子隔日在東宮聽政。罷朝後,他就到皇宮入侍父皇的藥膳,時刻不離左右。唐太宗命令太子偶爾也出去遊玩觀賞,放鬆放鬆,但太子推辭說不願出門。唐太宗於是在寢殿旁設置了另一個住處,讓太子居住。褚遂良請求讓太子每十天回東宮一趟,和師傅們談論道義。唐太宗答應了。


唐太宗曾前往未央宮。在前頭開路的禁衛和儀仗已經過去後,唐太宗忽然見到一人帶著刀在草叢中,便扣住他盤問。那人說:“聽說禁衛和儀仗要來,所以怕了不敢出來。禁衛和儀仗沒見到我,所以躲著不敢動。”唐太宗連忙回宮,然後看著太子說:“這事真要認真處理,好多人會因此被處死。你趕快把這人放出去。”唐太宗也曾在乘坐腰輿(步轎)時,三衛(禁衛軍中的親衛、勳衛、翊衛)中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他的禦衣。那人害怕得臉色蒼白。唐太宗說:“這裏沒有禦史(要彈劾),朕不怪罪你。”


刑部尚書鄭國公張亮很信任方術人士程公穎。當初在相州時,他暗中召見程公穎,跟他說:“相州是軍事要地,人言說不出數年,這裏必有王者興起。程公覺得如何?”程公穎知道他有野心,便趁機拍馬說張亮躺著時身體好似龍形,必當大貴。又有個叫公孫常的術士,很擅長文辭,自稱有黃白之術(黃金白銀,即煉丹修道之術),和張亮的關係尤其密切。張亮跟他說:“我曾聽說圖讖裏有‘有弓長之君當別都’這樣的話。但即使有這樣的說法,其實真不想聽到。”公孫常又說張亮的名字應驗圖錄,張亮非常高興。


這時,陝州人常德玄告發張亮養了五百義子,還指控他和術士公孫常說,自己的名字應驗圖讖,並問術士程公穎道:“我手臂上有龍鱗。想要舉大事,可以嗎?”唐太宗命令馬周等人調查此事,程公穎和公孫常都證實了這些事。張亮不服,說:“他倆不過因為怕死而誣告罷了。”又自我陳述當年幫唐太宗登基的功勞,希望得到寬宥。唐太宗跟侍臣們說:“張亮有義子五百人。養這麽多人幹什麽?不正是想造反嗎!”便命令百官討論他的案子。大家都說張亮謀反,罪當伏誅。隻有將作少匠李道裕說:“張亮並無造反的行跡,罪不當死。”唐太宗派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到獄中和張亮訣別說:“法律對天下人都是公平的,對你也不例外。你自己不夠謹慎,和惡人來往,因而身陷法網,今天又能怎樣!你一路走好吧。”三月二十七(己醜),張亮和程公穎一道在西市處斬,朝廷還籍沒他們的家室。


張亮是鄭州滎陽人。他家世曆來貧寒,以農為業。張亮倜儻而有大節,外表敦厚而內懷詭詐,人們都不知道。隋煬帝大業末年,李密在滎陽和汴水一帶攻城略地,張亮策馬跟從了他,但沒被重用。剛好軍中有人謀反,張亮告發了他們。李密覺得他非常忠誠,便任命他為驃騎將軍,隸屬徐世勣部。當徐世勣在黎陽歸附大唐時,張亮也十分讚成這事,因此被任命為鄭州刺史。剛好王世充攻陷鄭州,張亮無法赴任,孤軍無援,隻好逃亡到共城的山澤。後來房玄齡和李世勣(被唐高祖賜姓李)覺得張亮倜儻而有智謀,便將他推薦給唐太宗,成為秦王府車騎將軍。他逐漸成為李世民的親信和心腹。當李建成和李元吉準備發難時,李世民覺得洛州是軍事要地,一旦發生事變,可以到那裏堅守。因此他派張亮到洛陽,統領身邊的王保等一千餘人,暗中招引山東的豪傑等待事變。李世民還拿出很多金銀布帛,任他使用。李元吉告發張亮圖謀不軌,張亮因此被關進監獄,但他始終沒有出賣李世民。事情澄清後,張亮被派回洛陽。


當李建成死後,他被任命為懷州總管,封長平郡公。貞觀五年(631),他經過累遷升任禦史大夫,後轉光祿卿,進封鄅國公,食邑為五百戶。後來他又曆任豳、夏、鄜三州都督。貞觀七年,魏王李泰被任命為相州都督,但並不赴任。唐太宗提拔張亮為金紫光祿大夫,代行相州大都督長史。貞觀十一年,他改封鄖國公。張亮在任上,經常暗中派遣身邊親信去了解民間善惡,揭發奸隱的惡人,如同得到神助。因此他能抑壓豪強,撫恤貧弱,在任很有政績和名聲。當初,張亮擔任藩鎮大員時,拋棄了結發妻子,改娶李氏。李氏平時有淫蕩行為,尤其驕橫嫉妒,張亮既寵愛又怕她。張亮後來到了相州。有個鄴縣小兒,以賣筆為業,善於歌舞,李氏見了後很喜歡,就和他私通。李氏騙人說他是張亮先前和他生母的私生子,便把他收留為張亮的養子,取名叫慎幾。張亮前妻的兒子張慎微,總是因張亮收養慎幾勸諫,但張亮不聽。李氏尤其喜好歪門左道,每到一個地方總是女巫男覡盈門,又喜歡幹預政事,因此張亮的名聲逐漸損壞。貞觀十四年,他出任工部尚書,並於翌年升任太子詹事,出任洛州都督。當侯君集被殺時,因為張亮首先奏稱他將造反,唐太宗下優詔褒揚讚美,提拔他為刑部尚書,參預朝政。


唐太宗將要征伐高麗時,張亮頻頻勸諫,但唐太宗不予采納。張亮因此請求跟從出征。唐太宗任命他為滄海道行軍大總管,統率舟師。張亮的事前麵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


張亮死後一年多,刑部侍郎空缺,唐太宗命令執政大臣認真挑選繼任人選,擬定了好幾人,唐太宗都不滿意,因此說道:“朕得到這人了。以前李道裕議論張亮案件時說過他‘並無造反的行跡’。這話說得很恰當。朕雖然當時沒聽他的,但至今還為此追悔。”於是任命李道裕為刑部侍郎。這是後話。


閏三月初一(癸巳),日食。五天後,朝廷取消了遼州都督府和岩州。


夏四月初三(甲子),太子太師趙國公長孫無忌,太子太傅梁國公房玄齡,太子太保宋國公蕭瑀各自辭去對太子調護的職位,唐太宗下詔準許。太子太保蕭瑀雖然解除了太保的職位,但仍然擔任同中書門下三品。


五月二十三(甲寅),高麗王高藏和莫離支泉蓋金派使者前來謝罪,並獻上兩個美女。唐太宗將美女歸還了他們。泉蓋金就是泉蓋蘇文。


六月初七(丁卯),西突厥的乙毗射匱可汗派使者入朝進貢,並且求婚。唐太宗答應了,但要求西突厥割讓龜茲、於闐、疏勒、朱俱波、蔥嶺五國作為聘禮。


薛延陀的多彌可汗,生性偏執急躁,十分猜忌,對部下缺少恩典。他廢棄父時的尊貴大臣,專用自己的親信,國人不服他。多彌因此殺了很多人,搞得人不自安。回紇酋長吐迷度帶領自己部落與仆骨和同羅部落共同出擊薛延陀,結果多彌大敗。六月十五(乙亥),唐太宗下詔任命江夏王李道宗和左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為瀚海安撫大使;又派右領衛大將軍執失思力率領突厥兵馬,派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率領涼州和胡人兵馬,派代州都督薛萬徹和營州都督張儉各自率領所部兵馬,分道並進,出擊薛延陀。


唐太宗派校尉宇文法前往烏羅護和靺鞨,結果他在東部邊境遭遇薛延陀阿波設的兵馬。宇文法率軍打敗了他。薛延陀國中大為驚擾,說:“唐兵到了!”於是各部落全都大亂。多彌帶著數千隨從騎馬投奔阿史德時健的部落。回紇人進攻並殺了他,兼並了他幾乎所有的宗族,占據他的地盤。他部下的各個俟斤(部落頭領)互相攻打,同時爭著派使者來歸降唐朝。


薛延陀的殘眾部眾往西逃走。他們還有七萬多人,共同擁立真珠可汗兄長的兒子咄摩支為伊特勿失可汗,回歸他們原來的住地。咄摩支不久就去掉了可汗的稱號,派使者奉表到長安,請求搬到鬱督軍山北麵居住。唐太宗派兵部尚書崔敦禮去就地安置他們。


敕勒族的九姓酋長,因為他們的部落平時臣服薛延陀,這時聽說咄摩支前來,都十分恐懼。朝廷大臣普遍擔心咄摩支可能成為漠北的禍患,唐太宗便派兵部尚書固安公崔敦禮和特進英國公李勣去和九姓敕勒部落共同對付他。唐太宗告戒李勣說:“他要投降則安撫,他要反叛則討伐。”六月二十九(己醜),唐太宗下大手詔,認為:“薛延陀破滅後,他們屬下的敕勒諸部,有的前來降附,有的尚未歸服。如今不趁機征服,恐怕將來會後悔。朕準備親自前往靈州招撫。去年出征遼東的兵馬,這次全部調發。”


當時太子本打算跟隨大軍出征,但少詹事張行成上疏認為:“與其讓皇太子跟從禦駕到靈州,不如讓他留下監國。這樣他也能得到和百官打交道的機會,進一步熟悉朝政。這樣既能安定京師重鎮,還能向全國各地顯示朝廷盛德。陛下應當割舍私愛,俯身遵從公道。”唐太宗認為他忠誠,因此將張行成進位為銀青光祿大夫。


李勣率軍到了鬱督軍山後,那裏的酋長梯真達官率領部眾前來歸降。薛延陀的咄摩支往南逃進荒穀,李勣派通事舍人蕭嗣業前往招慰,於是咄摩支到蕭嗣業的軍門請降。他的部落仍然首鼠兩端,李勣因此縱兵追擊,先後殺了敵兵五千多人,俘虜了三萬多民眾。秋七月,咄摩支來到京師,唐太宗拜他為右武衛大將軍。


八月初五(甲子),唐太宗封皇孫李忠為陳王,並於五天後前往靈州。


江夏王李道宗帶兵越過大沙漠,遇到薛延陀的阿波達官數萬部眾的抵抗。李道宗打敗他們,殺死敵兵一千多人,追殺了二百裏。李道宗和薛萬徹各自派人去招諭敕勒諸部,他們的酋長們都很高興,向使者磕頭請求入朝。八月十一(庚午),唐太宗的禦駕來到浮陽(也作涇陽頓)。回紇、拔野古、同羅、仆骨、多濫葛、思結、阿跌、契苾、跌結、渾、斛薛等十一姓部落各派使者前來入貢,聲稱說:"薛延陀不肯事奉大國,暴虐無道,不能成為奴才等人的主人,自取滅亡。他們的部落都作鳥獸散,不知到哪裏去了。奴才等人各有自己的分地,不肯跟從薛延陀離去,而前來歸命天子。希望陛下賜予哀憐,並乞求設置官司,養育奴才等人。“唐太宗非常高興。八月十二(辛未),他下詔設宴和聲樂招待回紇等使者,還拜他們為官,賜給他們酋長蓋有禦璽的詔書,同時派右領軍中郎將安永壽到那一帶出使,回禮他們,請他們定期到靈州集會。


八月十三(壬申),唐太宗來到漢朝原來的甘泉宮,下詔說:“戎狄與天地俱生,和遠古上皇並列。他們導致禍殃隻是從大唐皇運開初才開始的。朕隨便派出一支偏師,就生擒了頡利;剛開始弘揚朝廷方略,就消滅了薛延陀。鐵勒的一百多萬戶人家,散處在北部,不遠萬裏地派人前來內附,請求讓他們的民眾成為編戶,他們的地盤成為州郡。開天辟地以來,前所未聞。應當預備大禮祭告宗廟,然後向全國頒示。”


八月二十一(庚辰),唐太宗來到涇州,並於六天後越過隴山來到西瓦亭,觀看放馬牧場。九月初一,唐太宗來到靈州;敕勒各部落的俟斤都派使者相繼來到靈州,前後多達數千人。他們都說:“希望天至尊(即唐太宗)成為奴才等人的天可汗,子子孫孫永為天至尊的奴仆,死而無憾。”九月十五(甲辰),唐太宗寫了首詩記敘了這事:“雪恥酬百王,除凶報千古。”公卿大臣們請求在靈州樹立石碑記載這事,唐太宗答應了。九月二十二(辛亥),靈州發生地震,有轟隆的響聲。


特進同中書門下三品宋公蕭瑀秉性正直孤傲,和很多同僚都合不來。他曾跟唐太宗說:“房玄齡與中書門下的眾多大臣結黨營私,很不忠誠。他們玩弄權術,抱成一團,陛下不太清楚。他們隻是沒有造反罷了。”唐太宗說:“愛卿說得也太過份了!人君選用賢才作為自己的股肱心膂,應當推誠置信地加以任用。人不可以求全責備,一定得舍其所短,取其所長。朕雖然不能說完全耳聰目明,但也不至於頓失迷惘,不明是非,到這一地步!”蕭瑀聽後內心很不自在,因此多次忤逆旨意。唐太宗也開始討厭他,但畢竟因為他還是忠誠正直居多,所以不忍心廢黜他。


唐太宗曾跟張亮說:“你既然信佛,為何不出家?” 這時蕭瑀便趁機請求出家。唐太宗說:“朕也知道蕭公特別喜歡沙門,今天不想違背蕭公的意願。”蕭瑀沒多久又進言說:“臣適才想了想,還是不能出家。”唐太宗覺得蕭瑀當著群臣的麵說話反反覆覆,心中很不高興。剛好又遇上他聲稱有腳病不能上朝,有時到了朝堂也不入見。唐太宗知道蕭瑀在朝廷總是怏怏不樂,便於冬十月下達手詔,曆數他的罪過說:“朕對於佛教,實在不怎麽感興趣。追求佛教的人也無法應驗將來必定有福,用佛教修身的人卻為此受罪。至於像梁武帝(蕭衍)那樣傾心於釋氏,他兒子簡文帝(蕭綱)那樣銳意於法門,拿出所有的府庫珍藏給僧侶,竭盡民間勞力修建塔廟,最終隻能導致三淮沸騰,五嶺冒煙,自己落得猶如當年楚成王那樣臨死前請求吃個熊掌,像趙武靈王那樣餓死前弄個幼雀充饑。自己的子孫覆滅敗亡也顧不上,蕭家的社稷不久就成了一片廢墟。佛教因果報應的學說,何其荒謬!蕭瑀卻跑去實踐覆車的餘軌,襲取亡國的遺風。他棄公就私,不懂得何時隱退何時顯揚。他身俗口佛,弄不清何是邪惡何是正義。他想靠修行來免除累世的禍源,靠祈禱來得到一己的福本,對上則違忤君主,對下則鼓動浮華。他自己請求出家,很快又改變了初衷。一會清醒一會迷惑,就在瞬息之間。自我肯定自我否定,也在帷扆(君臣議事的地方)之所。這難道是國家棟梁該做的?又豈是名望大臣該有的肚量!朕一直隱忍至今,然而蕭瑀全無悔改的跡象。可讓他出任商州刺史,其餘的封爵一概免除。”


要想知道唐太宗以後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