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五:貞觀盛世之三十:李大亮病逝長安與唐太宗誓師幽州

(2017-07-19 14:01:36) 下一個


貞觀十八年即公元644年十一月二十四(甲午),唐太宗李世民任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兼左衛率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出兵大舉討伐高麗。


十二月初一(辛醜),武陽懿公李大亮在長安病逝。李大亮是雍州涇陽人,北魏度支尚書李琰的曾孫。他的祖先本來居住在隴西狄道,世代都是那裏的大姓。他祖父李綱曾任北魏南岐州刺史,父親李充節曾任隋朝朔州總管和武陽公。李大亮少年時就有文武才幹,隋朝末年時出任韓國公龐玉的行軍兵曹。在東都與李密作戰失敗時,他同輩的一百多人都被處死,隻有他被李密的大將張弼看中而留在帳下任職(這前麵已經提過)。李淵的義兵入關後,李大亮從東都歸國,被授為土門令。那時百姓饑荒,盜賊侵寇,李大亮賣了自己的馬,把錢分給貧弱百姓,並勸他們墾田,還因此在那年取得豐收。他親自帶兵捕捉寇盜,鎮壓了他們。當時李世民還隻是秦王,負責巡撫北部,聽說他的事跡嗟歎不已,寫信慰勞他,還賜給他一匹馬和五十段布帛。後來,胡賊入寇邊境,李大亮眾寡不敵,便單槍匹馬地前往賊營,召來他們的豪帥,向他們解釋禍福利害。群胡無不感悟,紛紛前來請降。李大亮又殺了自己所乘的馬,給他們煮了歡宴,然後徒步而歸。先後前來歸降的胡人多達千餘人,土門縣境得以清平。唐高祖非常高興,越次拜他為金州總管府司馬。


當時王世充派他兄長的兒子王弘烈占據襄陽,唐高祖命令李大亮前往安撫樊、鄧地區,以圖進取。李大亮進兵攻打王弘烈,攻下了十餘座城池。唐高祖下詔書慰勞勉勵,提拔他為安州刺史,又命令他出征廣州和巴東地區,並前往九江。剛好遇上輔公祏反叛,李大亮用計生擒了輔公祏的部將張善安。輔公祏不久派兵包圍猷州,唐刺史左難當閉城自守。李大亮率兵進援,打敗了賊兵。唐高祖因功賜給他奴婢百人,李大亮跟她們說:“你們大多是士族人家的子女,家破人亡後才流落到這裏,我怎麽忍心再把你們當作賤隸!”因此把她們都放了。唐高祖得知後既嗟歎又驚異,重新賜給他婢女二十人,拜他為越州都督。唐太宗貞觀元年,李大亮轉任交州都督,封武陽縣男。他在越州時還寫了一百卷書,當轉任時,把書都留在越州的廨宇。不久唐太宗召他任太府卿,後來又派他出任涼州都督,以廉政著名。


曾有朝廷使者到涼州,見他有隻名鷹,便暗示李大亮獻給唐太宗。李大亮秘密上表說:“陛下長時間沒去狩獵,而如今使者前來求鷹。如果真是陛下的意思,那麽和往前的旨意大相徑庭。如果是使者擅自主張,那便是陛下用人不當。”唐太宗下敕書說:“因為愛卿文武兼備,誌懷堅貞,所以將藩牧的職位相委托,讓愛卿承擔這重任。近來在州鎮,愛卿的名聲和政績無不遠揚。想到愛卿的如此忠誠勤奮,朕總是興奮得夜不能寐。使臣讓獻鷹,愛卿不肯曲意順從,反而論今引古,老遠地獻上直言,披露心跡,非常懇切。朕閱覽奏折後,欣慰讚歎,不能自已。有愛卿這樣的臣屬,朕還有什麽好憂慮!應當保持這一真誠,始終如一。古人說‘一言之重,侔於千金。’愛卿的這話,非常寶貴。今天賜給愛卿胡瓶一枚,雖然不是什麽千鎰之重的財寶,但畢竟是朕自用的物品。”又賜給他一部荀悅寫的《漢紀》,並在上頭題字說:“卿立誌方直,竭節至公,處職當官,每副所委,方大任使,以申重寄。公事之閑,宜尋典籍。然此書敘致既明,論議深博,極為治之體,盡君臣之義,今以賜卿,宜加尋閱也。”說這部書敘述明了,立論深博,非常了解為政的大體,也盡了君臣的大義。因此要他在公事之餘,加緊閱讀。當時頡利可汗敗亡,北方各個部落紛紛歸附,但還有大度設、拓設、泥熟特勒以及七姓種族部落等,還分散在伊吾地區。唐太宗任命李大亮為西北道安撫大使,讓他前往綏靖,結果那些部落大多也都來歸降。朝廷覺得那些夷人生活艱苦,缺衣乏食,便讓李大亮在磧石貯存糧食,特加賑濟。但李大亮覺得於事無補,上疏反對招引突厥人入居中原的政策(詳情見貞觀四年事),唐太宗采納了他的建議。


貞觀八年(636),李大亮出任劍南道巡省大使。李大亮激濁揚清,獲得當時人們的高度讚譽。出討吐穀渾時,唐太宗任命李大亮為河東道行軍總管。他和大總管李靖等人兵出北路,跋涉青海,曆經河源,在蜀渾山和賊兵遭遇,打敗了他們,還俘獲了他們的名王,和五萬多雜畜。李大亮因功進爵為武陽公。朝廷賜給他一千段布帛和一百五十個奴婢,他照樣把她們全送還給她們的親戚。他還傾家蕩產地花錢收葬了五葉宗族裏沒有後代的三十多人,並出錢為他們送終,成為一時的美談。


他的事跡前麵都已細說,這裏就不贅述了。李大亮病危時,唐太宗親自為他調藥,派驛馬去送給他。他臨終上表請求唐太宗取消高麗的出征,又強調京師是宗廟的所在,希望唐太宗深以關中為意。表章寫成後他歎息道:“我聽說根據禮法,男子不能死在婦人的手裏。“於是命令屏退家裏的所有婦人,然後就病逝了,終年五十九歲。他死時,家裏竟然找不到一塊珠玉可以讓他含在口裏,隻有大米五斛和布帛三十匹。因很早就成了孤兒而被他收養,在喪事中把他當作親身父親的親戚多達十五人。唐太宗為他在行宮舉哀,哭得非常傷心,並取消了三天的朝會,追贈他為兵部尚書和秦州都督,諡名為懿,陪葬在昭陵。


十二月初二(壬寅,《舊唐書》作前一天的辛醜),前太子李承乾死在黔州。李承乾是唐太宗長子,生於承乾殿,所以以此為名。武德三年(620),他被封為恒山王,並於四年後改封中山。唐太宗即位他就成為皇太子,當時才八歲。他生性聰敏,唐太宗很愛他。唐太宗居喪時,讓他處理政務,李承乾也頗識大體。自此以後,唐太宗每次出去巡幸,常讓他居守監國。李承乾年長後,變得喜好聲色,漫遊無度。然而他怕唐太宗知道,總是掩蓋自己的行跡。每次臨朝視事,他必言忠孝之道;退朝後,則和一群小人猥褻親昵。貞觀十七年(643),齊王李祐在齊州反叛。李承乾跟他豢養的刺客紇幹承基說:“我的東宮西鄰宮牆,離大內不過二十來步而已。我要和愛卿共舉大事,齊王豈能和我們相比?”後來紇幹承基因受到齊王的株連,下獄當死,便告發了這事。於是朝廷將李承乾廢為庶人,發配到黔州,結果死在那裏。李承乾的事前麵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


唐太宗得悉他死後為此取消朝會,以國公的禮儀安葬了他。


十二月十四(甲寅),唐太宗下詔讓各路大軍以及新羅、百濟、奚、契丹分道出擊高麗。


當初,唐太宗派突厥的俟利可汗北渡黃河。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害怕他的部落因此發生動亂,非常不滿,在漠北預備了輕騎,打算襲擊俟利可汗。唐太宗派使者去警戒他,不讓他們互相攻打。真珠可汗回答使者說:“至尊有詔命,怎敢不從!然而突厥反複無常,實在靠不住。當他們尚未被攻破時,每年都侵犯中國,殺人數以千萬計。臣以為至尊消滅了他們,本應當將他們降為奴婢,給中國驅使。至尊反而將他們當作兒子一般養在那裏,恩德已到了極點。然而他們卻繼續結社率眾,終於反叛。這真是人麵獸心,怎能把他們當人看待!臣得到朝廷的厚恩,請為至尊殺了他們。”從那之後他們多次相攻。


俟利可汗北渡黃河時,有民眾十萬,精兵四萬。但俟利不能安撫駕禦,部眾既不樂意也不服從。十二月十八(戊午),他們全都拋棄了俟利,南渡黃河回來,請求留在勝、夏二州之間的地區居住,唐太宗也答應了。群臣都認為:“陛下正遠征遼左,而把突厥人留在河南,離京師不遠。難道不怕他們成為後慮嗎?希望陛下留鎮洛陽,派將領們東征就行了。”唐太宗說:“夷狄也是人,他們的七情六欲跟中原漢人沒什麽兩樣。人主擔心的是德澤不加,不用猜忌異類。隻要德澤到了,那麽各個異族也就像一家人;如果猜忌多了,那麽至親骨肉也不免成為仇敵。隋煬帝無道,失去人心已久,所以遼東的戰爭,人們都寧可砍斷自己的手足去躲避兵役。楊玄感靠運輸糧食的士兵在黎陽反叛,所以成為後患的並非戎狄。朕今天親征高麗,挑選的都是自願參軍的,招募十人得到一百,招募百人得到一千。那些沒得到從軍機會的,無不憤歎憂鬱,豈能跟隋末的東征怨民相比!突厥貧窮衰弱,朕收養了他們,估計他們對朕的感恩深入骨髓,豈肯再成為禍患!況且他們和薛延陀的習俗略同,但卻不肯北渡去投靠薛延陀,反而南渡來歸降我們,他們的情感不就可想而知了嗎!”他又望著褚遂良說:“你負責編撰起居注,為我記下這段話:自今以後的十五年,擔保不會再有突厥人的禍患。”俟利可汗失去了部眾後,隻好帶著少數隨從騎馬入朝。唐太宗任命他為右武衛將軍。


貞觀十九年即公元645年春正月,韋挺因為沒有先去巡視漕運的河流狀況,導致六百多艘運糧船隻在盧思台旁擱淺,不能前進。作為饋運使的韋挺因此被戴上刑具,押送到洛陽治罪。正月二十八(丁酉),他被除名為民,唐太宗任命將作少監李道裕取代他。副使崔仁師也因此免官。


滄州刺史席辯被指控貪汙受賄。二月初二(庚子),唐太宗下詔讓各地前來的朝集使到刑場觀看他被處斬。


二月十二(庚戌),唐太宗親自率領各路大軍從洛陽出發,同時任命特進蕭瑀為洛陽宮留守。二月十七(乙卯),他下詔說:“朕離開定州後,必須命令皇太子監國。”開府儀同三司致仕(即退休官員)尉遲敬德上言道:“陛下親征遼東,太子人在定州。長安和洛陽是國家的腹心,一旦空虛,恐怕會有楊玄感那樣的事變。況且高麗隻是個邊隅小夷,不足以勞動陛下的萬乘之軀。還希望陛下派偏師出征,定期即可殄滅敵人。”唐太宗不聽。反而任命尉遲敬德為左一馬軍總管,讓他跟隨禦駕。


二月十九(丁巳),唐太宗追贈殷朝的比幹為太師,諡號忠烈,命令所司部門為他封墓,修建祠堂,在春秋兩季用少牢(豬羊二牲)祭祀,並讓附近的五戶人家負責灑掃陵園。唐太宗親自寫悼文祭祀他。


唐太宗離開長安時,命令房玄齡全權行事,不必事事上奏請示。有人到留台聲稱有人密謀反叛,房玄齡問他誰參與了密謀,那人回答說:“就是你。”房玄齡用驛站馬車將這人送到唐太宗的行宮。唐太宗聽說長安留守有表章呈上,並遞送告密人前來,非常憤怒。他派人手持長刀站在麵前,然後才審問他,問那人他告發的人是誰。那人回答說:“是房玄齡。”唐太宗說:“果然如此。”便叱令將那人腰斬,然後下達璽書責備房玄齡,批評他不夠自信,還說:“今後再有這樣的事,你完全可以自己專權決定。”


二月二十五(癸亥),唐太宗抵達鄴城,親自寫悼文祭祀魏太祖曹操,說:“臨危應變,料敵設奇,作為一員大將智慧有餘,然而作為萬乘帝王則才力不足。”


這月,李勣的大軍抵達幽州。


三月初九(丁醜),唐太宗來到定州。三月十九(丁亥),唐太宗跟侍臣們說:“遼東本來是中國的領土,隋氏四次出師卻不能得到它。朕這次東征,隻是想為中國人報子弟之仇,為高麗人雪君父之恥罷了。況且全國都已平定,隻有這個地方尚未臣服,所以趁朕尚未年老,士大夫們也還有餘力,將它拿下。朕自從離開洛陽以來,隻吃簡單的肉飯,即使春季的蔬菜也沒讓進,就是擔心給百姓帶來不便而已。”唐太宗見到生病的士卒,召他們來到禦榻前加以慰問,並送他們到州縣治療,士卒莫不感動歡悅。很多沒有登記從軍的人,都自願以私人裝備從軍。這樣的人動不動都有上千。他們說:“我們不求當官封賞,隻想為陛下效死遼東。”唐太宗沒答應他們。


唐太宗即將離開定州時,太子李治連哭了好幾天。唐太宗說:“今天留你鎮守,並讓這許多俊賢輔佐,就是想讓天下人認識你的風采。為政的關鍵,在於提拔賢能,斥退不肖,賞善罰惡,至公無私。你應當努力做到這點,為何要悲傷哭泣!”他命令開府儀同三司申國公高士廉攝理太子太傅,與侍中劉洎、中書令馬周、太子少詹事張行成、太子右庶子高季輔五人共同掌管朝廷機務,輔佐太子。長孫無忌和岑文本與吏部尚書安德郡公楊師道則跟從禦駕出行。三月二十四(壬辰),唐太宗的禦駕離開定州。他自己身佩弓矢,親手將雨披綁在鞍後,並任命長孫無忌攝理侍中,楊師道攝理中書令。


李勣的大軍從柳城出發,虛張聲勢,裝作要經過懷遠鎮的樣子,實際上卻是往北直驅甬道,想出乎高麗人意料之外。夏四月初一(戊戌),李勣在通定渡過遼水,來到玄菟。高麗人大為驚駭,附近的城邑全都閉門自守。四月初五(壬寅),遼東道副大總管江夏王李道宗帶領幾千士兵來到新城,折衝都尉曹三良率領十來個騎兵直接來到城門之下。城中一片驚憂,沒人敢出城迎戰。營州都督張儉讓胡人士兵當前鋒,進渡遼水,直趨建安城,打敗高麗兵馬,殺死了敵兵幾千人。


同時,太子李治請高士廉和自己坐在一塊處理政事,高士廉不肯。李治又讓人為他另外設置一個案幾,高士廉也一再謝辭。


四月初六(癸卯),唐太宗在幽州城南誓師,並犒賞六軍,做好出征的準備。


要想知道唐太宗親征高麗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