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武德七年即公元624年三月,趙郡王李孝恭打敗在丹楊反叛的輔公祐,江南徹底歸入大唐版圖。至此,除了零星的割據和反叛之外,唐朝進入了全麵穩定的階段,為即將來臨的貞觀盛世打下了基礎。
夏四月初一(庚子),唐高祖李淵大赦天下,同時,頒布了新律令,比隋文帝楊堅的開皇舊製增添了新法五十三條。
朝廷同時開始建立均田製,和征收租、庸、調(向國家交納的穀粟叫租;交納的絹綿或布麻叫調;用上交租調取代服役叫庸)的具體辦法:成年男丁和十六歲到二十歲之間的中男丁,給田一頃,病重的減去十分之六,寡妻寡妾的減去十分之七。分到的田產十分二作為世業,十分八作為口分。每個男丁每年要交二石租粟;調則根據各地不同的情況,綾、絹、絁、布都有;男丁每年服役二十天;不征兵役或徭役時則征收庸,定額是免兵役徭役的每天三尺;有大事必須增加兵役徭役時,每年增加十五天時,可免去征調;增加三十天時,租調全免。遇上水旱蟲霜災害,減產十分四以上時可以免租,減產十分六以上時可以免調,減產十分七已上則租調和兵役徭役全都免了。朝廷還將百姓的資產分為九等。基層管理的規定是:百戶為裏,五裏為鄉,四家為鄰,四鄰為保。在城邑的則以坊為基層單位,農村的則以村為基層單位。食用朝廷俸祿的人家,不許和百姓爭利。從事工商和其他混雜職業的,不能出仕。四歲以下的男女為黃,四歲以上為小,十六歲以上為中,二十歲以上為丁,六十歲以上為老。每年都要計帳,每三年要編造一次戶籍。
朝廷還因為江南的動亂,免除了江州道轄下百姓兩年的租調,揚越地區一年的租調。
四月初八(丁未),黨項人入寇鬆州。
四月二十一(庚申),通事舍人李鳳起帶兵出擊並鎮壓了萬州造反的獠人。
五月初二(辛未),突厥入寇朔州。三天後,羌人和吐穀渾人一同入寇鬆州。唐高祖派益州行台左仆射竇軌從翼州道出兵,派扶州刺史蔣善合從芳州道出兵,去抵禦入侵。竇軌於五月十八(丁亥)在方山打敗獠人,俘虜了兩萬多人。
五月十七(丙戌),朝廷開始在宜君修建仁智宮。六月初三(辛醜),唐高祖臨幸仁智宮,到那裏避暑。
五月十三(辛亥),瀧州和扶州的獠族人作亂,朝廷派南尹州都督李光度等人出擊並鎮壓了他們。五月十八(丙辰),吐穀渾入寇扶州,刺史蔣善合把他們趕走了。
五月二十四(壬戌),慶州都督楊文幹反叛。
當初,齊王李元吉勸太子李建成除掉秦王李世民,說:“我會為兄長親手一刀殺了他!”李世民跟從唐高祖臨幸李元吉的府第時,李元吉手下的伏護軍宇文寶躲在寢室裏麵,想要刺殺李世民。李建成生性比較仁厚,急忙製止了他。李元吉生氣地說:“我不過為兄長著想罷了!我自己能得到什麽?”
李建成擅自招募長安和全國各地的驍勇二千多人,擔任東宮衛士,分別駐紮在左、右長林,號稱長林兵。他又秘密派遣右虞候率可達誌從燕王李藝(即羅藝,唐高祖賜姓李。以後都用李藝)那裏,征用了幽州的三百突騎,安排在東宮東麵的各個民坊,想用他們替補東宮的衛士長吏。結果這事被人告發,唐高祖召見李建成,責備了他,然後將率可達誌流放到巂州去了。
楊文幹曾負責宿衛東宮,和李建成的關係親厚。李建成私下讓他招募壯士送來長安。唐高祖將要臨幸仁智宮時,命令李建成留守長安,讓李世民和李元吉跟隨自己。李建成讓李元吉利用機會除掉李世民,說:“我們安危的關鍵,就取決於今年。”他又派郎將爾朱煥和校尉橋公山將一副盔甲送給楊文幹。他們二人來到豳州時,向唐高祖告發,說太子指使楊文幹起兵,和太子裏應外合。又有寧州人杜鳳舉也來到行宮報告了類似的情況。唐高祖非常憤怒,就用其他事情為理由,寫了道親筆詔書召李建成,讓他前來行宮。李建成怕了,不敢去。太子舍人徐師謨勸他占據京城起兵;詹事主簿趙弘智則勸他降低身份,免去太子的車馬服飾,屏退盛大的隨從,到行宮向皇上謝罪。李建成最後還是決定去仁智宮謝罪。在離行宮還有六十裏地時,李建成把他的部屬都留在毛鴻賓堡,隻帶著十來個隨騎去見皇上,叩頭謝罪。他還猛地向地上撞去,幾乎暈絕過去。但唐高祖的氣還沒消,當夜,把他安排在自己的幕下,隻給他粗麥飯吃,還讓殿中監陳福防守他,同時派司農卿宇文穎飛馬去召楊文幹入朝。宇文穎到慶州後,把具體情況告訴了楊文幹,楊文幹因此起兵反叛。唐高祖派左武衛將軍錢九隴和靈州都督楊師道帶兵出擊楊文幹。
五月二十六(甲子),唐高祖召見秦王李世民,和他商量對策。李世民說:“楊文幹不過一個小人,卻敢成為狂逆。估計他州府的僚佐就可以把他拿下殺了。如果不是這樣,隻要派個將軍出討就行了。”唐高祖說:“不行。楊文幹的事牽連到建成,我擔心響應他的人會不少。你應當親自前往。回來後,我立你為太子。我不能效法隋文帝,去殺自己的兒子。但我打算封建成為蜀王。蜀兵力量十分脆弱。今後他如果願意奉戴你,你應當保全他。如果不能,你拿下他也容易多了!”
唐高祖因為仁智宮在山中,擔心叛亂的兵馬會突然襲擊,便在當天夜裏,率領宿衛到了山的南麵。走了幾十裏路後,東宮的官屬也陸續來到。他命令他們每三十人組成一隊,分兵圍守行宮。次日,他們又回到仁智宮。
李世民離開後,李元吉和後宮妃嬪輪番為李建成求情。封德彝又在宮外為他辯解,唐高祖因次又改變了主意,重新派李建成回京師負責留守,隻是責備他兄弟不睦,並將責任歸咎於太子中允王珪、左衛率韋挺、天策兵曹參軍杜淹,將他們都流放到巂州去。韋挺是韋衝的兒子。當初,洛陽平定後,杜淹因為長久沒得到升遷,便想到東宮侍奉李建成。房玄齡覺得杜淹詭計多端,怕他帶壞了李建成,對李世民更為不利,便向李世民進言,推薦他進入天策府任職。
秋七月初一(己巳),楊文幹襲擊並攻陷寧州,驅掠吏民出城,並占據了百家堡。秦王李世民率領大軍到了寧州時,他的黨羽全都潰散了。七月初五(癸酉),楊文幹被自己的麾下所殺,他的首級被送往京師。宇文穎也被捕獲後處死了。楊文幹的叛亂插曲隻是過眼煙雲而已。
早些時候,突厥入寇代州的武周城,但被州兵打敗。七月初一(己巳),苑君璋引來突厥人入寇朔州,但被總管秦武通打退。七月初九(丁醜),梁師都的行台白伏願來降唐朝。七月初十(戊寅),突厥入寇原州。朝廷派寧州刺史鹿大師帶兵去救,又派楊師道直趨大木根山。七月十二(庚辰),突厥入寇隴州。朝廷派護軍尉遲敬德出擊。七月十五(癸未),突厥入寇陰盤。七月二十一(己醜),突厥的吐利設和苑君璋一道入寇並州。
這期間,吐穀渾人也入寇岷州。七月十三(辛巳),吐穀渾和黨項入寇鬆州。七月十六(甲申),扶州刺史蔣善合到鬆州赤磨鎮出擊並打敗了吐穀渾。
七月二十六(甲午),唐高祖從仁智宮回到京師。
有人勸唐高祖說:“突厥人之所以屢次入寇關中,是因為女子和玉帛都集中在長安的緣故。如果燒了長安,不在這裏建都,那麽胡寇就自然不會再來了。”唐高祖覺得有理,便派中書侍郎宇文士及越過南山,到樊、鄧一帶尋找適宜的地方,準備遷都到那裏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裴寂等都讚成這一策略。蕭瑀等人雖然明知行不通,卻也不敢諫止。隻有秦王李世民諫道:“戎狄的禍患,自古以來就有。陛下憑著聖明英武創建了大業,光芒照耀中原華夏,麾下有精兵百萬,南征北伐,所向無敵。如今怎能因為胡寇擾亂邊境,就匆忙遷都躲避,讓天下人為此蒙羞,留給百世後代一個笑柄!人家霍去病隻是漢朝一員將領,還胸懷消滅匈奴的大誌;何況臣愧為藩鎮大員,身負維護國家的使命。希望陛下給我幾年時間,我將把繩索套在頡利的脖子上,送到宮闕之下。如果不行,那時再遷都也不晚。”唐高祖說:“說得好。”李建成說:“當年樊噲吹牛要帶領十萬大眾橫行匈奴。秦王的大話跟他的何其相似!”李世民曰:“現在和那時的形勢不同,用兵的方法也不一樣。樊噲小人一個,何足掛齒!不出十年,我必然平定漠北,這可不是誇口!”唐高祖這才打消遷都的主意。李建成和後宮妃嬪趁機在唐高祖麵前大講李世民的壞話,說:“突厥雖然屢次成為邊患,但一得賄賂也就退兵了。秦王表麵上以禦寇的名義,其實隻是想總攬兵權,成就他篡奪朝政的陰謀罷了!”
這期間,巂州發生地震和山崩,倒塌下來的山石堵住了江水。
唐高祖到京城南麵圍獵,太子、秦王、齊王都跟去了。唐高祖命令三個兒子騎馬射獵,看誰得勝。李建成的坐騎是匹胡馬,雖然肥壯但卻喜歡把人掀翻。他故意把這馬給李世民,說:“這是匹了不起的駿馬,能越過好幾丈的山澗。賢弟擅長騎馬,可以試試看。”李世民於是騎了這馬去逐鹿,結果這馬果然蹶足,李世民一躍而起,站立在好幾步之外。那馬起來後,李世民重新一躍而上,但那馬又蹶足,如此搞了三次。李世民看著那馬跟宇文士及說:“他是想借這馬殺我。生死有命,它哪能傷得到我!”李建成聽說後,便讓後宮的妃嬪們又在唐高祖那裏搬弄是非,說:“秦王自己說什麽,‘我自有天命,正要成為天下之主,哪裏就會這麽容易摔死!”唐高祖勃然大怒。他先召李建成和李元吉,然後才召李世民入宮,責備他道:“天子自有天命,並非靠智慧和強力可以得到。你為何如此著急要想得到!”李世民脫下王冠,跪下磕頭,請求將自己送到法司立案調查。唐高祖的怒氣還沒消,剛好有司部門上奏突厥入寇,唐高祖才放下怒容,對李世民慰勞勉勵了一番,然後命令他戴上王冠,束好腰帶,和他討論對付突厥的事情。閏七月二十一(己未),朝廷下詔派李世民和李元吉帶兵從豳州出發,去抵禦突厥。唐高祖親自為他們在蘭池餞行。每次有寇盜入侵,唐高祖總是命令李世民出討,但事情平定之後,卻對他更加猜忌。
隋朝末年時,京兆人韋仁壽擔任蜀郡司法書佐,辦案非常公平;甚至被他判定死罪的囚犯,被綁到東市就刑時,往往還有人西向為韋仁壽拜佛祈福,然後才死。唐朝建立後,南蠻酋長爨弘達率領西南夷人歸附。朝廷派使者去安撫。但這些使者往往貪婪放縱,成為邊遠百姓的禍患,不少人因此反叛。韋仁壽當時擔任巂州都督長史。唐高祖聽說過他的名聲,便命令他代理南寧州都督,希望他能夠妥善治理越巂一帶,並讓他每年一次去慰問安撫那裏的百姓。韋仁壽秉性寬厚,有見識和氣度。他受命之後,帶領五百士兵前往西洱河,途經數千裏地方,蠻人和夷人的豪帥酋長無不望風歸附,前來謁見韋仁壽。韋仁壽承製全權在那一帶設置七個州和十五個縣,任命當地的豪帥為刺史或縣令。他頒布的法令清朗嚴肅,蠻人和夷人無不心悅誠服。他將要回去時,豪帥們都說:“天子派明公前來都督南寧,為何要急著回去?”韋仁壽用城池尚未修建為理由。蠻人和夷人們馬上就為韋仁壽修築城池,建立官署館舍,十來天裏就蓋好了。韋仁壽隻好說:“我受詔,隻能前來巡視安撫,不敢擅自留下。”蠻人和夷人號哭著送他回去,並為了他紛紛送自己的子弟到朝廷入貢。閏七月二十四(壬戌),韋仁壽回朝,唐高祖非常高興,並命令他轉去出鎮南寧,並帶兵衛戍。
同時,苑君璋引來突厥人入寇朔州。八月初一(戊辰),突厥入寇原州。次日,吐穀渾入寇鄯州,唐驃騎將軍彭武傑戰死。八月初五(壬申),突厥入寇忻州,並在四天後入寇並州。京師為此宣布戒嚴。八月十一(戊寅),他們又入寇綏州,但被刺史劉大俱打退。
當時,頡利和突利二可汗舉國入侵中原,連營向南進發。秦王李世民帶兵抗拒。遇上關中久雨不停,糧運斷絕,加上士卒疲於征役,器械也都破損不堪,因此朝廷和軍中無不為此感到擔憂。李世民和突厥大軍在豳州遭遇,雙方準備布陣開戰。八月十二(己卯),突厥可汗率領一萬多騎兵大舉來到城西,在五隴阪布陣,唐軍將士無不震動恐駭。李世民跟李元吉說:“如今胡虜騎兵猖獗放肆。我們不能示弱示怯,應當和他們決一死戰。你能和我一道嗎?”李元吉十分害怕,說:“胡虜的勢頭如此強大,我們為何要輕易出戰?萬一失利,那將後悔莫及!”李世民說:“你要不敢出戰,我將獨自前去。你可以留在這裏觀察。”李世民於是率領騎兵馳騁到突厥騎兵的陣前,跟他們說:“朝廷與可汗和親,你們為何要違背和約,深入我國的境地!我是秦王,可汗要有膽量,可以單獨出來和我戰上幾個回合。如果你們要全部過來,我隻能靠這一百騎兵跟你們對打了。”頡利可汗摸不清他的底細,便笑而不答。李世民又前進了幾步,派一員騎將去告訴突利可汗說:“你以往與我們結盟,答應有急事時會互相救援。今天反而帶兵前來相攻,難道一點不顧當時盟誓的香火之情!”突利可汗也沒回答。李世民又前進了多步,將要渡過溝水。頡利可汗見到李世民這麽輕率地過來,又聽到他和突利可汗說什麽香火的話,便懷疑突利可汗和李世民有什麽陰謀,因此派人去攔住李世民說:“秦王不用過來了。我沒有其他意思,隻是想和秦王重申並加固盟約罷了。”於是帶兵退卻了一點,李世民也撤回去了。此後雨下得更大,李世民因此跟部將們說:“胡虜仗恃的隻是弓矢而已,如今久雨不停,筋弦鬆懈,黏膠也化了。一旦弓不能用,他們就如同飛鳥斷了羽翼。而我們居住在屋子裏,燒東西吃;刀槊不怕雨淋,照樣犀利,以逸待勞。不利用今天的時機,更待何時!”於是暗中率領部隊連夜出發,冒雨進軍,突厥人大驚失色。李世民又派人去向突利可汗解釋禍福利害,突利可汗覺得有理,便聽從了李世民的忠告。因此雖然頡利可汗還想作戰,但突利可汗不幹了。頡利可汗隻好讓突利可汗和他的部屬夾畢特勒阿史那思摩去見李世民,請求和唐朝和親,李世民也就答應了。阿史那思摩是頡利可汗的堂叔。突利可汗趁機結交於李世民,要和他拜為異姓兄弟。李世民也用恩信安撫他,和他結盟後撤兵回去。
八月二十三(庚寅),岐州刺史柴紹也在杜陽穀打敗突厥別部。
八月二十五(壬辰,通鑒作壬申為誤,以《新唐書》為準),阿史那思摩入朝謁見,並和唐朝講和。唐高祖請他登上禦榻慰勞他。阿史那思摩的相貌更像匈奴胡人,不太像突厥人,所以處羅可汗曾懷疑他不是阿史那的真實血統。他經曆了處羅可汗和頡利可汗兩代,經常擔任夾畢特勒,但始終沒當上掌管兵權的設。入朝後,唐高祖賜他為和順王。八月三十(丁酉),唐高祖派左仆射裴寂出使突厥。
九月初六(癸卯),日南人薑子路反叛,但被交州都督王誌遠打敗。同一天,突厥入寇綏州,都督劉大俱再次打敗他們,還俘獲了特勒三人。十月初三(己巳),突厥入寇甘州。兩天後,吐穀渾和羌人入寇疊州,還攻陷了合川。
十月初一(丁卯),唐高祖前往慶善宮。十月初五(辛未),他在鄠縣的南山圍獵,並在兩天後前往終南山。十月初十(丙子),唐高祖臨幸樓觀,參拜老子祠。十月十七(癸未),他用三牲太牢祭奠隋文帝的山陵。十月二十四(庚寅),他到圍川狩獵。
十二月初二(丁卯,通鑒作十一月為誤,以《新唐書》為準),唐高祖臨幸龍躍宮,並於次日到高陵圍獵。十二月初五(庚午),他回到長安,並馬上任命太子詹事裴矩權代理侍中。
要想知道唐高祖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