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77年二月初,北周齊公宇文憲在信都打敗並生擒了北齊任城王高湝。除了在突厥避難並在這年年底稱帝的範陽王高紹義以外,北齊事實上滅亡了。但因為南北朝這時也接近了尾聲,就不再另立一個新係列了。
公元578年正月十四(壬午),周武帝宇文邕來到鄴都,並於正月二十三(辛卯)抵達懷州,又在兩天後臨幸洛州。他還設置了懷州宮。
二月初六(甲辰),北周譙孝王宇文儉去世。二月十九(丁巳),周武帝回長安。
再說南陳司空吳明徹包圍了北周的彭城,並在城下的河上陳列了很多戰艦,攻城很急。周武帝派來救徐州的大將軍王軌率領精兵輕騎搶占了淮口,然後結成長圍,用鐵鎖貫穿了好幾百車輪,將它們沉進清水,以此遏阻南陳戰艦的歸路。南陳軍中因此人心惶惶。譙州刺史蕭摩訶勸吳明徹說:“聽說王軌開始封鎖下遊,並在兩端修築城池,但現在還沒建成。明公如果派我去攻打他們,對方必定不敢抗拒。隻要我們的水路不被切斷,賊兵的勢力就強不了。但一旦他們把這兩座城池修好了,那麽我們都將成為他們的俘虜。”吳明徹怒衝衝地抖動著胡須說:“高舉戰旗衝鋒陷陣,是將軍你的事。謀劃長遠的攻戰方略,那是老夫的事。”蕭摩訶大驚失色,隻好退下。十來天裏,陳軍的水路果然被斷絕了。
北周的增援部隊越來越多。南陳將領們都建議決掉堤堰後撤軍退回,用戰艦載馬離去。馬軍軍主裴子烈說:“如果破壞了堤堰下船,馬在船上跳躍,一定會把船弄翻。不如先送戰馬出去。”當時吳明徹被背上的膿腫折磨得很苦,蕭摩訶再次請求道:“現在要求跟他們決戰,他們又不幹,搞得我們進退無路。假如暗中撤圍離去,實際上也沒有什麽好可恥的。希望明公率領步卒、乘坐馬車徐徐撤退。我將帶領幾千鐵騎在前後馳騁,一定會讓明公安全回到京師。”吳明徹說:“賢弟的這一策略的確很好。然而步軍人數這麽多,我身為總督,必須撤退在後,帶著他們倍道兼行。賢弟的馬軍應當走在前頭,不能耽誤。”蕭摩訶隻好率領馬軍連夜撤退。
二月二十六(甲子),吳明徹決開堤堰,趁著水勢退軍,希望進入淮水。然而到了清口,水勢逐漸放慢,戰艦都被王軌先前沉下水裏的長連車輪給攔住,不能過去。王軌帶兵包圍了他們,陳軍全部潰散。吳明徹被北周大軍擒獲,三萬將士連同器械輜重全都被北周俘獲。蕭摩訶率領八十精騎在前頭開路突圍,其餘的騎兵跟著,到次日清晨,總算退到了淮南。隻有他的騎兵與將軍任忠和周羅睺的部隊得以安全退回。
當初,陳孝宣帝陳頊打算奪取彭城和汴水一帶時,曾征求五兵尚書毛喜的意見。毛喜說:“淮東地區剛剛平定,邊境的百姓尚未聚集起來。周氏也剛剛吞並了齊國,目前很難和他們爭鋒。況且攻打那些地區,我們就不得不舍棄我們水軍的優勢,而要靠步兵騎兵去打仗。這等於去長就短,不適應我們南方人的特長。臣的愚見是,不如安民保境,停息兵戈,跟他們友好往來。這才是長遠的戰略。”當吳明徹慘敗後,孝宣帝跟毛喜說:“愛卿的話今天得到證實了。”當天,他就把因為想勸止他出兵而被罷免的蔡景曆召了回來,重新任命他為征南谘議參軍。
周武帝封吳明徹為懷德公和大將軍。但吳明徹因為淮口的慘敗而過度憂憤,不久就去世了,終年六十七歲。
吳明徹字通昭,是秦郡(是僑郡,在今安徽天長附近,靠近南京)人。他祖父吳景安曾任南齊南譙太守,父親吳樹也曾任南梁右軍將軍。吳明徹幼年時就成了孤兒。他非常孝順。十四歲那年父親去世時,他因為家貧無法給父親搞個像樣的墳墓,便努力耕種想賺點錢。當時幹旱嚴重,禾苗都枯焦了。吳明徹非常悲憤,每到田裏時,總要號哭,對天訴苦。幾天後,有人從地裏回來,告訴他禾苗都出來了。吳明徹還以為他騙人,趕到田裏一看,果然如此。那年秋天他地裏大豐收,他也湊夠了錢像樣地安葬了父親。
吳明徹最早在南梁東宮擔任直後。侯景之亂時,吳明徹家裏還有三千多斛粟麥,而鄰裏都斷了炊。他跟各位兄長說:“現在到處都是強盜,人們都不做長遠打算。我們還有這麽多糧食為何不和鄉親們分享?”於是按人口平分給鄉裏人,和大家同甘共苦。強盜們聽說後也不來他家搶掠。賴他生存的人很多。
當陳霸先鎮守京口時,想要結識當地的名望。吳明徹去拜訪了他。陳霸先親自走下台階拉著他的手請他就席,和他談論當今時事。吳明徹也多少懂得一些經史列傳,還曾經到汝南人周弘正那裏學習天象等,頗以英雄自居。陳霸先對他十分欽佩。
承聖三年(554),梁孝元帝蕭繹任命他為戎昭將軍和安州刺史。紹泰初年(555),他跟隨周文育討伐杜龕和張彪等。東部平定後,梁敬帝蕭方智任命他為使持節、散騎常侍、安東將軍、南兗州刺史,封安吳縣侯。陳武帝陳霸先受禪後,他官拜安南將軍,他後來的事前麵都已詳細介紹過,這裏就不再贅述了。吳明徹最大的功績就是攻克北齊的壽春,殺了名將王琳。當初,秦郡隸屬南兗州,後來又歸譙州。當他攻克了壽春後,南陳專門下詔,為了他的緣故,將譙州的秦郡、盱眙、神農三郡還給南兗州。
在王軌打敗吳明徹的同時,周武帝於二月二十七(乙醜)任命越王宇文盛為大塚宰。三月初一(戊辰),周武帝在蒲州設置宮廷,並取消了同州和長春二宮。三月初七(甲戌),周武帝首次戴上非皇冠的平常帽子。這帽子是用全幅黑紗向後包住頭發,並裁有四角。
三月初九(丙子),陳孝宣帝任命中軍大將軍和開府儀同三司淳於量為總體負責水陸軍事的大都督,鎮西將軍孫瑒為負責荊州和郢州諸軍的都督,平北將軍樊毅為負責從清口上至荊山沿著淮河諸軍的都督,寧遠將軍任忠為負責壽陽、新蔡、霍州諸軍的都督,以防備北周入侵。三月十八(乙酉),南陳大赦。
三月二十六(壬辰),北周改元為宣政。四月二十三(庚申),突厥入寇北周的幽州,殺害並搶掠了當地的吏民。
四月二十一(戊午),樊毅派兵渡過淮水到淮北,在清口河岸築城。但四天後新建的清口城就失陷了。
五月二十三(己醜),周武帝率領大軍討伐突厥,派柱國原公姬願和東平公宇文神舉等人帶兵五道俱進。
五月二十七(癸巳),周武帝感到身體不適,隻好停留在雲陽宮。接著他病情加重,隻好在五月三十(丙申)下詔停止進軍。他派驛馬去召來宗師宇文孝伯緊急前來他的行宮。周武帝拉著他的手說:“我自己估量是好不了了。現在將後事托付給你。”當夜,他冊封宇文孝伯為司衛上大夫,總領宿衛禁兵。他又命令他乘坐驛馬飛快入京鎮守,以備萬一。六月初一(丁酉),周武帝病情惡化,但總算回到了長安,並在當天晚上病逝,終年才三十六歲。
周武帝宇文邕字禰羅突,是宇文泰的第四子,母親是叱奴太後。他於西魏大統九年(543)出生在同州;出生時有神光照屋。他幼年時就很孝敬,聰敏而有氣質。宇文泰對他十分驚異,說:“成就我的誌向的,必定就是這孩子。”他十二歲時被封為輔城郡公。他兄長孝閔帝宇文覺即位時,他官拜大將軍,出鎮同州。周明帝宇文毓即位時,他升遷柱國,並授予蒲州的軍事和蒲州刺史。武成元年(559),他入朝擔任大司空、治禦正,進封魯國公,兼領宗師。宇文邕一直得到周明帝的寵愛,朝廷大事,明帝經常和他商議。他生性深沉而有遠識,除非問到他,一般不隨便發言。明帝總是歎道:“不常開口的人,一開口總是說到點上。”周武帝的事前頭都已細說,這裏就不再贅述了。
周武帝深沉剛毅,很有智謀。最初因為晉公宇文護專權,他總是韜光養晦,人們莫測他的高深。當誅殺了宇文護之後,他開始親政,勵精圖治,用法嚴厲,因罪殺了不少人。他的號令誠懇痛切,關心的隻是朝政,所以群臣無不畏服,對他肅然起敬。他秉性明察,很少給臣下什麽恩惠。他立身處世,總想超越古人;身衣布袍,睡蓋布被,毫無金寶的修飾。他甚至將各座宮殿裏華綺的裝飾,全都拆毀,改為數尺土階,也不設置櫨栱。他還禁止宮廷裏所有的雕文刻鏤和精美織錦繡。後宮的嬪禦也不過十來人。他還不辭勞苦,謙恭禮下,自強不息。因為海內尚未平定,他銳意軍訓。至於校兵閱武,步行山穀,履涉勤苦,艱苦的程度都是一般人忍受不了的。平齊的戰役中,他曾見到一個打赤腳的戰士,周武帝竟然脫下自己的軍靴給他穿。每次宴請將士,他總是親自執杯勸酒,或親手賞賜獎品。率軍出征時,他也總是身在行伍。他生性果決,能斷大事,因此士卒都願意為他拚死力戰,以弱製強。滅齊之後,他窮兵黷武,一心想平定突厥和江南,打算在一二年間,統一天下。隻因為這突然的暴病,沒讓他實現這一目標。
六月初二(戊戌),太子宇文贇即位,成為曆史上的周宣帝。他尊皇後阿史那氏為皇太後。周宣帝一登基就大肆縱情奢欲。父皇下葬期間,他毫無悲傷的表情,反而摸著身上以前挨打的仗痕,大罵道:“死得太晚了!”他還到後宮裏去看周武帝的嬪妃和宮女,逼她們和自己淫亂。他接著越秩任命吏部下大夫鄭譯為開府儀同大將軍和內史中大夫,將朝政全盤委托給他。
六月二十三(己未),北周將武皇帝宇文邕安葬在孝陵,廟號高祖。殯葬後,周宣帝馬上下詔讓朝廷內外大臣不用再穿喪服,他自己和六宮嬪妃也都恢複平常的吉服。京兆郡丞樂運上疏認為:“葬期既然已經這麽倉促了,殯葬後馬上就解除喪服,似乎過於匆忙。”周宣帝沒搭理他。
周宣帝覺得齊煬王宇文憲位尊望重,因此非常忌恨他。他跟宇文孝伯說:“你假如能為朕幹掉齊王,我會將他的官職轉授給你。”宇文孝伯磕頭答道:“先帝的遺詔不許濫殺骨肉。齊王是陛下的叔父,功高德茂,是社稷重臣。陛下如果無故害他,臣又順旨曲從,那麽臣就是不忠之臣,陛下也成為不孝之子。”周宣帝很不高興,因此疏遠了他。於是周宣帝和開府儀同大將軍於智和鄭譯等人密謀,讓於智到宇文憲的府第去刺探,想趁機誣告宇文憲謀反。
六月二十八(甲子),周宣帝派宇文孝伯向宇文憲傳話,要讓他出任太師,但宇文憲辭讓了。他又讓宇文孝伯去召宇文憲,請他晚上和其他幾位封王一塊進宮。大家一同來到殿門時,隻有宇文憲一人被請進去。周宣帝預先埋伏了許多壯士在另一個房間。宇文憲一進來,就被他們拿下。宇文憲為自己申辯,周宣帝卻讓於智跟他對證。宇文憲目光如炬,和於智當麵對質。有人跟宇文憲說:“根據大王今天的處境,多說了也沒用處!”宇文憲說:“生死有命,我也沒想能活!但老母還在高堂,隻怕不得不留下這一遺恨!”於是憤怒地將自己的笏(大臣的手版)摔在地上。周宣帝讓禁衛把他給絞死了。
周宣帝召來宇文憲屬下的僚佐,想迫使他們證實宇文憲的罪。參軍勃海人李綱,即使在死亡的威脅下,始終沒有改變他的陳辭。有司部門用露車載著宇文憲的屍體出宮,他原來的僚佐都散走了,隻有李綱抱著棺柩嚎啕痛哭,然後親自掩埋了他,才哭著下拜而去。
周宣帝接著又殺了上大將軍王興、上開府儀同大將軍獨孤熊、開府儀同大將軍豆盧紹。他們都是曆來和宇文憲關係很密切的大臣。周宣帝因為沒有任何理由誅殺宇文憲,所以隻好說什麽他和王興等人謀反。當時人們把這些大臣的冤死叫做“伴死”。
周宣帝為了獎勵他參與陷害宇文憲,便任命於智為柱國,封齊公。閏六月初十(乙亥),周宣帝立妃子楊氏為皇後,並於閏六月十六(辛巳)任命趙王宇文招為太師,陳王宇文純為太傅。
北齊範陽王高紹義聽說周武帝駕崩,以為得到了天助。幽州人盧昌期起兵占據範陽,然後派人去迎接高紹義。高紹義於是率領突厥士兵前往。北周派柱國東平公宇文神舉帶兵討伐盧昌期。高紹義聽說幽州總管出兵在外,便想趁機襲取薊城。宇文神舉派大將軍宇文恩帶領四千人去救薊城,但被高紹義殺死了一半。不久宇文神舉就攻克範陽,生擒了盧昌期。高紹義得悉後,身穿素衣為他舉哀,然後退回到突厥。高紹義的丞相高寶寧率領好幾萬夷人和漢人的步騎去救範陽。來到潞水時,得悉盧昌期死了,隻好回到了他一直占據的和龍。
秋七月,周宣帝到太廟祭祀,並於七月十一(丙午)到圜丘祭祀。七月十五(庚戌),他任命小宗伯斛斯征為大宗伯,並於七月二十七(壬戌)任命亳州總管楊堅為上柱國和大司馬。次日,周宣帝尊他的生母李氏為帝太後。
八月初二(丙寅),周宣帝到西郊祭祀,並於八月初八(壬申)來到同州。同時,他任命大司徒杞公宇文亮為安州總管,上柱國長孫覽為大司徒,楊公王誼為大司空,並於八月二十二(丙戌)任命永昌公宇文椿為大司寇。
九月十一(乙巳),南陳在婁湖建立方明壇。三天後,陳孝宣帝任命揚州刺史始興王陳叔陵為王官伯,主持讓百官宣誓效忠的儀式。
九月十六(庚戌),周宣帝封他弟弟宇文元為荊王,同時他還下詔說:“所有拜受官職和上朝拜見的大臣,都以三拜成禮。”
九月二十(甲寅),陳孝宣帝到婁湖舉行誓師大會,並於次日分別派遣大使將盟誓頒布到全國各地,讓所有人都警戒北周的入侵。
十月初十(癸酉),周宣帝回長安,同時任命大司空王誼為襄州總管。十月二十五(戊子),他任命尚書左仆射陸繕為尚書仆射。
十一月,突厥入寇北周邊境,包圍酒泉,殺害和搶掠了那裏的吏民。
十二月初二(甲子),北周任命畢王宇文賢為大司空。十二月二十七(己醜),北周任命河陽總管滕王宇文逌為行軍元帥,派他率軍入侵南陳。
要想知道北周和南陳的後來,請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