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南北朝係列十:兩魏相爭之十:兩魏邙山戰役高歡先敗後勝

(2017-02-02 11:56:09) 下一個

公元543年正月初一(壬戌),東魏大赦,改元為武定。東魏禦史中尉高仲密(即高慎,史書用字稱呼)娶了吏部郎崔暹的妹妹,後來又拋棄了她,因此和崔暹有了嫌隙。高仲密選用的禦史多數是他自己的親戚和鄉黨,高澄上奏要求他改選。崔暹正得到高澄的寵信,高仲密懷疑是他在高澄那裏挑撥是非,因此對他更加懷恨在心。高仲密的後妻李氏美豔而且賢慧,高澄見到後想非禮她,但李氏不從,衣服都被撕裂了。李氏回去告訴高仲密,高仲密因此越加怨恨高澄。高澄很快就外派他去擔任北豫州刺史,高仲密趁機陰謀外叛。丞相高歡對他起了疑心,便派鎮守城池的武將奚壽興到那裏負責軍事,讓高仲密隻管民務。高仲密置酒宴請奚壽興,在帳下埋伏壯士拿下了他,然後於二月十二(壬申)在虎牢反叛,投降了西魏。西魏任命高仲密為侍中兼司徒。

高歡覺得高仲密的反叛都是因崔暹而起,便要殺了他。高澄將崔暹藏了起來,然後再三為他求情。高歡說:“我可以饒了他的命,但得讓他吃點苦頭。”高澄於是將崔暹交出去,但跟大行台都官郎陳元康說:“你如果讓崔暹挨棍棒,以後就不要來見我了。”陳元康因此為他向高歡求情說:“大王正將天下交付給大將軍(指高澄),大將軍為了一個崔暹都不能讓他免遭杖責。父子都這樣了,何況它人!”高歡於是赦免了崔暹。

高仲密的兄弟高季式在永安衛戍鎮,高仲密派信使向他通報。高季式親自到晉陽把這事告訴高歡,高歡還是像往常那樣厚待他。

西魏丞相宇文泰率領各路大軍響應高仲密,並讓太子少傅李遠為前驅到洛陽,還派開府儀同三司於謹攻打並占領了柏穀。三月初二(壬辰,通鑒作壬申為誤,魏書為準),宇文泰包圍了河橋南城。東魏丞相高歡率領十萬大軍來到河北,宇文泰退到瀍上,從上遊放縱火船衝下來要燒河橋。斛律金讓行台郎中張亮用一百多隻小艇載著長鎖,等到火船快來時,用釘子釘住它們,然後將火船全都鎖在岸邊,因而保住了河橋。

高歡因此渡過黃河,占據邙山為陣,接連幾天駐軍不進。宇文泰把輜重留在瀍曲,在一天夜裏率軍登上邙山襲擊高歡。東魏的候騎向高歡報告說:“賊兵距離這裏有四十餘裏。他們全帶著幹糧輕裝而來。”高歡說:“他們自然全會渴死!”於是嚴陣以待。三月十八(戊申)黎明,宇文泰大軍和高歡大軍相遇。東魏大將彭樂帶領幾千騎兵作為右翼,向西魏大軍的北翼猛衝,所向披靡,因此馳騁進入西魏軍營。有人誣告彭樂反叛,高歡非常憤怒。但不久後西北方向塵土大起,彭樂派使者前來告捷,並俘虜了西魏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臨洮王元柬、蜀郡王元榮宗、江夏王元升、巨鹿王元闡、譙郡王元亮、詹事趙善以及督將僚佐四十八人(魏書說生擒西魏督將以下四百餘人,殺死和俘虜多達六萬)。東魏將領們乘勝出擊,把西魏軍隊打得落花流水,殺死了三萬多敵兵。

高歡派彭樂率軍追殺宇文泰。宇文泰被追得無路可走,情景窘迫。他跟彭樂說:“你不就是彭樂嗎?你真是個癡男子!今天要沒有我,明天還會有你嗎!何不趕快收好給你的金寶,回到你的軍營去!”彭樂聽從了他的勸告,帶著宇文泰賄賂他的一袋子黃金回去,然後跟高歡說:“宇文黑獺從我的刀刃下漏網了,但他早已嚇破了膽!”高歡雖然高興他打了大勝仗,但很氣他沒捉住宇文泰,命令他跪伏在地,親手揪住他的頭,接連往地上撞,還數落他當年的沙苑慘敗。高歡有三次都把刀舉起來想砍了彭樂,氣得咬牙切齒,好久都說不出話來。彭樂說:“乞求給我五千騎兵,再去把宇文黑獺生擒回來。”高歡說:“你放走他是什麽意思?怎麽現在又說要再去生擒他!”接著令人取來三千匹布絹壓在彭樂的背上,然後順便賜給了他。

次日,雙方再度開戰。宇文泰親自統領中軍,中山公趙貴統領左軍,領軍若於惠等人統領右軍。中軍和右軍聯手共擊東魏兵馬,擊潰了他們,並俘虜了對方的全部步兵。高歡失去戰馬,部將赫連陽順把自己的戰馬給了高歡,跟蒼頭馮文洛一道扶他上馬。高歡得以逃走,跟從的步騎隻有七人。追兵趕上時,他的親信都督尉興慶說:“大王趕緊走,我腰上還有百來支箭,足以殺他百十人。”高歡說:“拜托了。事情一旦成功,一定讓你當懷州刺史。如果不幸戰死,就讓你兒子當!”尉興慶說:“兒子太小,希望讓我兄擔任!”高歡答應了。尉興慶於是殿後拒戰,直到箭矢射盡後才戰死。

當時有個偷殺驢的軍士,按照軍令應該處死,但高歡沒殺他,準備在回並州後再作處置。而這個軍士跑到西魏那邊,告訴他們高歡在哪裏。宇文泰於是招募了三千敢死隊,全都手持短兵,配備給大都督賀拔勝,讓他去追殺高歡。賀拔勝在高歡後來又招集起來的殘兵敗將中認出了他,馬上手持長槊和十三員部將騎馬追殺高歡。趕了幾裏路後,眼看就要追上了,賀拔勝的長槊刀刃險些都觸到了高歡。他大喊道:“賀六渾,我賀拔破胡今天一定要殺了你!”高歡嚇得差點氣絕。東魏河州刺史劉豐生(字洪徽)從旁邊張弓射擊賀拔勝,結果射中他手下的兩個騎兵。東魏武衛將軍段韶(字孝先)則射中了賀拔勝的戰馬,那馬當即倒斃在地。當副手牽來另一匹馬時,高歡已經逃走了。賀拔勝歎道:“今天身上沒帶弓矢,真是天意啊!”

西魏南郢州刺史耿令貴大呼大喊地獨自殺進敵兵之中。隻見周圍亂刀紛紛落下,大家都以為他戰死了,沒想到過一陣子他居然高舉著大刀又殺了回來。這樣來回四次,擋在他前麵的敵兵死傷相繼。他跟身邊隨從說:“我哪是喜歡殺人!壯士除賊,不得不這樣而已。如果不能殺賊,又不被賊所傷,那跟驅趕坐客有什麽兩樣!”

西魏左軍趙貴等五將出師不利,東魏大軍重新又振作起來。宇文泰率軍趕來相救,再次失利。正好這時日暮,西魏兵開始潰退,東魏大軍追殺過來。幸虧獨孤信和於謹招集了殘兵敗將,從後殺了上來,造成東魏追兵驚慌失措,各路西魏軍隊才得以保全。若於惠連夜退去,東魏大軍窮起直追。若於惠徐徐下馬,不慌不忙地命令廚人埋灶做飯。吃完飯後,他跟身邊部從們說:“死在長安,和死在這裏,有什麽兩樣嗎?”於是樹立大旗,鳴放號角,招呼散兵遊勇回到部隊。東魏追騎懷疑他有伏兵,不敢緊逼。宇文泰因此得以安全入關,進駐渭上。

高歡進軍來到陝城,宇文泰派開府儀同三司達奚武等人出兵抗拒。行台郎中封子繪跟高歡說:“統一東西兩魏,正在今日。當年魏太祖(拓拔珪)平定漢中後,沒有乘勝奪取巴蜀,錯就在過於遲疑上頭,結果後悔莫及。希望大王千萬不要再懷疑了。”高歡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招集諸將前來商議。但大家一致認為:“野外沒有青草,我們的人馬也都疲憊瘦弱,無法遠追。”陳元康說:“兩雄相爭,歲月已久。今天有幸大捷,是上天授給我們的。時不可失,機不再來。我們應當乘勝追擊。”高歡問道:“如果遇上伏兵,那我該怎麽辦?”陳元康說:“大王前番在沙苑失利,他們也還沒有伏兵。如今他們潰敗到如此地步,哪裏還能有什麽深謀遠慮!如果大王舍而不追,他們必定成為後患。”高歡沒有聽從他的建議,隻是派劉豐生帶領幾千騎兵去追殺宇文泰,然後自己帶兵東歸。

早先,宇文泰召王思政到玉壁,打算讓他鎮守虎牢。結果王思政還沒到宇文泰就敗了,因此宇文泰讓他守衛恒農。王思政進城後,命令士兵打開城門,解下戎服睡覺,同時慰問勉勵將士,表示沒什麽好害怕的。過了幾天,劉豐生兵臨城下,看到城門洞開,懷疑有伏兵,便不敢進去,隻好率軍回去。王思政於是派人修繕城郭,蓋起樓櫓,經營農田,積累糧草,於是恒農開始有了守禦的防備。

在邙山失利後,宇文泰要求自貶,但西魏文帝元寶炬沒答應。這場戰役,西魏很多將領都沒有戰功,隻有耿令貴與太子武衛率王胡仁和都督王文達因為奮勇作戰而功勳卓著。宇文泰想用雍、岐、北雍三州授給他們,但因為這些州各有優劣,便讓他們三人捉鳩決定。宇文泰還為王胡仁賜名叫王勇,耿令貴叫耿豪,王文達叫王信,用以表彰他們的功勞。宇文泰接著廣為招募關中和隴上的豪紳以增強軍旅。

高仲密打算背叛時,暗中派人去煽動冀州的豪傑,讓他們作為內應。東魏派高隆之乘驛馬到各處慰問安撫,總算安定了那一帶。高澄秘密寫信給高隆之說:“和他一道逃到西邊去的高仲密黨羽,你應當將他們的家屬全都收捕入獄,以懲戒將來可能叛逃的人。”高隆之覺得赦免的恩旨既然已經實行,沒有再追悔反複的道理。如果再把他們逮捕下獄,將會讓百姓覺得朝廷沒有信用。如果因此導致民間驚擾,那就損失大了。他把自己的意見啟奏給丞相高歡,高歡也同意不予追究。

同時,南梁任命太子詹事謝舉為尚書仆射。夏四月,林邑王攻打李賁,李賁部將範修在九德打敗林邑部隊。

清水氐人酋長李鼠仁,趁兩魏的混戰,據險作亂。隴右大都督獨孤信多次派兵出擊,但都無法打敗他們。丞相宇文泰派典簽天水人趙昶前往勸諭他們,於是各個部落酋長聚在一起商議是否接受勸諭。其中不答應的酋長們要殺了趙昶,而趙昶神色自若,言詞竟然更加嚴厲。李鼠仁終於感悟,相率著前來投降。氐人酋長梁道顯反叛,宇文泰又派趙昶去勸降,結果他們也投降了。宇文泰於是將他們的四十多個部落領袖及其部落遷徙到華州,並任命趙昶為都督,讓他統領他們。

宇文泰派密探潛入虎牢,想命令守將魏光盡力堅守。侯景截獲了密探,然後將信的內容改成:“應當盡速撤走。”然後故意讓密談趁機逃走,潛進了虎牢城。於是魏光在夜裏逃跑了。侯景俘虜了高仲密的妻兒,將他們送往鄴城。於是北豫、洛二州重新回歸東魏。五月初三(壬辰),東魏收複了虎牢,赦免了死罪以下的囚徒,唯獨沒有赦免高仲密一家。丞相高歡因為高乾有過大功,高敖曹甚至為他戰死,而高季式在高仲密反叛時又主動來告白,所以在朝廷為高家求情,讓他們免受株連。高仲密的妻子李氏本來罪該處死,高澄穿著華麗的服裝去見她,問道:“今天還有話說嗎?”李氏默然無語,高澄於是納她為妾。五月初六(乙未),東魏任命侯景為司空。

秋七月,西魏大赦,同時任命王盟為太傅,廣平王元讚為司空。同時,高歡寫信給宇文泰,譴責他殺害魏孝武帝的大罪。

八月初八(乙醜),東魏任命汾州刺史斛律金為大司馬。八月十四(辛未),東魏孝靜帝元善見下詔任命高歡為相國、錄尚書事、大行台,其他職位不變,但高歡堅決謝辭,朝廷也就算了。這月,高歡下令在肆州北山修築城池,西自馬陵戍,東至士隥,四十天後就完工了。也在這期間,東魏派兼散騎常侍李渾等人出使南梁。

十一月初八(甲午),東魏孝靜帝到西山狩獵,並於十一月十九(乙巳)回宮。高澄上奏請求解除侍中,孝靜帝就讓他弟弟並州刺史太原公高洋代替他。十二月二十四(己卯),高歡到東魏京師鄴城上朝,次日即趕回晉陽。

同時,西魏各地的地方官員一道去謁見丞相宇文泰。宇文泰命令河北太守裴俠單獨站在一邊,然後跟官員們說:“裴俠清廉謹慎,一心奉公,是天下第一。如果有人也像裴俠這樣,可以和他站到一起!”大家都默然無語,沒人敢於回答。宇文泰接著厚賞裴俠,朝野為之歎服,稱他為“獨立君”。

要想知道兩魏和南梁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