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16年夏四月,南梁耗資巨大的淮河堤堰總算建成。北魏胡太後也重新封以前的權臣於忠為靈壽縣公。
同時,北魏益州刺史元法僧派他兒子元景隆帶兵抗拒梁巴西和梓潼二郡太守張齊。張齊和元景隆在葭萌決戰,結果魏軍大敗。張齊接著屠殺了那一帶十多座城池的民眾,進而包圍了武興。元法僧閉城自守,境內全都反叛,他隻好派使者走小路去向北魏朝廷告急。北魏用驛馬到淮南去緊急征召鎮南軍司傅豎眼回來,任命他為益州刺史、西征都督,派他率領步騎三千赴救。楊豎眼率軍進入州境,轉戰三天,行走了二百多裏路,九戰九捷。五月,楊豎眼進擊並殺了梁梁州刺史任太洪。當地百姓和獠族人聽說楊豎眼來了,都非常高興,到路旁拜迎的人絡繹不絕。張齊退保白水,楊豎眼則進入了州城。白水以東的百姓全都因此安居樂業。
北魏梓潼太守苟金龍兼領關城的衛戍戍主。梁兵前來時,苟金龍正生病,無法處理軍務。他的妻子劉氏領導並激勵城裏的軍民,依城拒戰,堅持了一百多天,士卒死傷過半。戍副高景陰謀叛變,劉氏果斷地殺了高景及其黨羽數千人,然後和其餘將士分衣減食,同甘共苦。將士莫不畏服感懷。水井在城外,被梁兵控製。剛好天下大雨,劉氏派人用官府和私人的布絹及衣服掛著淋雨,然後絞幹衣服取水,還把城裏的所有雜物都儲存起來。楊豎眼來了後,梁兵才退走。北魏接著封她的兒子為平昌縣子爵。
張齊多次從白水出兵入侵北魏的葭萌,傅豎眼派虎威將軍強虯進攻並殺了梁信義將軍楊興起,重新奪取了白水。梁寧朔將軍王光昭又在陽平戰敗。張齊親自率領二萬多人驍勇和傅豎眼決戰。秋七月,張齊大敗後退走,小劍和大劍等衛戍頭領都棄城逃走,東益州因此重新回歸北魏所有。
八月十一(乙巳),北魏任命胡太後的父親胡國珍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雍州刺史。胡國珍已經年老,太後其實不打算派他外出,隻是要給他一個方麵大員的榮耀。他最終並未赴任。
康絢回朝後,張豹子不再維修淮堰。九月十四(丁醜),淮水暴漲衝壞了堤堰,崩塌的聲響猶如巨雷,三百裏外都能聽到。淮水沿岸的城鎮村落裏的十多萬人口都被衝進水裏,最後漂進大海。當初,魏人很擔心淮堰,便任命任城王元澄為大將軍和負責南征軍事的大都督,率軍十萬,準備從徐州出來攻打淮堰。尚書右仆射李平認為:“不用兵力,淮堰終當自己崩潰。”當聽說淮堰坍塌時,胡太後非常高興,非常優厚地賞賜了李平。元澄最終並沒出兵。
北魏胡太後多次臨幸宗戚勳貴們的家室。侍中崔光上表諫道:“根據《禮記》,諸侯如果不是因為問疾或吊喪而隨便出入臣下的家,將被看作君臣之間不夠嚴肅。雖然沒有談到王後和夫人,但那隻是因為她們根本就沒有出入臣下府邸的理由。夫人在父母在時可以回家探望,不在了則派大臣去家裏探望。漢朝上官皇後將要廢黜昌邑王時,霍光是她的外祖父,而且身為宰輔,皇後仍然還放下武帳接見群臣,以示男女有別。如今皇室宗族很多,勳臣貴戚升官的不少,所以請太後的人也多了起來。照此下去,太後臨幸臣下府邸的事將慢慢變成常規。還希望陛下逐漸減少並終止這麽做,那麽全國百姓都將感到放心和敬仰滿意。”
任城王元澄覺得朝廷對北邊鎮將的選任過於輕率,因而擔心敵虜窺望邊境,會造成對平城一帶宗廟山陵的威脅。他上奏請求重視鎮將的選任,加強邊境的警備。胡太後下詔讓公卿討論他的建議。廷尉少卿袁翻議論道:“近來對邊境州郡長吏的選任不看重才能,隻是論資排輩。有時遇上貪腐的官吏,趁機大量安置衛戍和巡邏,任命了很多將領。有的則選用身邊親信的親戚和姻親。有的接受賄賂幫人打通門路。他們全無防備敵寇的心思,隻有聚斂財富的打算。他們手下如果有勇敢有力的士兵,總是驅使他們到處搶掠;一旦遇到強敵,立即成為俘虜和奴隸。如果打了勝仗有所繳獲,也總是占為己有。其他羸弱或老少的士兵,隻要稍微懂得點鐵匠或者編織和木匠手藝,這些邊將總是千方百計地從兵營或堡壘裏把他們搜羅出來,逼他們從事種種苦役。其餘的有的被拉去深山伐木,有的被弄去平原芸草。邊境上來往的商販一路上都是。這些人收入不多,資產也有限。邊境官吏們收購了他們實在的布絹,卻不肯交付實在的穀物作為交換。他們榨幹人家的勞力,克扣人家的工錢;拚命讓人家幹活,克扣人家的夥食。商販們經曆了冗長的冬天和炎熱的盛夏,加上疾病和困苦,死在溝裏河裏的常有什之七八。所以鄰近的敵軍總是趁機侵擾我們的邊疆,都是因為邊防的重任沒有選對官員引起的。臣的愚見是,自今以後,南北邊境各個藩鎮的鎮將以及他們所統轄郡縣的府佐和統軍直至戍主,都必須讓朝廷王公以下的大臣各自舉薦他們了解的人,一定得根據才能選拔,不拘出身和資曆。這些人上任後,朝廷將根據他們究竟稱職還是瀆職,或賞或罰舉薦他們的大臣。”胡太後沒有采用他的建議。到正光末年(525),北邊盜賊群起,威逼舊都平城,侵犯宗廟山陵,正像元澄當時擔心的那樣。這是後話。
當初,魏世宗元恪開始修建瑤光寺但沒建成。這年,胡太後又開始修建永寧寺,和原來的瑤光寺都在皇宮側麵。她還在伊闕口修建了石窟寺,全都極盡土木工程之美。而永寧寺尤為壯觀,有座高大一丈八尺的金像,十座普通人高的金像,和兩座玉像。她還建造了一座九層浮圖,寶塔的地基挖得很深,甚至下及黃泉。寶塔高九十丈,頂層高十丈。每天夜深人靜時,寶塔的鈴鐸聲十裏以外都可以聽到。佛殿猶如太極殿,南門猶如端門。殿裏有一千間僧房,珠玉錦繡,看得人眼花繚亂。自從佛法傳入中國以來,從來沒見過如此壯觀輝煌的塔廟。揚州刺史李崇上表認為:“高祖(孝文帝元宏)遷都已近三十年了,明堂尚未修建,太學也都荒廢,城闕府寺也多少有些頹壞。這真不是光宗耀祖,作為萬國榜樣的辦法。如今國子雖有學官的名義,而無教授課程的實質,這又和兔絲、燕麥,南箕、北鬥有什麽兩樣!不能兩件事同時興辦,必須有所進退。臣覺得應當取消尚方署的雕靡工作,節省永寧寺的土木工程,減少為修建瑤光寺投進的財力,分擔石窟鐫琢的辛勞。其他不是很緊急的工程也應取消,等到三時農閑季節再來辦這些事。這將恢複國容的尊嚴肅穆,有助於禮化的盛行,不是也很好嗎!”胡太後下達優詔褒揚了他,然而不能采納他的建言。
胡太後喜歡事佛,很多百姓都出家成為沙門。高陽王友李瑒上言說:“三千條罪莫大於不孝,而不孝罪再大也比不過斷絕後代的香火。豈能讓人們輕率地放縱背棄禮義的情懷,而放肆地表達向往佛法的心意?獨生子放棄親生父母,出家當和尚,缺乏當世的禮儀而去追求死後的榮耀!孔子說過:‘未知生,焉知死?’哪有丟棄堂堂的朝政而去追隨鬼教的道理!還有,如今南方還很不安寧,各種徭役又很煩雜,百姓心想的都是如何躲避這徭役。如果聽任他們這麽做,恐怕人人都會捐棄孝道,全家成為沙門僧人了。”都統僧暹等人忿恨李瑒把佛教稱作“鬼教”,認為他誹謗佛祖,便哭著到胡太後那裏告狀。胡太後責備了他。李瑒說:“天稱作神,地稱作祇,人稱作鬼。《禮記》說:‘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然而光明的東西稱為堂堂,幽暗的東西稱為鬼教。佛本出於人,所以稱之為鬼,臣的愚見覺得這並非誹謗。”太後雖知李瑒的話還算公允,卻不想違逆都統暹等人的意思,最後還是罰了李瑒一兩黃金。
北魏征南大將軍田益宗請求出任東豫州刺史,要趁機召回他兩個跑到南梁去的兒子,但胡太後沒有答應。田益宗最終死在洛陽。
柔然伏跋可汗健壯而且善於用兵。這年,他西擊高車並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還生擒了高車王彌俄突。他然後把彌俄突的腳綁在一匹駑馬的馬腳上,拖曳在地上活活磨死。他還把他的頭顱漆成一個飲器。先前隸屬柔然後來叛去的鄰國,伏跋可汗都出兵把他們消滅了,因此他的國家再次變得強大起來。
翌年即公元517年正月,北魏“大乘”的餘黨又重新相聚,突入瀛州。刺史宇文福的兒子員外散騎侍郎宇文延率領他的奴仆和門客抵禦。叛軍燒了書房樓閣,宇文延抱著宇文福從大火裏衝了出來,皮肌和頭發全燒焦了。他帶領部眾繼續苦戰,叛軍最後散走。宇文延追擊進討,終於平定了叛亂。
正月十三(甲戌),北魏大赦。魏初時民間都不使用錢幣,直到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九年(495)北魏才開始鑄造太和五銖錢,並派錢工在當地鼓鑄。朝廷允許想鑄錢的百姓使用官爐,但用的銅必須精練,不得混雜。魏世宗永平三年(510),北魏又開始鑄五銖錢,並禁止全國不準使用不符合標準的錢幣。後來洛陽和各個州鎮所用的錢幣各不相同,造成商貨無法流通。尚書令任城王元澄上疏認為:“不許流通的錢幣有明文規定,指的隻是所謂雞眼和鐶鑿(薄小和缺邊)那些錢幣,其餘並不禁止。河西各州今天流通的都不在被禁範圍,所以近來的禁令,愚臣私下感到困惑。還有,河北既然沒有新錢,現在再禁止舊錢,那就隻好專門用單絲的細絹和疏織的粗布來代替。它們幅麵狹窄,尺度也不足,所以不合規格。最後隻有撕裂布匹為尺,彌補這一問題。這樣就讓織布的人白辛勞了,還免不了饑寒之苦。這真不是朝廷想要救濟饑寒,養育百姓的最初用意。錢幣的使用,貫穿在一起,也不用度量,既公平又簡易。它帶來的方便可說是深遠公允。臣請求給各地州鎮下達詔令,允許太和和新鑄的五銖以及地方民眾通用的古錢一道流通。隻要錢幣內外完整,即使大小略有不同,都可以通行。貴賤的差別則依據當地的鄉價。這樣貨幣就可以在全國流通,對官府和民間都有好處。那些使用雞眼和鐶鑿以及盜鑄的錢幣的人,和那些把大錢毀成小錢、造假作弊,違法亂紀的人,則應當依據法律治罪。”胡太後下詔聽從了他的建議。然而河北因為錢幣太少,百姓仍然使用貨物交易,錢幣沒能在市場流通。
北魏很多人冒領軍功。尚書左丞盧同閱朗吏部呈上的功勳文書時,趁機加以認真檢核,結果發現冒功的有三百多人。於是他上奏說:“臣請求集中吏部和中兵兩局的功勳簿,一件件核實清楚,然後再抄成兩份,一份送到吏部,一份留在中兵局。另外,在軍隊裏因殺敵有功進階一級以上的,馬上命令行台軍司發給證書,當中豎直裂開,一半交給有功人員,另一半送交門下省留底,以防偽造。”胡太後聽從了他的建議。盧同是盧玄的族孫。
中尉元匡接著上奏請求將景明元年(500)以來朝廷內外的考核簿冊、吏部任命文書、中兵功勳檔案、以及諸多考核軍功的材料都集中一起,通過重新校核揭發盜竊軍功而當官的人。胡太後答應了。尚書令任城王元澄上表認為:“法律怕的是煩瑣苛刻,看重的是清平簡約。禦史的職責是聽到什麽即當上奏。如果聽說有誰冒功進階,隻要把有關的功勳考核簿冊拿來研究鑒定這事的真假,然後對有罪的人繩之以法就行了。哪有聽到什麽就去翻抄整個門省的檔案,去追究近二十年前的事情。像這樣尋找人家的過失,誰受得了!這實在是聖朝應當慎重的事情。”胡太後這才作罷。她又擔心元匡因為自己的多次建議都沒被采納而生氣辭職,便打算嘉獎安撫他,於是加授他為鎮東將軍。二月十六(丁未),朝廷封元匡為東平王。
三月二十七(丁亥),魏廣平文穆王元懷去世。四月十八(戊申),北魏任命中書監胡國珍為司徒接替元懷。
八月十九(丁未),胡太後下詔讓魏太師高陽王元雍入居門下省,參與決定尚書的奏事。
十月二十八(乙卯),北魏下詔:尚未南遷的北京(平城即今山西大同)士大夫,隻要願意全部允許留在當地永久居住。
十二月,柔然伏跋可汗派俟近尉比建等人到北魏請和,北魏用敵國之禮接待他們。
這年,北魏尚書崔亮上奏請求在王屋等山開采銅礦鑄錢,胡太後答應了。從此之後民間開始大量私鑄錢幣,導致錢幣更加薄小,使用範圍也更小了。
北魏的事情暫且放下,回到南梁。天監十五年即公元516年六月初五(庚子),梁武帝蕭衍任命尚書令王瑩為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仆射袁昂為左仆射,吏部尚書王暕為右樸射。王暕是王儉的兒子。
九月二十九(壬辰),南梁大赦。
冬十一月,梁交州刺史李畟殺了交州叛賊阮宗孝,將他的首級送到建康。
天監十六年即公元517年正月初十(辛未),梁武帝到南郊祭祀。
三月十六(丙子),梁武帝下敕令給織官,禁止在文錦官服上繡製仙人鳥獸。他覺得做這樣的裁剪,有違仁恕的原則。
四月中旬,梁武帝下詔,認為祭祀宗廟用活的牲畜,會給鬼神添累,所以應當全用麵筋取代。這道詔令引起朝野大臣全都議論紛紛,無不認為宗廟祭祀要不用牲畜,等於不再使用帶血食物。然而梁武帝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八坐大臣因此建議用大肉幹代替所謂一元大武(《禮記·曲禮下》:“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
冬十月,梁武帝下詔,覺得宗廟祭祀仍然使用肉幹,提議大臣們重新討論。於是決定用大餅代替大肉幹,其餘全部使用蔬菜水果。南梁又開始修建至敬殿和景陽台,還設置了七廟的神座,每月月中再舉行用不帶血的食品祭供的儀式。
十一月初八(甲子),梁巴州刺史牟漢寵叛變,投降了北魏。
這年,梁武帝任命右衛將軍馮道根為豫州刺史。馮道根謹慎敦厚,口齒不太靈俐,但帶兵有一套,能檢束士卒。大將們經常爭功,隻有馮道根不聲不響。他為政清平簡約,屬下的官吏和民眾都感懷他。梁武帝曾歎道:“馮道根每到一個地方,總是讓朝廷不用擔憂他那一州。”
要想知道梁魏以後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