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28年四月十一,北魏車騎將軍兼六州大都督爾朱榮起兵威逼洛陽,立宗室元子攸為魏敬宗,並在次日害死了胡太後和北魏幼主元釗。接著他又在河陰屠殺了大批朝廷官員,成為北魏權臣。
梁將軍曹義宗包圍了北魏的荊州很長時間,並修築堤堰攔水灌城,隻差幾塊木板厚度就淹沒了城池。當時北魏困難重重,不能派兵相救。城中糧盡,刺史王羆煮粥和將士平均分食。每次出戰,他總是不穿甲胄,仰天大喊道:“荊州城是孝文皇帝所建。上天如果不保祐我們國家,就讓流箭擊中我王羆的額頭。不然,我王羆必定要打破賊兵!”這樣整整經曆了三年,前後搏鬥爭戰不計其數,他居然沒有受傷。這年五月二十七(癸未),北魏任命中軍將軍費穆為負責南征軍事的都督,帶兵來救荊州。
已經南奔的原北魏臨淮王元彧聽說魏敬宗已經安全即位,便以母親年老為由請求北歸,言辭和情意都十分懇切。梁武帝蕭衍愛惜他的才華,也不想違背他的意願,便於六月初一(丁亥)派人護送元彧回去。北魏任命元彧為侍中、驃騎大將軍,加儀同三司。
魏員外散騎常侍高乾是高祐的侄子。他和弟弟高敖曹和高季式都喜愛俠義,並和魏敬宗以前就關係良好。爾朱榮進軍洛陽時,他們逃往齊州。聽說了河陰事件後,他們召集流民在黃河和濟水之間地帶起兵,接受葛榮的官爵,頻繁地打敗北魏的州軍。魏敬宗派元欣向他們宣諭聖旨,高乾等人因而投降了。北魏於是任命高乾為給事黃門侍郎兼武衛將軍,高敖曹為通直散騎侍郎。爾朱榮覺得高乾兄弟先前叛亂,不應當再次位居朝廷近要,魏敬宗隻好聽任他們解除官職回歸鄉裏。高敖曹再次聚眾搶掠,結果被爾朱榮誘捕了,和薛修義一道被關在晉陽。高敖曹名昂,史書裏用他的字稱呼。
葛榮軍隊缺乏糧食,因此他派他的仆射任褒率軍往南搶掠,直到沁水。北魏任命元天穆為負責東北道軍事的大都督,率領宗正珍孫等人前往討伐。前幽州平北府主簿河間人邢杲率領河北流民十萬多戶在青州的北海造反,自稱漢王,改元天統。六月二十二(戊申),北魏任命征東將軍李叔仁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率眾前往討伐。三天後,魏敬宗下詔說:“朕準備親禦六軍,掃蕩平定燕代。”接著任命大將軍爾朱榮為左軍,上黨王元天穆為前國,司徒楊椿為右軍,司空穆紹為後軍。葛榮退駐相州的北麵。七月初十(乙醜),北魏加授爾朱榮為柱國大將軍、錄尚書事。
七月二十七(壬午,通鑒作壬子,疑有誤),北魏光州平民劉舉聚眾在濮陽造反,自稱皇武大將軍。這月,萬俟醜奴自稱天子,安置百官。剛好波斯國派人到北魏來貢獻獅子,萬俟醜奴扣留了他們,並因此改元為神獸。
北魏泰山太守羊侃,因為他祖父羊規曾擔任宋武帝劉裕的祭酒從事,所以經常有南歸的願望。徐紇前往依附他,並勸羊侃起兵。羊侃聽從了他的建議。羊侃的堂兄兗州刺史羊敦暗地裏打聽到這事,便在兗州抗拒羊侃。八月,羊侃帶兵襲擊羊敦,但無法攻克,便修築了十座城池守在外圍,並且派使者到南梁請降。梁武帝蕭衍下詔讓廣晉縣侯泰山人羊鴉仁等人帶兵去接應他。北魏任命羊侃為驃騎大將軍、泰山公、兗州刺史,希望他改變主意。但羊侃殺了使者,不接受任命。
南梁將軍王弁入侵北魏的徐州,蕃郡平民續靈珍擁眾一萬人攻打蕃城響應梁軍。北魏徐州刺史楊昱攻擊續靈珍並殺了他,王弁隻好退兵回去。
八月十九(甲辰),魏大都督宗正珍孫到濮陽鎮壓叛亂,消滅了劉舉一班人。
再說葛榮帶兵包圍鄴城,他的部眾號稱百萬。他的遊兵已過了汲郡,並在經過的地方到處燒殺搶掠。爾朱榮啟奏朝廷請求前往討伐。九月,爾朱榮召侄子肆州刺史爾朱天光回來留鎮晉陽,跟他說:“我人不在這裏,沒你我放心不下。”於是親自率領精騎七千,每匹戰馬都附有備馬,倍道兼行。他的大軍東出滏口,並任命侯景為前驅。葛榮為盜已經很久,並在河北橫行無忌。爾朱榮跟他眾寡懸殊,多數人都覺得他絕無取勝的道理。葛榮聽說後,喜形於色,並命令他的部眾說:“這太容易了。你們大家都備好一根長繩,到了就把他們都綁起來就是了。”從鄴城以北,葛榮的部隊列陣幾十裏,像簸箕那樣兩頭伸張開來,徐徐前進。爾朱榮在山穀裏埋伏一支奇兵,分派督將以上每三員將領為一隊,每隊有幾百騎兵。他命令他們在自己列陣的地方揚塵鼓噪,讓葛榮的軍隊弄不清自己有多少人馬。爾朱榮還認為兵馬交鋒,刀不如棒,於是命令軍士在袖裏藏上一根棍棒,放置在馬側,到交戰時考慮到戰馬的奔騰,也許無暇斬殺敵軍首級,而用棍棒擊打更為方便。他又分別命令強壯的勇士衝鋒陷陣。因為號令嚴明,將士們同時奮勇出擊。爾朱榮身先士卒,突然出現在敵軍背後,裏外合擊,徹底打敗了葛榮。魏軍在陣上生擒了葛榮,他的其餘部眾全部投降。爾朱榮覺得降兵太多,如果當即將他們分隔開來,擔心他們疑惑恐懼,也許會重新結聚作亂。於是他下令讓降兵憑自己願望,帶著親屬隨便到哪裏居住。於是降兵們非常高興,當即四處離散,幾十萬人一下子都散盡了。待到他們走出了百裏之外,他才開始派人分別押送他們,因地製宜地安置他們。爾朱榮還提拔其中的將帥,量才授任,因此新來歸附的將領無不感到放心。當時人們都佩服他對事情處理得又快又好。爾朱榮接著用檻車將葛榮送往洛陽,於是冀、定、滄、瀛、殷五州全都平定。當時上黨王元天穆駐軍在朝歌的南麵,穆紹和楊椿的部隊也尚未出發,而葛榮已被徹底消滅。他們於是全都撤兵回去。
當初,宇文肱跟從鮮於修禮進攻定州,戰死在唐河。他兒子宇文泰在鮮於修禮的軍中。當鮮於修禮死後,宇文泰跟從了葛榮。葛榮敗後,爾朱榮因為愛惜宇文泰的才能,任命他為統軍。
九月二十一(乙亥),北魏大赦,改元永遠。九月二十七(辛巳),北魏任命爾朱榮為大丞相、負責河北京畿以外軍事的都督;並將爾朱榮兒子平昌公爾朱文殊和昌樂公爾朱文暢一同進爵為王;任命楊椿為太保,城陽王元徽為司徒。
十月初三(丁亥),葛榮被送到洛陽。魏敬宗登上閶闔門城樓引見了他,然後將他在都市處斬。
同時,梁武帝蕭衍封北海王元顥為魏王,並派東宮直閤將軍陳慶之帶兵送他回到北邊去。陳慶之字子雲,是義興的國山人。他從小就跟隨了蕭衍。蕭衍喜歡下棋,經常下得通宵達旦,所有隨從都困倦得受不了,隻有陳慶之陪著他整夜不睡。蕭衍一呼喚他就到,所以陳慶之得到他的親信和賞識。他跟從蕭衍東下,占領了建康,後來擔任主書。他喜歡散財聚士,總是想著如何為國效力。梁武帝即位後他擔任奉朝請。陳慶之後來的事情前麵都基本提過,這裏就不再贅述。梁大通元年(527)九月他跟隨領軍將軍曹仲宗攻打北魏的渦陽時立下了不朽功勳(詳見《爾朱興亡2》)。梁武帝非常嘉許他,還賜給陳慶之一道手詔說:“本非將種,又非豪家,觖望風雲,以至於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終。開朱門而待賓,揚聲名於竹帛,豈非大丈夫哉!”意思是陳慶之既不是將門子孫,也不是豪門望族,隻因為對天下之事的不滿,才取得如此的成就。希望他更深刻地思考奇妙的戰略,善始善終。同時打開朱門接待賓客,讓自己揚名史冊。這難道不是大丈夫該做的嗎?
十月十二(丙申),北魏任命太原王爾朱榮的世子爾朱菩提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次日,北魏將長樂等七郡各一萬戶,連同以前的十萬戶,作為太原王的封國。第二天,魏敬宗又加授爾朱榮為太師,獎賞他擒拿葛榮的功勳。
十月二十八(壬子),魏江陽武烈王元繼去世。同時,北魏派征虜將軍韓子熙去招諭邢杲。邢杲詐降後重新反叛。李叔仁到濰水出擊他,但失利後退回。
同時,北魏的費穆率大軍來到荊州,結果曹義宗大敗,被魏軍生擒。因此長期被梁軍包圍的荊州總算得以解脫。
這期間,陳慶之帶著元顥奪取了北魏的銍城,占據了那裏。
北魏行台尚書左仆射於暉等人帶兵幾十萬,到瑕丘進攻羊侃。徐紇擔心事情不成,便勸羊侃向南梁求援。羊侃信了他,徐紇便趁機跑去投降了南朝。於暉等人將羊侃包圍了十多重,羊侃的軍中箭矢用完了,又不見南軍前來。十一月初十(癸亥)夜裏,羊侃突圍而出,且戰且走,一日一夜後才逃出北魏境界。來到渣口時,他的部眾還有一萬多人,戰馬二千匹。士卒整個夜晚全都悲痛地哼著哀歌,羊侃因而向他們謝罪說:“你們大家都懷念故土,道理上是無法跟隨我南下的。是去是留,我們就在此道別吧。”大家因此各自拜辭而去。北魏因而重新收複了泰山。於暉是於勁的兒子。
十一月二十五(戊寅),北魏任命上黨王元天穆為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世襲並州刺史。
十二月十七(庚子),魏敬宗下詔讓於暉班師回來出討邢杲。同時,葛榮餘黨韓樓重新占據幽州造反,北邊深受其害。爾朱榮讓撫軍將軍賀拔勝為大都督,出鎮中山。韓樓畏懼賀拔勝的威名,不敢南出。
翌年即公元529年正月初二(甲寅),於暉所部的都督彭樂率領二千多騎兵反叛,跑去投奔韓樓。於暉隻好帶兵退回。
正月初九(辛酉),梁武帝到南郊祭祀並大赦。正月十二(甲子),早先南投的汝南王元悅請求回歸北魏,梁武帝也答應了。正月二十九(辛巳),梁武帝到明堂祭祀。
二月十二(甲午),魏敬宗追尊他父親彭城武宣王為文穆皇帝,廟號肅祖;追尊他母親李妃為文穆皇後。他還準備將他們的神像遷到太廟,以魏孝文帝為伯父。大司馬兼錄尚書臨淮王元彧上表諫止。他認為:“漢高祖在香街建立太上皇廟,漢光武帝則在在舂陵祭祀他父親南頓君。漢元帝對於漢光武帝而言,親屬關係已經很疏遠了,但光武帝還是奉行兒子的孝道,繼承大宗。高祖(即孝文帝元宏)仁德普及全國,道義無人可比。肅祖(即魏敬宗的父親元勰)雖然功勳堪比宇宙,畢竟還是向高祖北麵稱臣。還有,兩位皇後如都這樣配享,那等於是君臣一同進筵,嫂子和小叔(元勰是元宏的弟弟)同居一室,臣私下覺得這樣不行。”吏部尚書李神俊也極力勸諫,但魏敬宗都不聽。元彧又請求去掉“帝”而保留“皇”,魏敬宗也不聽。
同時,梁武帝下詔將原來的二百四十號將軍改為四十四班。
二月二十(壬寅),北魏下詔任命濟陰王元暉業兼任行台尚書,帶領丘大千等人出鎮梁國。元暉業是拓跋小新成的曾孫。三月十一(壬戌),北魏下詔派上黨王元天穆討伐邢杲,以費穆為前鋒大都督。
四月初二(癸未),北魏將肅祖元勰和文穆皇後的神像遷進太廟,又追尊彭城王元劭為孝宣皇帝。臨淮王元彧諫道:“這事自古以來從未有過。陛下做這事毫無先例,後世將如何看待!”魏敬宗不聽。
元天穆準備出擊邢杲,但因為北海王元顥正帶著梁軍入侵,他便召集文武部屬商議對策。大家都說:“邢杲的部眾強盛,應當先對付他們。”行台尚書薛琡卻認為:“邢杲的兵眾雖然很多,但都是鼠竊狗偷之輩,沒有什麽大誌。元顥是帝室的近親,來這裏是自稱義舉。他的勢力很難預測。所以應當先對付他。”元天穆覺得多數部將都想出擊邢杲,而朝廷也認為元顥勢力孤弱,不足為慮,同樣命令元天穆他們先去平定齊地,然後回師攻擊元顥,於是便帶兵東出。元顥和陳慶之趁虛從銍城進軍,攻拔了滎城,直接來到梁國。魏將丘大千有部眾七萬,分別修築了九座城池抗拒梁軍。陳慶之發動猛攻,從清晨直打到下午三時左右,攻拔了其中三座堡壘。丘大千隻好請降。元顥登壇燒柴祭天,在睢陽城南即皇帝位,改元孝基。濟陰王元暉業率領羽林兵二萬駐紮在考城。陳慶之接著攻拔該城,並生擒了元暉業,還繳獲他們的戰車七千八百輛。
四月二十(辛醜),魏上黨王元天穆和爾朱兆一道在濟南擊潰邢杲。邢杲投降後被送到洛陽處斬。爾朱兆是爾朱榮的侄兒。
五月初七(丁巳),北魏派東南道大都督楊昱鎮守滎陽,派尚書仆射爾朱世隆鎮守虎牢,派侍中爾朱世承鎮守崿岅。五月十五(乙醜),北魏朝廷內外戒嚴。三天後,北海王元顥攻克梁國。元顥任命陳慶之為衛將軍兼徐州刺史,帶兵向西進軍。楊昱擁眾七萬,據守滎陽。陳慶之猛攻,但尚未攻拔。元顥派人勸說楊昱投降,但楊昱不肯。元天穆和驃騎將軍爾朱吐沒兒率領大軍前後相繼來就滎陽,騎兵將領魯安也帶著夏州的步騎九千前來。梁軍士卒全都開始恐慌。陳慶之解下馬鞍開始喂馬,並宣諭將士們說:“我們到達此地以來,屠城略地,實在為數不少。你們殺了人家的父兄、掠走人家的子女,也是不計其數。元天穆的部眾,都是我們的仇敵。我們的部眾才七千人,敵虜卻有三十多萬。今天的事,隻有必死才能生存而已!敵虜騎兵很多,我們無法跟他們進行野戰。應當趁他們還沒有全到時,緊急攻占他們的城池。大家千萬不要繼續狐疑,那樣隻會自取滅亡!”於是猛擊戰鼓,催促將士登城。一通戰鼓下來,將士們就相擁著像螞蟻一樣登上城牆。壯士東陽人宋景休和義興人魚天湣越過矮牆首先進入而入,於是在五月二十三(癸酉)便攻拔滎陽,生擒了楊昱。三百多將領跪伏在元顥帳前請求道:“陛下渡過長江,奔馳了三千裏地,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然而昨天在滎陽城下,一早上就損失了五百多人。希望陛下將楊昱賞給我們,殺了他以快眾意!”元顥說:“我在江東時聽梁主談過,他當初起兵東下京都時,袁昂作為吳郡太守不肯投降。他總是稱讚他的忠誠和氣節。楊昱也是忠臣,為何要殺他!除此以外你們要什麽都行。”於是殺了楊昱所部的三十七員將領,全都把他們的心挖出來吃了。
不久元天穆等人帶兵包圍了滎陽,陳慶之率領三千騎兵背城力戰,擊潰了他們。魯安在陣前乞求投降,元天穆和爾朱吐沒兒隻帶著少數隨從逃走了。陳慶之因此獲得了滎陽的軍備和糧儲以及不可勝數的牛馬和穀帛。陳慶之接著進擊虎牢,爾朱世隆棄城逃走。梁軍還俘獲了北魏東中郎將辛纂。
魏敬宗打算出城躲避元顥的大軍,但不知該往哪裏跑。有人勸他到長安去。中書舍人高道穆說:“關中荒涼殘破,怎能再往那裏去!元顥的部眾不多,他得以趁虛深入,是因為我們沒選對將帥,所以落到今天的處境。陛下如果親自率領宿衛,用高金重賞招募勇士,然後背城一戰,臣等願意竭盡死力,一定能夠打敗元顥這支孤軍。也許有人會擔心勝負難以預期,那麽陛下不如渡過黃河,征召大將軍元天穆和大丞相爾朱榮,讓他們各自帶兵前來會合,以犄角之勢進討。那樣一來,個把月之間,必見成功。這才是萬全的計策。”魏敬宗覺得有理。五月二十四(甲戌),魏敬宗往北出走,當天夜裏抵達河內郡的北麵。他命令高道穆在燭光下寫了十幾張紙的詔書,布告全國各地。於是所有人都逐漸知道魏敬宗到底在哪裏。次日,魏敬宗進入河內城。
臨淮王元彧和安豐王元延明率領百官,封存了府庫,並預備法駕準備迎接元顥。五月二十六(丙子),元顥進入洛陽皇宮,改元建武,宣布大赦。他任命陳慶之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增加食邑到一萬戶。楊椿當時在洛陽,他弟弟楊順任冀州刺史,他兄長的兒子楊侃任北中郎將,都跟從魏敬宗在河北。元顥忌恨楊椿,但又因為他的家世顯赫貴重,擔心失去人心,便不敢殺他。有人勸楊椿逃亡,楊椿說:“我一家內外百來口人,到哪裏去逃亡藏匿!隻好坐著聽天由命罷了。”
元顥的後軍都督侯暄守衛睢陽,作為他的後援。魏行台崔孝芬和大都督刁宣率軍飛馬前往包圍侯暄,晝夜急攻。五月二十八(戊寅),侯暄突圍出走,但被生擒後殺了。
上黨王元天穆等人率眾四萬攻拔了大梁,然後分派費穆帶兵二萬攻打虎牢。元顥派陳慶之出擊。元天穆害怕了,想要退卻。即將北渡黃河時,他跟行台郎中濟陰人溫子升說:“你是要回洛陽呢,還是隨我北渡?”溫子升說:“主上因為虎牢失守,才導致他狼狽出走。元顥剛進入洛陽,人心尚未安定。現在前往進攻,一定能夠取勝。大王一旦平定了京邑,然後奉迎大駕,這將是齊桓公和晉文公那般的功勳。丟下這麽好的機會反而北渡黃河,我私下真為大王惋惜。”元天穆很欣賞他的話但去不能采用,到底還是帶兵渡過黃河退走了。費穆攻打虎牢,即將攻拔時,聽說元天穆北渡,覺得自己沒有後繼,便決定投降了陳慶之。陳慶之接著進擊大梁和梁國,全都攻下了。陳慶之以幾千的部眾,從銍縣出發直到洛陽,總共攻取了三十二座城池,經曆了四十七場戰役,戰無不勝。這在中國幾千年的戰爭史上,真是個奇跡。
要想知道陳慶之和元顥以後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