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南北朝係列三:封狼居胥之十一:魏世祖禁內遇弑與宋文帝再度北伐

(2016-08-10 07:37:35) 下一個

公元451年二月底,宋文帝劉義隆在北魏從劉宋境內撤兵回去後到瓜步視察戰後的境況,並在當天宣布解除戒嚴。於是史稱元嘉“封狼居胥”的北伐就這樣草草收場。

當初,北魏中書博士盧玄的兒子中書學生盧度世,因為受到崔浩案件的牽連而逃亡藏匿在高陽人鄭羆家裏。北魏官吏逮捕鄭羆的兒子,準備嚴刑拷打審問他。鄭羆告戒他兒子說:“君子殺身成仁,即使死了也不能講出這事。”他兒子遵照父命,即使官吏用火烤他的身體,他也終於不肯說出真相,最後遇害而死。當魏世祖拓跋燾來到長江時,宋文帝派遣殿上將軍黃延年出使魏軍。魏世祖問他:“盧度世逃亡,現在應當已經到了你們那裏了吧?”黃延年答道:“都下不曾聽說有盧度世這人。”魏世祖因而赦免了盧度世及其家族裏逃亡的人們。盧度世於是出來自首,魏世祖任命他為中書侍郎。盧度世為他弟弟娶了鄭羆的妹妹以報答他的恩德。

三月初一,文帝從瓜步回到皇宮。三月十五,魏世祖也回到平城,舉行飲酒慶祝祭告宗廟的儀式,並將降服的五萬餘家民眾分別安置在京城近郊。

當初,魏世祖經過彭城時,派人跟城裏的百姓傳話說:“我們因為軍糧用完暫且回去。等到麥熟時將又會回來。”這時,江夏王劉義恭和臣下商議,打算翦除麥苗,把民眾遷移聚集在各座堡壘裏。鎮軍錄事參軍王孝孫反對說:“魏虜不可能複來,不用這樣民眾也可以自保。即使魏虜真的再來,這一建議也行不通。百姓關閉在內城裏,即使饑饉的時日久了,他們也可以到野外采摘野菜野果充饑,因為現在正值春季。但一旦聚集在堡內,那將很快餓死。民眾一旦明知必死,那時還有什麽辦法製止他們!所以等到魏虜真的要來時,再剪除麥苗也不晚。”

四座的臣僚們全都默然無語,沒人敢表示讚同,隻有長史張暢說:“王孝孫的建議,確實有一定的道理。”鎮軍府典簽董元嗣侍衛在武陵王劉駿的身邊,也進言道:“王錄事的建議句句在理。”這時別駕王子夏也讚同說:“這一議論的確有道理。”張暢收起手上的手板嚴肅地跟劉駿說:“下官想讓王孝孫彈劾王子夏。”劉駿問道:“王別駕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嗎?”張暢答道:“剪除麥苗遷移民眾,這可算是很大的議題。一方的安危都取決於這一主張。王子夏作為州府的首席臣僚,居然沒有表示讚同或反對。隻是在聽到董元嗣的話後,才滿臉歡笑地應酬附和。像他這樣隻知道阿諛奉承,怎能很好地事奉君王!”王子夏和董元嗣都感到無比慚愧,因此劉義恭的提議就這樣被否定了。

當初,魯宗之投奔北魏時,他兒子魯軌被任命為北魏荊州刺史、襄陽公,鎮守長社。他經常思念南歸,但因為當年曾殺了劉康祖及徐湛之的父親,所以不敢回來。魯軌去世後,兒子魯爽世襲了父親的官爵。魯爽年少又有軍事才幹,與弟弟中書郎魯秀都受到魏世祖的寵信。後來兩兄弟各犯有罪過,魏世祖責讓了他們。魯爽和魯秀都害怕可能被誅殺。他們跟從魏世祖從瓜步回來時,途經湖陸,便趁機請求說:“奴才和南人有仇,每次出兵來到這裏,總擔心禍及祖上的墳墓。現在既然經過這裏,我們乞求一道前往迎喪,將屍骨移回安葬在平城。”魏世祖答應了。魯爽來到長社,殺了北魏衛戍士兵數百人,然後率領部曲及願意跟從他的一千多戶人家投奔汝南。夏四月,魯爽派魯秀前往壽陽,帶上書信給南平王劉鑠請求投降。宋文帝聽說後非常高興,當即任命魯爽為司州刺史,出鎮義陽;任命魯秀為潁川太守,魯家其餘弟侄也都授予官爵,賞賜十分優厚。北魏人一氣之下,毀了他們祖上的墳墓。徐湛之認為朝廷從長遠利益出發,不但接納了自己的仇人,還給了他們特殊獎賞,因而不敢為了自己的私怨而向魯家尋仇,便請求退休,屏居田裏;但朝廷不許。

這期間,青州百姓司馬順則自稱是晉室近親,聚眾鬧事,自稱齊王。五月初二,司馬順則趁梁鄒衛戍部隊頭領崔勳之前往青州辦事時,襲擊並占據了梁鄒城。又有沙門僧人自稱司馬百年,也聚眾鬧事,自稱安定王響應司馬順之。

五月十九(壬寅),北魏大赦。

五月二十二(乙巳,通鑒作己巳,疑有誤),宋文帝改任江夏王劉義恭領南兗州刺史,遷往出鎮盱眙,並將他負責軍事的州鎮增加到十二州。五月二十五(戊申),朝廷任命尚書左仆射何尚之為尚書令,太子詹事徐湛之為仆射兼護軍將軍。何尚之因為徐湛之是國戚,位任和恩遇都很隆重,所以所有大事都尊重他的意見。盡管詔書上明說徐湛之與何尚之共同接受皇上的文書和詔令並負責訴訟,作為尚書令的何尚之還是將朝廷的大事全都交付給徐湛之。

六月初九(壬戌),北魏改元為正平。同時,魏世祖命令太子少傅遊雅和中書侍郎胡方回等人更改製定律令,增加或取消了不少條款,最後製定成一道有三百九十一條的律令。

北魏太子拓跋晃監國,頗為信任身邊的人。他又經營田園,收取盈利。高允諫道:“‘天地無私,故能覆載;王者無私,故能容養。’如今殿下是國家的儲君和二把手,應當成為天下的榜樣。而殿下卻營立私人的田園,畜養雞犬,甚至拿到市場去販賣,和老百姓爭利。現在搞得惡名遠揚,無法消除或掩蓋。其實今日的天下,就是殿下的天下。殿下富有四海,還怕什麽東西沒有,竟然和夫妻小販們競爭這蠅頭小利!當年虢國即將滅亡時,神靈賜給他們土地田園;漢靈帝私下也建立個人的府藏,結果都有顛覆敗亡的災禍。有這樣的前車之鑒,應當非常害怕才對。周武王喜愛周公、召公、齊公、畢公,所以稱王天下;殷紂王重用飛廉和惡來父子,所以喪失了他的國家。如今東宮的俊義人才不少,但近來侍禦在殿下身邊的那些人,恐怕不是執政的人選。希望殿下斥去這些佞邪的小人,親近忠良的人士;把私營的田園,分給貧窮的下人;將販賣的物品,及時收起來或散發給百姓。這樣一來,那麽讚美的聲音就會馬上來臨,誹謗的議論也可以立即消除。”然而拓跋晃不聽。

太子為政精明細察,而中常侍宗愛,稟性陰險殘暴,經常有不法行為,所以太子很厭惡他。給事中仇尼道盛和侍郎任平城都有寵於太子,因此頗為仗勢弄權,和宗愛不和。宗愛擔心被仇尼道盛等人彈劾,便羅織罪狀誣告他們。魏世祖一氣之下,將仇尼道盛等人在京都街市上處斬,東宮的很多官屬也都受到牽連而被處死。即使這樣,魏世祖的怒氣還無法平息。六月十五(戊辰),太子由於過分憂慮而去世。四天後,北魏將太子安葬在金陵,諡名為景穆。魏世祖慢慢開始知道太子無罪,因此非常後悔。

七月初五(丁亥),魏世祖抵達陰山。

同時,劉宋青冀二州刺史蕭斌派振武將軍劉武之等人出擊司馬順則和司馬百年,把他們都殺了。到八月十一(癸亥),梁鄒的動亂完全平息。

蕭斌和王玄謨都因為北伐敗退而免官。宋文帝問沈慶之道:“蕭斌當時要殺了王玄謨而愛卿製止了他。這是什麽原因?”沈慶之答道:“諸位將領敗退下來,無不懼怕因此被降罪。自己歸來認罪反而被處死,隻會導致其他將領逃亡散去。所以臣製止了他。”

九月十二(癸巳),魏世祖回到平城。十月初九(庚申),他再次抵達陰山。

同時,宋文帝派人出使北魏,北魏也派殿中將軍郎法祐前來修好。十月十八(己巳),北魏上黨靖王長孫道生去世。

十二月二十七(丁醜),魏世祖封景穆太子的兒子拓跋濬為高陽王。後來又因為皇孫是世嫡,不適宜當藩王而取消了任命。當時拓跋濬才四歲,聰明過人。魏世祖非常愛他,經常把他放在身邊。同時,北魏改封秦王拓跋翰為東平王,燕王拓跋譚為臨淮王,楚王拓跋建為廣陽王,吳王拓跋餘為南安王。

這期間,宋文帝讓沈慶之將彭城的幾千家流民遷徙到瓜步,讓征北參軍程天祚將江西的幾千家流民遷徙到姑孰。

宋文帝任命吏部郎王僧綽為侍中。王僧綽是王曇首的兒子,年幼時就有當大官的氣度,大家都以國家的大器期待於他。他好學而有思想和理性,非常熟悉朝廷的法典。他還娶了文帝的女兒東陽獻公主。王僧綽在吏部任職時,對候選的人物都很熟悉,舉拔敘用人才無不恰如其分。待到他擔任侍中時,年齡才二十九歲。他沉深而有氣度,不因為自己的才能而高人一等。文帝總是記掛自己身後的事情,因為王僧綽年輕,便想將大事托付給他,所以不管朝政的大小,都讓他參與決策。宋文帝剛開始親政時,委任王華、王曇首、殷景仁、謝弘微、劉湛。以後則重用範曄、沈演之、庾炳之,最後是江湛、徐湛之、何瑀之以及王僧綽,總共十二人。

同時,康和派使者入朝北魏,魏世祖以厚禮接待他們的使者。

元嘉二十九年即公元452年春正月,北魏俘獲得到的五千餘家劉宋百姓在中山陰謀反叛,州裏的部隊討伐並誅殺了他們。冀州刺史張掖王沮渠萬年被控和反叛民眾通謀,被魏世祖賜死。

魏世祖追悔景穆太子之死,對他懷念不已。中常侍宗愛害怕自己因此將被誅殺,終於在二月初五(甲寅)趁便弑殺了魏世祖。尚書左仆射蘭延、侍中和疋、薛提等人秘不發喪。蘭延和和疋覺得皇孫拓跋濬年齡太小,打算改立年長的君主,因此將秦王拓跋翰征召入宮,安置在秘室中。薛提則認為拓跋濬是嫡皇孫,不應該將他廢黜。由於意見不統一,即位問題久久不能決定。宗愛知道後,覺得自己既得罪於景穆太子,又曆來厭惡秦王拓跋翰,但和南安王拓跋餘關係很好,便暗中將拓跋餘從中宮便門迎入禁中,然後偽造赫連皇後的詔令召蘭延等人進宮。蘭延等人因為宗愛一貫低賤,因此毫不懷疑,都跟隨他入宮。宗愛先安排了三十個宦官手持兵器埋伏在禁中,待到蘭延等人進來後,依次將他們收捕殺了。他們接著又到永巷殺了躲藏在那裏的秦王拓跋翰,然後立拓跋餘為帝。北魏接著宣布大赦,改元承平,尊皇後為皇太後,任命宗愛為大司馬、大將軍、太師、都督朝廷內外軍事、領中秘書,封馮翊王。二月二十一(庚午),北魏封皇子拓跋休仁為建安王。

三月十三(辛卯),北魏將太武皇帝拓跋燾安葬在金陵,廟號為魏世祖。

宋文帝聽說魏世祖去世,更打算再次北伐,魯爽等人也都鼓勵他這麽做。文帝征求群臣的意見,太子中庶子何偃認為:“淮州泗州等州郡現在依然滿目瘡痍,尚未從戰爭的創傷中恢複過來,不宜輕易再動。”但文帝不聽。何偃是何尚之的兒子。

五月十九(丙申),宋文帝下詔說:“虐虜窮凶極惡,罪惡著於今昔。現在不勞我們的斧鉞,他已經被上天誅殺。拯救溺水的民眾,蕩滌汙穢的敵人,今天正是時候。現命令驃騎將軍和司空兩個府第,各自統帥所部,東西互相接應。北方民眾凡是歸義立功的,都將按照他們的功勞給予酬報獎賞。”朝廷於是派撫軍將軍蕭思話都督冀州刺史張永等人向碻磝進軍;派魯爽、魯秀、程天祚率領荊州甲士四萬向許昌和洛陽進軍;派雍州刺史臧質率領所部向潼關進軍。張永是張茂度的兒子。沈慶之再三勸諫,反對北伐。宋文帝因為他所持的異議,不讓他跟隨大軍前行。

青州刺史劉興祖上疏進言,認為:“河南正鬧饑荒,田野裏得不到糧食。如果對方的各座城池堅守不戰,我們十天半月裏無法攻克他們。這麽大的部隊稽留在那裏,將給軍糧運輸帶來很大麻煩和辛苦。現在我們利用時機乘著優勢,應當急速進軍。如今偽帥(指魏世祖)剛死,再加上正值盛暑季節,他們國內人心惶惶互相猜疑幹擾,根本沒時間遠征。愚臣覺得我們應當長驅直入,進逼中山,占據他們的關隘要塞。冀州以北的民眾日子過得還可以,而且麥子也已快成熟,可以搶收作為軍糧。那裏向往忠義的人士,必定會響應我們。一旦中州震動,黃河以南,自然會不戰而潰。因此臣請求發動青冀二州的七千兵馬,派大將率領,直接進攻他們的腹心地帶。如果前驅戰勝,那麽張永以及河南的各路大軍就應當一道渡過黃河,聲實並舉;同時建立地方政府,撫慰懷柔剛來歸附的民眾;然後西拒太行,北塞軍都。讓將領們隨機指麾,便宜行事,給他們授任罷免的權宜,讓部眾畏服他們的威嚴,感戴他們的寵信,感懷他們的恩惠。如果能夠成功,那麽統一北方指日可待;即使不能成功,也不傷大雅。臣將盡快整裝待發,聽候陛下的敕令。”宋文帝原來的打算隻局限在黃河以南,所以沒有接受劉興祖的建議。文帝又讓員外散騎侍郎琅邪人徐爰隨軍向碻磝進發,帶著他的旨令授給各位大將戰爭方略,到時宣示給他們。

尚書令何尚之因為年老請求辭職,退居方山。朝廷群臣都認為何尚之不能離任,宋文帝又連續四次下詔敦促他改變主意。六月初一,何尚之不得不重新出山參與執政。禦史中丞袁涉抄錄了自古以來有跡無名的隱士,寫了部《真隱傳》嘲笑他。

要想知道宋文帝再次北伐以後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