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南北朝係列三:封狼居胥之二:沮渠無諱叛魏與宋魏爭奪仇池

(2016-07-27 09:06:59) 下一個

公元440年十月初,宋文帝殺了中領軍劉湛,將母弟司徒彭城王劉義康貶出朝廷去擔任江州刺史。這在當時長期政治穩定的劉宋是個大事件。

劉義康來到豫章後,上疏辭去刺史職位。公元441年正月二十一(甲辰),宋文帝任命劉義康為負責江、交、廣三州軍事的都督。前龍驤參軍巴東人扶令育到皇宮上表,稱:“當年袁盎勸諫漢文帝說:‘淮南王如果在被貶路上遇到嚴霜在露天下凍死的話,陛下會有殺弟的惡名。’漢文帝因為沒聽從他的勸告,始終追悔莫及。彭城王劉義康是先帝的愛子,陛下的次弟,他如果真有迷失方向的過錯,應當指出他不對的地方讓他改邪歸正,用大義和方正來引導他。怎能因為未經證實的嫌疑,就一下子將他貶黜削職,送到南方邊垂去?普通百姓都為陛下痛心。廬陵王被害的往事,足為借鑒。臣擔心義康萬一命運不好,突然在南方去世,那麽臣雖然身份低微下賤,私下也會為陛下感到羞恥。陛下光知道壞的樹枝應當砍掉,卻不知道砍了樹枝對大樹有何等傷害!謹希望陛下趕緊召義康回到京邑,兄弟和好,君臣敦睦,那樣天下人的怨氣就會自然消失,惑眾的謠言也會自然斷絕。也用不著等到司徒公和揚州牧的位置空缺之後才能讓彭城王回來!如果臣所說的對國家不利,請求朝廷誅殺臣好向陛下謝罪。”奏章呈上後,朝廷當即逮捕了扶令育,將他交付建康監獄,然後賜他自殺。

南朝蕭梁時代的大史學家裴子野曾義憤填膺地評論這事。他說:“身居高位的人做好事,就像天上的雲雨,普施甘霖,讓天下萬物都得到好處。但如果他們做壞事,那也像天崩地裂,讓天下萬物都受到驚嚇。他們的行為,誰不知道,誰看不見?怎能靠殺害一個人的身體,鉗住一個人的嘴巴,就能躲過天下人的譴責,就能當作從沒幹過這壞事?這都是因為無法克製自己的憤怒而加重了自己的疾病。所以即使像宋太祖劉義隆這樣寬宏大量的帝王,在殺害彭城王這件事上也想掩耳盜鈴。自那以後,還有誰敢輕易進言?所以宋朝的幾十年,罕見有多少犯顏直諫的直臣。這豈是因為他們都沒有骨鯁的正氣,愧對古人?其實隻是因為朝廷嚴酷的刑法導致這樣的結果而已。張約(即張約之,因為勸諫徐羨之等人不要殺害廬陵王劉義真而最終遇害)死於權臣之手,而扶育(即扶令育)卻斃命於一代明君。宋的刑法,嗚呼,太可怕了!”

早些時候即正月二十(癸卯),北魏封沮渠無諱為征西大將軍、涼州牧、酒泉王。

同時,北魏新興王拓跋俊荒淫無度,不遵守法律。三月二十八(庚戌),魏世祖將他降為新興公。拓跋俊的母親先前已經因罪而死,拓跋俊早就對朝廷很有怨氣,因此陰謀為逆,結果事情敗露,拓跋俊被魏世祖賜死。三月二十九(辛亥),北魏封柔然的鬱久閭乞列歸(即可汗鬱久閭吳提的兄長)為朔方王,封沮渠萬年為張掖王。

夏四月,沮渠唐兒背叛沮渠無諱。沮渠無諱留下堂弟沮渠天周守衛酒泉,和弟弟沮渠宜得率兵出擊沮渠唐兒,結果沮渠唐兒戰敗而死。北魏覺得沮渠無諱終究要成為邊患,便於四月二十九(庚辰)派鎮南將軍奚眷進攻酒泉。

九月,被魏軍包圍的酒泉城中糧食耗盡,餓死的官兵多達一萬多人。沮渠天周殺了妻子給戰士們吃。十一月二十二(庚子),奚眷攻拔酒泉,俘獲了沮渠天周,將他送到平城殺了。沮渠無諱缺乏糧食,又害怕魏兵的強盛,便打算往西越過大沙漠,因此派他弟弟沮渠安周西擊鄯善。鄯善王想要向他投降,剛好北魏使者來到,勸他堅守。沮渠安周無法攻克,隻好退到何東城。

翌年即公元442年四月,沮渠無諱帶著一萬多家人,丟棄了敦煌往西去投奔沮渠安周。他們還沒到時,已經受到沮渠安周逼迫的鄯善王比龍怕了,帶著他的部眾逃到且末去,而他的世子則投降了沮渠安周。沮渠無諱接著占據鄯善,然而他的士卒在長途跋涉經過流沙時,渴死了一大半。

當年北涼王沮渠牧犍敗亡時,涼州人闞爽占據高昌,自稱太守。原來是北涼晉昌太守但後來反叛了北涼的唐契被柔然人逼迫,帶著他的部眾往西跑到高昌,想奪他們的地盤。柔然派大將阿若追擊,結果唐契戰敗而死。唐契弟弟唐和收集了殘兵敗將投奔車師前部王伊洛。當時沮渠安周駐紮在橫截城,唐和攻拔了它,接著又攻拔了高寧和白力二城,然後派使者向北魏請降。這時,唐契的外甥李寶從伊吾率領二千部眾趁沮渠無諱逃往鄯善的時機入據敦煌,修繕城牆和府邸,招安和收集敦煌原來的居民。

七月底(甲戌)日食。當時唐契攻打闞爽時,闞爽派使者詐降於沮渠無諱,要和他共同抗擊唐契。八月,沮渠無諱率領部眾前往高昌。但當他到那裏時,唐契已經戰敗死了,因此闞爽閉門拒絕讓沮渠無諱進城。九月,沮渠無諱的部將衛興奴夜襲高昌,在城裏大肆屠殺,闞爽則投奔柔然去了。沮渠無諱占據高昌,然後派他的常侍汜俊奉表前往建康。宋文帝於是下詔封沮渠無諱為負責涼、河、沙三州軍事的征西大將軍、涼州刺史、河西王。

十二月,占據敦煌的李寶派弟弟李懷達和兒子李承帶上表章前往平城,於是魏世祖任命李寶為負責西部邊境軍事的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沙州牧、敦煌公。那一帶四品以下的官員他都可以承製任命拜授。

涼州的事情暫且放下,回到宋魏。早在公元441年八月初二(辛亥),北魏派散騎侍郎張偉出使劉宋。九月十九(戊戌),北魏永昌王拓跋健去世。十一月初十(戊子),宋吏部尚書兼仆射王球病故。十一月二十一(己亥),朝廷任命丹陽尹孟顗接任尚書仆射。

年底,劉宋南方的晉寧太守爨鬆子反叛,寧州刺史徐循很快將他平定了。也在這期間,天門蠻人田向求等人造反,攻破漊中。宋荊州刺史衡陽王劉義季派行參軍曹孫念很快鎮壓了他們。

這期間,北魏道士寇謙之向魏世祖進言說:“如今陛下作為真君駕禦世上,建立靜輪天宮之法,那將是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的。因此陛下應當登壇接受符書,以彰明聖德。”魏世祖聽從了他的建議。

翌年即公元442年正月初七(甲申),魏世祖預備了法駕(三種天子車駕中居中的一種),前往道壇接受符籙。法駕的旗幟全是青色。從此北魏的每位皇帝即位都必須這樣接受符籙。寇謙之又上奏請求建造靜輪宮,要求宮殿的高度聽不到雞鳴犬吠,想在上頭連接天神。崔浩勸魏世祖開基動工,結果花費無數的錢財,宮殿卻多年無法建成。太子拓跋晃諫道:“上天跟凡人的道路不同,卑賤跟高貴的區別也是天定的,互相無法相接,這是自然的道理。如今無端地消耗府庫的資金,弄得百姓疲勞不堪,去做這等無益之事,將來會有什麽用處!如果一定要像寇謙之所說的那樣,臣請求利用東山萬仞的高度建造宮殿,這樣將要容易得多。”但魏世祖不聽。

四月底(甲戌),久病的宋文帝因為病情大為好轉而宣布大赦。

十月初六(己卯),北魏封皇子拓跋伏羅為晉王,拓跋翰為秦王,拓跋譚為燕王,拓跋建為楚王,拓跋餘為吳王。

十月十一(甲申),柔然派來的使者抵達建康。

十二月初九(辛已),北魏襄城孝王盧魯元去世。

十二月二十四(丙申),宋文帝下詔給魯郡,命令他們修繕孔子廟堂以及學舍,並免除墓邊上五戶居民的課稅和徭役,好讓他們定期灑掃孔墓。

雍州刺史劉道產也在這期間病故。劉道產是彭城呂縣人,太尉谘議參軍劉簡的兒子。元嘉元年(424),他被任命為寧遠將軍、巴西和梓潼二郡太守。郡人黃公生、任肅之、張石之等人都是譙縱的餘黨,與姻親侯攬和羅奧等人招引白水的氐人,盤算著要造反。劉道產殺了黃公生等二十一家人,寬恕了其餘的黨羽。他也曾擔任過彭城王劉義康的驃騎中兵參軍。元嘉三年(426),劉道產升任負責梁、南秦二州軍事的西戎校尉和梁南秦二州刺史。他在州裏卓有政績,關中流民和先後從漢川出來歸附他的人很多。他後來升任竟陵王劉義宣的左將軍谘議參軍,但仍兼任持節、負責雍、梁、南秦三州以及荊州的南陽、竟陵、順陽、襄陽、新野、隨六郡軍事的寧遠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襄陽太守。他善於治理地方政府,在雍州政績尤其顯著,那裏先後反叛不接受漢化的蠻夷民眾在他的任內全都順服,然後遷到沔水沿岸居住,人口也增長了不少。雍州百姓安居樂業,收入和戶口都增加了。當時盛行的《襄陽樂歌》,就是從劉道產那時開始的。他在元嘉十三年(436)進號為輔國將軍。他去世後被追贈為征虜將軍,諡為晉安襄侯。劉道產的恩澤在西部廣播,當他去世,靈柩回歸東方時,那裏的少數民族百姓無不穿戴孝服,號哭著追著前來送葬,直到沔口。

劉道產死後不久,那裏的少數民族就開始動亂。征西司馬朱修之出兵討伐,但出師不利。朝廷下詔讓建威將軍沈慶之取代他,結果殺了叛亂的民眾一萬餘人。

當初,魏世祖讓尚書李順根據群臣的功勞,分別賜以爵位。李順因為受賄,所以封賜非常不公平。這年,涼州人徐桀告發了他,魏世祖大怒。再加上李順當年也因為受賄而阻攔魏軍西征沮渠氏的北涼,他因此麵臨欺君誤國的指控。魏世祖於是賜李順死。

翌年即公元443年三月初五(丙午),魏世祖來到恒山向陽的南麵,然後於三月十九(庚申)回到平城。兩天後,烏洛侯國派使者來到北魏。當初,北魏人居住在北邊荒野。他們在烏洛侯西北邊鑿開山石作為宗廟祭祀祖先。該宗廟高達七十尺,深達九十步。當烏洛侯使者來到北魏後,告訴魏世祖那座石廟還在,魏世祖於是派中書侍郎李敞前往石廟舉行祭祀典禮,並在石壁上雕刻祝禱的文字後回來。那座石廟距離平城四千餘裏。

四月二十四(甲午),宋文帝封皇子劉誕為廣陵王。四月二十七(丁酉),北魏大赦。兩天後,魏世祖來到陰山。

北魏雖然控製了西北的涼州,西南邊的仇池依然在宋魏之間搖擺。早在公元441年底,仇池氐王楊難當發動全國的兵力入寇宋境,圖謀占據蜀地,並派他的建忠將軍苻衝從東洛進軍抵禦劉宋梁州的兵馬。宋梁秦二州刺史劉真道率軍反擊,打敗並殺了苻衝。劉真道是劉懷敬(劉懷敬的母親是劉裕的乳母)的兒子。楊難當攻拔葭萌,俘獲宋晉壽太守申坦,接著包圍了涪城。巴西和梓潼二郡太守劉道錫閉城固守。楊難當攻打了十多天都無法攻克,隻好撤軍回去。劉道錫是雍州刺史劉道產的弟弟。

十二月十六(癸亥),朝廷下詔派龍驤將軍裴方明等人率領武裝士兵三千人,又發動荊雍二州的兵馬前去討伐楊難當,全部接受劉真道的節度。

翌年即公元442年五月,裴方明等人來到漢中,和劉真道分兵攻打武興、下辯、白水,全部收複了這些城池。楊難當派建節將軍苻弘祖守衛蘭皋,派兒子撫軍大將軍楊和率領大軍作為後繼。裴方明和苻弘祖在濁水大戰,擊潰了仇池軍隊並陣斬苻弘祖。楊和隻好退走。裴方明率軍追趕,到了赤亭,又把他們擊潰。楊難當逃到上邽,宋軍則俘獲了他兄長的兒子建節將軍楊保熾。楊難當任命他兒子楊虎為益州刺史,守衛陰平。楊虎得悉楊難當敗走,隻好帶兵回去。來到下辯時,裴方明派兒子裴肅之截擊他們,並生擒了楊虎,將他送到建康殺了,於是仇池的叛亂得以平定。朝廷任命輔國司馬胡崇之為北秦州刺史,鎮守那裏的地盤;並立楊保熾為楊玄的後嗣,讓他守衛仇池。北魏派中山王拓跋辰將楊難當迎接到平城。

秋七月,宋文帝任命劉真道為雍州刺史,裴方明為梁南秦二州刺史。裴方明推辭不肯就任。

七月二十四(丙寅),魏世祖派安西將軍古弼都督隴西諸軍,和殿中虎賁與武都王楊保宗從祁山南入,派征西將軍漁陽人皮豹子和琅邪王司馬楚之都督關中諸軍從散關西入,一道在仇池會合。他又派譙王司馬文思都督洛豫諸軍往南直逼襄陽,派征南將軍刁雍往東直逼廣陵,同時向徐州一帶發送檄文,聲稱要為楊難當報仇。

宋元嘉二十年即公元443年春正月,北魏大將皮豹子等人進擊樂鄉,宋將軍王奐之等人戰敗而死。魏軍進軍到下辯,宋將軍強玄明等人也戰敗而死。二月,胡崇之和魏軍在濁水大戰,結果胡崇之戰敗,並被魏軍生擒,其餘的宋軍部眾則逃回到漢中。宋將軍薑道祖兵敗,投降了北魏,因而北魏奪取了仇池。楊保熾逃走。

再說北魏河間公拓跋齊和武都王楊保宗分別鎮守雒穀的兩旁。楊保宗弟弟楊文德勸楊保宗關閉關隘,固守險要,反叛北魏。有人向拓跋齊告發了他們的陰謀,於是在夏四月拓跋齊將楊保宗誘騙到自己的軍營,然後捉了他送到平城殺了。前鎮東司馬符達和征西從事中郎任朏等人於是舉兵立楊文德為主公,占據白崖,分兵奪取各個衛戍鎮守,進而包圍仇池。楊文德自稱征西將軍、秦、河、梁三州牧、仇池公。

五月,北魏大將古弼發動上邽、高平、岍城的駐軍出擊楊文德,楊文德退走。皮豹子都督關中諸軍來到下辯,得悉仇池的包圍已被解除,便打算撤軍回去。古弼派人跟皮豹子說:“宋人不甘心失敗,一定會卷土重來。軍隊回去之後,再動員起來就很難了,倒不如就地練兵,儲蓄實力等待他們。不出秋冬季,宋軍必定會再來,那時我們以逸待勞,哪有不打敗他們的道理。”皮豹子覺得有理,便留下了。魏世祖接著任命皮豹子為仇池鎮將。

同時,楊文德派使者到建康求援。七月十五(癸醜),朝廷下詔任命楊文德為負責北秦、雍二州軍事的征西大將軍、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楊文德進駐葭蘆城,任命任朏為左司馬。武都和陰平的氐族民眾多數都來歸附他。

要想知道楊文德和仇池的命運如何,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