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南北朝係列二:多國紛爭之一:徐羨之入相與宋武帝病逝

(2016-06-23 10:07:31) 下一個

(筆者注:史書一般以劉裕建立南朝的宋為南北朝的開始,雖然北魏早已在這之前成為北方的主要國家。盡管這以後宋魏之爭是主題,但西部還有許多小國(胡夏,西秦,北涼,西涼,仇池,吐穀渾)同時並存,而東北的北燕也仍然偏安一方。所以這一係列應稱為多國紛爭更適當。這一局麵延續了二三十年,直到西北諸國和北燕先後被北魏征服,北方基本統一為止)

公元420年六月初九(壬戌),晉恭帝親手在赤紙上謄寫為他準備好的禪讓詔書,將皇位讓給宋公劉裕(劉裕的故事祥見五胡亂華的“金戈鐵馬”係列)。兩天後,晉恭帝遜位回到琅邪王的府第。劉裕在大臣們再三請求下才答應接受禪讓。

六月十四(丁卯),宋王劉裕在南郊設置祭壇,即皇帝位,成為宋武帝。至此,東晉正式滅亡。

宋武帝劉裕然後封晉恭帝司馬德文為零陵王。對他優崇的禮遇,完全仿造晉初晉武帝對待曹魏後裔的方法,並在原來的秣陵縣為他建造宮宇,派冠軍將軍劉遵考帶兵防衛。同時降皇後褚氏為王妃。

六月十七,宋武帝任命弟弟司空劉道憐為太尉,封長沙王。又追封司徒劉道規為臨川王,讓劉道憐的兒子劉義慶世襲他的爵位。其餘功臣像徐羨之等人,增位進爵各有差別。

宋追封劉穆之為南康郡公,王鎮惡為龍陽縣侯。劉裕到海上悼念劉穆之,說:“要是劉穆之不死,他將會幫助我治理天下。真可以說‘人之雲亡,邦國殄瘁’!”又說:“劉穆之的死,讓人看不起我。”

劉裕接著立皇子桂陽公劉義真為廬陵王,彭城公劉義隆為宜都王,劉義康為彭城王。

六月二十六,劉宋朝廷將《泰始曆》改為《永初曆》。同時太史上奏,說在東方黑龍出現了四次。

七月十五(甲辰),朝廷下詔封涼公李歆為負責高昌等七郡軍事的征西將軍兼酒泉公;封西秦王乞伏熾磐為安西大將軍。其實這兩個關西割據王隻是名義上的宋國藩臣而已。

同時,宋交州刺史杜慧度出擊並擊潰了林邑叛軍,殺了他們一半以上。林邑乞求投降,答應將他們前後掠奪的民眾和財產全都歸還。杜慧度在交州,為政認真仔細,就像治家一般,因此州裏的官吏和民眾無不對他敬畏熱愛,州裏城門夜開,道不拾遺。

八月十九(辛未),朝廷追諡劉裕的王妃臧氏為敬皇後,並在兩天後立王太子劉義符為皇太子。閏八月初一(壬午),宋武帝劉裕下詔派人專門守衛晉帝的各座山陵。

宋永初二年(421)正月十二(辛酉),宋武帝到南郊祭祀,宣布大赦,同時任命兒子揚州刺史廬陵王劉義真為司徒,尚書仆射徐羨之為尚書令兼揚州刺史,中書令傅亮為尚書仆射。從此,徐羨之正式成為宋的首席大臣,也就是實際上的相國。

徐羨之字宗文,是東海郯人,他祖父徐寧擔任過尚書吏部郎,後升為江州刺史,但在上任之前就去世了。他父親徐祚之任過上虞令。徐羨之年輕時就擔任過太子少傅王雅的主簿,劉牢之的鎮北功曹;後來升為尚書祠部郎,但不肯就任,然後轉為桓修的撫軍中兵曹參軍。他曾和劉裕在同一個府第就職,兩人關係非常密切。當劉裕舉起反桓(桓玄)義旗時,聘徐羨之為鎮軍參軍,尚書庫部郎,領軍司馬。他和謝混共事,謝混對他非常了解。徐羨之後來補琅邪王大司馬參軍,司徒左西屬,徐州別駕從事史,太尉谘議參軍。義熙十一年(415),他升任鷹揚將軍兼琅邪內史,但仍然兼任大司馬從事中郎。劉裕北伐時,轉任他為太尉左司馬,作為劉裕第一親信劉穆之的副手掌管京都朝台的留任。

當初,劉裕提議北伐時,大臣們無不勸諫反對,隻有徐羨之不作聲。有人問他為何隻有他不說話,徐羨之答道:“我官位已到二品,食祿二千石,心願很早就滿足了。如今二方(指剛被劉裕平定的南燕和交廣的盧循)已經平定,國家領土也拓廣了近萬裏,隻有小羌(指後秦姚氏)尚未平定,而宋公為此日夜操勞。大家的意見不同,但又何必預測勝敗?”劉穆之去世後,劉裕便任命徐羨之為吏部尚書、建威將軍、丹陽尹,總負責留任事務(詳情見“金戈鐵馬”係列)。徐羨之上任後,排場很大,出入宮有甲仗二十人跟隨。他後來又轉任尚書仆射,但仍兼職建威將軍和丹陽尹。

義熙十四年(419),大司馬府的軍人朱興妻子周氏犯了死罪。她有個三歲的男孩叫朱道扶,先是得了癲癇病。周氏因為他老是發病,居然把孩子活埋了,結果被朱道扶姑母的女兒告發,因而被判棄市(即東市處斬暴屍街頭)死刑。作為錄尚書事的徐羨之負責死刑的最後審定。他上疏說:“母親愛孩子是天性,即使虎狼那樣的野獸也一樣。周氏的凶殘,的確應當公開處斬,但臣認為法律之外,也應當注重宣揚道理。母親由於兒子的原因判處死刑,作為兒子,難道不會覺得自己無地自容嗎?所以雖然伏法者罪有應得,然而受害者卻無法自容。因此臣愚見認為應當特赦,讓她充軍流放遠方。”朝廷聽從了他的建議。

劉裕登基後,即將徐羨之進號為鎮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徐羨之是平民出身,也沒有超人的學問,隻是既敬業又勤懇地替宋武帝辦事。一旦他身居宰輔,朝野大臣無不信服,都稱讚他有宰相的氣度。徐羨之沉默寡言,喜怒不形於色。他善於弈棋,但觀棋時卻總像不太懂得棋局似的,世人因此尤其推崇他。傅亮和蔡廓常說:“徐公通曉萬事,卻不隨便評價對錯。”

此時,宋武帝考慮到幫他登基的功臣們,便下詔說:“散騎常侍、尚書仆射、鎮軍將軍、丹陽尹徐羨之,負責江州以及豫州的西陽和新蔡軍事的撫軍將軍兼江州刺史華容侯王弘,散騎常侍兼護軍將軍作唐男檀道濟,中書令兼領太子詹事傅亮,侍中兼中領軍謝晦,前左將軍兼江州刺史宜陽侯檀韶,使持節兼負責雍梁南北秦四州以及荊州的河北軍事的後將軍兼雍州刺史關中侯趙倫之,使持節兼負責北徐兗青三州軍事的征虜將軍兼北徐州刺史南城男劉懷慎,散騎常侍兼領太子左衛率新淦侯王仲德,前冠軍將軍兼北青州刺史安南男向彌,左衛將軍灄陽男劉粹,使持節兼南蠻校尉佷山子到彥之,西中郎司馬南郡宜陽侯張邵,參西中郎將軍事的建威將軍兼河東太守資中侯沈林子等,要麽忠誠可靠,規劃遠謀,扶讚洪業;要麽勤懇敬業,建樹偉績,挺過艱難。他們無不有始有終,功勳卓著,應當和國家休戚與共,得到巨大恩賜。徐羨之可封為南昌縣公,王弘可封為華容縣公,檀道濟可改封為永修縣公,傅亮可封為建城縣公,謝晦可封為武昌縣公,食邑各二千戶;檀韶可增加食邑至二千五百戶,王仲德可增加食邑至二千二百戶;劉懷慎和到彥之各進爵為侯,王粹改封為建安縣侯,並增加食邑為一千戶;趙倫之可封為霄城縣侯,食邑一千戶;張邵可封為臨沮縣伯,沈林子可封為漢壽縣伯,食邑六百戶。開國的製度,一率遵照原來的章典。”

四月初一,朝廷下詔拆除包括蔣子文(三國時人,後來傳說把他當作十殿閻王中的第一殿秦廣王)廟在內濫建的祠堂廟宇,但為先賢以及建有大功或很有名望的人修立的祠堂則不在此例。

九月,宋武帝派人謀殺了被廢黜的晉恭帝,然後率領百官臨幸朝堂,假惺惺地為他哀悼了三天。十一月初六(辛亥),朝廷將晉恭帝安葬在衝平陵,宋武帝親自率領百官瞻仰護送前往。

劉裕被封為宋公時,謝瞻擔任宋台中書侍郎,他弟弟謝晦已是右衛將軍,權柄很重。有一次,謝晦從彭城回京都迎接家室,結果來訪的賓客盈門,車馬把住家的巷子全堵塞了。謝瞻當時在家,非常驚訝害怕,便跟謝晦說:“你的名位並未太重,而人們趨之若鶩竟然到如此地步!我們家曆來以恬靜退讓為重,不願幹豫時事,經常交遊來往的也不過是親朋好友。你現在權傾朝野,這豈能是我們門戶的福分?”便用籬笆將自己的門庭跟他隔開,說:“我不想看到你這樣子。”回到彭城後,謝瞻跟劉裕說:“臣本來隻是個一般的士人,父親和祖父的官位也不過二千石。弟弟年齡剛剛三十,才能也很一般,卻得到稱冠台府的殊榮,位居如此顯要和親近的大任。俗話說:福過災生,也許不久這話就會應驗。所以臣特意乞求降黜職位,以保護自己的衰落門戶。”他前後多次陳訴要求,劉裕於是改任謝瞻為吳興郡太守,但謝瞻還繼續請求,終於改任豫章太守。

謝晦有時將朝廷的機密告訴謝瞻和其他親友,謝瞻總是故意向親友解釋說,那些都是笑話,希望他們不要外傳。當宋武帝即位後,謝晦因為有佐命的大功(詳見“金戈鐵馬”),權位愈重,謝瞻也愈益憂懼。這年,謝瞻在任上得了重病,不肯治療,還慶幸自己不久人世。謝晦得悉,急忙前往探視。謝瞻見到他說:“你身為國家大臣,又總領禁兵,現在這麽老遠的過來,隻怕有人會在背後誹謗。”當時果然有人誣告謝晦謀反,幸而宋武帝不信。謝瞻病危後回到京都,宋武帝因為謝晦掌管禁衛,不能出宮過夜,便讓謝瞻住在原東晉南郡公主駙馬羊賁的故居,在中領軍府的東門,好就近照看。謝瞻說:“我自己有先人的弊廬,何必要住在這裏!”終究沒搬過去。他臨終時,留給謝晦一封遺書,說:“我有幸遺體完整,歸骨山腳,也沒什麽遺恨。賢弟應當考慮自我勉勵,為國為家。”他去世時三十五歲。

永初三年(422)正月初十,朝廷任命徐羨之為司空、錄尚書事,仍然兼任揚州刺史;任命江州刺史王弘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任命中領軍謝晦為領軍將軍兼散騎常侍,入值殿省,總領禁中宿衛。自此,謝晦成為徐羨之之下最有權勢的大臣。

謝晦字宣明,是陳郡陽夏人。他祖父謝朗曾擔任過東陽太守,父親謝重任過會稽王司馬道子的驃騎長史。他兄長謝絢,曾是劉裕的鎮軍長史,很早就去世了。謝晦起初是孟昶建威府的中兵參軍。孟昶死時,劉裕問劉穆之道:“孟昶的參佐中,誰最有資格到我府上來辦事?”劉穆之舉薦了謝晦,劉裕當即任命他為太尉參軍。劉裕曾審訊囚犯,但那天一早刑獄參軍有病不能來,他就請謝晦代他。謝晦在車裏閱覽審訊案子的文件,辦事迅速幹練。相府事情很多,獄訟案子成堆,謝晦即時處理,不曾出錯,辦得清清楚楚。劉裕非常驚奇,當天就任命他為刑獄賊曹,後又轉為豫州治中從事。義熙八年(412),劉裕提倡土斷(即落實戶口,取消北方僑民不交賦稅的政策,當然實際要比這複雜得多)流落到南方的郡縣北方僑民,並讓謝晦判別揚州和豫州的民戶。謝晦在處理這件事上的公允受到普遍稱道。他後來成為太尉劉裕的主簿,跟從他出征劉裕的政敵荊州刺史司馬休之。當時劉裕女婿徐逵之戰敗死於沙場,劉裕大怒,準備親自披掛登岸。諸將再三勸諫,劉裕都不聽,反而更加憤怒。謝晦上前抱住劉裕不讓他走,劉裕說:“再不鬆手,我殺了你!”謝晦說:“天下可以沒有謝晦,但不可沒有明公。謝晦死了又有什麽要緊!”這時大將胡籓已經登岸,司馬休之的士兵退走,劉裕這才作罷。

謝晦儀表堂堂,風姿綽約,善於言笑,眉目分明,鬢發漆黑。他涉獵文義,穎悟贍詳,劉裕非常寵信欣賞他,超過其他僚佐。他跟從劉裕出征洛陽和關中時,府裏內外重要事情全都委托謝晦。劉穆之派使者來匯報朝廷的大事時,謝晦往往擅自更改報告的措辭。劉穆之知道後,很生氣地讓人轉告他說:“你難道就沒有回來的時候嗎?”言外之意就是回來看我怎麽收拾你。劉裕想讓他擔任從事中郎,派人征求劉穆之的意見,劉穆之堅決不同意。所以劉穆之在世時,謝晦一直得不到升遷。劉穆之的死訊抵達當時還在關中的劉裕那裏時,劉裕慟哭不止。謝晦那時正當值,得悉此事,非常開心,便自己跑進劉裕的樓閣打聽劉穆之的死因。當天劉裕就將謝晦轉為從事中郎。

劉裕剛被封為宋王時,就提升謝晦為右衛將軍,不久又加侍中。劉裕受到禪讓,在石頭城登壇祭天,預備法駕入宮時,謝晦率領遊軍作為警備,接著升遷為掌管禁兵的中領軍,仍然兼任侍中。但在永初二年(421)時,因為任命大臣上的失誤,被免去侍中。不過此時又升遷為領軍將軍兼散騎常侍,和西晉中軍將軍羊祜一樣,入值殿省,總領禁中的宿衛。

同年(422)二月初四(丁醜),朝廷下詔將豫州淮河以東的地區分出來設置南豫州,州治在曆陽,任命皇子彭城王劉義康為刺史。又將荊州十郡分出來成為湘州,州治在臨湘,任命左衛將軍張邵為刺史。

三月,宋武帝身體不適。太尉長沙王劉道憐、司空徐羨之、尚書仆射傅亮、領軍將軍謝晦、護軍將軍檀道濟一道進宮為他侍奉醫藥。群臣請求祈禱神祇,宋武帝不許,隻讓侍中謝方明到宗廟向祖先報告病情而已。宋武帝生性不信神仙鬼怪,身份低微時還信點符瑞之類,但到富貴騰達後,史官跟他提起天象或怪異事情時,他總是拒而不答。

同時,檀道濟被外派出任鎮北將軍兼南兗州刺史,鎮守廣陵,負責都督淮南諸軍。

皇太子身邊多數是奸佞小人。謝晦跟宋武帝說:“陛下年歲已高,應當考慮如何保存江山萬世。皇位神器至關重要,千萬不能讓肩負如此重任的人所用非才。”宋武帝問:“廬陵王怎樣?”謝晦說:“臣請求前往觀察觀察。”於是出宮造訪廬陵王劉義真。劉義真很想和他深談,但謝晦不怎麽答理他。回宮後,他跟宋武帝說:“廬陵王德輕於才,不適宜作人主。”三月初五(丁未),宋武帝下詔任命劉義真為負責南豫、豫、雍、司、秦、並六州軍事的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豫州刺史。從這以後,大州刺史都兼任軍事都督,多的可以負責五十州,這裏不再詳細複述。

宋武帝病又好了些,於是在三月十七(己未)宣布大赦。

桓玄黨羽刁逵伏誅時,他兒子刁彌逃跑了。三月十九(辛酉),刁彌帶領幾十人進入京口城,但被太尉留府司馬陸仲元打敗後殺了。

四月初三(乙亥),朝廷下詔封仇池公楊盛為武都王。楊盛是關西諸雄之一,也隻是名義上劉宋的蕃臣。

五月,宋武帝病情突然加重,於是召太子進宮告誡他說:“檀道濟雖有才幹和謀略,但卻沒有遠大誌向,不像他兄長檀韶那樣難以駕馭。徐羨之和傅亮應當沒有什麽野心。謝晦多次跟從朕從征,很懂得隨機應變。今後如果什麽人會有異心,必定是此人。”宋武帝又親下手詔說:“後世如有幼主,朝廷政事一概委托宰相,母後不麻煩臨朝預政。”司空徐羨之、中書令傅亮、領軍將軍謝晦、鎮北將軍檀道濟同時被指定為顧命大臣。五月二十二(癸亥),一代英雄宋武帝劉裕在西殿逝世,終年六十歲(劉裕的故事詳見“金戈鐵馬”係列)。

宋武帝劉裕清心寡欲,嚴謹而有法度,他穿著和起居都非常簡樸節儉,很少到處遊宴,嬪妃也寥寥無幾。他征服後秦進入長安後,得到後秦高祖姚興的侄女,非常寵愛她,因而有點荒廢政事。謝晦稍微加以勸諫,劉裕當即就遣送她出宮。他的財產都在親戚們的府邸,自己毫無私藏。嶺南州郡曾獻上所謂“入筒細布”的一種超薄布帛,一端八丈可以卷起來放進小筒裏。宋武帝覺得這布過於精麗,很花勞力,便讓有司部門彈劾該郡太守,並將細布歸還,同時下製令禁止嶺南再生產此布。公主出嫁時,他送的嫁妝也不過二十萬錢,沒有任何錦繡綢緞之類。因此朝廷內外奉行禁止,無人膽敢奢侈靡逸。

於是年僅十七的太子劉義符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太後為太皇太後,立妃子司馬氏為皇後。皇後是晉恭帝的女兒海鹽公主。

要想知道劉宋在宋武帝死後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