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胡亂華係列十四:淝水之戰之二:謝安東晉執政

(2016-02-04 10:56:07) 下一個

公元372年六月,苻堅任命王猛為丞相,讓他從冀州回朝執政;同時任命陽平公苻融為使持節、代替王猛擔任負責六州軍事的鎮東大將軍兼冀州牧。

苻融在冀州,認真挑選輔佐的臣屬,任命尚書郎房默和河間相申紹為治中別駕,任命清河人崔宏為州從事,管記室。苻融年輕,為政喜歡標新立異,有點苛刻繁瑣。申紹多次規勸他,引導他以寬和為政。苻融雖然很敬重他,但卻不能全部聽從他的勸告。後來申紹出外擔任濟北太守,苻融因為他不在身邊,所以經常出現過失,並傳到朝廷那裏,多次受到苻堅的責讓。苻融因此悔恨沒即使采用申紹的建議。

苻融曾因為擅自興修學舍而被有司起訴。苻融派遣主簿李纂前往長安申訴。李纂憂慮懼怕,緊張過度,居然死在路上。苻融問申紹說:“誰可以擔任使者?”申紹說:“燕原來的尚書郎高泰,頭腦清楚,又有辯才和膽略。可以派他當使者。”王猛和苻融都曾經多次聘請高泰,但高泰不肯就任。到這時,苻融跟高泰說:“君子應當救人之急。先生不能再推辭了!”高泰這才從命。到了長安,丞相王猛見到他,笑道:“高子伯現在才來。為什麽這麽晚呢?”高泰說:“罪人來接受懲罰,問什麽早晚!”王猛問道:“先生這是什麽意思?”高泰說:“當年魯僖公因為修建泮宮(古代的國家高等學校)而被頌揚,齊宣王因為稷下的學宮而名垂青史。如今陽平公開建學宮,追蹤齊宣王和魯僖公的業績。不但沒聽說朝廷有明詔褒獎讚美他,反而受到有司的檢舉彈劾。明公在聖朝執政,竟然這樣向聖上建言,下麵的官吏怎能逃過無理的懲罰!”王猛說:“這的確是我的過錯。”事情於是得以解釋得一清二楚。王猛因而歎道:“高子伯哪裏隻配在陽平公手下供職!”便跟苻堅建議讓他入朝為官。苻堅召見了高泰,非常高興,便請教他什麽是治國的根本。高泰說:“治國的根本在於得到人才,而得到人才在於審理舉薦,而審理舉薦又在於考核落實。從未有過得到人才而國家不治的先例。”苻堅說:“愛卿的話可說是言辭簡單而道理博深。”於是任命他為尚書郎。高泰再三請求回冀州,苻堅答應了。

十一月,負責北蕃軍事的鎮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朔方侯梁平老去世。梁平老在鎮所十多年,鮮卑和匈奴民眾都既害怕又愛戴他。

公元373年二月,東晉權臣大司馬桓溫從他的鎮所姑孰前來建康,同時赴拜皇家山陵。在這期間,桓溫得了病。三月,他在京師停留了十四天後回到姑孰,竟然一病不起。

七月十四,桓溫去世。當初,桓溫重病時,曾暗示朝廷賜給他九錫,並屢次派人去催促。吏部尚書謝安和侍中王坦之故意拖延這事,結果桓溫的帝夢終未實現。

桓溫因為世子桓熙的才具較弱,便讓弟弟桓衝率領他的部眾。桓衝聲稱根據桓溫的遺命,以桓溫的小兒子桓玄為嗣。桓玄那時才五歲,襲封南郡公。

桓溫去世十一天後,朝廷加他弟弟右將軍兼荊州刺史桓豁為征西將軍,負責荊、楊、雍、交、廣五州的軍事。朝廷又任命江州刺史桓衝為中軍將軍、負責揚、豫、江三州的軍事、兼揚、豫二州刺史,出鎮姑孰;任命桓豁的兒子竟陵太守桓石秀為寧遠將軍兼江州刺史,出鎮尋陽。

謝安因為天子年幼,又剛喪失輔政元老,便想請崇德太後垂簾聽政。尚書仆射王彪之說:“前世(穆帝)的皇上登基時尚在繈褓,母子一體,因此不得不臨朝聽政。太後也不能專斷作決定,還必須征求大臣的意見。如今皇上(孝武帝)已經超過十歲,很快就要談婚論嫁了,卻反而叫堂嫂臨朝聽政,這不是明擺著向人表示說皇上幼弱?這樣又豈是光揚聖德的辦法!諸位公卿如果一定要這麽做,我也製止不了,隻是這樣做有點不識大體而已。”謝安不想把大權交給桓衝,所以希望讓太後臨朝,自己得以專門獻策幫助太後作決定,因此不聽從王彪之的勸告。八月初二,太後再次臨朝懾政。

八月,東晉梁州刺史楊亮派他兒子楊廣去襲擊仇池。楊廣和前秦梁州刺史楊安大戰,結果楊廣兵敗,沿江各個衛戌堡壘的將士都棄城逃潰。楊亮十分害怕,便退守磬險。九月,楊安進攻漢川。

冬季,前秦君主苻堅派益州刺史王統和秘書監朱肜率領二萬大軍出漢川,派前禁將軍毛當和鷹揚將軍徐成率領三萬大軍出劍門,入侵東晉的梁益二州。楊亮率領巴蜀的一萬多少數民族士兵抗拒,在青穀和秦軍交鋒。結果楊亮兵敗,逃到固西城。朱肜因而攻拔了漢中,徐成也攻拔了劍門。楊安進攻梓潼,東晉梓潼太守周颺堅守涪城,並派步騎幾千人把母親和妻兒從漢水直接送到江陵,結果在路上都被朱肜的伏兵俘獲了。作為孝子的周颺不得不投降了楊安。十一月,楊安攻克梓潼。東晉荊州刺史桓豁派江夏相竺瑤去救梁益二州。竺瑤聽說廣漢太守趙長已經戰死,隻好帶兵退回。東晉益州刺史周仲孫帶兵在綿竹抵禦朱肜,後來聽說毛當即將進逼成都,周仲孫便帶了五千騎兵逃到南中。前秦因此奪取了梁、益二州,於是邛、莋、夜郎等小國都依附於前秦。苻堅任命楊安為益州牧,出鎮成都;任命毛當為梁州刺史,出鎮漢中;任命姚萇為寧州刺史,出鎮墊江;任命王統為南秦州刺史,出鎮仇池。自此,當年桓溫收複的西南地區全部落入了苻堅的掌控之下。

苻堅打算任命周颺為尚書郎。周颺說:“我承蒙晉的厚恩,但老母被俘獲,隻好失去氣節而留在這裏。母子獲全,這是秦給予的恩惠。即使公侯的尊貴,我也不以為榮,何況區區一個郎官!”因此不肯出仕。他每次謁見苻堅,要麽盤腿而坐,要麽直呼苻堅為氐賊。曾有過一次朝廷元會,儀衛十分盛大,苻堅問周颺道:“晉朝的元會,跟我們的比較怎樣?”周颺卷起衣袖厲聲答道:“這不過是犬羊相聚,怎敢跟天朝的盛會相比擬!”秦人覺得周颺大不遜,屢次請求苻堅把他殺了,但苻堅卻反而待他更加優厚。

周仲孫因為益州失守被免官。桓衝任命冠軍將軍毛虎生為益州刺史,領建平太守;任命毛虎生的兒子毛球為梓潼太守。毛虎生和毛球一道去討伐前秦,來到巴西時,因為缺乏糧草,隻好退駐巴東。

九月十五,朝廷任命王彪之為尚書令,謝安為仆射兼吏部尚書,共同執掌朝政。謝安總是感歎說:“朝廷的大事,當大家都不能解決時,隻要谘詢王公,無不當場解決。”

朝廷任命吳國內史刁彝為徐兗二州刺史,出鎮廣陵。十一月,又任命侍中王坦之為中書令,領丹楊尹。

這年,鮮卑酋長勃寒寇掠隴西,苻堅派乞伏司繁去討伐他。勃寒戰敗請降,苻堅便讓乞伏司繁出鎮勇士川。

當時有彗星出現在尾箕,長十餘丈,經過太微後,掃入東井(即井宿)。這彗星從四月開始出現,到秋冬還不冥滅。秦太史令張孟跟苻堅說:“尾宿和箕宿是燕的;而東井則是秦的。如今彗星起於尾箕而掃過東井,這意味著十年之後,燕將滅秦。二十年之後,代將滅燕。慕容暐父子兄弟,是我們的仇敵。他們現在布列在朝廷,得到的尊貴無人可比,臣私下感到非常擔憂。陛下應當翦除這些潛在的敵人,好抵消天象的變化。”苻堅不聽,反而任命慕容暐為尚書,慕容垂為京兆尹,慕容衝為平陽太守。

陽平公苻融聽說後,上疏道:“東胡當時跨據六州,南麵稱帝。陛下進行了多年的軍事部署之後,才消滅了他們。顯然這些鮮卑人本來就不是慕義而來的。如今陛下對他們這麽親熱寵幸,讓他們父子兄弟布滿朝廷,執掌朝權,勢力超過功勳舊臣。臣以為有狼虎之心的人,終究不可豢養。星象的變化都這樣了,還希望陛下稍加留意。臣占據著可以上言的高位,不容許自己沉默。《詩經》說:‘兄弟急難’,‘朋友好合’。當年劉向隻是宗室的親人,還能極力進言,何況臣是陛下的親弟弟!”苻堅回詔說:“你的德望尚未充實而心懷是非,你的善行尚未卓著而言過其實。《詩經》說:‘德輶如毛,人鮮克舉’(意思是即使施行仁政並不困難,但真正實行的人卻很少)。君子處於高位,總是害怕會遭到失敗,能夠不勤勉擔憂嗎!如今天下雖然沒有大事,但百姓尚未完全安寧,黎民也應當得到安撫,各個民族更應當和睦相處。朕正準備讓各民族大眾成為一家,把異族民眾當作赤子。你應當停止擔慮,千萬不要心懷耿介。俗話說,天道助順。隻有修德才可以消災。果真能夠內求知己,哪裏還怕外患!”

公元374正月初一,東晉大赦。正月二十七,刁彝去世。刁彝字大倫。少年時就遭遇家難。王敦之亂平定後,刁彝殺了仇人的黨徒,用他的首級祭奠父親刁協的墓,然後到廷尉去請罪自首。朝廷特赦了他,因此知名。

二月初一,朝廷任命王坦之代替刁彝負責徐、兗、青三州的軍事、兼徐、兗二州刺史,出鎮廣陵。朝廷又下詔任命謝安總體負責中書省。謝安一心都在輔導幼主上頭,即使會稽王司馬道子也都得到他輔佐協調的好處。當時強敵經常入寇邊境,告急書信連續不斷,梁益二州不守,襄樊和鄧縣先後陷沒。謝安卻總是平心靜氣,遇事不慌,考慮問題都是做長遠打算。正因為他施行的德政,所以文武百官能夠同心協力。他也不苛求小事,精力都放在重要的大綱上,因此威望達到朝廷之外。謝安曾和王羲之一道登上冶城。他放眼遠方,忽然悠然遐想,有超脫凡世的感慨。王羲之跟他說:“夏禹為王室服務時,手足都長滿了硬繭;文王從政時,廢餐忘食,日不暇接。如今四處都是敵寇,我們應當思量如何為國效力。空談這些沒有意義的東西,這些妨礙正事的虛浮文章,恐怕並非現在應當做的。”謝安答道:“先秦任用商鞅,結果隻存在了二世。難道那也是因為清談導致的禍患嗎?”謝安喜好聲律,即使在服喪期間,也不放棄絲竹音樂。士大夫們都仿效他,因而成為習俗。王坦之屢次寫信苦口婆心地勸諫他。謝安給王坦之回信說:“我知道你完全出自愛惜我的好意,但我所追求的隻是聲樂而已。我以為稱頌情義,沒有什麽是不可做的,你還以為我是為了自娛。如果要說度量軌跡和崇尚世教這些事,那不是我打算要議論的,也不是我在乎的。我常常以為你大體了解我的情趣,但顯然你還沒有領悟我濠上之魚那種自得其樂的境界!因此看來,兩人完全意氣相投,並非容易。”王坦之回信說:“您是天下之寶,所以被天下人所愛惜。而您做的不對的事,為何天下人不可以為之擔心呢?希望您有幸為之三思。”書信往返四次,謝安終究不能聽從他的勸告。

三月,秦太尉建寧公李威去世。苻堅讓王猛接任司徒。王猛再次上疏推辭,覺得會因此受到權力過大的誹謗。苻堅終竟不肯。王猛隻好受命,於是朝廷的內外萬機,事無巨細,無不取決於王猛。

夏五月,蜀人張育和楊光起兵反秦,有部眾二萬人。他們同時還派遣使者前往建康請求援兵。苻堅派鎮軍將軍鄧羌率領甲士五萬去討伐他們。東晉益州刺史竺瑤和威遠將軍桓石虔率領部眾三萬進攻墊江,結果鎮守那裏的秦寧州刺史姚萇兵敗,退守五城。竺瑤和桓石虔於是進駐巴東。張育自稱蜀王,和巴獠酋帥張重和尹萬等五萬多人進圍成都。六月,張育改元黑龍。秋七月,張育與張重等人爭權,舉兵互相攻打。楊安和鄧羌趁機襲擊張育,打敗了他。張育和楊光退駐綿竹。八月,鄧羌在涪西打敗晉兵。九月,楊安在成都城南打敗張重和尹萬。張重戰死,部眾陣亡了二萬三千人。鄧羌接著進擊張育和楊光,在綿竹把他們徹底打敗,把他倆都殺了。益州於是重新歸入前秦。

冬十二月,有人進入秦明光殿大呼大叫道:“甲申、乙酉,魚羊食人,悲哉無複遺!”苻堅命令禁衛拿下,但被他跑了。秘書監朱肜和秘書侍郎略陽人趙整因此再三請求殺了那些鮮卑人,苻堅不肯。趙整是個宦官,他博聞強記,寫得一手好文章,並喜歡仗義直言。他上書以及麵諫,前後涉及五十多件大事。慕容垂的夫人得幸於苻堅,苻堅曾和她同乘一輛車輦在後庭遊玩。趙整唱歌諷諫:“不見雀來入燕室,但見浮雲蔽白日。”苻堅改容向他致歉,同時讓慕容垂夫人下車。

公元375年春正月,東晉大赦。五月初,藍田獻侯王坦之去世,享年四十六歲。他臨終時還給謝安和桓衝寫信,一心以國家為憂,根本不談及私事。王坦之字文度,二十歲弱冠時與郗超一道很有名氣,當時人們有這樣的說法:“盛德絕倫郗嘉賓,江東獨步王文度。”

桓衝因為謝安曆來很有名望,便想將揚州讓給他,自己請求外任。桓氏家族的人都覺得不能這麽做,無不扼腕歎息和苦心勸諫,郗超也極力勸止,但桓衝不聽,泰然處之。不久,朝廷下詔改任桓衝負責徐、豫、兗、青、揚五州的軍事兼徐州刺史,出鎮京口;任命謝安為揚州刺史,並加侍中。東晉京都建康隸屬揚州,所以揚州刺史是朝廷最重要的職位之一。

要想知道前秦和東晉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