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胡亂華係列十二:桓溫成敗之八:桓溫伐燕失敗

(2016-01-14 11:48:19) 下一個

公元365年二月,晉哀帝因為濫吃仙藥,在西堂去世。晉哀帝沒有子嗣,皇太後於是下詔讓晉哀帝的弟弟琅邪王司馬奕繼承大統。百官到琅邪府第迎接他登基。當天,司馬奕即皇帝位,成為晉廢帝。

六月,東晉益州刺史建城公周撫去世。周撫在益州三十多年,很有威信和仁惠。朝廷下詔任命他的兒子犍為太守周楚接替他。

秋七月,朝廷遷徙會稽王司馬昱重新為琅邪王。琅邪王一般都是王儲,所以司馬昱再三辭讓,仍然自稱會稽王。

不久,晉廢帝立妃子庾氏為皇後。皇後是庾冰的女兒。接著,朝廷又立琅邪王司馬昱的兒子司馬昌明為會稽王。

東晉梁州刺史司馬勳,為政殘酷凶暴,治中、別駕以及州裏的隨從左右,凡是言語忤逆他的意旨,動不動當場就讓手下殺了他們,或者親手將他們射殺。司馬勳還常有據蜀自立的野心,但因為害怕周撫,不敢發作。比及周撫去世,司馬勳馬上舉兵造反。別駕雍端和西戎司馬隗粹都懇切勸諫,司馬勳竟然把他們都殺了,然後自稱梁益二州州牧和成都王。十一月,司馬勳帶兵進入劍閣,攻打涪城,西夷校尉毌丘暐棄城逃走。不久,司馬勳將益州刺史周楚包圍在成都。大司馬桓溫上表任命鷹揚將軍江夏相義陽人朱序為征討都護,前去救成都。

十二月,朝廷任命尚書王彪之為仆射。

公元366年春三月,荊州刺史桓豁派督護桓羆進攻南鄭,討伐司馬勳。

夏五月,晉廢帝皇後庾氏去世。同時,東晉征討都護朱序和周楚一道出擊司馬勳,徹底打敗他,並生擒了司馬勳及其黨羽,送交給大司馬桓溫。桓溫把他們都殺了,然後將首級送到建康。

秋七月,東晉將孝皇後安葬在敬平陵。同時,前秦輔國將軍王猛、前將軍楊安、揚武將軍姚萇等人率領部眾二萬入侵荊州,進攻南鄉郡。東晉荊州刺史桓豁前去相救。八月,桓豁進軍新野。前秦軍隊劫掠了安陽的民眾一萬多戶後回去了。

九月,朝廷下詔赦免梁益二州卷入司馬勳叛亂的人們。

冬十月,東晉提升司徒司馬昱為丞相、負責尚書事務,入朝不用一步一趨,讚拜也不用自報姓名,還可以帶劍穿鞋上殿。

這一年,朝廷任命仇池公楊世為秦州刺史,楊世的弟弟楊統為武都太守。楊世同時也向前秦稱臣,前秦也任命楊世為南秦州刺史。

徐兗二州刺史庾希,仗著自己是皇後的至親,兄弟一同顯貴,因此受到桓溫的忌恨。

同年十二月,東晉南陽督護趙億占據宛城投降前燕,宛城太守桓澹退保新野。前燕派遣南中郎將趙盤從魯陽去衛戌宛城。

公元367年春正月,桓溫借口庾希不能及時派兵救助魯陽和高平,把他免官。

五月,荊州刺史桓豁和竟陵太守羅崇進攻並占領了宛城。趙億逃走,趙盤則退到魯陽。桓豁乘勝追擊,在雉城生擒了趙盤,將他送到京師,然後留下軍隊衛戌宛城後回去。

九月,朝廷任命會稽內史郗愔負責徐、兗、青、幽四州以及揚州的晉陵的軍事、兼徐兗二州刺史,出鎮京口。

公元368年十二月,朝廷賦予大司馬桓溫特殊的禮節,位在諸侯王之上。

公元369年春三月,桓溫請求和徐兗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衝、豫州刺史袁真等人共同討伐前燕。當初,郗愔在北府京口時,桓溫常說:“京口的酒可飲,兵可用。”所以很不想讓郗愔占據這一職位。而郗愔不太懂得時務,反而寫信給桓溫,說要和他一道讚助王室,請求率領所部出兵河上。郗愔的兒子郗超當時擔任桓溫的參軍,看到父親給桓溫的信還沒打開,就取來偷看,結果嚇得肝腸寸裂,急忙修改了郗愔的書信,說自己並非將帥之才,不堪軍旅,既老且病,想請求討個悠閑的地方休養,勸桓溫代領自己所統的部眾。桓溫看到這封被篡改的信後非常高興,當即轉郗愔為冠軍將軍兼會稽內史,桓溫然後自領徐兗二州刺史。夏四月,桓溫率領步騎五萬從姑孰出發。

桓溫兵出兗州討伐前燕。郗超勸他道:“這趟出征路途遙遠,汴水又淺,我擔心漕運難以通行。”桓溫沒當做回事。六月,桓溫抵達金鄉,因為天旱,水道果然不通。桓溫派冠軍將軍毛虎生帶兵到巨野去挖鑿三百裏水道,引汶水匯入清水。毛虎生是東晉名將毛寶的兒子。桓溫於是率領水師從清水進入黃河,戰船首尾相接達數百裏。郗超說:“從清水進入黃河,後勤運輸還是挺困難的。如果敵寇堅守不戰,我們的後勤又斷絕了,那麽隻好依靠敵人的糧食作為資源。但一旦他們堅壁清野,我們將一無所得。這是危險的計劃。明公不如率領全部軍隊直趨鄴城,對方害怕明公的威名,必定望風逃潰,往北逃回到遼碣一帶。對方如果能夠出戰,那麽大事可以立即解決。如果他們決定堅守鄴城,現在正值盛夏,將很難守得住。周圍的百姓和田野,將都被我們所擁有,易水以南的地方就必然全部歸順朝廷。但我擔心明公會以為這一計策未免有點輕率,勝負也未必有把握。所以如果保險起見,則不如在黃河和濟水一帶駐軍,控製後勤的漕運,等待糧草儲備充裕之後,到來夏才大舉進兵。這樣雖然會耽誤一些時間,然而成功的機率大大增加。放棄這兩個計策而直接率軍北上,一旦進不能速戰速決,那麽退一定會有重重麻煩。賊寇因為目前的形勢,肯定會想法跟我們拖延時間。待到秋冬季節來臨,水道將會更加阻滯。而且北方寒凍來得早,三軍的禦寒衣褲又很少。所以我怕到時明公所擔憂的,將不單單是缺乏糧草而已。”桓溫又沒把他的話當回事。

桓溫派建威將軍檀玄進攻並占領了湖陸,俘獲了前燕寧東將軍慕容忠。前燕君主慕容暐任命下邳王慕容厲為征討大都督,率領步騎二萬和東晉軍隊在黃墟大戰,結果慕容厲大敗,單馬逃回。前燕高平太守徐翻舉郡投降桓溫。前鋒鄧遐和朱序又在林渚打敗燕將傅顏。慕容暐再次派遣樂安王慕容臧統率各路大軍抗拒桓溫,但慕容臧擋不住。前燕隻好派遣散騎常侍李鳳到前秦求救。

秋七月,桓溫進駐武陽,前燕原兗州刺史孫元率領他的族黨起兵響應桓溫。桓溫抵達枋頭(今河南浚縣西),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評大為恐懼,便商量著要逃回到慕容氏的發源地和龍。吳王慕容垂說:“臣請求出擊。如果打不贏,再走也不晚。”慕容暐便任命慕容垂代替樂安王慕容臧為使持節、南討大都督,率領征南將軍範陽王慕容德等人的部眾五萬人去抗拒桓溫。慕容垂上表要求司徒左長史申胤、黃門侍郎封孚、尚書郎悉羅騰都跟從他的軍隊。申胤是申鍾的兒子;封孚是封放的兒子。

慕容暐又派人去請救於前秦,許諾要將虎牢關以西的地盤割讓給他們。秦王苻堅和大臣們商議,大家都說:“當年桓溫進攻我們,大軍都到了灞上,而燕不肯來救。今天桓溫伐燕,我們幹嗎要救他們!況且燕並不向我們稱藩,我們何必要救他們!”王猛私下裏跟苻堅說:“燕雖然強大,慕容評卻並非桓溫的敵手。如果桓溫拿下山東,進駐洛邑,再收羅幽冀兩地的兵員,利用並豫兩地的粟穀,威逼崤關和澠池,那麽陛下的大事就完了。如今不如與燕合兵打退桓溫。一旦桓溫兵退,燕也削弱了很多,然後我們趁機攻取他們,這樣不是很好嗎!”苻堅采用了他的建議。八月,前秦派遣將軍苟池和洛州刺史鄧羌率領步騎二萬去救前燕。秦軍出自洛陽,很快抵達潁川,表麵上是赴援,其實想乘隙兼並前燕。

封孚問申胤道:“桓溫兵強馬壯,乘勝直進,但現在卻看到他大軍在高岸上作無謂徘徊,兵不接刃,看起來不像是要征服敵國的樣子,這到底怎麽回事?”申胤道:“以桓溫今日的聲勢,似乎應該有所作為。然而依我看來,他的北伐必定不會成功。為什麽呢?晉室目前十分衰弱,而桓溫專製擅權,晉的朝臣未必都與他同心。因此桓溫的得誌,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所以必將製造種種阻礙,敗壞他的好事。而且,桓溫驕橫,仗恃人多,但缺乏在朝廷內部應變的能力。他率領大軍深入,得到暫時離開朝廷的機會,反而覺得更逍遙自在,因此不想快速取勝,希望打持久戰,坐著奪取全勝。但他如果軍糧供應接不上來,形勢就會對他不利,這樣必定不戰自敗,這是自然規則。”

桓溫用投降了東晉的前燕將領段思為向導,結果悉羅騰和桓溫大戰,生擒了段思。桓溫派原來後趙的將領李述出征趙魏一帶,悉羅騰又和虎賁中郎將染幹津打敗並殺了李述,桓溫大軍的氣勢一下便垮了。

當初,桓溫派豫州刺史袁真進攻譙、梁一帶,讓他打開石門以疏通水運。袁真攻克了譙、梁但卻不能打開石門,因此水運的這條路被堵塞了。

九月,前燕範陽王慕容德率領一萬騎兵、蘭台治書侍禦史劉當率領五千騎兵進駐石門。前燕豫州刺史李邽又率領州兵五千斷了桓溫的糧道。劉當是劉佩的兒子。慕容德派將軍慕容宙率領一千騎兵為前鋒,與晉兵遭遇。慕容宙說:“晉人輕率剽悍,但害怕硬仗,喜歡追殺退兵。我們應當設誘餌引他們上鉤。”便派二百騎兵去挑戰,把其餘的騎兵分為三部,埋伏在道旁。挑戰的騎兵還沒交上幾回合就假裝敗走,晉兵果然追趕,結果落入慕容宙的埋伏,陣亡了很多人。

桓溫出戰多次失利,儲備的軍糧也用完了,又聽說前秦派來援助前燕的軍隊兵馬上要來了,便急忙焚燒了戰船,拋棄了輜重和鎧仗,從陸道上逃奔回境。桓溫同時任命毛虎生負責東燕等四郡的軍事,領東燕太守。

 

桓溫從東燕出了倉垣,一路上鑿井找水喝,就這樣走了七百多裏。前燕將領們爭著想追擊晉兵,慕容垂道:“不行。桓溫剛剛退卻,心裏害怕,必定嚴設警備,挑揀精銳作為殿後。我們馬上追擊,未必能勝,不如暫緩看看。對方慶幸我們沒有緊追,必定晝夜兼行。等到他們的士兵精疲力盡時,我們再猛烈追擊,一定可以把他拿下。”於是便率領八千騎兵慢慢跟在晉兵背後。桓溫果然日夜兼行。幾天後,慕容垂跟部將們說:“可以進攻桓溫了。”於是發起窮追,在襄邑追上桓溫。慕容德先前已經帶領四千精銳埋伏在襄邑的東澗之中,這時便和慕容垂夾擊桓溫,再次把他打得落花流水,死者數以萬計。

孫元占據武陽抗拒前燕,但被前燕左衛將軍孟高打敗後生擒了。秦將苟池聽說桓溫班師,又在譙城伏擊他的軍隊,桓溫再次失敗,陣亡的數以萬計。

冬十月,大司馬桓溫收集散兵遊勇,駐紮在山陽。桓溫為這次喪敗深感恥辱,便歸罪給袁真,奏免袁真為庶人;同時又免了冠軍將軍鄧遐的官職。袁真認為桓溫誣陷自己,非常不服,便上表羅列桓溫的罪狀,朝廷不理他。袁真因而占據壽春反叛,投降了前燕,並且向他們求救。袁真也派遣使者到前秦去求救。桓溫任命毛虎生領淮南太守,鎮守曆陽。

晉廢帝派遣侍中羅含帶著牛肉和好酒到山陽去犒賞桓溫,並讓會稽王司馬昱到路上去會見他,還下詔任命桓溫的世子給事桓熙為征虜將軍、豫州刺史、假節。剛好又遇到桓溫妻子南康公主去世,朝廷便下詔贈布一千匹,錢一百萬給桓溫,但他堅辭不受。桓溫又上疏說桓熙要為母親服喪三年,況且他年齡還小,不適宜擔任邊藩重任。朝廷下詔不準。桓溫發動州裏的民眾修築廣陵城牆,然後移鎮到那裏。桓溫這次出征時間很久,路上又遇上疾癘,死者十之四五,造成百姓的普遍嗟怨。

要想知道桓溫和晉廢帝以後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