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胡亂華係列十一:張氏治涼之六:張天錫執政與前秦滅涼

(2016-01-06 07:35:27) 下一個

涼州牧張瓘自從公元355年平定張祚之亂掌權並向前秦稱藩以來,前涼平靜了幾年。但張瓘逐漸開始日益猜忌苛虐,專以個人的愛憎作為賞罰。

公元359年五月,郎中殷郇勸諫他。張瓘說:“老虎生下三天後就能自個撲殺動物吃肉,不須人教。”拒絕聽取建言,於是逐漸失去人心。輔國將軍宋混,稟性忠誠鯁直。張瓘很怕他,便打算殺了宋混及其弟弟宋澄,然後趁機廢了涼王張玄靚而自代。於是他開始征兵數萬,集結在姑臧。

宋混知道後,和宋澄帶領楊和等四十多名壯士突然進入南城,向各個軍營宣布說:“張瓘陰謀篡逆,我受到太後的密令準備誅殺他。”很快追隨他的兵眾就多達兩千。張瓘率領他的部眾出戰,但被宋混擊破。張瓘麾下部將玄臚刺中了宋混,但不能穿透他的甲胄,結果反而被宋混生擒了。張瓘的部眾見大勢已去,全都投降。張瓘和弟弟張琚都自殺,宋混夷了他的整個宗族。張玄靚於是任命宋混為使持節、負責朝廷內外軍事的驃騎大將軍、酒泉郡侯,代替張瓘輔政。宋混接著請張玄靚去掉涼王的稱號,再次稱晉朝的涼州牧。宋混問玄臚道:“你刺中了我,幸好我沒傷到。如今我輔政,你不害怕嗎?”玄臚答道:“我受張瓘的恩典,隻恨矛刺足下不夠深而已。有什麽好害怕的!”宋混覺得他是個有情義的人,就把他當作心膂。

公元361年四月,前涼驃騎大將軍宋混重病不起。張玄靚及其祖母馬氏前往探省,說:“將軍萬一不幸,我們寡婦孤兒該怎麽辦!我打算以林宗繼承將軍,可以嗎?”宋混答道;“臣的兒子宋林宗年幼體弱,不堪大任。殿下如果還信任臣的門戶,臣的弟弟宋澄處理政事比臣還強。臣隻是擔心他過於儒雅謹慎,對緊急的事情或許不夠勝任。如果殿下鼓勵並使用他,臣覺得是可以的。”宋混警戒宋澄和自己的各個兒子說:“我們家深受國家的大恩,應當以死相報。你們絕不能仗勢欺人。”他又招見朝廷大臣們,都用忠貞的言語勸諫他們。宋混死時,走在路上的人都為他的去世流淚。張玄靚於是任命宋澄為領軍將軍輔政。

同年九月,涼州右司馬張邕恨宋澄專權,起兵攻打並殺了宋澄,接著殺害了他的整個家族。年幼的張玄靚隻好任命張邕為中護軍,任命自己的叔父張天錫為中領軍,和張邕共同輔政。

張邕不但驕矜淫縱,又和馬氏私通,樹立黨羽,專擅朝權,並且濫用刑法,殺人無度,弄得國人對他十分反感。

十月,張天錫的親信敦煌人劉肅跟張天錫說:“國家的事情還沒完!”張天錫問道:“你這是什麽意思?”劉肅答道:“如今中護軍的行為,有點像前些年的長寧侯(張祚)。”張天錫大驚道:“我一直這麽覺得,但不敢開口。你如果有什麽計策,不妨說出來聽聽?”劉肅說:“正應當趕快把他除掉!”張天錫問道:“到哪裏去找這樣的人?”劉肅說:“我就是這樣的人!”劉肅當時和張天錫一樣都還不滿二十歲。張天錫說:“你太年輕,必須再找幾個幫手。”劉肅說:“趙白駒和我兩人就足夠了。”

十一月,張天錫和張邕一道入宮上朝,劉肅和趙白駒跟從張天錫進宮。正值張邕就站在門下,劉肅舉刀向他砍去,但沒有砍到。趙白駒接著也舉刀砍去,卻又沒有砍中。他兩人和張天錫一道進入宮中,而張邕得以逃逸。他隨後帶領三百多甲士回來進攻宮門。張天錫登上屋頂大呼道:“張邕凶逆無道,不但誅滅了宋氏,現在又打算傾覆我家。你們將士世代都是涼州的臣民,怎麽忍心互相殺戮!今天我們要拿下的,止張邕一人而已,其他人一律不予過問!”於是張邕的兵眾全都散走,張邕眾叛親離,隻好自刎而死。張天錫接著殺了他的全部家族黨羽。

張玄靚年齡幼小,性格又柔弱。他隻好任命張天錫為使持節、冠軍大將軍、負責朝廷內外軍事,輔政。十二月,西涼改建興四十九年為升平元年。東晉朝廷下詔任命張玄靚為大都督,負責隴西軍事的涼州刺史、護羌校尉、西平公。

公元363年秋八月,有異星出現在角宿和亢宿之間。張玄靚祖母即張駿妻子馬氏去世。他尊庶母郭氏為太妃。郭氏因為張天錫專政,便和大臣張欽等人陰謀誅殺他。結果事情泄露,張欽等人都死了。張玄靚因此極度害怕,便要禪位讓給張天錫,但張天錫不肯接受。右將軍劉肅等人勸張天錫自立。閏八月,張天錫讓劉肅等人半夜帶兵入宮,弑殺了張玄靚,然後聲稱他暴病身亡。張玄靚死時才十四歲,在位九年。張天錫諡他為衝公。張天錫於是自稱使持節、大都督、大將軍、涼州牧、西平公,當時他才十八歲。張天錫又尊生母劉美人為太妃,並派司馬綸騫帶著表章前往建康請求正式任命,同時送禦史俞歸回到江東。

張天錫自此在西涼掌權。張天錫字純嘏,是張駿的小兒子,小名叫獨活。他最初名為公純嘏。後來入宮上朝,有人取笑他的名字有三字,便自己改了名叫天錫。

張天錫經常在花園池塘邊舉行盛宴,政事頗為荒廢。蕩難將軍兼校書祭酒索商上疏極力勸諫,張天錫答道:“我並不是喜歡這麽做,但這麽做有它的好處。觀看晨花,則會尊敬秀麗有才的人士;玩賞芝蘭,則會喜愛有德有行的大臣;目睹鬆竹,則會思念注重貞操的賢人;臨觀清流,則會看重廉潔正直的行為;觀覽蔓草,則會蔑視貪贓汙穢的官吏;遇到飆風,則會厭惡凶狡惡毒的歹徒。如果這樣引申而來,觸類旁通,那還會有什麽遺漏?”

公元364年六月,前秦王苻堅派大鴻臚拜張天錫為大將軍、涼州牧、西平公。

公元366年冬十月,張天錫派使者抵達前秦邊境,宣布跟前秦斷絕君臣關係。

當初,隴西人李儼占據隴西郡投降前秦,後來又和張天錫相通。十二月,羌人斂岐在略陽帶著四千戶人家背叛前秦,向李儼稱臣。李儼於是安置自己的州牧郡守,與前秦和西涼同時斷絕臣屬關係。

前秦輔國將軍王猛、隴西太守薑衡、南安太守南安邵羌、揚武將軍姚萇等大將率領一萬七千大軍討伐斂岐。三月,張天錫派遣前將軍楊遹向金城進發,征東將軍常據向左南進發,遊擊將軍張統向白土進發,張天錫親自帶領三萬人進駐倉鬆,準備討伐李儼。

斂岐部落原先隸屬羌人領袖姚弋仲,而前秦大將姚萇是姚弋仲的兒子。他們聽說姚萇來了,全都投降了。王猛於是猛攻略陽,斂岐不得不逃到白馬去。秦王苻堅於是任命姚萇為隴東太守。

張天錫到大夏和武始二郡去進攻李儼的部隊,很快攻下了這兩座城池。常據則打敗李儼在葵穀的部隊。張天錫於是進駐左南。李儼害怕,隻好退守枹罕,並派他兄長的兒子李純到前秦去謝罪,並請求相救。秦王苻堅派前將軍楊安和建威將軍王撫率領二萬騎兵,會合王猛去救李儼。

王猛派部將邵羌追擊斂岐,又讓部將王撫守衛侯和,薑衡守衛白石,王猛自己則與楊安去救枹罕。張天錫派楊遹和秦軍在枹罕東麵大戰,結果被王猛徹底打敗,陣亡和被俘的多達一萬七千多。王猛然後和張天錫在枹罕城下相持。同時邵羌在白馬生擒了斂岐,將他送到長安。

王猛寫信給張天錫說:“我受詔來救李儼,並不打算和涼州軍隊作戰。現在我打算深壁高壘,聽候朝廷詔書的指示。曠曰持久的城下相持,隻擔心兩敗俱傷,這不是什麽好辦法。假如將軍肯退兵,我將帶著李儼回到東麵,而將軍遷徙這裏的民眾凱旋回到西邊,這樣不是很好嗎!”張天錫跟各位將領說:“王猛的信裏既然都這麽說了,我們還有什麽不同意的?我們本來就是來討伐叛逆,而不是來和秦軍作戰。” 又因為在枹罕東麵的新敗,士兵陣亡了十之二三,他便決定帶兵西歸。張天錫回姑臧後,即立兒子張大懷為世子。

王猛在枹罕東麵打敗張天錫時,俘獲了他的部將敦煌人陰據以及甲士五千人。公元371年四月,前秦王苻堅平定了仇池公楊纂的反叛後,想用仁德感懷遠近,同時想威加河西,便派陰據帶著他的甲士回到涼州,並讓著作郎梁殊和閻負陪他們一塊去。苻堅趁機命令王猛寫信給張天錫,曉諭他道:“昔日貴先公向劉氏和石氏稱藩的原因,是審時度勢分析強弱的結果。如今要論涼州的軍事實力,已經不如當年了;要論現在大秦的威德,則並非當年的兩趙可以相比。而將軍居然翻然自絕於大秦,這難道是宗廟的福份!以大秦的威力,可以對外邦一視同仁,可以讓弱水(古代傳說中西流的河水)東流,可以使江河西注。關東既然已經平定(前秦此時已經消滅了前燕),大秦即將移兵河西,那是恐怕並非涼州六郡的軍民所能抗拒的。當年劉表以為漢南可以保住,而今天將軍也以為西河可以安全。吉凶在身,命運如何很快就可以得知。將軍應當深謀遠慮,自求多福,不要讓六世創下的基業毀於一旦!”張天錫大為恐懼,便急忙派遣使者向苻堅謝罪稱藩。苻堅接著拜張天錫使持節、負責河西軍事的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涼州刺史、西平公。

十二月,前秦任命河州刺史李辯領興晉太守,回鎮枹罕,同時將涼州的州府遷徙到金城(今蘭州)。張天錫聽說前秦有兼並西涼的打算,非常害怕,便在姑臧城南立壇,殺三牲祭祀祖先。他親自率領典軍將軍張寧和中堅將軍馬芮等官員僚屬,遙遠地和晉的三公結盟。張天錫還派遣從事中郎韓博和奮節將軍康妙帶著表章和盟文到建康,同時還寫信給大司馬桓溫,定期明年夏天同時大舉,在上邽會合。韓博很有口才,桓溫對他十分讚許。有一次在大會上,桓溫讓司馬刁彝嘲諷他。刁彝於是問韓博道:“先生是韓盧的後代嗎?”韓盧是戰國時韓國一種黑色的獵狗。韓博答道:“先生才是韓盧的後代。”桓溫笑道:“刁君因為先生姓韓,所以才會這麽問。他自己姓刁,怎麽可能是韓盧的後代!”韓博說:“明公可曾聽說,短尾巴的韓盧叫刁。”在座的官員無不為他思維和口才的敏捷而歎服。

當初,張天錫政變殺了張邕時,劉肅和安定人梁景都有功勞,二人於是得寵,賜姓張氏。張天錫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兒子(其實他們年齡相仿),讓他們幹預政事。張天錫荒於酒色,懶得處理政務,後來又廢黜世子張大懷而立嬖妾焦氏的兒子張大豫,還封焦氏為左夫人,因此民眾憤怒怨恨。他堂弟從事中郎張憲用車載著自己的棺柩懇切進諫,但張天錫不聽。

公元376年五月,秦王苻堅下詔道:“張天錫雖然稱藩受位,然而卻沒能奉行臣下的職責。可派遣使持節、武衛將軍武都人苟萇、左將軍毛盛、中書令梁熙、步兵校尉姚萇等人率領軍隊兵臨西河,讓尚書郎閻負和梁殊奉詔征召張天錫入朝。如果有違王命,王師即刻進軍撲滅討伐。”當時,前秦出征的步騎多達十三萬。軍司段鏗跟東晉的降將周颺說:“這麽強大的軍隊出征,誰能抵擋得住!”周颺說:“自從戎狄侵入中原以來以來,還真從來沒有過。”苻堅大舉出動軍事儀仗隊,親自為苟萇等人在長安城西為三軍餞行,不同程度地賞賜出征的各位將領。苻堅又命令秦州刺史苟池、河州刺史李辯、涼州刺史王統帶領三州的部眾作為苟萇的後繼。

秋七月,閻負和梁殊抵達姑臧。張天錫召集僚屬商議,問道:“一旦入朝,必然回不來了。但如果不肯受命,秦兵一定會來入侵。這該怎麽辦?”禁中錄事席仂說:“陛下可以讓愛子作人質,用貴重的金銀財寶作賄賂,好讓他們先退兵,然後再慢慢想辦法。這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辦法。”大臣們都認為席仂年老膽怯,紛紛憤怒地說:“我們世世代代事奉晉朝,忠誠和氣節著名於海內。如今一旦委身賊寇的朝廷,將辱及祖宗。沒有什麽是比這更大的恥辱了!況且河西天險,百年無虞。如果我們發動全境內的精兵,往右招來西域的軍隊,往北引來匈奴的鐵騎,聯合抗拒秦兵,未必這麽快就能斷定無法戰勝他們!”張天錫卷起衣袖大聲喊道:“孤已經拿定主意了!有再主降的立斬!”然後讓人去跟閻負和梁殊說:“先生打算活著回去,還是死了回去?”梁殊等人言辭意氣十分強硬,不屈不饒。張天錫大怒,把他倆綁在軍門,命令軍士交替向他倆射箭,還說:“射不中的人,就是和我不同心同德。”他母親嚴氏哭著勸道:“秦主以一州的地盤,橫掃天下;東平鮮卑,南取巴蜀;兵不留行,所向無敵。你如果投降了他,還可以多活好幾年。如今卻打算以區區一隅的地盤,抗衡大國,又殺害他們的使者。你敗亡的日子不遠了!”張天錫不管,照派龍驤將軍馬建率領二萬兵眾去抵禦秦兵。

前秦人很快就聽說張天錫殺了閻負和梁殊。八月,梁熙、姚萇、王統、李辯從清石津渡過黃河,進攻據守河會城的西涼驍烈將軍梁濟,並招降了他。八月十六甲申日,苟萇從石城津渡過黃河,與梁熙等人會合,共同進攻並很快攻拔了纏縮城(今甘肅未登)。馬建大為恐懼,便從楊非退到清塞。

張天錫又派征東將軍常據率領三萬大軍進駐洪池,張天錫親自率領其餘的五萬軍隊,駐紮在金昌城。安西將軍敦煌人宋皓勸張天錫道:“臣白天觀察人事,夜晚觀看天象。我覺得秦兵是抵擋不住的,不如投降為好。”張天錫大怒,將宋皓貶為宣威護軍。

廣武太守辛章閉城固守。辛章與晉興相彭知正和西平相趙疑商量說:“馬建是行伍出身,必然不肯為國家出力,以致秦軍深入境內。我們可以各自率領三郡的精兵,截斷秦軍的糧運,然後跟他們決一死戰。”

苟萇派姚萇帶領三千甲士作為前驅挑戰常據。部將們都勸常據出擊,以挫敗秦軍的鋒芒,但常據不肯。苟萇和梁熙聽說張天錫親自進逼,便加緊進攻常據和馬建。八月二十二,馬建果然不出辛章所料,帶領一萬多人投降秦軍,其餘士兵則都散走。第二天,苟萇與常據在洪池決戰,結果常據兵敗,自己的戰馬被亂兵所殺。他的部將董儒要把自己的馬給常據,常據說:“我三次都督各路大軍,兩次成為持節鉞的統帥,八次負責禁衛軍旅,十次統領外征兵馬,可以說是受到朝廷無比的寵任。如今終於受困在此,這裏就是我一死報國的地方。我挺安心的!”於是就在帳篷裏脫下甲胄,西向磕頭稽首,然後伏劍而死。秦兵殺了他的軍司席仂。

八月二十五,秦兵進入清塞,在高地上列陣。張天錫派司兵趙充哲為前鋒,率領五萬精兵,和苟萇等人在赤岸苦戰,結果被苟萇打得落花流水,陣亡和被俘的多達三萬八千。趙充哲和中衛將軍史景都戰死了。張天錫出金昌城親自作戰,城內又反叛了他。張天錫隻好帶著幾千騎兵奔還姑臧。次日,秦兵抵達姑臧。張天錫走投無路,隻好素車白馬,載著棺柩,綁了自己,到秦軍軍門投降。苟萇當場親自為他鬆綁,焚燒了棺柩,然後將他送往長安。涼州的郡縣於是全部歸降前秦。

當初,張天錫所居住的安昌門和平章殿無故崩塌,十來天後他的國家就滅亡了。他總共在位十三年。

九月,秦王苻堅任命梁熙為持節、西中郎將、涼州刺史,出鎮姑臧。他還將那裏的七千多戶豪門大族遷徙到關中,同時征收百姓五品稅,將得到的金銀一萬三千斤賞賜給秦軍將士。除此之外則沒怎麽擾民。苻堅封張天錫為歸義侯,賜給他重光縣的東寧鄉二百戶作為他的食邑,還拜他為北部尚書。當初,秦兵出師前,先為張天錫在長安修築了府邸,讓他一來就可以入住。苻堅還任命張天錫的晉興太守隴西人彭和正為黃門侍郎,治中從事武興人蘇膺和敦煌太守張烈為尚書郎,西平太守金城人趙凝為金城太守,高昌人楊幹為高昌太守;其餘的西涼官員也都根據才能得到提擢敘用。

梁熙清儉愛民,河西因而安定了下來。他任用張天錫的武威太守敦煌人索泮為別駕,宋皓為主簿。西平人郭護起兵攻秦,梁熙派宋皓為折衝將軍,將他鎮壓了。

張氏自從張軌於公元301年被任命為涼州刺史起,占據西涼達五代七十五年之久。張氏的西涼即史稱前涼的王朝到這時正式終結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