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胡亂華係列八:前燕崛起之四:慕容皝消滅段遼與慕容翰歸燕

(2015-11-25 08:08:00) 下一個

公元336年初,占據遼東一帶的鮮卑領袖慕容皝打敗並賜死了占據平郭的弟弟慕容仁,重新統一了他父親慕容廆給他留下的地盤。慕容皝接著又打敗了鮮卑的段氏和宇文氏,鞏固了他的政權。

公元337年三月,慕容皝在段氏占有的乙連城(今北京附近)東麵不遠處修築一座新城,留下折衝將軍蘭勃守在那裏,緊逼乙連。夏四月,段氏酋長段遼向乙連城運來幾千輛馬車的粟穀,蘭勃將車隊截住,把粟穀全搶走了。六月,段遼又派遣堂弟段屈雲帶領精銳騎兵,夜襲守衛在興國城的慕容皝兒子慕容遵。慕容遵和他們在五官水上大戰,結果段屈雲戰敗(晉書稱他被慕容遵殺了,但在資治通鑒裏段屈雲後來又出現了),士兵也全被俘虜。

當初,北平人陽裕事奉段氏,從段疾陸眷直到段遼,經曆了五世酋長,都受到他們的尊重。段遼多次和慕容皝相攻,陽裕諫道:“臣下聽說親善的鄰邦是國家的珍寶。更何況慕容氏和我們世代通婚,有甥舅的親情。慕容皝有才有德,而我們和他結怨,征戰連月,搞得百姓凋弊,有害無利,臣下擔心社稷的憂患將因此開始。但願大王追悔以前的過失,和他們像以前那樣通好,這樣才可以安國息民。”段遼不聽,把陽裕外派去擔任北平相。

九月,慕容皝的左長史封弈等人認為慕容皝任重位輕,便勸他自稱燕王。慕容皝答應了,於是備置各個官司部門,任命封弈為相國,韓壽為司馬,裴開為奉常,陽騖為司隸,王寓為太仆,李洪為大理,杜群為納言令,宋該、劉睦、石琮為常伯,皇甫真、陽協為冗騎常侍,宋晃、平熙、張泓為將軍,封裕為記室監。冬十月,慕容皝即燕王位,大赦。十一月,追尊父親慕容廆為燕武宣王,立夫人段氏為王後,世子慕容俊為王太子。從這時起,慕容皝正式建立了前燕政權。

段遼多次入侵後趙的邊境,慕容皝趁機派揚烈將軍宋回去向後趙稱藩,請求他們出兵一道討伐段遼,答應自己會率領全國的軍隊和後趙軍隊會合,並送弟弟慕容汗到後趙作人質。後趙王石虎非常高興,便辭掉人質,將慕容汗遣返,和前燕秘密約定明年一同起兵討伐段遼。

第二年即公元338年春正月,慕容皝派都尉趙槃前往後趙京都,打聽出師的日期。適逢段遼派遣段屈雲襲擊後趙的幽州,幽州刺史李孟退保易京。石虎於是派出大軍討伐段遼。

三月,趙槃回到棘城。慕容皝帶兵劫掠段遼都城令支(今河北遷安)以北的各個城池。段遼弟弟段蘭要追殺燕兵。投奔段氏的慕容皝庶兄慕容翰勸道:“如今趙兵在南,我們應當合力抵禦他們,而殿下現在卻要和燕作戰。燕王親自帶兵來,他的士卒十分精銳,我們萬一失利,將用什麽來抵禦南麵的敵人!”段蘭大怒道:“我先前就被將軍給耽誤了,才造成今日的大患。這次我不會再上你的當了!”便率領他的全部兵馬往北追趕。慕容皝設置埋伏等待他,結果大破段蘭,殺了他們幾千士卒,掠奪了五千戶人家以及一萬多畜產回到北邊。

石虎的大軍進攻段遼的地盤,大獲全勝。段遼因為段蘭已經失敗,無心再戰,便帶著妻子、宗族、豪門一千多家,放棄了令支,逃奔到密雲山去了。臨行前,段遼拉著慕容翰的手哭著說:“不用愛卿的忠言,自取敗亡。我固然一心想幫助愛卿,但到底還是讓愛卿流離失所,為此我深為慚愧。”慕容翰隻好往北去投奔宇文氏。

石虎派部將郭太和麻秋率領輕騎二萬追趕段遼。到密雲山時,捉獲他的母親和妻子,殺了段遼的三千多士卒。段遼帶著少數隨從騎馬逃脫,然後派兒子段乞特真奉上奏章以及名馬獻給後趙,石虎接受了。

夏四月,東晉朝廷任命慕容皝為征北大將軍、幽州牧,領平州刺史。

石虎因為慕容皝並沒有會合趙兵共同攻打段遼,而是趁機掠奪段氏的財富,所以打算討伐前燕。慕容皝聽說後,嚴陣以待,同時罷免六卿,納言,常伯,以及冗騎常侍官。後趙大軍有幾十萬人,燕人震撼恐懼。慕容皝問內史高詡道:“我們該怎麽辦?”高詡道:“趙兵雖強,陛下卻不必憂慮。隻要堅守抵禦,他們也無能為力。”

公元338年五月,石虎派遣使者到前燕各地,引誘招降地方官吏。前燕成周內史崔燾、居就令遊泓、武原令常霸、東夷校尉封抽、護軍宋晃等人都響應,石虎於是不戰而得到三十六城。冀陽流亡人士同謀殺了前燕太守宋燭,投降了後趙。營丘內史鮮於屈也派遣使者向後趙請降。武寧令孫興曉諭地方軍民,共同起來捉拿鮮於屈,數說他的罪狀後把他殺了,閉城堅守。朝鮮令孫泳率領他的軍隊抗拒後趙。地方大姓王清等人密謀響應後趙,孫泳將王清捉拿斬首;同謀的幾百人惶恐害怕,全都到官府請罪,孫泳原諒了他們,和他們一同堅守。樂浪太守鞠彭因為境內的軍民都反叛了,隻好挑選了鄉裏的二百多壯士,和他們共同回到棘城。

不久,後趙大軍進逼棘城,有全副武裝的士卒十萬人,對棘城四麵進攻。慕容皝想出逃,部將慕輿根諫道:“如今趙強我弱,大王一走,趙的氣勢便成了。如果趙人接著籠絡了國民的人心,他們會更加兵強穀足,今後將不可戰勝。末將私下以為趙人正巴不得大王這麽做,大王怎麽還要自己落入他們的圈套?大王現在應當固守堅城,這要比棄城出走強上百倍。縱使趙兵急攻,我們還足以堅持,然後觀察形勢的變化,趁隙出擊,占他們一點便宜。如果事情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再走也不遲。怎麽能現在就望風離去,自取必亡之道!”慕容皝這才打消了逃亡的念頭,然而依然懼形於色。

玄菟太守劉佩進言道:“如今強寇在外,大家無不擔憂害怕,人心惶惶。事情的安危,在一人身上。大王在這關鍵之際,沒有任何其他人可以委托,應當自強以激勵將士,而不該示弱。情況已經相當危急,臣下請求帶兵出擊,縱使無法取得大捷,但也足以安撫軍心。”便帶領幾百騎兵敢死隊出城猛烈衝殺後趙兵馬,所向披靡,殺了不少後趙將士後,揚威回城。於是前燕士氣百倍大增。

慕容皝向封弈問計,封弈道:“石虎凶殘暴虐已經很久了,人神共憤。他的禍敗降臨,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如今又傾巢遠來,進攻的一方未必能占我們防守一方的便宜。所以他戎馬雖強,卻不能給我們造成太大麻煩。他在我們這裏駐軍久了,軍隊內部的問題會自己發生。陛下隻管堅守等待機會。”慕容皝聽後才感到有點放心。有人勸說慕容皝投降,慕容皝道:“我正打算奪取天下,說什麽投降!”

後趙兵大舉四麵攻城,慕輿根等將領晝夜力戰,連續十幾天,後趙兵不能攻克。五月底,慕容皝派遣兒子慕容恪率領二千胡騎,一早出城挑戰。

慕容恪字玄恭,是慕容皝第四子。他幼年時就謹慎敦厚,深沉大度。但因為母親高氏不受寵愛,所以慕容皝對他不怎麽在意。慕容恪十五歲時,已經長得異常高大,容貌魁偉,舉止雄毅莊重,談論的總是國家經緯大事,慕容皝這時才開始重視他,讓他帶兵。

當下,慕容恪布下戰局,將各個城門布置得都好像馬上有大軍出擊的模樣,四麵旌旗如雲。慕容恪的二千胡騎接著開始衝擊,石虎大軍大驚失措,掉盔棄甲,奪路而逃。於是前燕大軍全部出動,後趙兵大敗,陣亡將士達三萬多人。

後趙敗退後,慕容皝分兵討伐各個反叛的城池,輕易把它們全部攻下,接著將國境拓廣到凡城。崔燾和常霸逃到後趙京都鄴城,封抽、宋晃、遊泓則逃到高句麗。慕容皝獎賞鞠彭和慕輿根等人,嚴厲懲治那些反叛官吏,處死了很多人。負責治法的功曹劉翔為其中很多人申理並存活了他們。

石趙攻打棘城時,前燕右司馬李洪的弟弟李普以為棘城必敗,便勸李洪出城避禍。李洪道:“天道幽遠,人事難知。況且既然為官受任,就不能輕易行動,自取後悔。”李普再三請求,李洪道:“你如果覺得實在應當離去,你就走吧。我受慕容氏的大恩,大義所在,不應離去,當效死在這裏。”說後便和李普流淚訣別。李普真的投降了後趙,跟從後趙軍隊南歸,最終死於喪亂。李洪因此以忠誠篤信著名。

石虎不甘失敗,繼續謀劃討伐前燕,做了各種安排,包括命令青州造船一千艘,作好伐燕的準備。

同年十二月,段遼從密雲山派遣使者向後趙請降。石虎相信他,派遣征東將軍麻秋率領三萬大軍前去迎降,行前警戒麻秋道:“受降跟受敵沒什麽兩樣,將軍不可輕敵。”接著讓段遼的故臣尚書左丞陽裕作為麻秋的司馬隨行。

段遼後悔了,即刻派人向前燕請降。慕容皝親自率領各個部將去迎段遼。段遼秘密與前燕共同謀劃消滅後趙前來迎降的軍隊,派使者跟慕容皝說:“胡羯貪而無謀,我如今請降求迎,對方到現在也不懷疑。如果我們埋伏重軍襲擊他們,一定可以成功。”慕容皝便派遣慕容恪帶領精騎七千埋伏在密雲山,結果在三藏口大敗麻秋,後趙將士陣亡的什有六七。麻秋步行逃走,而陽裕則被前燕捉獲。

慕容皝得到了段遼的所有兵馬。用上賓的禮節對待段遼。慕容皝曆來聽說陽裕的盛名,即刻命令釋放了他,並任命陽裕為郎中令。

公元339年四月,前燕前軍帥慕容評統領大將慕容軍、慕輿根、慕輿泥襲擊後趙的遼西,俘獲一千多戶人家後離去。後趙大將石成、呼延晃、張支等人出兵追擊,慕容評等將停下和他們大戰,陣斬呼延晃和張支。

段遼後來又陰謀反叛前燕,前燕人把段遼及其黨羽數十人都殺了,並因為知道石虎痛恨段遼,所以把段遼的首級送給了後趙。

九月,石虎任命撫軍將軍李農為征東將軍兼營州牧,負責遼西和北平的軍事,出鎮令支。李農率領三萬大軍與征北大將軍張舉一道進攻前燕的凡城。慕容皝任命榼盧城大悅綰為禦難將軍,派給他士兵一千人守衛凡城。比及後趙大軍來到,將吏無不恐懼,都想棄城逃走。悅綰道:“我受命抵禦寇賊,早已將生死度外。況且憑城堅守,我們一可敵百,有敢妄言惑眾的,斬無赦!”士眾於是定下心來。悅綰身先士卒,親冒矢石,奮勇作戰,保衛凡城。張舉等人攻了幾十天,攻不下來,隻好退兵。石虎因為遼西靠近前燕邊境,屢次遭到攻襲,便把那裏的民眾盡數遷徙到冀州南部。

慕容皝認為當年自稱燕王時並未正式受到東晉的認可,便在當年冬季,派遣長史劉翔和參軍鞠運前往建康獻捷論功,並請求和東晉刻期大舉,共同收複平定中原。

慕容皝同時出兵攻擊高句麗。兵到新城時,高句麗王釗請求和前燕結盟,於是前燕撤軍。慕容皝又派兒子慕容恪和慕容霸攻擊宇文氏的旁支部落。慕容霸那年才十三歲,但已經勇冠三軍。

公元340年春,東晉國舅權臣庾亮去世,弟弟庾冰和庾翼繼他成為掌權將相。慕容皝聽說後,便上表反對說:

“臣觀察前代的昏君和明主,能夠親賢並建的,則大功告成國家升平;但那些專用親黨後族的,必有傾家辱國的禍亂。所以周的申伯號稱賢舅,因為他身居朝外,不握朝權。而秦昭公,本來可以成為明主,但卻委信兩個舅舅,幾乎亂了國家。說到漢武帝,他重用田蚡,萬機要事,無不讓他參與決策。田蚡死後,漢武帝切齒追恨。漢成帝暗弱,不能自立,在內被豔妻迷惑,在外被五舅專權,最終導致王莽篡取帝位。每次讀到這些往事,誰不痛惜!即使有像穰侯(秦昭襄王的相國)和王鳳(漢元帝的權臣)那樣賢良的國舅,但也搞得天下隻知道有這二位良臣,而不知道有二位明主。而如果他們不才,則有像竇憲(漢和帝的權臣)和梁冀(漢順帝的權臣)那樣的禍亂。凡此種種成敗,都是必然的。如果真能易軌,則可避免覆墜。

“陛下命世天子,必當興隆大晉,然而遭遇國家多難,憂慮重重,追述往事,至今還讓人痛楚燒心。究其原因,實在是因為已故司空庾亮,位居元舅之尊,事業之重,卻在執政期間,輕侮邊將,導致蘇峻和祖約受不了他的專橫,最後造成國敗民傷,至今太後還因此憤懣。她一旦仙逝,社稷不靈,人神無助,那麽豺狼的野心可是沒有極限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而中書監庾冰等人卻依然在內執掌樞機,在外擁有上將,昆弟並列權勢,人臣無人可比。陛下自然深知甥舅的渭陽情誼,然而庾冰等人也應當自覺進退。臣常說世主如果想要崇顯舅氏,何不封邑籓國給他們,增加他們的俸祿賞賜,然後限製他們的權勢,這樣上無偏優,下無私論,也就不存在榮辱的問題,也不會有什麽閑言碎語!以往還隻有庾亮一人,他曆來很有名望,卻還導致蘇峻之亂那麽大的事變,何況今天身居大位的這兩位一貫默默無聞!而且人情容易被蠱惑,很難挨家挨戶去解釋,所以即使現在陛下任用他們不是出於私心,天下百姓誰又會這麽認為呢!

“臣和庾冰等人不但名位不同,出處差別也很大。他們又是國戚,臣理應逢迎結好他們。臣獨自講了這些很不好聽的話,上是為了陛下,下也是為庾冰考慮,希望他疾恨那些屈從附議的大臣,以史為鑒,可明得失。摔倒而不去攙扶,那麽還要這樣的權臣幹嗎!昔日徐福警戒要防備霍氏,而漢宣帝不聽,最終導致忠臣變為逆族,這都是因為平時沒有察審,防微杜漸造成的。臣今日所陳訴的,可以說就是為了防微杜漸。臣不過擔心陛下不明白臣的忠心,不采用臣的建議,事過之日,會搞得焦頭爛額而已。當年漢成帝時王章和劉向每次呈上密封奏事,未曾不指名斥責王氏,結果導致二人或死或刑。穀永和張禹則明哲保身,雖然禍不及身,卻被青史譏笑。臣雖然留著長發有著不同的風俗,但身為上將,晝夜惟有為朝廷擔憂。不知該如何報答陛下,隻有在外殄滅寇仇,在內盡忠規諫,盡力坦誠進言,以報答國恩。臣如果不進言,誰還會進言!”

慕容皝又給庾冰寫信說:“使君以國舅的親昵身份,總掌樞要機密,出內王命,又擁有列將州司官吏,昆弟到處都是,布於京畿。自秦漢以來,還沒有哪個顯赫之極的權臣可以和使君相比!以我看來,如果大功告成,使君必定會享有申伯的名聲;但如果不成,則將難免有梁冀和竇憲的下場。

“每次閱讀史書傳記,常有過君王寵幸放縱外戚,讓他們執政結果擾亂朝廷的先例。起先雖有特殊的榮耀,但很快就會有不堪重負的責任,就像人們所說的那樣,愛太過份,足以為害。我經常為曆代君主感到痛惜,為何不盡心尋找防患於萌芽以致寵幸有始有終的辦法,為何不封邑給他們,叫他們的籓國世代相承,就像周朝的齊陳等國?如此一來,君王則永保南麵之尊,怎會再有被廢黜受屈辱的擔憂!竇武和何進好為行善,虛心待人,賢士歸心。他們雖然被閹宦小人所害,但天下百姓都為之嗟歎痛惜,因為他們畢竟居高位而不驕,是為國盡心而身亡的緣故。

“如今四海有倒懸的危急,華夏有僭逆的賊寇,家家有流血的怨恨,人人有複仇的願望,哪能安枕逍遙,高雅地談論什麽安度晚年!我雖然沒什麽功德,但承蒙先帝授予列將的頭銜,以幾個郡的人力,還想並吞強虜。因此從即位至今,征戰不已,一時務農,三時用武。但即使如此,我還練兵不停,倉庫有餘糧,敵人日益畏懼,我的領土也日益擴大,更何況使君可乘王者之威,堂堂之勢,怎能和我相提並論!”

後來庾冰見了他的表章以及書信,十分畏懼,又因為他們相隔遙遠,不能節製,便和何充等人一道上奏,聽任慕容皝自稱燕王。

慕容翰投奔宇文氏後,看出宇文逸豆歸忌妒他的才名而想害他,便裝作瘋狂,嗜酒如命,有時居然躺在自己的糞便上,有時披頭散發地唱歌呼喊,在路上拜跪乞食。宇文部落舉國上下都看不起他,不再把他當回事。慕容翰因此得以進出自如,趁便把周圍的山川地形觀察得很熟,全部默記在心裏。慕容皝覺得慕容翰起初並非叛亂,隻是因為受到猜嫌才出走,而且雖然身在他國,暗中卻經常為前燕的利益著想,於是便派遣商人王車趁著和宇文部落通商的機會,暗中觀察慕容翰。慕容翰見了王車,不說話,隻是撫摸著自己的胸膛和下頷而已。王車把他看到的告訴了慕容皝,慕容皝馬上領悟了,說道:“慕容翰是要回來了。”便再次派王車去出迎他。

慕容翰力大驚人,能張開三石多重的巨弓,還嫌不夠。慕容皝為他製造可手的弓矢,讓人將之埋在道旁,然後密告慕容翰。同年二月,慕容翰盜竊了宇文逸豆歸的名馬,帶著兩個兒子去取走弓矢,然後逃歸。宇文逸豆歸派出一百多驍勇騎兵去追他。快追上時,慕容翰跟他們說:“我久居客鄉,一心思歸。今天既然得到了這匹駿馬,當然沒有再回去的道理。我往日裝瘋賣傻,隻是誑騙你們而已。我原來的武藝還在,請你們不要苦苦相逼,自取死亡!”追騎沒太把他當回事,想衝上前來。慕容翰對領頭的說:“我住在你們國家,心裏不高興已經很久了。我不想殺你。請你退到離我一百步的地方,把你的大刀立起來。我如果一箭射中了,你可以回去;如果不中,你再上來也不遲。”領頭的追騎果然把他大刀立起來,結果慕容翰一箭正中刀環,追騎們這下才知道厲害,紛紛散走。慕容皝聽說慕容翰回來,非常高興,對他的恩遇非常優厚。

要想知道慕容皝的未來,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