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胡亂華係列五:兩趙爭雄之十九:石勒統一北方-稱帝與去世

(2015-10-30 10:20:23) 下一個

公元330年二月,石勒消滅了前趙後,後趙群臣皆提議認為石勒功業已經非常興隆,應當順天應人,更改徽號以滿足乾坤和天下民眾的期望。於是石虎等人奉上皇帝的璽綬,請求石勒登上皇帝寶座。石勒不肯。群臣一再請求,石勒隻好稱大趙天王,像皇帝一樣行事,立王妃劉氏為王後,世子石弘為太子。石勒又任命兒子石宏為驃騎大將軍,負責朝廷內外軍事兼大單於,封秦王;兒子石斌為左衛將軍,封太原王;兒子石恢為輔國將軍,封南陽王。又任命石虎為太尉兼尚書令,進爵為中山王;石虎兒子石邃為冀州刺史,封齊王;石虎另一個兒子石宣為左將軍;石挺為侍中,封梁王。石勒又封石生為河東王,石堪為彭城王。石勒還任命大臣郭敖為尚書左仆射,程遐為右仆射兼吏部尚書,夔安、郭殷、李鳳、裴憲等人都被任命為尚書;任命徐光為中書令兼秘書監。石勒論功封爵,文武官員被封為開國郡公的共有二十一人,郡侯的二十四人,縣公的二十六人,縣侯的二十二人,其餘文武官員封拜也各有差別。

侍中任播等人建議說,趙是以水取代晉的金,所以應當崇尚水德,旗幟應該使用玄色即近黑色,石勒聽從了建議。石勒又下書道:“自今日起,凡有疑難大事,八坐大臣以及他們委托的丞郎輔助官員可以隨時帶文件前來東堂,和朕詳細討論解決。如果有軍國要事必須啟稟,尚書也應當隨時進宮陳述,不分寒暑晝夜。”

石虎因為沒有被授予大單於頭銜,非常憤怒,私下跟兒子齊王石邃說:“主上自從在襄國建都以來,高高在上,基本依靠我身當矢石為他打天下。二十多年來,我南擒劉嶽,北走索頭,東平齊魯,西定秦雍,攻克下的地盤有十三州之多。成就大趙事業的人,不是我是誰?大單於應當授給我,而今天他卻把這頭銜授予一個乳臭未幹的孩子,想想就叫人氣塞,不能寢食!待主上晏駕之後,我看他一個種子都留不下。”

程遐勸石勒道:“天下剛剛平定,應當讓逆賊和順民公諸於世,當年漢高祖赦免季布而誅殺丁公就是這麽做的。大王自從起兵以來,見到忠於他們君主的即給予褒揚,背叛他們君主的即給予處死,這正是天下之所以歸心於大王的盛德。現在祖約卻依然存在,臣私下感到有點困惑。”安西將軍姚弋仲也上疏說:“祖約殘賊,背叛晉朝,逼殺太後,不忠其主,而陛下卻寵信他,臣擔心奸亂的萌芽,可能就從這裏開始。”石勒於是收拿祖約,把他連同親屬中外一百多人都殺了,並將他的妻妾兒女分別賜給多個胡人臣下和將領。

當初,祖逖有個名叫王安的胡人奴仆,祖逖很喜愛他。祖逖在雍丘(今河南杞縣)時,跟王安說:“石勒是你的同族人,我也不在乎你一個人。”便贈給他豐厚的資金送他回石勒那裏。王安以他的勇敢幹練,出仕後趙後成為左衛將軍。待到祖約一家被殺時,王安歎道:“我怎麽可以讓祖士稚斷了後代?”便前往東市刑場觀看。祖逖的庶子祖道重那時才十歲,王安便想法偷偷把他帶回藏起來,給他換了沙門的服裝。等到石氏滅亡時,祖道重得以回歸江南。

後趙將領劉征這年率領了數千人,乘船從海上南下東南各縣,殺了晉南沙都尉許儒。

涼州的張駿趁前趙滅亡的機會,重新收複黃河以南的失地,一直到狄道(今甘肅臨洮)為止。張駿在這些地方安置了五部護軍,和後趙分境而治。六月,後趙派遣大臣孟毅拜張駿為征西大將軍、涼州牧,加九錫給他。張駿以當石勒的臣下為恥,不肯接受,並留下孟毅不讓他回後趙。

當初,丁零人翟斌,家族世代居住在康居(約在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後來遷徙到中原,這時臣服於後趙;後趙封翟斌為句町王。

後趙群臣又再三請求石勒稱帝。秋九月,石勒終於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建平,從襄國遷都到臨漳。追尊他祖先為皇帝,又提升文武官員各有差別。石勒立妻子劉氏為皇後,又定下各個妃妾等級:昭儀和夫人和上公同等級;貴嬪和貴人和列侯同等級;三英和九華和伯同等級,淑媛和淑儀和子同等級,容華和美人和男同等級。貴人以上各一名;三英以下,隻要能幹賢淑就行,不限名額。石勒封太子石弘為皇太子。

石弘字大雅,是石勒第二子。他年幼就有孝行,以恭謙自守,在名儒杜嘏那裏受教,在大臣續鹹那裏學律法。石勒說:“今天並非什麽太平盛世,不可以隻教文科。”於是讓大臣劉征和任播教授石弘兵書,將軍王陽教他擊刺。石勒後來又讓他鎮守鄴城。

石弘喜歡寫文章,親敬儒生和有素養的人士。石勒跟徐光說:“我這太子大雅愔愔,一點不像將門的孩子。”徐光說:“漢高祖馬上取天下,但孝文帝以玄默守天下。聖人之後,必然會有不再去殘殺的繼承人,這是自然法則。”石勒聽了很高興。徐光趁機勸說道:“皇太子仁孝溫恭,而中山王雄暴多詐。陛下一旦不諱,臣擔心社稷並非太子所有。陛下應當逐漸奪去中山王的大權,讓太子早日參與朝政。”石勒心裏覺得有理,但卻不能施行。

後趙荊州監軍郭敬入侵襄陽。晉南中郎將周撫負責沔北(今湖北漢江北邊地區)軍事,駐軍在襄陽。石勒送信,命令郭敬退到樊城,讓他偃藏旗幟,保持安靜,裝作沒有任何兵馬的樣子,信上說:“對方假如派人觀察,則告訴他們說:‘你們如果還打算堅守,七八天後,大部隊將會到來,到時候怕走都來不及了。’”郭敬依從石勒的計謀,派人在河津渡口洗馬,周而複始,晝夜不絕。晉偵察人員回去告訴周撫,周撫以為後趙大軍真要來了,非常恐懼,便逃奔到武昌去了。郭敬進入襄陽,軍隊秋毫無犯,百姓都放了心,於是中州的流民都歸降了後趙。晉將魏該的弟弟魏遐帶領他的部眾從石城投降了郭敬。郭敬毀掉了襄陽城,把居民都遷移到沔北去,在樊城修建城牆並安置衛戍部隊。後趙便任命郭敬為荊州刺史。周撫以擅離職守之罪被東晉免官。

休屠人王羌背叛後趙,秦州刺史臨深遣部將管光帶領州軍去鎮壓,結果被王羌打敗,隴右因此大亂,氐羌等民族都跟著反叛。石勒派河東王石生進據隴城。王羌兄長的兒子王擢與王羌有仇,石生便賄賂王擢,然後和他共同攻擊王羌。王羌戰敗後逃奔涼州。石生便把秦州五千餘戶氐羌豪強遷移到雍州。張駿大為恐懼,便把孟毅遣返,並派自己的長史馬詵到後趙向石勒稱臣進貢。

石勒下書說:“自現在起,我們有了律法,所有事情都必須依照法令處理。那些違法亂紀讓我憤怒的人,除了德位已高而不宜再受到訓罰的,或者為我的王室戰死的功臣子弟偶爾犯錯的,門下都可以據實上報,我會認真考慮如何處理。”

堂陽人陳豬的妻子一胎生了三個男孩,石勒賜給他衣布和糧食以及一個奶媽,並免去三年的稅役。當時高句麗和肅慎都來貢獻楛木做成的箭矢,鮮卑酋長宇文屋孤也來貢獻名馬給石勒。涼州牧張駿派遣長史馬詵帶著地圖,和西域高昌、於闐、鄯善、大宛的使者,前來貢獻他們的地方特產。晉荊州牧陶侃派謀臣王敷受聘於石勒,也送來江南的珍寶奇獸。秦州送白獸、白鹿,荊州送白雉、白兔。濟陰(今山東定陶)出現象征吉祥的木連理,而苑鄉普降甘露。石勒因為瑞兆豐富,遠近仰慕,便赦免三年以下的刑事犯,減輕百姓去年拖欠的債務。石勒還特赦涼州死刑犯,升遷涼州的所有計吏為郎中,每人賜給絹布十匹以及棉花十斤。

石勒去南郊祭祀時,看到白氣從祭壇升天。石勒非常興奮,回到宮裏後,馬上宣布赦免四年以下的刑事犯。石勒又派使者去封張駿為武威郡公,涼州各郡的稅收都歸他所有。石勒親自耕種藉田,回宮後,又赦免五年以下的刑事犯,賜給公卿以下的官員金銀棉布各有差別。石勒因為日蝕,三天避免上正殿,還命令各位公卿奉上密封的奏事。石勒禁止各州郡亂建祠堂,那些非正規的都被拆除,而那些真能興雲致雨有益於百姓的,則由郡縣官府把它們改造成正式的祠堂,並在裏外種植良種樹木,還準許祭祀五嶽四瀆的祭祀人員以下為祠堂的專差。

公元331年春正月,後趙大將劉征再次入侵婁縣和武進(今江蘇昆山一帶),晉徐州刺史郗鑒派兵把他趕走。

夏天,石勒來到鄴城,準備營建新宮。廷尉續鹹苦苦勸諫,石勒大怒道:“不殺了這老東西,朕的宮殿是蓋不成了!”便下令禦史將續鹹逮捕下獄。中書令徐光進諫道:“陛下天資聰睿,超過唐堯虞舜。然而現在卻不想聽忠臣之言,豈不變成和夏癸和商辛一樣的君主了?他的話可用則用,不可用也應當容忍,怎麽可以一下子就因為直言而殺大臣!”石勒歎道:“我身為人君,卻不能隨心如欲到了這步田地!朕豈不知道他的話是忠言?先前不過是玩笑而已。老百姓家裏如果有百匹棉布的資產,還都想修建別墅,何況朕有天下之富,萬乘之尊!這個宮殿我遲早一定要修建的。今日暫且下令停了,以成全我直臣的氣魄。”於是賜給續鹹絹布百匹以及稻穀百斛。

石勒又下書命令公卿百僚每年推薦賢良、方正、直言、秀異、至孝、廉清各一人,政策答卷被選中為上等的官拜議郎,中等的官拜中郎,下等的官拜郎中。中舉的人可以互相薦引,拓廣招賢之路。石勒又在襄國城西修建明堂、辟雍、靈台三座宮殿。

九月,後趙境內大雨連綿,中山郡西北山洪暴發,衝倒巨木一百多萬棵沿江漂流下來,堆集在堂陽(今河北新河)一帶。石勒非常高興,跟各位公卿說道:“諸位愛卿知道嗎?這並非天災,實在是老天要朕營建鄴都罷了。”於是命令少府任汪和都水使者張漸等人監督營建鄴宮,石勒親自製定規模的大小。

十月,蜀梓潼、建平、漢固三郡少數民族都投降了石勒。石勒認為洛陽是中原的心髒,又曾是漢晉的京城,便有移都的意思,於是把洛陽當作南都,在那裏安置行台並任命治書侍禦史。

公元332年春正月,石勒趁宴請高句麗和宇文屋孤使者的機會,大宴群臣。酒喝得半醉時,石勒問徐光道:“朕可以和古代什麽樣的君主相比?”徐光道:“陛下的神武和籌略勝過漢高祖,雄藝和卓犖則超越魏太祖。自從三王以來,無人可比,隻亞於黃帝軒轅而已。”石勒笑道:“人豈能沒有自知之明!愛卿說的太過頭了。朕如果遇到漢高祖,則應當北麵事奉於他,和韓信彭越之流比肩。如果遇到漢光武帝,則會和他並驅中原,鹿死誰手還不得而知。大丈夫做大事情,應該礌礌落落,像日月一樣皎然,朕到底不會效法曹孟德和司馬仲達,欺負人家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所以說朕應當在二劉之間,豈能和黃帝軒轅相比!”群臣全都磕頭頓首,高呼萬歲。

石勒雖然沒有文化,但很喜歡讓儒生們讀書給他聽,時常用他自己的理解來議論古今得失,聽他議論的人無不心悅誠服。石勒曾叫人讀《漢書》給他聽,當聽到酈食其勸劉邦立六國諸侯的後代為王時,吃驚地問道:“這辦法絕對行不通,漢高祖怎麽這樣還能得到天下?”待到聽了留侯張良諫止了劉邦後,才說:“幸好聽了張良的!”

晉將趙胤攻克馬頭,石堪派部將軍韓雍去救,但來不及了,韓雍便入侵南沙和海虞,俘獲了五千多人。郭敬退到樊城去時,晉人再次攻取了襄陽。這年夏四月,郭敬又攻拔了襄陽,留下衛戍部隊後才回去。

夏季,境內暴風大雨,雷電震壞了建德殿端門和襄國市西門,有五人被雷打死。西河介山一帶下冰雹,有小雞那麽大,在平地有三尺高,在水溝裏則有丈餘,行人禽獸被砸死的數以萬計,災害覆蓋太原、樂平、武鄉、趙郡、廣平、钜鹿等長達千餘裏的郡縣,樹木全被摧折,莊稼蕩然無存。

石勒正式在東堂身著帝服升朝,問徐光道:“曆代以來這麽巨大的災害有過幾次?”徐光答道:“周、漢、魏、晉都曾有過。不過雖然天災是天地間的常事,然而明主未必不會因此做些變革,用以表現對天怒的敬意。去年陛下下令禁止民間過寒食節(清明節前一二日,紀念春秋時晉臣介子推的節日)。介子推是陛下家鄉的神,受到曆代百姓的尊崇,也許真是不可替代的。即使隻有一個人籲嗟抱怨,王道還是有所虧損,更何況群神全都怨憾,豈能不驚動上帝,讓他發怒!即使不能讓全天下都一樣,但在晉文公所封的介山左右,陛下還是應當聽任百姓去信奉祭祀他。”石勒便下書道:“寒食節既然是並州的傳統風俗,朕生長在本地,當然不能例外。先前有外臣提議,認為介子推隻不過是諸侯的臣下,當帝王的不應該顧忌他,所以朕聽從了這一提議。但真不知會因此導致這場天災!介子推雖然隻是朕家鄉的神,但在寒食節非法吃熱食的人也不能因此亂了規矩。所以朕下令讓尚書檢點傳統和法典,作出結論後再報上來。”有司商議之後,上奏說,因為介子推被曆代百姓長久尊崇,所以請求皇上普遍恢複寒食節,並為他種植優良品種的樹木,為他修建祠堂,派專人奉祀。

石勒的黃門郎韋謏反駁道:“根據《春秋》,是因為把藏冰的地方安置在不適當的地點,才導致陰氣發泄而成為冰雹。如果說是因為介子推的緣故,那麽在他以前就已經有過冰雹,那又是什麽原因?這其實隻不過是陰陽乖錯造成的。況且介子推是位賢者,怎麽會做出如此殘暴害人的事!用陰間的事情來做答案,會是沒有結果的。現在陛下雖然建造了許多冰室,但我擔心所藏的冰都不在固陰護寒的地方,而多數是在山川的邊側,陰氣泄漏後成為冰雹。以介子推的忠賢,讓綿山介山(今山西綿山)一帶奉祀他是公允的,但讓全天下人都這麽做則是行不通的。”石勒覺得有理,接受了這一提議。於是石勒把冰室都遷移到寒氣很重的地方,讓在並州像往常一樣恢複寒食節。

程遐勸石勒道:“中山王不僅勇悍,而且很會權略,大臣們沒人比得上。我看他的誌向,除了陛下之外,沒一人他看得起。再加上他心狠手辣,久為將帥,威振內外,他的兒子們年齡也都大了,個個手握兵權。陛下在,當然不會出什麽事,但我擔心他未必甘當少主的臣下。陛下應當早日把他除去,以免壞了大事。”石勒說:“現在天下尚未安定,太子年級還小,應當得到強人的輔佐。中山王是我的骨肉至親,有輔佐王命的功勞,正應當委以伊尹霍光的重任,何至於像愛卿說的那樣!愛卿大概擔心沒機會以帝舅的身份獨攬大權。不要太操心,朕一定會讓愛卿當顧命大臣。”程遐哭道:“臣考慮的全是公家大事,陛下卻以為我打私人小算盤而拒絕忠言,這樣怎能達到所謂明主敞開襟懷接納進言,忠臣無話不說的境界!中山王雖是皇太後收養的,但畢竟不是陛下的血親,不可當做親人一樣期望於他。仗著陛下的神規,他雖然建立了一些鷹犬般的微小功勞,陛下對他們父子的恩榮酬報也非常足夠了。曹魏任用司馬懿父子,終於把皇鼎帝祚淪落到他們手裏。從這方麵看,中山王將來怎麽可能有益於陛下!臣因為緣分和幸運,把自己妹妹送進東宮,臣如果不竭盡全力為陛下進言,誰還會這麽做呢!陛下如果不除掉中山王,臣可以預見到將來可能沒有後代來祭祀陛下的宗廟。”石勒不聽。

程遐退下後把這事告訴給徐光,徐光說:“中山王經常切齒痛恨我們二人,我擔心他非但危及趙國,也將成為我們的家禍。”幾天後,徐光趁便跟石勒說:“現在國家無事,而陛下神色好像有點不對,有什麽原因嗎?”石勒說:“吳蜀未平,書軌不一。司馬家還在丹陽並未絕滅,朕擔心後世不會把朕當作受命之王。一想到這裏,便不知不覺憂見於神。”徐光說:“臣還以為陛下正為腹心之患憂慮,哪還有時間憂慮四肢!為什麽這麽說呢?曹魏繼承東漢,是正統的帝王;劉備雖然興起於巴蜀,但不能說漢沒有滅亡!孫權在吳,就像今天在四川的李氏。陛下苞括洛陽長安二都,掃蕩平定中原八州,帝王的正統不在陛下,卻會在誰那裏!中山王憑藉陛下的威略,所向無敵,然而天下都認為他的英武亞於陛下。而且他資性不仁,見利忘義。他們父子不但一道占據權位,勢傾王室,還耿耿常有不滿之心。近來他在東宮侍宴,有輕視皇太子的臉色。臣擔心陛下萬年之後,宗廟一定會荒蕪而荊棘叢生,這才是心腹的重病,希望陛下三思。”石勒默然無語,有點心動,才開始命令太子省閱尚書省上奏的事項,讓中常侍嚴震參考綜合,然後決定可行與否,隻有征伐處斬等大事才直接上呈給自己。於是嚴震的大權超過了宰相,從那以後,中山王石虎的權力開始下降,他的庭院變得門可羅雀。石虎愈益怏怏不樂。

公元333年春正月,石勒派遣使者到建康和東晉修好,但東晉朝廷居然下詔把石勒贈送的錢幣全都燒毀。

石勒來到鄴城,臨幸石虎的宅第,跟他說道:“因為國力有限,所以不能同時大肆營建。待到朕的宮殿建成後,應當為中山王起造豪華的宅第,千萬不要為這小事悶悶不樂。”石虎免冠拜謝,石勒說:“朕與中山王共有天下,有什麽好謝的!”當是有大象那麽大的流星,尾巴有蛇的形狀,從北極西南方向流過天空達五十多丈,光亮照明大地,然後丟進黃河,巨大的聲響九百多裏外都聽得到。同時有黑龍出現在一口鄴城古井中,石勒看到這龍,十分高興,便在鄴城上朝召見大臣。

石勒又命令各個郡國安置學官,每郡任命博士祭酒二人,帶弟子一百五十人,三次考試通過之後,即可到京城或郡府任職。石勒還擢拜五位太學生為佐著作郎,記錄並論述時事。

當時大旱,石勒親自前往廷尉審理囚徒,五年以下的刑事犯都從輕發落後遣送回家,比較嚴重的石勒賜給他們酒食,讓他們沐浴,一律等到秋後論處。在審理了罪犯之後,石勒尚未回到皇宮,天上就下降了大雨。

六月,石勒前往他的郊外灃水宮,但因為病重不得不回到襄國。知道自己不行後,石勒召中山王石虎和太子石弘以及中常侍嚴震等人進入禁中侍奉疾病。石虎偽造詔書,命令石弘和嚴震以及朝廷內外的大臣和親戚不得入宮。石勒疾病加重,但外頭沒人知道。石虎又偽造詔書召秦王石宏和彭城王石堪到襄國來。石勒病稍好些時,見到石宏,吃驚地問道:“朕讓秦王處守藩鎮,正是為了防備今日。是有人召秦王回來嗎?還是你自己來的?如有人召你回來,當按法律處斬!”石虎害怕了,說道:“秦王思念陛下,暫時回來探望而已,現在即刻讓他回去。”但仍然把他留在京城。幾天後,石勒再次問起,石虎撒謊道:“受詔時即已經遣回了,現在一定在半路上了。”

廣阿(今河北隆堯)鬧蝗災,石虎秘密派他兒子冀州刺史石邃率領三千騎兵在蝗災區巡邏。有隕石在鄴城東北六十裏外墜落,最初天上出現像戲幕般的紅黑黃各色雲彩,長達幾十匹,互相交錯,聲如雷震。隕石墜地時熱氣如火,飛起的塵土遮天蔽日。當時有正在耕作的農夫上前觀看,地上還在燃燒沸騰,他見到一塊方圓一尺多的看去很輕的青色石頭,敲擊之間聲音就像如磬石一般。

秋七月,石勒臨死前留下遺命道:“三日內即下葬,朝廷內外百官在下葬後即可脫去喪服,在這期間不要禁止婚娶、祭祀、飲酒、食肉,所有地方文武官員都不得擅離職守前來奔喪。用平時的服裝收斂,放在平常的車輛上,棺柩裏麵不藏金寶,也不放器玩。太子年幼,恐怕不能承擔朕的遺誌。中山王以下文武官員都必須各負其責,不要違背朕的命令。太子與石斌應當和睦共處,司馬氏骨肉相殘的教訓是你們的殷實借鑒,一定要敦厚清穆。中山王可以深深思考周公霍光的功績,不要給後人留下任何口實。”不久石勒便去世了,死時六十歲,在位十五年。

要想知道後趙在石勒之後的命運,請看另一個係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