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胡亂華係列五:兩趙爭雄之十六:石虎生擒劉嶽和石聰消滅李矩

(2015-10-28 09:12:05) 下一個

後趙平定了山東的曹嶷後,又於公元324年正月派大將石瞻(石瞻是石閔也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冉閔的父親。詳情見冉魏係列)入侵下邳。石瞻打敗晉將劉長後又進逼蘭陵,接著又打敗彭城內史劉續。東莞太守竺珍和東海太守蕭誕都在本郡叛變投降石勒。石勒征召在徐揚二州的後趙軍隊,讓他們和石瞻在下邳會合。晉徐州刺史劉遐大為恐懼,又從下邳退到泗口(今江蘇淮安)。

同時,後趙司州刺史石生和前趙河南太守尹平在新安大戰,尹平戰敗被殺。石生接著攻克了十來個前趙的壁壘,掠奪了五千多戶人家後凱旋而歸。自此兩趙的矛盾加深,經常互相攻掠,河東和弘農(山西河南交界)一帶被搞得民不聊生。

石生從延壽關(今河南鞏義)出來入侵許昌和臨潁一帶,俘獲上萬,投降的有二萬。石生於是攻陷康城,又進攻堅守在陽翟(今河南禹州)的晉將郭誦。郭誦和他大戰,把石生打得落花流水,打死後趙將士一千餘人。石生收集散卒,退守康城。後趙汲郡內史石聰聽說石生失敗,急忙前往相救,同時進攻並打敗晉司州刺史李矩和潁川太守郭默,俘獲男女二千多人。

這一時期,石勒任命右常侍霍皓為勸課大夫,與典農使者朱表和典勸都尉陸充等大臣循行各個州郡,核定戶籍,鼓勵百姓從事農業和桑業(養蠶業)。農桑業最好的地方官吏被賜予五大夫的封號。

石勒打算在近郊狩獵,主簿程琅勸道:“劉家(前趙)和司馬家(晉)的刺客到處都是,一旦變故倉卒發生,即使帝王也不過一夫之敵而已。孫策當年的教訓不可不考慮!況且枯木朽株都可能為害,飛馬馳騁的危害,曆來都應當警戒。”石勒勃然大怒道:“我自己覺得身體不錯,完全能夠自我裁量。先生隻管文書的事情,用不著操心這些事。”不幸的是,當天在狩獵驅趕野獸時,石勒的馬撞上一棵大樹死了,石勒自己也幾乎喪命,才後悔道:“不用忠臣之言是我的過失。”便賜給程琅朝服錦絹,封他為關內侯。於是大臣們謁見時,爭著進獻忠言。

公元325年三月,劉曜立皇後劉氏。這段期間,有隻鳳凰帶著五隻小鳳凰飛到以前的未央殿來,停留了五天,一直悲鳴而不肯進食,然後都死去了。

北羌王盆句除依附前趙,後趙石勒的大將石佗自雁門出上郡襲擊他,俘獲了三千部落人家,還繳獲了一百多萬牛、馬、羊,然後才離開。劉曜派中山王劉嶽追趕他們,劉曜親自率軍進駐富平,作為劉嶽的聲援。劉嶽與石佗在河濱大戰並大敗他們,石佗本人和六千多後趙將士都陣亡了,光跳河淹死的就多達五千餘人,劉嶽把被他們掠奪去的東西全部收回後凱旋而歸。

楊難敵在漢中一帶打敗成漢軍隊後,回來襲擊並收複了仇池,還生擒了前趙鎮南將軍田崧。楊難敵讓田崧站在他麵前,左右禁衛命令田崧給楊難敵下拜。田崧瞋目叱罵道:“你個氐狗!哪有天子的地方大員向賊人下拜的!”楊難敵跟他說:“子岱,我將和你共定大業。你既然能夠忠於劉氏,為什麽不能忠於我呢!”田崧厲色大言道:“賊氐,你本來不過一個奴才,談什麽大業!我寧為趙鬼,也不為你的臣下!”田崧看見前排有一人,便衝上前去奪了他的佩劍,轉過身來直刺楊難敵,但沒有刺中,結果被楊難敵殺了。

同時,前趙都尉魯潛在許昌叛變,投降了後趙。夏四月,後趙大將石瞻打敗鎮守鄒山的晉兗州刺史檀斌,把他殺了。

後趙大將王騰襲殺石勒的並州刺史崔琨和上黨內史王昚,占據並州投降了前趙。

晉潁川太守郭默打算襲擊豫州刺史祖約,晉司州刺史李矩沒禁止得住他,結果郭默被祖約打敗。石勒派他養子石聰趁機襲擊郭默。郭默害怕後患未已,便準備投降前趙皇帝劉曜,因此派謀士鄭雄前往詣見李矩,想和他商議,但李矩堅決不答應。石勒派部將石良率領精兵五千去襲擊李矩,李矩抗擊但出師不利。郭誦弟弟郭元又被後趙軍隊俘虜,石勒便讓人帶信勸說李矩道:“去年我東平曹嶷,西擯猗盧,所向披靡。李矩真像牛角一樣,怎麽到現在還不肯歸命於我?”並告訴他郭元在他手裏。李矩把信出示給郭誦看,郭誦說:“昔日王陵的母親在賊人手裏,他仍然不改變主意,弟弟又當何論!”石勒又派人贈送麈尾馬鞭給郭誦獻殷勤,郭誦照樣不回答。

後趙大將石生駐軍在洛陽,經常出兵寇掠河南一帶。李矩和郭默的軍隊多次打敗仗,又缺乏糧食,最後不得不派遣使者請求依附前趙。前趙皇帝劉曜派大將劉嶽率領附近郡縣的甲士五千人和宿衛精卒一萬人迅速前往孟津,派大將呼延謨率領荊司二州的軍隊從崤關澠池東進,想會合李矩和郭默,共同攻打石生。劉嶽攻克孟津和石梁兩個後趙的衛戍,斬獲五千多人,進而把石生包圍在金墉。石虎率領步騎四萬人從成皋關出兵,和劉嶽在洛西大戰。結果劉嶽兵敗,自己還中了流矢,便退保到石梁。石虎修建塹壑和柵欄把石梁團團圍住,把劉嶽軍隊和外界完全隔絕。劉嶽軍隊斷糧後,隻得殺馬吃。石虎又進擊並打敗了呼延謨,把他殺了。

劉曜親自領兵救劉嶽,石虎率領三萬騎兵和他大戰。劉曜大將劉黑在八特阪攻擊石虎大將石聰,打得他落花流水。但是當劉曜駐軍在金穀時,夜晚軍中無故大驚,士卒奔逃潰散,劉曜不得已而退到澠池。夜裏又再次驚潰,劉曜隻得退歸長安。

六月,石虎攻拔石梁,生擒了劉嶽及其將佐八十餘人,氐羌將士三千餘人,把他們都送到襄國,然後殘忍地活埋了劉嶽的士卒九千人。石虎接著進攻占據並州的王騰,捉住後把他殺了,再次活埋了他的士卒七千多人。劉曜回到長安,身著素服,住在郊次,為陣亡將士哭喪,七天後才進城,憤恚成疾。

郭默再次被石聰打敗,而李矩的實力也開始衰弱。郭默深為憂懼,便解下印綏交給謀士殷嶠,交待他說:“李使君待我甚厚,我現在離棄他而去,實在無顏當麵拜謝。三日後你可以前往拜見李使君,告訴他我走了。”便從密城往南逃到陽翟,打算前往建康。李矩聽說後大怒,派部將郭誦等人帶信給郭默,又命令郭誦道:“你知道唇亡齒寒的典故嗎?昔日之所以迎接郭默,都是由於愛卿的緣故。今日他臨難逃走,愛卿也必須把他留住。”郭誦追趕郭默直到襄城,郭默自知有負於李矩,便丟棄妻兒,單騎南遁。郭誦隻好帶上郭默的殘餘部眾回來。李矩對待郭默的妻兒還象以前一樣好。

李矩將士看到大勢已去,便陰謀叛降後趙。李矩不能製止,隻好帶領剩下的隊伍南走,準備回歸東晉朝廷。大部分人在路上都跑掉了,隻有郭誦以及郭方,張景,苟遠,騫韜、江霸、梁誌、司馬尚、季弘、李瑰、段秀等一百多人丟棄家人追隨李矩。到魯陽縣時,李矩不慎從馬上跌下摔死,部眾把他安葬在襄陽的峴山。李矩的長史崔宣帶領剩下的二千晉兵投降了後趙。於是繼王浚,劉琨,祖逖之後,晉在河北的最後主將李矩也敗亡了。於是司、豫、徐、兗的地盤,以淮河為界,先後全被後趙占領。

石勒命令把洛陽的晷影儀遷徙到襄國,把它陳列在單於庭院。石勒又讓人把他的佐命功臣三十九人銘刻在一座石函上,然後把它放置在建德前殿。石勒又在襄國修建桑梓苑。

要想知道兩趙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