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胡亂華係列五:兩趙爭雄之十四:石勒除掉徐龕和劉曜消滅陳安

(2015-10-24 13:34:04) 下一個

公元321年秋七月,晉元帝任命尚書仆射戴淵為征西將軍,負責司、兗、豫、並、雍、冀六州的軍事兼司州刺史,鎮守合肥。

作為豫州刺史的祖逖,覺得戴淵是東吳人士,雖然頗有才望,卻沒有宏偉致遠的誌向。況且自己多年披荊斬棘、收複河南不少失地,而戴淵雍容華貴卻沒有收複寸土之功,現在卻成為統帥並且是自己的上司,祖逖因此不免意氣消沉,怏怏不樂,又聽說荊州刺史王敦與司馬睿寵臣劉隗和刁協矛盾很深,東晉將會有內難,便知道北伐大業必定不會成功,因而感慨發病。當時中原的平民和士人都認為祖逖應當從武牢(即滎陽附近的成皋關)推進,而他反而據險不前。也有些人勸諫,但祖逖皆不采納。祖逖雖然內懷憂憤,然而還是不斷努力進取。他營建武牢城,城北麵臨黃河,西接成皋,四麵看去可算一望無際。祖逖擔心城南沒有堅壘,容易被胡賊襲擊,便派他從子汝南太守祖濟率領汝陽太守張敞和新蔡內史周閎去修築城南堡壘。可惜堡壘尚未建成,祖逖就一病不起。起先,晉大臣華譚和庾闡曾問術人戴洋,戴洋說:“祖豫州九月當死。”後來,在豫州的天空可以看到一個不祥的星座,曆陽人陳訓跟旁人說:“今年西北大將當死。”祖逖也見到這星座,說道:“這就是我了!剛剛平定了河北,老天就要殺我,真是不想保祐國家。” 公元321年九月,祖逖在雍丘去世,死時五十六歲。朝廷追贈他為車騎將軍。豫州軍民聽到他的死訊,都像死了父母一般悲痛,譙梁一帶都立祠紀念他。

和祖逖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另一個晉將徐龕。當初,晉彭城內史周撫殺了沛國內史周默,率領他的部隊投降石勒。晉元帝下詔任命下邳內史劉遐兼任彭城內史,與徐州刺史蔡豹和泰山太守徐龕共同前去討伐周撫。

公元319年春二月,劉遐和徐龕進攻在寒山的周撫,打敗並殺了他。最初,掖縣(山東)人蘇峻聚眾數千在鄉裏結壘自保,很多人從遠近不同的鄉村都來歸附他。當時占據山東的曹嶷怕他越來越強大,便準備攻打他,於是蘇峻帶領他的部眾飄海前來投奔東晉。晉元帝任命蘇峻為鷹揚將軍,派他去幫助劉遐討伐周撫。在周撫被平定之後,朝廷因功任命劉遐為臨淮太守,蘇峻為淮陵內史。

周撫敗走時,是徐龕的部將於藥追上並殺了他,但待到朝廷論功行賞時,劉遐卻得到首功。徐龕因此大怒,便在四月據泰山反叛,降歸石勒,自稱兗州刺史。

六月,徐龕入侵劫掠濟岱(即泰山)一帶,攻破東莞(今山東沂水)。秋八月,晉元帝任命大臣羊鑒為征虜將軍兼征討都督,監督徐州刺史蔡豹、臨淮太守劉遐、鮮卑段文鴦等人前往討伐徐龕。

公元320年閏三月,羊鑒在下邳(今江蘇睢寧)駐軍,畏敵不敢前進。蔡豹在檀丘(今山東平邑)打敗徐龕,徐龕求救於後趙。於是石勒派遣部將王伏都前往相救,又派大臣張敬帶兵作為後繼。石勒對徐龕有很多要求,而王伏都又十分淫暴,所以徐龕日子十分不好過。張敬抵達東平時,徐龕懷疑他是來襲擊自己的,便把王伏都等三百多後趙將士殺了,又請求投降東晉。石勒大怒,便命令張敬據險守衛東平。晉元帝也討厭徐龕的反覆無常,不接受他的投降,反而命令羊鑒和蔡豹及時進剿徐龕。羊鑒與劉遐等人仍然互相猜疑,又各自上奏給朝廷,搞得蔡豹左右為難,許久不能進軍。

八月,石勒派遣石虎率領步騎四萬攻擊徐龕,徐龕派謀士劉霄往見石勒,並送妻子作為人質,乞求投降,石勒答應了。蔡豹進駐卞城,石虎出兵把他打敗,蔡豹不得不退守下邳。徐龕襲取蔡豹留在檀丘的輜重,蔡豹部將留寵和陸黨雖然奮力作戰,然而最終還是寡不敵眾而戰死,蔡豹因此也被徐龕打敗。蔡豹連夜逃遁,石虎乘勝進軍到封丘(河南),在那裏安置了衛戍部隊後凱旋而歸,還把那裏的士族三百家遷徙到襄國的崇仁裏,派置公族大夫領導他們。

蔡豹失敗後,想前往建康請罪,北中郎將王舒勸止他道:“胡寇剛來,使君暫且應當堅守職位,努力保護百姓,等到賊兵退後再回朝謝罪也不晚。”蔡豹便暫且留在前方。晉元帝聽說蔡豹敗退,便派使者捉拿他。王舒得命後,連夜派兵包圍蔡豹,蔡豹以為是敵寇前來,便指揮部下抗擊,後來聽說有朝廷詔書才停止抵抗。王舒於是將蔡豹送往建康,冬十月,朝廷將蔡豹處斬,並將他的屍體在東市示眾三日。蔡豹死時年五十二歲。蔡豹在徐州時,內撫將士,外懷群眾,很得周圍百姓的人心,軍民聽說他的死,都哀悼他並為他惋惜。

第二年即321年二月,徐龕再次投降東晉。一年後即公元322年二月,石虎率領四萬精銳攻擊徐龕。徐龕堅守在泰山城,守而不戰,石虎修築長圍與他長期相持。秋七月,石虎攻拔泰山,捉拿了徐龕,把他送到襄國去。石勒很氣徐龕的反複無常,便把他裝在一個皮囊裏,從一百多尺高的城樓上拋下,活活把他摔死,還讓王伏都等人的妻子把他的心肝挖出來吃掉。石勒同時活埋了徐龕的降卒三千人。晉兗州刺史劉遐大為恐懼,便從鄒山退到下邳。晉琅邪內史孫默在琅邪(今山東臨沂)反叛投降石勒,徐州兗州一帶民間壘壁也大多送孩子做人質給石勒請求投降,石勒就地拜這些壘主為地方守將和官吏。於是豫州兗州青州的大部分地盤都落入了石勒手裏。

石勒的事暫且按下。公元322年二月,前趙皇帝劉曜親自帶兵進攻仇池的氐王楊難敵,楊難敵出戰但不能取勝,隻好退保仇池。仇池國的氐民和羌民多數都投降了劉曜。劉曜隨後再次往西到南安去討伐已故晉王司馬保的部將楊韜。楊韜害怕,便和隴西太守梁勳等人投降了劉曜,都被劉曜封為列侯。劉曜派侍中喬豫率領五千甲士將楊韜等人以及隴右的一萬多戶人家遷徙到長安。劉曜再次進攻仇池。適逢軍中大鬧瘟疫,劉曜自己也病了,便打算帶兵回長安;但擔心楊難敵會趁勢在後麵追擊,於是派光國中郎將王獷去遊說楊難敵,向他曉諭禍福利害,楊難敵便派使者向劉曜稱藩。劉曜封楊難敵為假黃鉞,負責益、寧、南秦、涼、梁、巴六州、隴上、西域的軍事,上大將軍、益、寧、南秦三州牧、武都王;他的子弟被封為公侯列將二千石以上的達十五人。

劉曜封署的秦州刺史陳安在劉曜回來的路上請求謁見劉曜,劉曜因為生病沒有見他。陳安大怒,以為劉曜已死,便在附近大肆掠奪後才回去。劉曜病得很重,隻能乘馬車回長安,讓部將呼延寔在後麵監督輜重。陳安伏擊呼延寔的部隊,把輜重全都搶走,然後跟被俘的呼延寔說:“劉曜已死,將軍還能輔佐什麽人!我將和將軍共定大業。”呼延寔叱罵他道:“你個狗輩!受人的寵祿而反叛,難道你以為你的智能比得上主上?我見你沒幾天就要在上邽的東市被砍頭梟首,還談什麽大業!趕快把我殺了,懸掛我的頭顱在上邽的東門,讓我好看到大軍入城!”陳安大怒,把呼延寔殺了,然後任命呼延寔的長史魯憑為參軍。陳安又派他弟弟陳集率領三萬騎兵追趕劉曜。劉曜的衛將軍呼延瑜反擊並殺了陳集。陳安隻好退回上邽。

劉曜從南安過來。陳安派部將劉烈和趙罕襲擊並攻拔了汧城(今陝西隴縣)。隴上的氐民和羌民都來依附陳安。於是陳安的勢力變得十分強盛,有十多萬部眾。陳安便自稱大都督、假黃鉞、大將軍、雍、涼、秦、梁四州牧、涼王,任命趙募為相國。魯憑覺得陳安這樣向劉曜挑戰無非死路一條,但勸諫無效,便對陳安大哭道:“我不忍見到陳安之死!”陳安大怒,命令手下把魯憑殺了。魯憑說:“死自然是我的本分。請懸掛我的頭顱在上邽的東市,我要看到趙人在那裏處斬陳安!”陳安於是殺了魯憑。劉曜聽說後,痛哭道:“魯憑是位賢人,百姓的希望。殺害賢人,是杜塞天下人的情懷。升平時代的君主還不敢得罪臣下和妻妾的心,何況現在四海是如此大亂!陳安在求賢的時候還這樣殺害賢人,我知道他真是無所作為!”

不久,休屠王石武在桑城投降,劉曜非常高興,便任命石武為使持節,負責秦州隴上混雜胡人的軍事,兼平西大將軍、秦州刺史,封酒泉王。

這年秋季,劉曜開始禁止沒有官職的人騎馬,俸祿八百石以上的婦女才能穿錦繡服裝,從秋收農工完畢後,民間才可以飲酒,除非宗廟社稷的祭祀一般不能殺牛,違犯條例的都得處死。劉曜還親臨太學,當麵引試學生,成績優秀的都拜郎中。

這年劉曜的皇後羊氏去世,諡為獻文皇後。羊氏內有特寵,外參朝政,為劉曜生了劉熙、劉襲、劉闡三個兒子。

十二月,劉曜在粟邑安葬了他的妻子和父母,然後大赦。他所建的陵園下方周長二裏,上麵高達一百尺,使用了六萬勞工,隻花了一百天建成。勞工日夜加班,夜晚點著燭火還幹,非常辛苦,因此怨聲載道。遊子遠諫道:“臣聽說聖主明王或忠臣孝子在安葬親人的事情上,不過做到棺木足以容身,外槨(放棺木的大棺)足以放進棺木,墓穴足以容納外槨而已,既不封諡,也不種樹,不在這方麵窮計較。但願陛下將聖慈的心意安靜地普及全民,遠見卓識,總以清廉儉樸,體恤百姓為先,以社稷的資產和儲蓄為本。如今這兩座陵園的費用已計達到上億,六萬民工一百日作成,所用的就等於六百萬工日。這兩座陵園下麵還都禁錮三泉,上麵高達百尺,推積的石頭成為小山,充填的沙土成為土丘,發掘的古墓成百上千。勞工困乏得呼天叫地,累死餓死的人暴屍原野,哭聲到處都是。臣私下以為這樣既無益於先皇先後,而且還徒勞地喪失國家的儲備。陛下如果追尋堯舜的軌跡,那麽用不著一百萬的工日,費用也不過千計,這樣則下無怨骨,上無怨人,先帝先後的墓穴會像泰山那麽安全,陛下又會享有像舜、禹、周公那樣的美譽。惟請陛下明察。”

劉曜不聽,照樣派大將劉嶽等人率領一萬騎兵,到太原去迎接父親和弟弟劉暉的棺柩過來。結果迎喪的隊伍發生嚴重瘟疫,死了十分之三四的人。上洛男子張盧死了二十七天後,有盜賊發掘了他的墳墓,張盧竟然得以複蘇。劉曜安葬了他的父親,把他的墓地叫做永垣陵;也安葬了妻子羊氏,墓號叫顯平陵。劉曜接著大赦境內死罪以下,賜給人們爵位二級,還給孤老貧病不能自立的人們程度不同一定的穀棉。

後來墓地那裏下了幾場暴雨,震壞了劉曜父親陵園的門屋,大風竟然把他父親的寢堂刮到牆外五十多步遠的地方。劉曜得悉後,上朝避開正殿,身著素服在東堂連哭了五天,並派鎮軍將軍劉襲和太常梁胥等人負責修繕恢複的工程。這場災害之前鬆柏和其他樹木都已經成林,到這時居然全都幹枯了。

這年年底,西涼的張茂派將軍韓璞帶兵奪取了隴西和南安一帶的一些地盤,在那裏安置西涼的秦州。

公元323年六月,陳安在南安包圍了征西將軍劉貢。休屠王石武從桑城帶兵直奔陳安的老巢上邽,以此解救南安之圍。陳安聽說後大為驚懼,率軍飛馬馳回上邽,和石武的軍隊在瓜田相遇。石武因為眾寡不敵,便退保到張春原來的壁壘裏。陳安帶軍追趕石武,罵道:“叛逆胡奴!我一定要生擒這奴才,然後再殺劉貢。”石武閉壘堅守。劉貢從後頭過來打敗陳安的殿後部隊,殺死或俘虜了一萬多人。陳安又飛馳回來相救,但被劉貢打敗。石武趁機率領精騎一擁而上,陳安的部眾因而完全潰敗。陳安收拾了殘兵八千多騎,退保隴城(今甘肅秦安東)。劉貢便留下石武都督殿後部隊,自己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因此很快便將陳安包圍在隴城。

秋七月,劉曜親自帶兵增援劉貢包圍隴城,同時派兵包圍上邽。陳安想憑自己的勇猛,經常出戰,但總被劉曜擊敗,先後陣亡了八千多人。右軍將軍劉幹進攻並占領了平襄,於是隴上各縣都投降了劉曜。劉曜赦免了隴右死罪以下的所有人,隻有陳安和趙募不在其列。

陳安把部將楊伯支和薑衝兒等人留下守衛隴城,自己率領幾百精騎突圍而出,想去帶領上邽和平襄的部眾回來解救隴城之圍。陳安突圍出城後,才知道上邽被圍,而平襄已經陷落,隻好往南出奔到陝中。劉曜派將軍平先和丘中伯率領勁騎追趕。陳安和手下十來名壯士騎馬在陝中和追兵格鬥。陳安左手揮舞七尺大刀,右手運用丈八蛇矛,誰要靠近他則刀矛俱發,馬上殺死五六人,遠的他則左右開弓,把追兵射走。平先也不甘示弱,勇捷如飛,和陳安搏鬥,三場交鋒後,便奪了陳安的蛇矛,然後退回陣去。這時日暮而且雨下得很大,陳安便拋棄了戰馬,和左右五六個壯士徒步越過山嶺,躲在一個溪澗裏。前趙兵到處搜索,卻不知道他們在哪裏。次日,陳安派部將石容前去偵查前趙兵的動靜,不幸被輔威將軍呼延青人捉獲。呼延青人拷問他追問陳安在哪裏,石容始終不肯開口,呼延青人便把他殺了。雨停之後,呼延青人循著石容的足跡,在澗曲上找到了陳安,捉住後將他殺了。

陳安善於安撫將士,和他們同甘共苦,比及陳安死時,隴上百姓無不追思他,為他作了一曲《壯士之歌》,歌說:“隴上壯士有陳安,驅幹雖小腹中寬,愛養將士同心肝。聶驄父馬鐵瑕鞍,七尺大刀奮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盤,十蕩十決無當前。戰始三交失蛇矛,棄我聶驄竄嚴幽,為我外援而懸頭。西流之水東流河,一去不還奈子何!”劉曜聽了後既感慨又有點悲傷,便命令樂府為這歌譜曲。

陳安出身貧寒,最早在長安市井賣藝為生,被南陽王司馬模偶然遇上看中,便不顧手下的反對,破格聘他為都尉。後來司馬模上奏請求派他世子司馬保為平西中郎將,出鎮上邽。秦州刺史裴苞本想拒絕司馬保進城,但最終還是逃到安定投奔安定太守賈疋去了。後來司馬模被劉粲打敗殺害,陳安便到秦州投奔司馬保,但卻因為和司馬保部將張春矛盾很深,才跑到隴城自立門戶,成為西北的一個重要割據勢力,直到這時被劉曜的前趙軍隊消滅為止。

楊伯支得悉陳安的死訊後,便殺了薑衝兒,以隴城投降劉曜。陳安部將宋亭則殺了趙募,也以上邽投降前趙。劉曜於是將秦州的大姓楊薑各宗族的二千多戶人家都遷徙到長安。當地的氐民和羌民都送孩子為人質請降。劉曜又任命赤亭的羌民領袖姚弋仲為平西將軍,封平襄公。劉曜的前趙這時達到鼎盛時期。

要想知道兩趙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