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胡亂華係列五:兩趙爭雄之六:石勒計殺王浚

(2015-10-10 09:31:58) 下一個

公元313年二月初,漢帝劉聰派人下鴆毒殺了客居平陽的晉懷帝司馬熾。夏四月,晉懷帝的死訊到達長安,晉皇太子司馬鄴舉哀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建興,成為晉湣帝。

漢中山王劉曜、司隸校尉喬智明、武牙李景年等人進攻長安,平西將軍趙染也帶領他的部眾加入他們。晉湣帝下詔讓麹允進駐黃白城抗拒漢軍。

同時石勒派侄子石虎進攻鄴都。晉守將劉演抵擋不住,逃到了廩丘,於是鄴都晉軍全部崩潰。晉將謝胥、田青、郎牧等人率領三台流民投降了石勒。石勒任命桃豹為魏郡太守,讓他安撫百姓。不久後,石勒用石虎取代桃豹鎮守鄴都。

石勒接著進攻苑鄉,活捉了當時名義上已經投降石勒的流寇首領遊綸。石勒看遊綸有才,便讓他成為手下謀士。石勒又進攻晉青州刺史李惲,在上白和李惲及其乞活軍交戰,把他們徹底打敗,李惲被殺。石勒準備將投降的乞活將士全都活埋,但偶然見到昔日的恩人郭敬也在被活埋的人中間,覺得此人麵熟,便上前問道:“你不就是郭季子嗎?”郭敬叩頭答道:“小人正是。”石勒急忙下馬拉住他的手哭道:“今日和恩人相遇,難道不是天意嗎!”當下便賜給郭敬衣服和車馬,任命他為上將軍,然後赦免投降的將士,盡數配備給郭敬。

四月,晉幽州刺史王浚任命烏丸人薄盛為青州刺史,又派女婿棗嵩都督各路兵馬進駐易水,然後送信要求鮮卑酋長段疾陸眷前來一道攻打石勒。段疾陸眷經過襄國一戰,已和石勒結好,因此拒絕前往。王浚大怒,用重金賄賂另一個鮮卑部落酋長拓跋猗盧,並送檄文給占據遼東的鮮卑酋長慕容廆,邀請他前來共同討伐段疾陸眷。拓跋猗盧派右賢王拓跋六修帶兵前去,但被段疾陸眷打敗。

五月,晉湣帝任命琅邪王司馬睿為左丞相;任命南陽王司馬保為右丞相,同時命令他們分別率領三十萬和二十萬大軍,與幽州刺史王浚和並州刺史劉琨率領的三十萬大軍一道進攻平陽,大舉伐漢。但王浚正和石勒相持,劉琨也被劉粲阻攔住,而在江南的司馬睿隻想偏安一隅,所以晉湣帝的伐漢宏圖也就成了一紙空談。

同時,石勒派孔萇進攻定陵(今河南舞陽)。王浚任命的兗州刺史田徽鎮守定陵,戰敗被殺。青州刺史薄盛害怕了,便拿下晉渤海太守劉既,率領部下五千人投降石勒。於是山東各個郡縣,相繼被石勒奪取。漢主劉聰提升石勒為侍中兼征東大將軍,又拜石勒母親王氏為上黨國太夫人,拜他妻子劉氏為上黨國夫人。劉氏身上掛帶的綬章和首飾都和王妃一個等級。

當時鮮卑段氏留下用以交換段末柸的人質這時逃回遼西,石勒非常憤怒,下令把他所經過的地方武官都殺了。

烏丸人審廣、遊裳、郝襲背叛了王浚,暗中派遣使者請降於石勒,石勒對他們厚加安撫接納。於是司冀兩州開始逐漸安寧,州裏百姓也開始交納租賦。石勒又建立太學,挑揀懂得經文有知識的官吏,任命他們為文學助手,然後剔選了親信部將的子弟三百人,讓他們從這些文學助手那裏受到教育。石勒母親王氏在這段時間裏去世,石勒暗中將她埋葬在山穀裏,沒人知道具體在哪裏。石勒然後準備了九命大禮,將母親虛葬在襄國城南。

石勒跟親信謀臣張賓說:“鄴是曹魏的舊都,我準備在那裏大興營建。但鄴都的風俗殷繁雜亂,必須派一位既賢能又有名望的人前往負責安撫。依據愛卿的意見,誰可以勝任?”張賓答道:“晉以前的東萊太守南陽人趙彭忠實坦誠以及機敏,值得信賴,而且非常有才幹。將軍如果任命他,一定不會失望。”石勒於是征召趙彭,任命他為魏郡太守。趙彭晉見石勒時哭著推辭道:“臣下我以往就職晉室,食用他們的俸祿。連犬馬都會留戀主人,晉室對我的恩典,我絕對不敢忘記。我知道現在晉室的宗廟已經荒蕪,就像洪流東逝,一去將不再複返。明公應符天命,成就大業,對我這的確是攀龍附鳳的好機會。但受到人家的恩惠和榮耀,卻再去侍奉其他姓氏,是臣下我發誓不做的事情。恐怕明公也未必允許我這麽做。如果能夠賜給臣下我剩下不多的幾年、成全臣下做個凡人的願望,那實在是明公恩賜給我的造化。”石勒聽了有點不高興,默然不語。張賓勸道:“將軍神旗所經過的地方,晉室官員學者很少不變節投降的。能夠以大義決定進退的人幾乎沒有。今天遇到這樣賢明的人,把將軍比作漢高祖,把自己比作四公,也可以說是君臣相知,也足以促成將軍在曆史上的顯著地位,何必非任命他作個官吏不可?”石勒聽了十分高興地說:“右侯的話正合我的心意。”於是賜給趙彭車輛和駟馬,用上卿的俸祿養著他,並聘用他兒子趙明為謀士。石勒然後任命石虎為魏郡太守,鎮守鄴都三台。石虎篡權的萌芽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這時晉並州刺史劉琨被漢主劉聰逼迫得很緊,處境不佳,所以從洛陽長安一帶過來避亂的多數流亡士人都投奔到幽州刺史王浚那裏去了。王浚因此日益強盛,又因為他父親字處道,王浚便自以為應了“當塗高”的讖語,於是陰謀自稱尊號。前勃海太守劉亮、北海太守王摶、司空助手高柔一再諫止,王浚居然把他們都殺了。北州的著名賢人霍原誌節清高。王浚屢次征聘他做官,都被他謝絕。王浚請教他關於自己準備稱王的事,霍原拒不回答。王浚老羞成怒,居然誣陷霍原和盜匪暗通,把他殺了,而且砍下腦袋示眾。因此幽州軍民又怕又恨,而王浚卻一天比一天更加矜豪,不親政事,所信任的都是些苛刻小人,而其中棗嵩和朱碩的貪婪橫行尤其厲害。北州有民謠說:“府中赫赫,朱丘伯;十囊五囊,入棗郎。”王浚聽說後,雖然也責備棗嵩,但卻不能追究他的罪責。又有歌謠說:“幽州城門似藏戶,中有伏屍王彭祖(王浚字彭祖)。”又有狐狸盤踞在刺史府大門,山雞跑到廳堂上旁聽政事,這些都是不詳征兆。王浚又經常征召勞役,導致百姓苦不堪言,很多人都叛逃到鮮卑人管轄的地區去。王浚謀臣韓鹹負責監護靠近鮮卑酋長慕容廆地盤的柳城(今遼寧淩源),因此經常在王浚麵前極力稱讚慕容廆能接納士大夫和平民,想以此暗示王浚,期望他也能從善如流。王浚聽了很憤怒,居然也把他殺了。

王浚開始時全力倚恃鮮卑和烏桓的強盛而狐假虎威,但後來二者都背叛了他。再加上幽州連年鬧蝗災旱災,王浚的勢力開始日益衰弱。石勒想襲取王浚,但不知道他的虛實,便打算派遣使者前去觀察。一些謀臣建議采用三國時羊祜和陸抗的辦法,請石勒寫信給王浚。當時張賓有病,石勒便到他的宅第探望並谘詢他。張賓說:“王浚利用鮮卑三部(段,拓跋,和慕容)的力量,大權獨攬。他雖然名義上是晉的籓鎮,其實心懷僭逆的打算。為此目的,他必然希望得到英雄人物的輔佐,好成濟他的事業。將軍英名威震海內,將軍的去就可以決定一個當權者的存亡。王浚想要得到將軍,就像當年項羽想要招回韓信一樣。今天將軍想用計派遣使者去他那裏,卻沒有表現出誠意。這樣隻能讓他心生猜疑,使得將軍想要對付他的打算畢露無遺。今後即使有奇妙的策略,也無法施展得開。大凡辦大事的人必定得先做出謙卑的樣子。所以將軍應當向王浚稱籓,推奉他為主公,即使這樣還恐怕王浚未必全信。羊祜和陸抗的事情,我看是行不通的。”石勒說:“右侯的話真是說到我心裏去了!”

十二月,石勒派遣舍人王子春和董肇帶著很多珍寶,奉表給王浚說:“我石勒本是小小的一個胡人,遭遇這世上的饑亂,因而流離失所,到處遇到厄運。後來不得已流竄逃命到冀州,隻希望互相保聚以救自己的性命。現在晉室的福運淪落,中原沒有主人。殿下是州鄉的名望,全國百姓景仰的貴人。成為帝王的,不是殿下還會是誰!我之所以拚死起兵,誅討暴亂,正是為了幫殿下驅除逆賊。但願殿下應天順人,早日登上皇座。我將像對待天地父母一般奉戴殿下,殿下可以考察我的微心,也應當把我看成殿下的兒子一樣。”

董肇又前往拜見王浚的女婿棗嵩,送上石勒的書信,說盡了好話,又用厚金賄賂他。

王浚因為段疾陸眷新近背叛了他,而地方上的很多士大夫和平民也離他而去,所以聽說石勒要來歸附,喜出望外,便問王子春道:“石公是一時的英雄豪傑,據有趙魏大地。他竟然要向我稱藩,我真可以相信他嗎?”王子春答道:“石將軍不但有軍事才能,力量也很強盛,正像殿下所說的那樣。但他覺得殿下是中州的眾望所歸,漢人和胡人都崇拜殿下。自古以來胡人成為輔佐名臣倒是有的,卻從沒有過成為帝王的。石將軍並非不想當帝王,而要讓給殿下。隻不過他認為帝王自有天數,並非憑智力可以取得的。即使強取得到,也必定不被上天和下民接受。當年項羽雖然強大,天下最終還是被漢占有。石將軍和殿下相比,就像陰精和太陽相比一樣。因此借鑒以前的事情,石將軍決定歸身殿下。這正是石將軍在明智和識時務方麵,之所以遠遠勝過於其他人的原因。殿下又有什麽好奇怪的呢!”王浚聽了非常高興,封王子春和董肇為列侯,派遣使者去石勒那裏報聘,並用厚金酬勞他們。

石勒謀士遊綸的兄長遊統當時是王浚的司馬。王浚擅自以朝廷名義分封時,他的大部分謀士都得到在朝內的敘用,隻有遊統被外派去鎮守範陽(今河北保定)。遊統因此心懷怨恨,便趁著他弟弟新近剛投靠石勒的機會,暗中派人想私下歸附石勒。石勒認為這又是一個深交王浚的好機會,便殺了遊統的使者,把他的首級送給王浚。王浚雖然並不追究遊統,但卻愈發相信石勒忠於自己,不再懷疑石勒有什麽陰謀。

公元314年正月,王子春等人陪同王浚的使者來到襄國。石勒把他的精兵強將都藏起來,而專門把羸弱的部隊和空虛的府庫顯示給使者看,並北麵朝拜使者,恭恭敬敬地接受王浚的書信。石勒又在自己的府邸宴請王浚使者。他府上有一把麈尾,懸掛在牆壁上。石勒見到它就下拜,跟使者說:“這是王公贈送的。我怕手拿著它會是對王公的不敬,所以把它懸掛在壁上,好朝夕相拜。我不能見到王公,因此見到他賞賜的東西,就像親眼看見王公一般。”王浚使者後來回到幽州,跟王浚詳細描述“石勒形勢寡弱,對明公的真誠是無可抵賴的。他絕無二心。”王浚非常高興,益發驕傲怠惰,便不再防備石勒。

石勒又派遣董肇奉表給王浚,定期在三月中旬親自前往幽州奉上尊號。石勒也寫了親筆信讓董肇送給棗嵩,說:“我石勒請求王公封我為並州牧兼廣平公,但恐怕王公不答應。知道先生很得王公的歡心,便希望先生一定為我在王公麵前美言一番。事情如果真成了,我一定會用重金回報先生。”王浚身邊的人還懷疑石勒是否真誠,棗嵩便將石勒的請求告知王浚,王浚於是益愈堅信不疑。

石勒問王子春王浚在幽州的政事到底如何,王子春說:“幽州去年發大水,老百姓都沒東西吃。而王浚積累了粟穀一百萬擔,卻不能用來賑贍百姓。他的刑政十分苛刻殘酷,賦役又非常殷煩,忠賢人才在內離他而去,夷狄部落在外反叛於他。人們都知道他很快就要不行了,而王浚卻依然意氣自若,毫無懼心。他剛剛還修建了台閣,在那裏布列百官,自以為漢高祖和魏武帝都不能和他相比。”石勒撫著桌幾笑道:“是到了捉拿王彭祖的時候了。”

於是石勒戒嚴,準備突襲王浚,但仍然不放心,有點猶豫。張賓說:“大凡要偷襲人家,應當出其不意。現在將軍戒嚴動員,而這麽多天了又不出發。是否因為害怕劉琨以及鮮卑和烏桓會變成我們的後患?”石勒說:“正是如此。先生有什麽辦法沒有?”張賓說:“王彭祖之所以雄據幽州,隻是因為他能夠依仗鮮卑三部的勢力。現在他們非但全部背叛了他,還成為他的仇敵,因此王彭祖在外並無援兵會來抵抗我們。幽州正鬧饑荒,百姓隻有蔬菜可吃,他已是眾叛親離,兵力寡弱,因此王彭祖在內也沒有強兵可以抵禦我們。假如我們大軍駐在幽州郊外,他必然土崩瓦解。再說劉琨以及鮮卑和烏桓三方,沒有一個人的智勇能比得上將軍。將軍即使遠出,我料對方也必不敢動,況且他們也未必相信將軍便能孤軍千裏奪取幽州。我們如果輕軍往返,用不著二十多天就可以把王彭祖解決了。即使劉琨等三方有所防備,等到他們商議後再出師,我們已經回來了。而且劉琨和王浚,雖然同樣名義上是晉臣,實際上卻形如仇敵。將軍假如送個書信給劉琨,再送人質去跟他請和,劉琨必然因為我們臣服於他而高興,巴不得王浚趕快滅亡。所以他終究不會為救王浚而來襲擊我們。用兵貴在神速,將軍切勿耽誤時機,免得後悔莫及。”石勒說:“我放不下心的事情,右候都已預料到了。我還有什麽可猶豫的!”

石勒於是率領輕騎舉著火把連夜出發。隊伍來到柏人(在今河北柏鄉縣西)時,石勒把遊綸殺了。遊綸的兄長遊統身在範陽,石勒怕他因此泄漏了軍事機密。石勒又派遣使者奉上親筆信並送人質給劉琨,陳述自己以前的罪惡,請求用討伐王浚來補償。劉琨喜出望外,發送檄文給各個州郡,聲稱“我己和拓跋猗盧商議討伐石勒。石勒現在走投無路,請求出兵攻拔幽都自我贖罪。我今日便準備派遣拓跋六修南下襲取漢都平陽,除去僣偽的逆賊,收降識時務的羯酋。順天應民,翼奉皇家,這都是上天對我多年忠誠帶給我的靈祐!”

三月,石勒的輕軍抵達易水。王浚部將孫緯當時守衛範陽,急忙派人馳赴薊城報告王浚,請求出兵抵製石勒。遊統認為石勒是應約在三月親赴薊城奉上尊號的,便禁止孫緯出兵。王浚部將得到孫緯報告後都說:“胡虜貪而無信,必定有陰謀詭計。明公應當出兵抗擊。”王浚大怒道:“石公這次前來,隻是要奉戴我而已。再敢提出擊的人當斬!”部將們便不敢再說什麽了。王浚於是設盛宴準備款待石勒。沒幾天後,石勒輕軍在清晨抵達薊城,並呼喚門衛開門。城門大開時,石勒還懷疑裏麵有伏兵,便先驅趕著幾千頭牛羊,聲言說是送給王浚的禮物,其實是想用牛羊來堵塞城裏的大街小巷。

王浚這時才開始有點恐懼,一會躺下,一會又起身,坐立不安。石勒進城後,縱兵大掠,王浚身邊的人再次請求率兵抵禦,王浚依然不答應。石勒率軍包圍了王浚府第,王浚走出大堂,被石勒兵眾一擁而上捉住。石勒召王浚妻子和他並排坐下,把王浚綁了站立在他們麵前。王浚罵道:“胡奴膽敢戲弄老子!你為何凶逆到這等地步!”石勒答道:“你位冠元台,手握強兵,坐看本朝傾覆,竟然不但不救援,還妄想自尊為天子。你自己難道不是凶逆!你又任用奸邪貪婪的親信,殘虐百姓,賊害忠良。整個北方的土壤,都被你荼毒個遍,這又是誰的罪過!”石勒然後派部將王洛生帶五百騎兵先送王浚回石勒都城襄國。王浚在路上逃脫想投水自盡,但被石勒士兵救出。

石勒又殺了王浚麾下精兵一萬人。王浚部將和臣下們爭相前往石勒軍門謝罪,想賄賂石勒保住性命,隻有大臣裴憲和荀綽不來。石勒召見他們責讓道:“王浚暴虐,我討伐並消滅了他。所有人都來道賀慶謝,而隻有你二位堅持和他同惡,這樣怎能逃脫被殺的下場!”裴憲道:“我裴憲等人世代出仕晉朝,得到朝廷的榮譽和俸祿。王浚雖然凶惡粗野,但依然是晉的藩臣。所以我裴憲等人服從他,不敢有二心。明公如果真的不修德義,專門從事威刑,那麽坦然去死就是我裴憲等人的本分,又有什麽好逃脫的!請就死吧。”說罷徑自出去,也不跟石勒拜別。石勒十分感動,重新把他們召回,感謝他們的真誠,對他們以客禮相待。

石勒數落朱碩和棗嵩等人納賄亂政,是幽州的禍患;又指責遊統不忠於職守,把他們都殺了。石勒沒收了王浚部將謀臣以及親戚的家產,個個都高達好幾萬,而隻有裴憲和荀綽僅有書籍一百多帖,鹽米各十來斛而已。石勒說:“我並不為得到幽州高興,但我很高興得到二位先生。”便任命裴憲為從事中郎,荀綽為參軍。石勒又分別遣返流民,讓他們各自回到鄉裏。石勒在薊城停留了兩天,把王浚的宮殿全燒了,然後任命前尚書劉翰代行幽州刺史,戍守薊城。石勒在安置了守軍和守將後離開了幽州。

在範陽的孫緯聽說石勒襲殺王浚後率輕騎回歸襄國,便率領八百部卒埋伏在易水河邊。等到石勒輕騎到時,孫緯伏兵出擊,殺了好幾百人,但石勒僥幸逃脫得免一死。

石勒回到襄國後,谘詢臣下該如何處置王浚。大多數人認為王浚終究不會為石勒出力,就跟不久前的晉將苟晞和王讚那樣。石勒便殺了王浚。王浚臨死不屈,大罵而死。石勒派遣使者帶上王浚的首級獻捷報給劉聰,劉聰於是提升石勒為大都督以及東單於,增封十二郡給他。石勒堅決辭謝,僅接受兩個郡而已。

要想知道石勒和劉曜的分別進展,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