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胡亂華係列三:八王之亂之四:賈後之死與趙王篡位

(2015-08-19 16:30:19) 下一個

白癡皇帝司馬衷的皇後賈南風在公元300年三月殺害了太子司馬遹後,趙王司馬倫和他的寵信孫秀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前往拜見齊王司馬冏,邀請他共同起事。司馬冏的父親司馬攸是晉武帝母弟。司馬冏小時就以仁惠好施有名,當時在京城任掌管禁衛軍的翊軍校尉。司馬冏曆來厭惡賈後的所作所為,到太子枉死時,更是怒氣衝天,便馬上讚同孫秀的密謀。孫秀又告訴宮中禁軍將領閭和,閭和也同意參與,並定期舉事,以鼓聲為應。

孫秀又叫被害太子的親信司馬雅跟張華說:“趙王想和明公共同匡護社稷,為天下除害,讓我特來相告。”張華婉言拒絕。司馬雅憤怒地叫道:“刀子都快架到脖子上了,你還講這樣的話!”便大步走出張華的府邸。

到了預定日期,司馬倫偽造聖旨命令宮中三部司馬說:“中宮與賈謐等人謀殺太子,今天朕下詔派車騎將軍進宮廢黜中宮,你們大家都應當聽從命令。事成之後,朕會賜爵你們為關中侯。不從詔書的人將被夷三族。”禁軍都服從了。司馬倫又偽造詔令命令禁軍打開宮門,自己連夜入宮,陳兵在大道南側,派遣齊王司馬冏帶一百人排成一排隨司馬冏入宮。宮裏的華林令駱休作為司馬倫的內應,迎晉惠帝臨幸東堂,下詔召賈謐來殿前晉見。

賈謐不知有詐,便隨黃門宦官來到殿上,司馬冏一聲大喝道:“逆賊賈謐知罪與否?左右給我拿下!”禁衛於是持戟而上。賈謐急忙跑到宮裏的西鍾下頭,朝中宮大聲呼喊道:“阿後趕快救我!”禁衛一擁而上,將賈謐當場殺死在鍾下。

司馬冏隨後率兵眾進入中宮。賈後見他們闖入,吃驚地問道:“愛卿因何而來?”司馬冏答道:“我有詔書捉拿皇後。”賈後說:“見鬼了!皇帝的詔書都是由我出的,你哪來的詔書?”司馬冏不聽這一套,把賈後帶到大殿的上閣。賈後對著晉惠帝遙呼道:“陛下有自己的婦人,幹嗎讓他人廢了,難道你自己不能廢嗎?”當時梁王司馬肜也參與這一陰謀,賈後問司馬冏道:“起事的都有哪些人?”司馬冏答道:“有梁王和趙王。”賈後悲歎道:“係狗應當係狗脖子,我卻係狗的尾巴,難怪今日不敗!”

司馬倫於是廢黜賈後為庶人,把她幽禁在建始殿,並搜捕趙粲和賈午等人,都交到暴室嚴刑拷打。司馬倫又讓晉惠帝下詔,讓尚書搜捕賈氏親黨,召中書監、侍中、黃門侍郎等大臣連夜入宮。尚書部門開始還懷疑詔書有假,部官員景露要求親眼看看晉惠帝的手詔,司馬倫大怒,當即叫人把景露殺了示眾。

廢了賈後之後,司馬倫便和孫秀陰謀篡位,打算先除去朝廷有名望的大臣,並且為了報複以前的恩怨,派通事令史(相當於中央辦公廳主任)張林搜捕張華、裴頠、解係、解結等人,把他們帶到殿前。張華責問張林道:“你難道想加害忠臣?”張林斥責張華說:“你身為宰相,太子被廢時,為什麽不能死於大節?”張華說:“當時在式乾宮前,我曾盡力勸諫皇上。我所上的奏章都記錄在石函上,有案可查。”張林說:“你既然諫止而皇上不聽,那麽為何不辭職離位?”張華無言以對,於是被處斬,並夷三族。

不久,司馬倫坐在端門,派遣尚書和鬱把賈南風送到金墉城幽禁起來,並將趙粲叔父趙浚以及韓豫等人處斬。然後又把劉振、董猛、孫慮、程據等賈後黨羽全部殺死。

解係和解結兄弟被捉拿時,梁王司馬肜想救解係等人的生命。司馬倫曆來痛恨解係,便氣呼呼地說:“我在水裏看到蟹就惡心,何況這兄弟兩人曆來輕辱於我!此可忍,孰不可忍?”司馬肜苦爭不得,解係終於和妻子一道被害。

接著司馬倫封自己為使持節兼相國侍中,負責朝廷內外所有軍事,在府上置兵萬人,為兒子們封王封侯。孫秀等人也都封大郡,並手握兵權。文武官封侯的達數千人,百官於是都聽命於司馬倫。司馬倫曆來平庸愚昧,又受製於孫秀。於是孫秀成了中書令,威振朝廷,朝廷內外都隻聽命於孫秀而無求於司馬倫。

隨即晉惠帝下詔為故太子司馬遹平反。孫秀勸說司馬倫除掉賈後以絕後患,司馬倫便偽造詔書,派遣尚書劉弘帶著金屑酒,到金墉城去賜死賈後。當太子被廢時,賈後想立晉惠帝的弟弟淮南王司馬允為太弟,然而朝臣意見不一。司馬倫廢黜賈後之後,便啟用司馬允為驃騎將軍以及負責宿衛的中護軍。

司馬允性格沉毅,宿衛將士都畏服他。司馬允知道司馬倫和孫秀有篡位野心,便暗中豢養敢死隊,陰謀討伐他們,於是司馬倫和孫秀對他又怕又恨。同年八月,司馬倫讓晉惠帝轉司馬允為太尉,表麵上是提升了,其實奪了他的宿衛兵權。司馬允稱病不肯就職。

孫秀大怒,便親手偽造詔令,派遣禦史劉機前往司馬允府邸宣詔道:“淮南王司馬允如果拒不受命,朕將搜捕他的屬下將吏,讓有司彈劾司馬允拒詔之罪,大逆不敬。”司馬允把詔書取來一看,發現是孫秀的字跡,即刻怒火中燒,當場命令手下將禦史拿下要把他殺了。禦史掙脫身子逃脫,司馬允便命令護衛把他隨行的兩個令史殺了,然後聲色俱厲地跟手下說道:“趙王想叫我家破人亡!是可忍,孰不可忍!”便親自率領淮南國兵以及帳下七百人直出府邸,大聲呼喊:“趙王造反,我將討伐他,跟從我的人請袒露左臂。”於是很多人都來跟隨司馬允。

司馬允率領眾人趕赴皇宮,尚書左丞王輿急忙關閉皇宮掖門。司馬允進不去,便轉而包圍相國府。司馬允所帶的兵馬都是精銳,司馬倫率領相府全部將士和司馬允激戰,但卻屢次失敗,死者多達千餘人。太子左率陳徽也率領東宮兵馬,在宮裏鼓噪響應司馬允。司馬允在相府承華門前布陣,眾多弓弩手登牆而上,百箭齊發,想要射殺司馬倫,飛矢如雨而下。司馬倫的主書司馬眭用身子蔽護司馬倫,自己卻箭中背部而死。司馬倫手下官屬都躲在樹後,每棵樹都中了數百支箭。雙方從早晨一直打到黃昏,司馬倫狀況越來越窘迫。

陳徽的兄長中書令陳準也準備響應司馬允,便勸說晉惠帝道:“陛下應該派人持白虎幡出去調和淮南王與趙王的爭鬥。”白虎幡是代表皇帝軍令的旗幟。晉惠帝同意,便派宮裏一位叫伏胤的武將率領騎兵四百人高舉白虎幡出宮。司馬倫的兒子司馬虔剛好在宮裏的門下省,便暗中攔住伏胤,發誓道:“將軍如果幫助我殺了淮南王,我們一定會與將軍同享未來的富貴榮華。”伏胤便在懷裏放了個平時寫詔書的空板出宮,直抵相國府。當時雙方還在布陣對打,伏胤欺騙說他有詔書相助淮南王。司馬允不知有詐,便打開陣勢讓伏胤進來,跳下戰車準備接詔。伏胤迅速抽出佩劍,當場殺死司馬允,然後高舉詔書大喊道:“我受皇上詔令,隻殺逆賊司馬允。放棄甲器的隨從一慨不問罪。不從詔書的人全夷三族!”司馬允兵馬便一下作鳥獸散。於是司馬倫與伏胤合二為一,很快平息了淮南王的事變。可憐司馬允忠肝義膽,卻死於非命,當時才二十九歲。

司馬倫接著又殺了司馬允的兩個兒子,受司馬允連累被殺以及被滅族的有幾千人。當初,孫秀隻是小官吏時,在黃門郎潘嶽那裏當差,經常受到潘嶽的鞭打。衛尉石崇的外甥歐陽建在西北任職時與當時負責西北軍事的司馬倫有矛盾,而石崇有個愛妾叫綠珠,孫秀向他索取而石崇不給。到司馬允失敗後,孫秀便借口石崇、潘嶽、歐陽建等人都參與了司馬允的反叛,把他們全捕捉下獄。

當時石崇正在一座青樓上舉行宴會。禁衛到門下抓人時,石崇跟綠珠說:“我今日為小娘子得罪了孫秀。”綠珠哭泣著說:“奴身當效死在官人之前。”接著便跳樓自殺。石崇還不知道孫秀即將殺害自己,哭道:“我不過被流放到交州廣州一帶而已,你怎麽就這麽剛烈地死去呢?”等到刑車載著他前往東市時,石崇才歎息道:“孫秀這奴才不過貪圖我的萬貫家資而已。”捉拿他的人答道:“君侯既然知道錢財害人,為何不早點散財行善?”石崇回答不出來。石崇母親,兄弟,妻兒不論老少都被害,一家死了十五人。石崇那年五十二歲。

石崇曾經是西晉首富。當年晉武帝幫助舅父王愷與石崇鬥富,兩人競相以奢侈攀比高低。王愷用薏米作柴禾燒釜,石崇則用蠟代替薪木;王愷用紫絲做了四十裏步障,石崇則用錦羅做了五十裏步障;石崇用紅辣椒塗刷房屋,王愷則用赤石脂塗刷。晉武帝每次都幫助王愷,還曾經將一株二尺多高的珊瑚樹賜給王愷。王愷用它炫耀給石崇看,石崇用鐵如意打碎了這株珊瑚樹。王愷大怒,以為石崇妒忌自己的寶物。石崇道:“不值為這生氣,我現在馬上還你一株!”便命令左右隨從把家裏珍藏的珊瑚樹都拿出來,其中高達三四尺的有六七株,而像晉武帝贈給王愷的那株則更多。王愷看後恍然若失,自歎不如。

石崇也以殘暴著名。石崇經常盛筵請客,席上總叫美人敬酒。客人如果沒把酒喝完,石崇就讓衛兵把侍奉喝酒的美人給殺了。後來成為東晉名臣的王導和堂兄王敦曾赴石崇的盛筵,王導酒量很差,但怕石崇殺人,便強迫自己喝酒,直到沉醉為止。而每輪到王敦,王敦便故意不喝以觀其變。石崇已殺了三個美人,王敦居然麵不改色,還不肯喝。王導責難他不該如此,王敦說:“石崇殺他自家的人,關你何事?” 石崇雖然暴戾狠毒,但他對美人綠珠卻倒也恩重情深,以至於孫秀要強取綠珠時,綠珠不從,知道石崇將要被害,因而墜樓殉情,卻不失為一時佳話。

司馬倫殺了賈後及其朋黨之後,隻提升齊王司馬冏為遊擊將軍,司馬冏極不滿意。孫秀感覺到了,害怕他在朝廷對自己有威脅,便封司馬冏為平東將軍,外出坐鎮許昌。孫秀提議為司馬倫加九錫,百官無人敢有異議,隻有吏部尚書劉頌不同意。有人因此提議要殺劉頌,孫秀說:“當時殺張華和裴頠時就已經有失時望,現在不能再殺劉頌。”但孫秀也不顧劉頌的諫言,下詔為司馬倫加九錫。通常加九錫就是讓皇帝禪讓的先兆。

司馬倫和他的幾個兒子都是頑鄙無識之徒。孫秀狡黠貪淫,而跟隨他的也都是邪佞之士,隻懂得競榮爭利,而沒有深謀遠慮,誌趣乖異,互相憎嫉。孫秀的兒子孫會身材矮小相貌醜陋,看上去就像個奴仆下人,孫秀居然讓他娶了晉惠帝的女兒河東公主而成為東床駙馬。當初孫會和富家子弟在城西販馬時,老百姓聽說這位其貌不揚的小個子居然娶了公主,無不感到驚愕。

同年十一月,晉惠帝立尚書郎羊玄之的女兒羊獻容為皇後取代被殺的賈南風。羊後的外祖父叫孫旂,跟孫秀是好朋友,因此孫秀立她為皇後。孫秀又讓晉惠帝任命羊玄之為光祿大夫,封興晉侯。

第二年即301年春正月,司馬倫和孫秀專權後還不滿意,又派牙將趙奉假傳司馬懿的話說:“我兒子司馬倫應該早入西宮(即皇宮)。”義陽王司馬威一貫會巴結司馬倫,便對晉惠帝說:“既然宣帝(司馬懿)都發話了,陛下理應作一份禪讓詔書,將皇位讓給趙王。趙王德高望重,是我宗室之尊。今日天下洶洶,並非陛下所能統治得了的。”晉惠帝本就昏庸,賈後死後,更不知所從,於是便把皇帝的璽綬給司馬威,讓他起草禪讓詔書。司馬威於是派了正負使節奉上璽綬禪位給司馬倫。司馬倫假裝不肯接受。於是宗室諸王、公卿大臣都言不從心地堅持說,這樣做符合祥瑞和天文,極力勸進,司馬倫才勉強答應。左衛將軍王輿和前軍將軍司馬雅等人率領甲士入殿,曉諭宮裏的三部司馬,威賞並施,沒人敢違抗。當夜,內外百官用帝王的乘輿法駕迎司馬倫入宮,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建始。晉惠帝乘坐雲母車,和隨從一兩百人,從華林西門出居金墉城。司馬倫派親信張衡帶兵護衛晉惠帝,實際上是幽禁他。到此,司馬倫正式篡位。

要想知道司馬倫下場如何,請看下一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