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牛肚---從以前不吃到現在愛吃

(2015-05-19 13:52:02) 下一個

蔥拌金錢肚:


以前不知道為什麽不愛吃牛肚,吃豬肚多些。開始吃牛肚,是受了朋友的啟發,也是近兩年的事。

”牛胃有四個胃室組成: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是瘤胃,也稱草肚;第二個是網胃,廣東人叫成金錢肚;第三個是瓣胃,就是牛百葉,四川人所謂的毛肚;第四個是皺胃,賣牛肉的稱之為牛傘托。“(簡單地摘自蔡瀾的《食材字典續編》)

我這次買的是草肚和金錢肚兩種。買回來還是要“修理修理”---去掉零星的附著在內壁上的肥油。做牛肚的過程,特別是過水的時候,聞著那氣味有點”不愉快“。咋一聞起來還以為是壞了呢,於是又揪出漏網的帶肥油的,再一頓修理。

過水後洗淨,重新加水沒過牛肚,加蔥薑蒜,花椒八角五香麵,醬油料酒糖醋鹽,再來點豆豉和山楂片(豆豉有時加有時也不加)。大火燒開,再慢火燉兩個半小時左右,直到熟透。

經過這樣的一番折騰,牛肚就“出落”的能上桌了。。。


 1)炒牛肚
材料:醬熟的牛肚300克左右,西蘭花,胡蘿卜(蔬菜按自己的喜好多加或少加)。
調料:油2大勺,薑末或蒜蓉1大勺,醬油1大勺,鹽酌量(根據自己的口味)。
做法:熱油,下胡蘿卜炒軟,加剩餘調料及牛肚和西蘭花,大火翻炒均勻即可。



這個是用醬好的牛肚炒年糕,菜用的元蔥、胡蘿卜、西芹和香菇。由於年糕吸水,炒時要加點水。
 
 

2) 涼拌牛肚
這是根據以前的涼拌豬肚過渡來的。
提到豬肚,說個題外話。還記得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在飯店吃個涼拌豬肚(豬肚拌大蔥),豬肚一般都是點綴品,你就是拿豬八戒的大耙子,也耬不出幾多豬肚。吃的明明是拌豬肚,卻能吃出眼淚來---叫蔥給辣的!

 
材料:醬好的牛肚300 克左右,小蔥2棵。
調料:醬油1大勺,醋1大勺,香油2小勺,糖1/4小勺(可加可不加)。
做法:牛肚斜刀切片。蔥先切幾段,再橫過來切細絲。
加人調料拌勻即可。



拌這個金錢肚時,調料隻加了醬油和醋。一樣好吃哦。

 
每當做好了牛肚,看著它們出落得這麽“有出息”,並細細品味的時候,仿佛一回頭間,就把做牛肚時的那些麻煩和”不愉快“忘得幹幹淨淨的了。。。。。
 

謝謝大家讀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fonsony 回複 悄悄話
海風微拂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閑閑客' 的評論 : 是呀,比看上去的還好吃哎!:))
海風微拂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蘭花地主' 的評論 : 好主意!來,小酒喝起來呀!
閑閑客 回複 悄悄話 很好吃的樣子 :)
蘭花地主 回複 悄悄話 牛肚做得好,要是愛吃辣的,加些小辣椒,再加一瓶白酒,這牛肚就吃得齊全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