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眼藏01
慧律法師主講
香港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2015年4月25——27日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好,請放掌。
各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師、比丘、比丘尼,各位慈悲的護法居士大德,以及我們發大心的義工:
大家阿彌陀佛!
那麽我們利用這一次的一個緣起,集合在一起,見個麵。最重要的是祖國大陸的幅員遼闊,土地很大;那麽,信眾也眾多,受到各個區域、各個省份的邀請,事實上,要每一個點去跟大家結個法緣,這個有困難,因為實在是太大了。所以,今天來,是要向各位法師多學習,各位護法居士多支持。我不敢說教你們佛法,但是願意把四十多年來的修學佛道的心得,跟大家匯報一下。那麽利用這一次香港的集合咧,我們來看一下,來見個麵。
海峽兩岸都是一家人,一家人沒有隔日仇,也不說兩種話,所以,我們今天講的,統統叫做真心話。那麽,利用這一次集合在一起,大家看看佛教這個氛圍——有希望。
那大陸這幾年來,一直重視這個傳統文化,這個是可喜可賀的,尤其佛教更是興盛,各個佛學院栽培出來的學生,比丘、比丘尼,已經可以獨當一麵了,可以各區域變成一個佛教的領導者,這個佛陀一定心生歡喜;但是,我們還有進步的空間。五千年中華的文化,是整個國家的靈魂。我們說:建設是硬道理,文化是軟實力,那麽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就是整個國家的靈魂,失去了五千年的文化,這個國家等於沒有靈魂。
百年出聖君,千年出聖僧。一百年才可以出一個了不起的皇帝,體恤民情,富國強兵,讓人民過著富強安樂的生活,百年才能夠逢一個這樣子的聖君;千年才能夠出聖僧,從佛陀兩千五百年,我們以六祖作為代表,當然祖國大陸成就的多啦!禪淨律密,八大宗派,各有所長,每一個祖師都非常了不得,無法一一舉例,我們就舉六祖,從佛陀到六祖,一千多年。那麽,六祖很容易記嘛!武則天的時代,武則天請他進皇宮,他都拒絕,稱病,不進去皇宮。到六祖就想到武則天,武則天就想到六祖,同一個朝代。那麽,武則天距離今天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所以,六祖號稱為東方如來,所以要出一個聖僧啊,不容易!從佛陀到六祖,那六祖到今天,也是千年,也是千年!所以,百年出聖君,千年才有辦法出聖僧啊!正法要大興盛,正是這個時候。祖國大陸條件全部具足,全部具足,隻欠東風。為什麽?這五千年來的文化,尤其佛教這個區塊,是根深、是蒂固的。不管三武滅佛,或者是文革,我們隻要假以時日,大家發心,又恢複盛唐時代的這個佛教的興盛。所以,這個時候,除了領導支持我們,我們也體恤到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尤其佛教這個區塊,更是重要。
為什麽?因為佛陀的正法,是宇宙當中唯一的真實;佛陀的正法,是生命當中唯一的希望。如果你今天沒有碰到佛法,你活著做什麽?生命的意義是什麽?你生從何來?不知道;死了往哪裏去?不知道!這中間每一分每一秒,時空的交匯點,是如此的迷茫!如此的痛苦!如此的煎熬!有誰能夠啟發我們的覺性?唯有佛陀,唯有如來的正法。我告訴你,誰有因緣碰到如來的正法,就是宇宙當中最幸運的人。比你中第一特獎,就算給你五十個億,那也是生滅的東西,一百億也是生滅的東西。所以,為什麽需要正法?因為它是人生宇宙當中唯一的真實。離開了這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哪裏都是因緣所生的,哪裏都是生滅,刹那變化的東西,這個世間沒有一種東西是實在的東西。
你隨便去路邊問:什麽叫做幸福?沒有一個人可以回答得出來。什麽叫做真正的幸福?也沒有一個人可以跟你回答得很具體,大致上都是:有房地產、現金、討個老婆、生兩三個兒子、家裏有幾部車。大概~說這個事業做得很順利,大概這樣叫做幸福。但是問題來了,你所要麵對的,不是你擁有這些就不需要生老病死,所以佛法是全世界最積極的宗教。因為它麵對的是生老病死,這個現實的問題。所以,世間人的現實問題,跟我們修行人的現實問題不一樣,他的現實問題是三餐溫飽、有個房子、有點兒現金,這個是現實,當然這個也很重要啦!但是我們修行人的現實,是如何斷煩惱、了生死,如何麵對生死這個大問題。學生之道易,學死之道難。所以這是大問題。
因此,自古以來,這些修行人,舍頭目腦髓求正法,粉身碎骨以報佛恩。是為什麽?為什麽人家要舍頭目腦髓求正法?為什麽要粉身碎骨以報佛恩?Why?
很簡單,底下這一句,你一定要背起來。
[儲存金錢,隻能用一輩子;儲存福報,能用生生世世。知識,能用一輩子;法身慧命,能用生生世世。]
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完全不一樣的。
再背一遍:儲存金錢,隻能用一輩子;儲存福報,能布施、無所住著,護持三寶、舍頭目腦髓也不後悔,生死無悔,榮辱與共。知識,隻能用一輩子;智慧、法身慧命,能用生生世世。簡單講,在座今天,你現在坐著,就是喚醒我們內在的覺悟。我們的自性佛,我們讓自己的覺性活過來,活過來。所以舍頭目腦髓要求正法,粉身碎骨也報佛恩。所以,找到了如來的正法,便找到了人生正確的方向。但是,要下定決心,要下定決心!
[穩住生命當中的真實,幻相就會慢慢地消失。]
再講一遍:穩住生命的真實,幻相就會慢慢地消失。
穩不住生命的真實,這個幻相就除不掉。雖然如夢幻泡影,一切刹那無常變化,大家都知道,道理很容易,但做起來很難。習氣太重了。再來,吃不了那個苦。
學佛有兩種不怕、兩種怕。
怕熱的人不能進廚房,怕苦的人呢?不能進禪堂。
兩種怕,我們講出世法,出世法有兩種不怕、兩種怕。兩種不怕,如果你想走修行的路線,兩種不能怕:一、絕對不怕苦。二、絕對不怕死。你要有這種功夫,這個跨進佛門的決定心。決定不怕苦,也決定不怕死。
兩種怕,出世間法有兩種怕:一、怕聞不到真正的正法。這句話為什麽很重要?因為現在的相似佛法太多!善巧方便偏離了正途太多!使那些後學的人摸不著門:這個也是善巧方便,那個也是善巧方便,這個也是善巧方便。那請問你:開經偈有沒有好好地念一下?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最後一句怎麽念啊?(眾:願解如來真實義。)欸!這就對了!那什麽叫真實義呢?不是願解如來的方便義哦!要解如來的真實義哦!那什麽叫做真實義?就是究竟、不二、圓滿、大自在、大解脫的涅槃妙性。不解如來的真實義,總是隔靴搔癢。所以,第一個要怕:聞不到真正的正法,因為相似的法太多、太吸引人家了。
要搞一點熱鬧的、稀奇古怪的、神通的、鬼魂附身的、能通三世的、拜起佛來可以呼風喚雨的、哪裏有下什麽舍利子的、哪裏有什麽感應的,統統搞這個東西!我們不是說感應不好,而是把這個善巧方便,變成理所當然的真實,吃素、念佛、拜佛、法會,差不多涵蓋了今天的、大半的大乘佛教。我不是說這些不對,這些是結善緣,所以要繼續把他引入佛陀的究竟義、真實義,這就是我們出家人、還有在家護法居士的責任。所以,第一個:怕聞不到真正的正法。末法時期,邪魔外道,胡言亂語、胡說八道,看起來道貌岸然,所以在戒律裏麵講:外現善相,壞亂菩薩法。外麵所現的~:哇!是這麽的慈悲,這麽的善良。這裏麵沒有東西!壞亂菩薩法。人很善良,也很肯幫助別人,你叫他說點究竟義,說不出所以然。外現善相,壞亂菩薩法。這個就是佛在經典裏麵講的。末法的亂象不一而足,不一而足。
第二個怕:怕遇不到真正悟道的大善知識。為什麽這句話很重要?那個大徹大悟也沒寫在臉上,你怎麽知道他大徹大悟啊?不知道。那從這表象上,有的人表現得實在是好,從外表上,你怎麽樣也看不出來。這問題就出來了。很多人是人情重於真理。這個師父對我非常好,這個居士對我非常好,我離開他不好意思。我不是說,叫你們離開你的上人,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我們今天除了親近上人,還要依法。所以,第二個怕,就是:遇不到真正悟道的大善知識。為什麽?因為那些怪力亂神、那些道貌岸然也很會搞這個東西。你無從分辨。
這個就是第一:怕聞不到真正的如來正法。二、怕遇不到真正悟道的大善知識。
這個悟道,所謂證量的解脫境界,是不同於「解」的,完全不同於。它不是注解裏麵可以寫得出來的。我隨便舉一個例子,不體悟聖道,跟真正有證量的聖人,那法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我們隨便舉一個例子:
比如說:無始無明,那你怎麽解釋?喔!打開注解,都是這麽解釋的:喔!無量億劫來,我們的無明就存在的,無明就存在的。那就是「解」。所有的注解都是差不多這樣,大同小異。無量億劫無明就存在的,叫做無始無明。這樣講也是……如果你體悟聖道,大悟見性,有證量的解脫境界,就不是這樣解釋,完全不是這樣子。叫做怎麽解釋呢?什麽叫「無始無明」?叫做:忽然起念而不自覺知,叫做無始無明。哇!這句無始無明,絕對不站在時節的因緣解釋,而站在妄念,站在這個角度解釋無始無明。何以故?萬法、時空的交匯都來自於一念妄動。所以,什麽叫做無始無明?無始無明就是忽然起念,而不自覺知,沒有覺悟,這個就叫做無始無明。所以,不同於一般的解釋。
再來,舉另外一個例子。比如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怎麽解釋?一般的解釋是說:超越凡夫,如來的境界超越凡夫、超越二乘人、超越菩薩、超越外道,所以叫做無上正等正覺,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是,如果是證悟,他不會這樣解釋。那個「無上」不是最高。如果那個無上是最高,還有更高,就掉進去邏輯推論上的矛盾,高,還有更高;而更高還有更更高。所以無上正等正覺不做這樣的解釋。那麽,無上正等正覺,如果是體悟聖道,了即心即佛的人怎麽解釋呢?無上就是無下,也沒有中間。無上、無下、也沒有中間。入無分別智,沒有能所,名為無上正等正覺。在《說無垢稱經》裏麵講:是法平等,平等,無有高下。「無有高下」怎麽會「最上」?有更高或者是無上?所以,不能說這樣注解是不對。而真正的含意,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無上,就是無下。入無分別智,平等平等。不是邏輯推論的最高,不是概念遊戲,不是觀念的東西。它是單刀直入,實證的東西,不以「解」作證,不可以把「解」當作是證量。
再舉,隨便再舉一個例子,如來,什麽是如來?我們每天都在念: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那什麽是如來咧?哦!一打開注解都是這麽寫的:乘如實之道,來度化眾生。這是解。那證呢?就不是這樣子了。證必須入不二法門。入不二法門,一切「來」皆是「如」,「來」即是「如」,「如」即是「來」。所有的「來」統統「如」,所以「如來」又叫做「如去」。如來,實無所來,如去,實無所去。方便說,有來在去。所以說,乘如實之道,來度化眾生。這是解。如果,入不二法門,如就是來,來就是如,一切來皆是如,一切去也都是如。去者,實無所去,來,實無所來,是真正的如來。
我隨便舉三個例子,就告訴你,在這裏,很清楚地,一般人都是以解作證,並沒有證量的解脫境界,而在文字裏麵打轉。你每天都碰得到的這些名相,在體悟聖道的人講出來,是完全不一樣。噢!我們今天,咦!有所收獲,有所感觸,噢!這個法,真的是如來究竟義的法,真的是不一樣。所以,佛陀說:入我門中絕不貧窮,入我門中絕不貧窮。
那麽,我們今天這個正法眼藏啊!今天先重點提示,先重點提示,交叉來開示,哪一句話你體悟到,你就入佛的正見。哪一句話體悟到深刻的印象,這輩子修行,便有了正確的知見。那師父在這裏就恭喜你了。那我們今天的題目呢?叫做:
[正法眼藏]
眼睛是靈魂之窗,正法最重要的,靈魂之窗就是什麽?就是即心即佛。
正法眼藏這個名詞怎麽來的呢?
佛在靈山會上拈金色花,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佛陀就這麽說啦,這大家都看過的這一段,說: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付囑摩訶迦葉。]
正法眼藏這個名詞就是這麽來的。簡單講,它沒有語言,它沒有文字,以心印心,名為傳佛心印。那要傳佛的心印,那無法可傳。若有能傳,若有所傳,即成生滅。若有能悟、所悟,即成大誤。沒有能悟,沒有所悟,契入絕對的第一義諦大空,沒有能所,沒有語言,沒有文字,到底要傳什麽咧?悟:諸法畢竟空、無所得,就是傳佛的心印。悟:諸法空無自性,無念、無住、無相,即傳佛的心印。雖傳佛的心印,也無「法」可傳。因為,諸法本自空寂。
諸位啊!(上人拿起桌上紙杯)看這個(紙杯),無量三千大千世界的真理,統統在這個杯子裏麵。這個杯子,如果是藝術家來看,這裏畫幾個圖片,搞一點花樣,那是妄想。這個杯子太大、太小,也叫做妄想。有這個杯子,叫做妄想。沒有這個杯子,叫做妄想。有這個杯子,著常見;沒有這個杯子,著斷見。這個明明有這個杯子,你為什麽講沒有呢?說:有這個~亦有杯子,亦沒有杯子,這個矛盾見。哪有一法叫做亦有亦無的啊?再來,非有非無,這是外道,叫做懷疑。這杯子有嗎?嗯!好像沒有。這個杯子沒有嗎?嗯!好像有。這個非有非無跟悟道的人名相一樣,可是心境完全不一樣。悟道的人也講非有非無,可是外道也講非有非無,可是那個非有非無,不是大悟見性講出來的非有非無。
好,這個杯子,好,再注意看!二乘人的境界,這是生滅,對不對?對。這是無常,對不對?對,沒有錯。他們就說。但是呢?小乘人他有能觀、有所觀。觀這個杯子,觀無常。這個杯子是緣起、空相,嗯!很好,不錯。
大悟見性不是這樣子。這個杯子就是涅槃!何以故?當下就是空相,當下就是空性,當下就是第一義諦大空。如果它不是涅槃,你如何找涅槃?難道離開這個「當下」有涅槃嗎?什麽是涅槃?這個(紙杯)就是涅槃。但是它有涅槃的理,沒有涅槃的智。無智不能證得如來的法身。你千萬不要講:無情物也可以成佛。你千萬不要這樣講:無情物可以成佛?你看過這個杯子,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意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意識為大圓鏡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你什麽時候看到這個杯子轉八識成四智的?沒有!(上人又拿起紙杯子)空相,對不對?空相就是涅槃。所以,它有涅槃的理,但不能說它是佛啊!它是佛,那你在這裏忙什麽呀?無情物可以成佛,那你坐在這個椅子上,你那個椅子是佛,那對佛太不恭敬了。所以大乘佛法某些東西啊,說不通的東西,說無情物也可以成佛,這個~不符合佛陀的思想。佛在《楞伽經》就講得很清楚了,無智不能證得法身。沒有智慧怎麽會證得法身呢?所以,要厘清觀念,這個(杯子)有空相、有空性,但是,要有般若智慧來證得。因此,什麽是涅槃?這(杯子)就是涅槃。不可尋、不可覓、不可著、不可推論、不可以掉進去觀念裏麵,當下就是涅槃。萬法總是如此啊!一切法。杯子不是涅槃,你何處找涅槃。涅槃另外一個名詞叫做不生不滅,叫做畢竟空、叫做如。杯子如,桌子也是如,花還是如。
諸位,要體悟聖道,一念之間,就是涅槃、摩訶般若,不離當下。所以摩訶迦葉,接了佛的心印,叫做禪宗的初祖。聽說,根據經典,摩訶迦葉現在還活著,為什麽還活著咧?因為在雞足山入定,從經典裏麵講:摩訶迦葉在雞足山入定,在雲南。
現在講到:
法是絕對的真實,活在虛偽當中的人,和法是絕緣的,是不相應的。世間人,你跟他講一切法如幻,打死他也體悟不出來,什麽叫一切法如幻?人活得那麽真實,對不對?有錢花,有女朋友交,是不是?有事業可以搞,是不是?所以,一切眾生離不開這個。我看了這個網路,說:後宮甄嬛傳,然後,嬛嬛跟皇上講,說:皇上,皇上,我喜歡兩種花,我最喜歡兩種花。皇上說:你喜歡哪兩種花啊?一、有錢花。二、隨便花。皇上就跟她講了:嬛嬛你今天真美。我怎麽美法?你想得美!搞笑的網路。所以,這個眾生,什麽法身慧命,這個摸不著門,無念、無住、無相,他摸不著門,對不對?他過活現實的生活。師父!你講那個太遙遠了,太玄了。
所以,為什麽我見到出家人,不管他有修、沒修,都非常地恭敬。為什麽?全世界七十億的人口,到底有幾個出家人呢?你這樣一想就知道這個出家是非常了不得的。跟法師鼓勵一下。
還有,這些在家居士也了不得。我讀大學的時候,旁邊有那個同學,我說:喂!同學,同學,今天有教授來講佛法,我們去聽聽。他說:你們去聽就好,佛讓你們來做,我們這個沒有救了,六道輪回的,沒有用了,你們去就好。我們大學讀了四年,我們善根才有一點深厚,他讀了大學四年,結果呢?佛法就在他眼前,他就是不接受。所以,要進入這個佛門啊!這些護法居士還挺難的,謝謝各位護法居士。
禪是佛的心。離開了本自的妙心,離開了本自的清淨自性,向外求玄,向外找真理,盡名為外道,統統叫做外道。外道這兩個字,並沒有輕視的意思,沒有輕視的意思。是說:他心外求法,是名外道。他永遠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什麽?外道所修的,有所求。依賴一個主導,就是上帝,或者是阿拉,因此,外道心外求法,我們並不是鄙視他,也沒有輕視他,而是說:心外求法的人,永遠沒有成就,沒有辦法成就佛道,沒有辦法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佛法是心法,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但是,要破除名相,叫做非心非佛。著一個心,著一個佛,那也不對。是心做佛,是心是佛,這是站在「即」的當下,也沒有所謂的「即」,所謂「即」就是「不即」,何以故?離一切相故。因此,即心即佛也是方便說。真正的,是非心非佛,這才是進入絕對的。可是著一個非心非佛,也不對,方便說。到這兒,總是要實證的東西,要真實的功夫。要不然會隨著名相,轉右邊,轉左邊,自己沒主見了。因為沒有證量,當然就會這樣子。講即心即佛,一下講非心非佛,他又不能接受了。一定要講即心即佛,又卡死在即心即佛。為了破除即心即佛,所以講非心非佛,如果你著一個非心非佛,那又不是真的佛。佛離一切文字、離一切名相、離一切概念,哪來的非心非佛?
[聖人用心如鏡,事如春夢了無痕。]
我們能不能解脫?這兩句是很關鍵的,挺關鍵的。
聖人用心如鏡,也就是說,你真正一個人,入於佛道,看這個天地萬物,統統空相。入萬人之中,如入無人之境。人隻是一堆白骨,白骨再磨成粉末狀,就是一堆骨灰,體悟聖道的人,單刀直入,就了解諸法空相。但也不能否定因果相——那就變成斷滅法了。所以,聖人用心如鏡,漢來漢現,胡來胡現,一切不住著。而不住著,可是,鏡有現這個相。
事如春夢了無痕,萬法過了,其實都不留痕跡。我們會留痕跡,是因為我們撕裂了我們清淨自性,燒傷了我們的清淨自性。我們煎熬,把這個痛苦當作是一種記憶,我們的記憶裏麵,完全沒有正麵的能量。那種痛苦、燒傷,然後那種記憶、那種難以割舍的親情、一直沒有辦法掙脫出來。
如果兩個男女朋友的關係,兩個人非常非常地要好,非常地要好,出雙入對,一下子,女孩子說:我要跟你分手。我告訴你:那個男的絕對受不了。接下來,不幸的事情就會這樣子。
台灣有一對談得熱戀到不可自拔,女孩子發現這個男孩子很多的缺點,也是有錢花,也是隨便花,要分手。結果刀子拿起來,失去理性,砍她五十七刀,砍五十七刀哦!刀刀見骨,死了。當然那個也抓起來了。
這個就知道……你可知道,在座諸位,雖然說聖人用心如鏡,事如春夢了無痕,說來簡單。《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就知道,這一輩子沒有碰到如來正法的人,他真的還不知道怎麽過日子。生命對他來講,變成一種煎熬、痛苦、痛苦不堪。
接下來,我們聽聽大悟禪師——這些大悟的聖者,怎麽講,怎麽說。
馬祖道一禪師的大弟子百丈禪師,大徹大悟,在《指月錄》裏麵,這《指月錄》算是直指人心、明心見性的寶典。出家、在家要好好地修行,明本心、見本性,讓如來的正法蒙羞,是不配做佛陀的弟子,所以,要好好地看大徹大悟的這些寶典。讓如來的正法蒙羞,不配作為如來的弟子。何以故?如來的正法,隻有正麵的能量,隻有讓眾生解脫生死,讓眾生見到真正的光明、真正的至善、純善,沒有一點絲毫負的。所以,一個真正善說法者,除了善於比喻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喚醒別人原來、本來具足的般若智慧。你很會修行是一回事情,但是你很能表達,這個表達的能力,就能救無量無邊眾生於水深火熱。也就是我們的無師智、自然智。
當一個人碰到了如來的正法,生命當中的智慧的光芒,就由此而顯露出來。他不牢騷,也不抱怨,也沒有委屈,何以?牢騷空無自性,抱怨空無自性,委屈也空無自性。了悟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入無分別智。在這裏還附帶說明的,不懂法,是不能亂說的。在《佛藏經》裏麵,《佛藏經》跟佛《大藏經》是不一樣的。《大藏經》是講三藏,《佛藏經》是一部經典。這裏不能弄錯。在《佛藏經》裏麵講:亂說法,其罪甚重。為什麽呢?亂說法要,斷眾生的法身慧命。其罪甚重,不懂法。那我們可以用推廣的方式,推廣的方式。如果你大悟,你的心:我的心就是佛的心。自己的心跟佛的心,自他不二。自他不二,生佛平等。眾生與佛,平等平等。何以故?空無自性,當然是平等。
接下來。大悟的禪師怎麽說呢?說: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這個幾句話,道出所有三藏十二部經典,禪宗的重點。幾個字,慢慢來解釋:
靈光獨耀,也就是說,我們的佛性,是獨立的,是絕對獨立的。修行,不依六根,依六根就有能依所依。不依六塵,不可以攀緣六塵;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不依六根,不依六塵,中間:能緣的根,所緣的塵,引發出妄想的心識。不依六根,不依六塵,不依六識,一切法無所依,就是我們的靈性,就是我們的佛性,就是我們絕對獨立存在的本體。雖說存在,但是無念、無住、無相,因此叫做靈光獨耀,靈光獨耀,亦就是心性一片光明,這個「光」是指智慧的意思。
迥脫根塵,這個「迥」是指遠遠地,佛性是什麽?遠遠地擺脫六根攀緣六塵的妄想,叫做迥脫根塵。不依六根,也不依六塵,有六根,有六塵,就能所不斷。能所不斷就是生死法。簡單講,六根與六塵入不二、平等空性,迥脫就是超越的意思,叫做迥脫。超越六根、超越六塵,不執著六根,不執著六塵,那個就是佛性。
體露真常,我們的清淨自性,當下完成了生命的覺醒,完成了生命覺醒當中的永恒的覺醒,所以,剛剛師父開宗明義就說了:如來的正法是人生宇宙當中,唯一的真實。那麽這個體露真常,就是我們生命的當下,就是永恒的佛性,就是真實的如來。每一個在座當下,你也是如來。你有沒有體會:一切來皆是如?如果你體會一切來皆是如,一切的「來」都空無自性。當下就是「如」,一切來,實無所來,一切去,實無所去,那麽體露真常,你的清淨自性就顯露出來。所以,悟道的人,跟平凡的人,兩個人站在一起,沒有好好地去親近,還沒有辦法分辨出來,大悟見性,從他身上,你絕對看不到他有一點高傲,絕對看不出他有一點異常,也絕對不會搞一些相的東西。
台灣有個外道的,要見這個負責人,要見這個最高的領導者,他怎麽個搞法呢?哇!這個大殿搞得像皇宮、紫禁城。那個徒弟、學生要進來,從外麵要跪著爬進來,爬進來,要爬進來哦!爬進來。他就坐在那裏,一語不發。嗯!眼睛閉上七分,開了三分,他很會搞這個東西,你叫他開示,說:這個太深,你聽不懂。喜歡搞這個東西。我不一樣,我不會搞這個東西。
所以,平凡、平實、平淡,這個就是我的宗旨,我既不搞稀奇古怪的東西,不過,我有一點不怎麽慈悲,因為很多的高僧大德慈悲。今天人家請去開光破土,行!行,我去!那人家來請我開光破土,不行!不去,不去!我說:有很多的高僧大德……
我這輩子就做這麽一點小事,我把我的生命全部集中在正法、三藏、悟明心性、弘傳正法。
我二十歲的時候,就讀到了一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哎!真是受用哦!少壯不努力,老的時候啊……是不是?有的人說:唉呀!師父,你早上怎麽那麽感動,一直掉眼淚啊?一直看你擦眼淚?我說:那個是燈光太熱啦!我受不了!那個不是感動啊!那個太熱了。沒辦法啦!是不是啊?所以,我在看《大藏經》是這麽看的,一坐下來,十幾個鍾頭,因為我們有點學曆,能讀古文,四書五經、古文觀止,是不是?閱藏。看不懂,做筆記,做起來。貼在牆壁,再參。不懂,不起座。全力以赴地,哪裏邀請統統沒有去,偶爾,很累的時候,才出去國外走一走,順便散散心。《大藏經》就看,看、看、看……說:不通達三藏,絕不起座。下定決心:不悟明心性,絕不起座,下功夫!佛法這麽地好,是如此的美妙,成、住、壞、空都是那麽地美,春天Spring,好美的春天。好美的夏天,好美的秋天,好美好美的冬天。為什麽春夏秋冬每一季,在我看起來都是那麽地美?都是那麽的好?在我的心目當中,為什麽你們每一個人看起來,都是那麽地漂亮?就像佛菩薩一樣,那麽值得讓我尊敬。噢!原來都是自己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你知道嗎?當一個人進入這個法的喜悅的時候,有一次我看這個《楞嚴經》,在看這個《楞嚴經》看到定在那邊,本來這個膀胱,兩個鍾頭以前要上廁所了,沒有人提醒我,心就定在那邊,就一直看《楞嚴經》,看到幾個鍾頭過去了,唉呀!糟糕!忘記跑廁所了,忘了。我告訴你:當一個人契入法的那種喜悅,契入佛陀那種真實,了悟了人生宇宙的究竟義的時候,那種人生跟宇宙哪裏都是那麽地美,就是一個美!真實的、善良的,是那麽地真實的美。所以,體露真常。
當我們開悟了清淨自性,生命的當下就是永恒。就是唯一的真實,不拘文字。那麽,不拘文字,這些文字不足以拘限佛陀的真理。
在座諸位,有一個人問(藥山惟儼)禪師,說:禪師,禪師,你也看經典嗎?禪師說:看啊!那禪師你怎麽看經典?他說:我看經典就是遮遮眼睛啊!(上人把法寶放在眼前。)禪師說:我看經典嘛遮遮眼睛。遮遮眼睛什麽意思?三藏十二部不在(放法寶的桌子)這個地方,(師父用右手摸碰上胸口,指心。)在這個地方,是不是?三藏哪裏在文字裏麵?在心性裏麵,對不對?所以禪師說:我看經典遮遮眼睛。遮遮眼睛,不拘文字,因為文字是沒有辦法,把這個如來的正法講到很到位。但是,我告訴你:體悟聖道的聖人,他講出來的語言是有生命的,為什麽?他的心就是佛的心。他可以用善巧方便的語言,把每一句語言,都化作般若的智慧跟喜悅,是如此的真實。
心性無染,在座諸位,《傳心法要》黃蘖斷際禪師講了一句話:
[三藏、一切法總不用學,但學無所住。]
真是一針見血!三藏十二部經典,那麽地繁瑣,黃蘖斷際禪師在《傳心法要》講了這句話:學道之人,萬法總不用學,但學無所住。無所住的意思就是:了諸法如幻。一切法不值得執著,執著也沒有用。你問你自己,你什麽東西帶得走?沒有。你什麽東西帶得走?現金嗎?人民幣?帶得走嗎?房地產,帶不走。還有什麽嬌妻美妾,不是像曹操一樣,這曹操都搶人家的妻子,曹操總共十二個老婆,隻有兩個是少女,其他十個都是人家的老婆。包括貂嬋,也是他搶過來的,嗯!曹操有特別的嗜好,有特別的嗜好。我問你:曹操活幾歲?有人知道嗎?嗯?曹操活幾歲?沒人知道。曹操活六十六歲。孔明活五十四歲,劉備活六十三歲,東吳周瑜活三十六歲,曹操的兒子曹丕活四十歲,因為他十幾歲就有肺炎,曹丕是篡漢的。曹丕廢了漢獻帝,自立為魏帝。曹丕活四十歲,臨命終的時候,吐了一盆的血。所以說,這樣子的皇帝,人人爭,爭到最後,什麽都帶不走。關公也是活五十幾歲,五十六歲。所以,三國時代這些英雄好漢,這些都是曆史的塵土。因此,體悟聖道,日子多好過!
心性無染,隻要我的心,我的本心、我的自性不被汙染,我就是佛。所以,修學佛道就是這樣子,了悟聖道,噢!布施。快樂是懂得分享。所以,我發過願:所有的錢都做法寶,散播到世界各地,救度無量無邊苦難的眾生。眾生皆解脫,何妨我獨窮?快樂!身上沒有錢,哎呀!看過今天這些尊敬的大和尚、比丘、比丘尼來底下,讓你們委屈了,來給我小慧律、小法師捧場,太感恩你們了。所以,我們懂得人生的真理的時候,時時刻刻都布施。
心性無染,本自圓成。本來就是圓滿,本來自己就是圓滿成功的。剛剛講的,什麽是涅槃?(師父指點紙杯子)當下就是空,就是涅槃。何處找涅槃?就是當下。這不是涅槃,你何處找涅槃?尋尋覓覓不得涅槃,當下就是,它不是涅槃,你去哪裏找涅槃?它就是涅槃。它有涅槃的理。對不對?這個(上人右手舉著撫尺),當下就是空,它就是涅槃——它有涅槃的理。所以,法不離心,但看你悟不悟,覺不覺悟。所以,學佛還得要有一點骨氣。一般人是常常生氣,沒什麽骨氣。
這個本自圓成,我們本來自己就有圓滿、成功的佛性。
但離妄緣,即如如佛。離開種種的妄想,這個就是佛。
好,我們交叉來解釋,種種的善巧方便。
接下來,說:
[水有源,木有本,修行以心為依歸,為最真實。]
這個心,就是本心,就是妙性。《法句經》有兩句話,大家認識一下。說: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汙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
《法句經》又這麽說,等一下我們會解釋。說: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
這是《法句經》講的。好,我把它解釋一下。
諸法,就是萬法的顯露,都是你那顆心在作用。意先導,諸法意,就是我們意識心的意。諸法意先導,最快作為我們的領導。
意主意造作,一切都是心在作主,一切都是意在造作,叫做意主,主就是主人的主。意主,意識在主導,意造作。
若以染汙意,染汙就是我執、法執、空執、無明、煩惱,如果你用這個貪嗔癡,染汙的「意」這顆心,用染汙的心,無明的心,煩惱的心,或者是講話,或者是造作這種行業,「人行道」這個「行」。
是則苦隨彼,就是你用無明煩惱去講話,明明這句不要講,你也要講。對不對?去得罪別人,有時候一句話就會引來殺身之禍。
注1.慧能(638~713):唐代僧。又作惠能。我國禪宗第六祖。號六祖大師、大鑑禪師。祖籍範陽(河北),俗姓盧,生於南海新興(廣東)。據六祖法寶壇經行由品載,其父早亡,家貧,常採薪汲水以奉寡母。一日負薪至市,聞客讀誦金剛經,心即開悟,時五祖弘忍住蘄州黃梅之東禪院,法門甚盛。師乃前往拜謁。五祖試問其所來及欲求何物,師答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五祖謂:「汝是嶺南人,又是獦僚,若為堪作佛?」慧能對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僚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五祖驚異其稟性非凡,遂使入堆房舂米,曆八月。一日,五祖令眾人各述一偈以傳衣授法,上座神秀遂於壁廊書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師聞之,謂此偈未見本性,遂請一童子代於壁間亦書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聞之,識其為真能傳大法者,乃夜召師入室,潛授衣法,並遣其連夜南歸,隱於四會、懷集之間。
儀鳳元年(676)至南海,遇印宗法師於法性寺,遂依之出家,受具足戒。翌年,移住於韶陽曹溪寶林寺,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頓悟法門。與神秀於北方所倡之漸悟法門相對,史稱「南頓北漸、南能北秀」。其弟子法海將其教說匯編成書,名《六祖法寶壇經》,盛行於世,為後來禪宗之宗經。後應刺史韋據之請,於大梵寺樹立法幢;未久歸曹溪,弘布大法,道俗歸崇。神龍元年(705),中宗派遣內侍薛簡召師至京師,師稱疾固辭未往,帝乃敕賜摩衲袈裟及綠?等物,並敕改寶林寺為「中興寺」。三年,更賜「法泉寺」額。
師又曾舍宅為國恩寺,先天元年(712),命門人於寺內建立報恩塔。翌年七月,歸返國恩寺,八月示寂,世壽七十六。師肉身不壞,迄今仍存,歸停曹溪。憲宗時諡號「大鑒禪師」。宋太宗太平興國年中(976~983)加諡「真宗禪師」;後由仁宗諡號「普覺禪師」,神宗賜「圓明禪師」之諡號。遺錄有《六祖壇經》一卷、金剛經口訣等。其中六祖壇經初由法海集錄師之語要,後人多所節略,未能見祖意之全貌,元代德異乃探求諸方,得其全文。至元二十八年(1291),宗寶重新校對三種異本,正其訛誤,詳其節略,增補弟子之請益機緣而予印行,今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師之嗣法弟子四十餘人中,以荷澤神會、南陽慧忠、永嘉玄覺、青原行思、南嶽懷讓等最著,開後世臨濟、曹洞等五家七宗之禪。〔佛祖統紀卷二十九、宋高僧傳卷八、景德傳燈錄卷五、五燈會元卷一、釋氏稽古略卷三、傳法正宗記卷六〕——《佛光大辭典》
注2.武則天(624~705):唐代許州(河南許昌)人,名曌。十四歲,被選入宮,為太宗才人,以黠慧獲寵。帝崩,依製削發為尼。高宗即位後,召入宮為昭儀,未久立為後。於高宗晚年,專決政事。帝崩,先後廢中宗、睿宗。天授元年(690)改國號為周,自稱則天金輪皇帝,為中國曆史上唯一之女皇帝。富於權略,善於用人,執政達四十餘年。與比丘曇慈造大雲經,以為符讖。然師事高僧神秀、法藏、義淨等,頗能屈己盡禮。又度僧、造寺、塑像、寫經,曆年為之,從不厭倦。晚年谘肆專橫,朝政日壞。神龍元年十一月薨,世壽八十二。諡「則天皇後」。〔唐書卷六、新唐書卷七十六〕p3326——《佛光大辭典》
注3.三武一宗法難:指佛教四次法難。乃我國曆史上皇帝迫害佛教最嚴重之四次事跡:(一)北魏太武帝,聽信司徒崔浩、道士寇謙之之言而壓迫佛教。太平真君七年(446),盡誅長安沙門,破壞一切經典圖像,北魏佛教遂遭毀滅。至文成帝複興之際,始告恢複佛教地位。(二)北周武帝,信納道士張賓與衛元嵩之論,有意廢佛;其時甄鸞、道安、僧、靜靄等曾為佛教辯護。建德二年(573),帝即下令廢佛、道二教,毀壞經像,並令沙門、道士還俗,僅選名德者一百二十人安置於通道觀。六年,北周滅北齊,其時雖有慧遠排眾抗辯,然武宗仍對北齊之地行排佛政策。翌年,帝崩,佛道二教始告複興。(三)唐武宗時,宰相李德裕等人排佛,會昌五年(845),帝乃下敕留置若幹寺及僧三十名,餘皆廢棄,並令僧尼還俗。將佛像、鍾、磬改鑄為錢幣、農具等物,史稱會昌法難。翌年帝崩,宣宗時再興佛法。(四)後周世宗,顯德二年(955),帝實行排佛政策,詔令廢止寺院三萬三百三十六所(佛祖統紀作三千三百三十六所),又下詔毀佛像,收鍾、磬、鈸、鐸之類鑄錢。其時,鎮州有觀音銅像,靈應頗驗,故雖有詔下,人莫敢近。帝聞之,親往其寺,以斧破銅像麵胸,觀者為之顫慄。顯德六年,帝於北征途中,胸發瘡疽而殂。其後,宋太祖統一天下,下詔複寺立像,佛教始告複蘇。
上述四次法難中,前二次主要係基於思想上之原因,後二次則係基於經濟上之理由。宋朝誌磐之佛祖統紀卷四十二將此稱為「四大法難」,或「三武一宗之難」,又宋丞相張商英所著《護法論》:「上世雖有三武之君,以徇邪惡下臣之請,銳意剪除,既廢之後,隨而愈興,猶霜風之肅物也。」〔宋高僧傳卷十七、釋氏稽古略卷二、卷三、卷四、曆代三寶紀卷三、古今佛道論衡卷一、魏書釋老誌第二十、北史卷二、北周書卷五、舊唐書卷十八〕p569——《佛光大辭典》
注4.悟道:又作得悟。即了見心性,徹悟大道。專心修習佛道,以期達到悟道之妙處,此乃各宗修道之共同究極目的。然悟道一語,多為禪宗用於得法開悟者,稱為見性悟道。p4113——《佛光大辭典》
注5.無始無明:謂無始以來即恒常存在之無明。為生死流轉之根本惑體。平等法界之理不達,妄隔平等之理性,稱為無明;又如是闇惑之心,隔離理性,故又作間隔。依此無明之間隔而生種種煩惱,造種種業,受種種果報。故勝鬘經、大乘起信論等諸經論稱為無始無明,菩提心論則稱為無始間隔。關於無始之名,有如下三種解釋:(一)就因緣生之理而言,謂凡一切有為法,乃因緣和合而生,現世之果,由前世之因而生;前世之果,更由前世之因而生,如是推究,故知無初始,若以為有初始,即是無因生之外道,而非佛法。(二)就惑體相依之義而言,謂枝末無明依根本無明,根本無明依真如,此乃緣起法自然之理。此時無明為惑之根本,無明之先更無初始之惑法,故稱為無始。依此釋,則無始為根本之異稱,以成無明有始之義。依此義,大乘起信論以忽然念起為無明;天台家稱為元品無明,大乘起信論之注疏家則稱為根本無明。故如忽然、元品、根本等,皆為有始之異稱。大乘經論所說,多依此義。此為去妄歸真之一種教法。乃「權大乘」之義。(三)就真妄同體之義而言,謂真如與無明,乃一法之異稱,如水與冰,冰之自性即為水,無明之自性即為真如。非先為水而後為冰,如言先為水,則僅為教法之方便說而已。〔圓覺經、勝鬘寶窟卷中末、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末〕(參閱「無明」5094)p5090——《佛光大辭典》
注6.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略稱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覺、無上正真道、無上正遍知。「阿耨多羅」意譯為「無上」,「三藐三菩提」意譯為「正遍知」。乃佛陀所覺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圓滿之意。以其所悟之道為至高,故稱無上;以其道周遍而無所不包,故稱正遍知。大乘菩薩行之全部內容,即在成就此種覺悟。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則譯為「無上正真道意」。
又,音譯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意指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一般譯為「無上正等覺者」。此係佛陀之尊稱。又可省略阿耨多羅,而僅作三藐三佛陀,或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等。〔大智度論卷二、卷八十五、往生論注卷下、法華經文句卷二上、法華經玄讚卷二本、慧苑音義卷上、慧琳音義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參閱「正遍知」2001、「正覺」2005)p3674——《佛光大辭典》
注7.三量:<一>量,即尺度、標準之意,指知識之來源、認識形式,及判定知識真偽之標準。印度自古各哲學宗派間即盛行探討知識來源、形式、真偽之學問,遂產生各種「量論」之說,其中最普遍者為三量。然三量之內容與名稱;各宗所說互異。 (一)就心、心所量知所緣對境而立之三種量。唯識宗於此,多所分別,並詳加闡論;而於因明之中,亦為重要之「自悟」方法。此三量即:(1)現量,又稱真現量。乃對境時無任何分別籌度之心,各各逼附自體,顯現分明,照了量知。亦即由五官能力直接覺知外界之現象者;此一覺知乃構成知識之最基礎來源。(2)比量,乃由既知之境比附量度,而能正確推知未現前及未知之境。(3)非量,即似現量、似比量之總稱。乃非正確無訛之現、比量,或非可量知之量。 (二)瑜伽師地論卷十五與顯揚聖教論卷十一所立之三量:(1)現量(同上),(2)比量(同上),(3)聖教量,又作至教量、正教量,為一切智所說之言教,或從其聞,或隨其法,其中又分:1.不違聖言,佛自說經教,輾轉流布,不違正法、正義。2.能治雜染,善修此法,能永調伏貪癡等煩惱。3.不違法相,不於一切離言法中建立言說。 (三)數論外道所立之三量:(1)證量,指從根塵所生之五知根,緣五塵所顯現之覺知作用。相當於上記之現量。(2)比量,分為有前、有餘、平等三種;「有前」乃推知未來之作用,「有餘」為推知過去之作用,「平等」為推知現在之作用。(3)聖言量,相當於上記之聖教量,雖非由五官感知,亦非經推比而來,然以篤信聖者之故,亦得信知聖教聖言。如北鬱單越之存在,既非吾人所能感知,亦非推比可得,然以聖言之故,遂得信知其存在。〔解深密經卷五、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十六、因明入正理門論、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本、因明論疏瑞源記卷一〕(參閱「比量」1481、「真現量」4222、「量」5293)
<二>成唯識論卷二所立之三量。即:(一)所量,指被測度量知之對象。(二)能量,指能夠用以量知者。(三)量果,指所量知之結果。例如欲量知一織物,則織物為所量,尺度為能量,所量得之尺寸為量果。成唯識論複基於此說,將心識之作用分為四分,而以相分為所量,見分為能量,自證分為量果。(參閱「四分」1663)p633——《佛光大辭典》]的解脫境界,名為無上正等正覺。
量:梵語pramā?a 之意譯。有廣狹二義,狹義而言,指認識事物之標準、根據;廣義言之,則指認識作用之形式、過程、結果,及判斷知識真偽之標準等。又印度自古以來,在認知範疇中,一般皆將量知對象加以認識論證,泛稱為量。此量知之主體,稱為能量,或量者;被量知之事物,稱為所量;量知之結果,或了知其結果,稱為量知或量果。以上三者稱為三量。玆將三量各舉譬喻,並將其與外道、小乘、大乘、唯識等相當之部分,列表如下:
依不同之方法去量知對象,即產生種種不同之量果,大別之,有下列數種:
㈠現量,不含比知推度,僅以知覺進行認識作用,或依前五識,或依與前五識同時而起之意識,或依自證分、定心等無分別心而來。例如眼識認識色境時,即為現量。
㈡比量,係以既知之事實為基礎,比知未知之事實,乃經由推理而進行認識作用,不與前五識同時而起,係依散地之意識而來者。例如見煙則推知火之存在。比量又可分為二種比量、三種比量、五種比量,即:⑴二種比量:⒈自比量,又作自比、為自比量,即為自己而比量;以智為本質,此時未必需要表之於他人。⒉他比量,又作他比、為他比量,即為他人而比量;經由自比量所認識之智,再語之他人時之比量。⑵三種比量:⒈自比量,為自己所認可而不為他人所認可作為因(理由根據)之比量。⒉他比量,為他人所認可而不為自己所認可作為因之比量。⒊共比量,又作共比,為自己與他人共同認可之比量。⑶五種比量:⒈相比量,例如見煙之相而推知火之存在;即為有關事物外相之比量。⒉體比量,例如見現在之體而推知過去、未來之體;此乃有關事物自體之比量。⒊業比量,例如見草木動搖,則知風之存在;即由事物之動作,而推知該作用之根據。⒋法比量,例如由無常而推知苦之存在;此因法與法之間具有相互依存之密切關係,故根據一事即可推知他事。⒌因果比量,由因推知果,或由果推知因。
㈢聖教量,又作正教量、至教量、聲量、聖言量,即篤信聖者之教說真實無誤,而依靠聖教來量知種種意義。
㈣非量,又作似量,即似是而非之現量及比量,故又作似現量、似比量。例如衣由色等四塵構成,本身並無實體可言,然由於分別見解,遂認為「衣乃實在者」,此即似現量。又如遠見塵、霧等,卻錯以為煙,並據此錯覺而證明有火存在,此即似比量。以上均為似是而非之現量及比量。其中,現量、比量、非量,或現量、比量、聖教量等,皆稱三量。此外,現量與比量對非量而言,稱為真現量、真比量。
於現、比、聖教三量之外,若加上譬喻量(例如由牛而推知有水牛、乳牛等;此即依據類似事物而推知相同之他物),則為四量。若再加上義準量(又作義準量,例如無常必定無我,今既知諸法無我,依準其義,即可了知無常之存在),則為五量。若再加上無體量(例如進入屋內,由於主人不在,則知主人必定前往他處),則為六量。此外,另有隨生量、想定量、傳承量、身振量等。
於古代印度各學派間,對各種量論之看法及側重之情形,大都隨其宗義而有所不同,例如順世外道僅承認現量,勝論學派承認現、比二量,耆那教、數論學派、瑜伽派承認現、比、聖教三量,正理學派承認現、比、聖教、譬喻等四量,彌曼蹉學派之咕魯派則另又加上承認義準量,彌曼蹉學派之帕達派及吠檀多學派另又承認無體量,而共為六量。在佛教,則常用現量、比量、聖教量、譬喻量。在因明方麵,古因明師多采現、比、聖教三量。至六世紀之大論師陳那時,則限定僅以現量、比量等二量用於因明論式。[解深密經卷五、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六、因明入正理論、成唯識論卷二、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參閱‘三量’633、‘量論’5295)——《佛學大詞典》
注8.如來:梵語tatha^gata,巴利語同。音譯作多陀阿伽陀、多他阿伽度、多陀阿伽度、怛薩阿竭、怛他哦多、多阿竭。又作如去。為佛十號之一。即佛之尊稱。蓋梵語tatha^gata 可分解為 tatha^-gata(如去)、tatha^-a^gata(如來)二種,若作前者解,為乘真如之道,而往於佛果涅盤之義,故稱為如去;若作後者解,則為由真理而來(如實而來),而成正覺之義,故稱如來。佛陀即乘真理而來,由真如而現身,故尊稱佛陀為如來。長阿含卷十二清淨經(大一·七五下):‘佛於初夜成最正覺及末後夜,於其中間有所言說盡皆如實,故名如來。複次,如來所說如事,事如所說,故名如來。’大智度論卷五十五(大二五·四五四下):‘行六波羅蜜,得成佛道,(中略)故名如來;(中略)智知諸法如,從如中來,故名如來。’又因佛陀乃無上之尊者,為無上之無上,故亦稱無上上。又‘如來’之稱呼,亦為諸佛之通號。
巴利文長部經注舉出如來有九義;十住毗婆沙論卷一則舉出如來有十一義。此外,大寶積經卷九十、大威德陀羅尼經卷十三、佛性論卷二如來藏品等,亦各有不同之說法。
另據成實論卷一、行宗記卷上等之說,乘真如之道而來成正覺者,是為真身如來;而乘真如之道來三界垂化者,是應身如來。
天台家依成實論卷一之「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一語,解釋真身、應身二如來之義,稱為二如來;據法華文句卷九之解釋,即:乘(如如之智)如實(如如之境)道(因)來成正覺(果)者,因境智契合,功果圓滿,是為真身如來;而以如實智乘如實道(境智契合),來至三界示現八相成道者,是為應身如來。此外,天台家又依大智度論卷二之「如法相解,如法相說」一語,解釋法身、報身、應身三如來之義,稱為三如來;據法華文句卷九之解釋,即:遍一切處而無有異為如,不動而至應一切處為來,此指法身如來;從理名如,從智為來,此指報身如來;境智冥合為如,來至三界轉妙法輪而說法為來,此指應身如來。[北本大般涅盤經卷十八、十號經、坐禪三昧經卷上、大智度論卷十、卷二十一、卷七十、卷七十二、卷八十五、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菩提品、大日經疏卷一、翻譯名義集卷一](參閱‘十號’480)——《佛學大詞典》
注9.十號:釋迦牟尼佛或諸佛通號之十大名號。又稱如來十號、十種通號。雖稱十號,然一般皆列舉十一號,即:(一)如來,音譯多陀阿伽陀,謂乘如實之道而來,而成正覺之意。(二)應供,音譯阿羅漢,意指應受人天之供養。(三)正遍知,音譯三藐三佛陀,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四)明行足,即天眼、宿命、漏盡三明及身口之行業悉圓滿具足。(五)善逝,乃以一切智為大車,行八正道而入涅盤。(六)世間解,了知眾生、非眾生兩種世間,故知世間滅及出世間之道。(七)無上士,如諸法中,涅盤無上;在一切眾生中,佛亦無上。(八)調禦丈夫,佛大慈大智,時或軟美語,時或悲切語、雜語等,以種種方便調禦修行者(丈夫),使往涅盤。(九)天人師,示導眾生何者應作何者不應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脫煩惱。(十)佛,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知見三世一切諸法。(十一)世尊,即具備眾德而為世人所尊重恭敬。此外,諸經論中亦有僅列舉十號者,即將世間解、無上士合為一號,或將佛、世尊合為一號,或將無上士、調禦丈夫合為一號等諸說。[大智度論卷二、卷二十一、大乘義章卷二十末]——《佛學大詞典》
注10.證:修習正法,如實體驗而悟入真理,稱為證;即以智慧契合於真理。依其所悟,能證得智慧之結果,稱為證果。或次第履行修行階段而證,稱為分證。與 「教」、「行」並稱三法;與「教」、「行」、「信」並稱四法。證,有契會真理而悟入之意,故有契證、證契、證會、證悟、證入等語詞。又證之境地,乃唯有自己體驗之意,故有己證、內證、自內證之稱。就能證而言,稱為證智、證知。對修因而言,稱為證得、證果。對教法或教道而言,則稱證法或證道。其他另有修證、教行證、教行信證等名稱。〔俱舍論卷二十五、大乘起信論、勝鬘寶窟卷中末、大乘義章卷九〕p6701——《佛光大辭典》◎解悟證悟:由理解真理而得知者,稱為解悟,又稱開悟;由實踐而體得真理者,稱為證悟,又稱悟入。——《佛光大辭典》]
注11.正法眼藏:<一>指禪宗嫡佛嫡祖於教外相傳之心印。又作清淨法眼。即依徹見真理之智慧眼(正法眼),透見萬德祕藏之法(藏),亦即佛內心之悟境;禪宗視為最深奧義之菩提,係由釋尊輾轉傳至達磨,以心傳心而由師父之心傳至弟子之心。
《聯燈會要》卷一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其中,「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一語,略作正法妙心,亦意謂釋尊所體得甚深不可思議之真理,此大悟境界即幽玄微妙之佛心,非言教能表現或把握。又正法眼藏即法華經所謂之「佛知見」,而涅槃妙心為佛心之本體,本體寂滅,故稱涅槃;不可思議分別,故稱妙;乃法華所說之妙法。故正法眼藏、清淨法眼等語,概指佛一代所說無上之正法。
正法眼藏之說,在隋唐時代未見傳載,至宋代始見於禪宗語錄,或係宋僧依北本涅槃經卷二所載:「我今所有無上正法,悉以付囑摩訶迦葉」等語轉變而來。〔景德傳燈錄卷一摩訶迦葉付法條、人天眼目卷五宗門雜錄拈華條、續傳燈錄卷二、五燈會元卷一、正法眼藏(道元)辨道話〕
<二>凡六卷。宋代大慧宗杲(1089~1163)撰。收於卍續藏第一一八冊。為古尊宿之機緣法語集,總計百餘篇,並附撰者之短評。宗杲於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因罪遷居衡陽,其間與諸方大德往來酬酢之法語,為侍者衝密慧然隨手抄錄,於紹興十七年編錄而成,尋即刊行。俗稱大慧正法眼藏。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普善庵沙門慧悅及居士春門徐弘澤等,附圓澄及李日華之序,另加宗杲之答張子韶侍郎書,而加以重刻。〔禪籍誌卷上〕
<三>凡九十五卷。日本曹洞宗祖永平道元撰。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二冊。本書為日本曹洞宗最重要之典籍。——節錄自《佛光大辭典》
注12.妙觀察智:為顯教四智之一,密教五智之一。即巧妙觀察諸法而自在說法之智,乃轉第六意識所得者。配於密教五部中之蓮華部,以彌陀如來為主。又若配以五大,以此智明辨邪正,故應配於水大。〔成唯識論卷十、菩提心論、祕藏記〕(參閱「五智」1161、「四智心品」1771)p2858——《佛光大辭典》
◎四智心品:即佛果四智。謂至佛果轉捨有漏識蘊所依而得之四種無漏智。略稱四智。據成唯識論卷十、佛地經論卷三等載,唯識宗立大菩提之智品為四種無漏智相應心品,即:(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又稱大圓鏡智、圓鏡智、鏡智,乃轉第八阿賴耶識所得之智。此智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一切鏡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如大圓鏡之光明,遍映萬象事理,纖毫不遺。(二)平等性智相應心品,又稱平等性智、平等智,係轉第七末那識所得之智。此智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與大慈悲等恒共相應,平等普度一切眾生。(三)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又稱妙觀察智、觀察智,係轉第六意識所得之智。此智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依有情眾生不同根機,自在說法,教化眾生。(四)成所作智相應心品,又稱成所作智、作事智,係轉眼、耳等前五識所得之智。此智欲利樂諸有情,故能於十方以身、口、意三業為眾生行善,成本願力所應作事。具此四智即可達於佛果。〔攝大乘論本卷下、大乘莊嚴經論卷三、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七末〕——《佛光大辭典》
注13.平等性智:又作平等智。乃四智心品之一,五智之一。指體悟自、他平等之智。即轉第七末那識所得之智慧,依此智慧而了知一切事相及自他皆平等,乃生起大慈悲心。佛地論卷三謂平等性智乃觀自、他一切皆平等,大慈大悲恒常相互契合而無間斷,故建立佛地「無住涅槃」(不住於生死、涅槃之涅槃)。隨諸有情之所樂,示現自、他受用之身與土等種種影像。對於初地以上之菩薩,示現他受用之身土,常行大慈大悲之化益。心地觀經卷二(大三?二九八下):「平等性智,轉我見識得此智慧。是以能證自佗平等二無我性,如是名為平等性智。」此外,密教所建立之五智,其中平等性智又作灌頂智,為南方寶生佛之智。祕藏記卷上本(大八六?二中):「平等性智,清淨智水,不簡情、非情故,彼此同如故,常住不變故,名曰平等性智。」——《佛光大辭典》]
注14.大圓鏡智:即指可如實映現一切法之佛智。此種佛智,如大圓鏡之可映現一切形像,密教稱為金剛智。依唯識宗所說,成佛以後,煩惱即轉變為智慧。此種智慧可分四種,其第四種(即第八阿賴耶識)轉變為清淨智,此即大圓鏡智。密教將此四智,加上法界體性智,合稱五智,即東方阿?佛所成之智。——《佛光大辭典》
注15.成所作智:又作作事智。為四智之一,五智之一。即轉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所得之智。蓋自證化他之二利應作,故稱所作;大悲隨類應同之妙業必得成就,故稱成。密教五佛中之不空成就如來配當此智。——《佛光大辭典》
注16.識:音譯作毗闍那、毗若南。「分析、分割」與「知」之合成語,乃謂分析、分類對象而後認知之作用。雖至後世時,心、意、識三語匯分別使用,然於初期時皆混合使用。依唯識宗之解釋,吾人能識別、了別外境,乃因識對外境之作用所顯現,故於此狀態之識稱為表識、記識(音譯作毗若底)。
於大、小乘佛教皆立有六識說。六識各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為所依,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產生見、聞、嗅、味、觸、知之了別作用,此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種心識。喻如「六窗一猿」,六識之體為一,而起作用之門戶則六,概係六識說最初之意義。六識中,第六之意識稱為第六識,後世更賦予六識、意識、分別事識、四住識、攀緣識、巡舊識、波浪識、人我識、煩惱障識、分段死識等十名,稱為六識十名。
除以上六識外,唯識宗另舉末那識與阿賴耶識(即阿梨耶識),成立八識說。其中從眼識至身識之五識(與六識說相同),總稱為前五識。至第六意識,稱為前六識。至第七末那識(即第七識,或單稱七識),稱為前七識(或單稱七識)。前七識以阿賴耶識為所依,而緣各境轉起,故稱為七轉識或轉識。而前六識能清晰識別對象,故稱為了別境識。第七末那識稱思量識,第八阿賴耶識稱異熟識。據護法之唯識說,八識中第六與第七識具有執著虛妄之對象為我或為法之遍計性,故稱‘六七能遍計’。而前五識與第八阿賴耶識因無我、法之執著,故稱此為‘五八無執’。複次,印度之無相唯識派認為八識之體性皆同,故主張八識體一之說。但有相唯識派及唯識宗則謂其體性各別,而主張八識體別說;且二識乃至八識同時並起,同時轉起(俱轉),稱為八識俱轉。然而,小乘有部宗等不主張二識並起,異於前說。
攝論宗(真諦所創)於八識外另立第九阿摩羅識(庵摩羅識),成立九識說。阿摩羅識別名無垢識、真如識、真識,即所謂淨識,依此而言,第八阿梨耶識被解作妄識或真妄和合識。地論宗、天台宗亦有人主張此說。
真言宗立十識,即於八識之外別立二種:(一)多一識心,為生滅門之所依,相當於了知差別現象界之後得智。(二)一一識心,為真如門之所依,相當於體悟平等一如真理之根本智。
據真諦譯之世親所著攝論釋卷五謂,因阿梨耶識變異所生之識,共有:身識、身者識、受者識、應受識、正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與善惡兩道生死識等十一種差別。於此,‘顯識論’舉出顯識與分別識二種,其中因阿梨耶識所顯現之顯識複分為:身識、塵識、用識、世識、器識、數識、四種言說識、自他異識與善惡生死識等九識;而分別識為虛妄分別之主體,又可分成有身者識與受者識二種,其看法大致與真諦所說相符。
又楞伽經卷一說三識,即:(一)真識,相當於阿摩羅識,或相當於阿梨耶識。(二)現識,相當於顯現萬法之阿賴耶識,或阿陀那識(即末那識)。(三)分別事識,即七轉識,或前六識。然真識之說僅見於楞伽經,而不見於梵本及其他譯本。按智吉祥賢之楞伽經注謂,現識為前五識,分別事識則為第六意識。
據大乘起信論所說,由於阿梨耶識中之根本無明在阿梨耶識上起動妄念,以至認識對象而生起執著心,其相狀可分為:(一)業識,起動業作之始相。(二)轉識,因業識作用,所生見照的主觀作用之相。(三)現識,轉識成為客觀之境所現之相。(四)智識,執著現識為實在之相。(五)相續識,對現識執著不斷之相。上記五種識總稱為五意,或五識;相當於三細六粗中之前五者。此外,依無明能起動阿梨耶識,而展開迷界之相狀,如風吹大海成浪,故喻稱為識浪。[雜阿含經卷三十六、大毗婆沙論卷九、卷二十三、俱舍論卷二、卷九、釋摩訶衍論卷二、大乘義章卷三、成唯識論述記卷五末、俱舍論光記卷四、宗鏡錄卷五十、十住心論卷十]——《佛學大詞典》
注18.阿摩羅識:即第九識。又作阿末羅識、菴摩羅識、俺摩羅識、庵摩羅識。意譯無垢識、清淨識、如來識。此識為真諦係之攝論宗所立。人心之本來麵目乃遠離迷惑而本自清淨,故攝論宗認為轉阿賴耶識之迷而回歸覺悟之清淨階位,即阿摩羅識。 據三無性論卷上載,唯阿摩羅識無顛倒、變異,故謂之如如。轉識論則謂,實性即阿摩羅識。又據十八空論載,阿摩羅識乃自性清淨心,然為客塵所染,而謂之不淨。據金剛三昧經載,眾生一切之情識皆轉入庵摩羅。至於阿摩羅識之體性,據圓測之解深密經疏卷三及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三本等所說,真諦三藏以真如與真如智為阿摩羅識之體性。然唐代福成寺之道基於攝論章(華嚴孔目章發悟記卷十五之引文)駁斥真諦之主張,謂阿摩羅識僅以如如之理法為體性。
在唯識學中,六識之外尚有末那識及阿賴耶識,並稱八識;攝論宗又在八識之外另立第九識阿摩羅識,地論宗、天台宗亦有採此說者。而玄奘係統則認為第八識即已包括清淨之一麵,故不另立第九識。又宋譯楞伽經卷一所說之真識,即第九識。〔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入楞伽經卷二、大乘玄論卷五、梁譯攝大乘論卷中、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法華經玄義卷五下〕——《佛光大辭典》
注19.四智:指四種智慧。<一>佛果之四智。全稱四智心品。為唯識宗所立。即將有漏的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及前五識轉變為四種無漏智,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於密教中,加上法界體性智,合為五智,除法界體性智表示中央大日如來之外,以其餘四智表示四方四佛之智。就金剛界而言,大圓鏡智表示東方阿?佛,平等性智表示南方寶生佛,妙觀察智表示西方阿彌陀佛,成所作智表示北方不空成就佛。就胎藏界而言,大圓鏡智表示東方寶幢佛,平等性智表示南方開敷華佛,妙觀察智表示西方無量壽佛,成所作智表示北方天鼓雷音佛。大日經疏卷五:「正方四葉是如來四智。」〔成唯識論卷十、百法問答鈔卷八〕(參閱「四智心品」)<二>菩薩觀唯識無境之四智。乃唯識宗為破外道餘乘之執於實我實法而立。攝大乘論卷中、成唯識論卷七等載,即:(一)相違識相智,謂觀境隨人、天、鬼、畜等業力不同而變現不同之相,故境非實有。(二)無所緣識智,謂觀所生之識皆緣於過去、未來、夢等非實之境,一切境界皆心所變,故觀唯識無境。(三)自應無倒智,謂觀境若為實,則一切凡夫皆為聖,以本來證悟心外之境自然成就而無顛倒;然凡夫尚須藉外境功用始得解脫,故境非實有。(四)隨三智轉智,謂隨三智觀轉境相之智。三智為:(1)隨自在者智轉智,謂已證得心自在者,能隨心轉變外境。(2)隨觀察者智轉智,謂得勝定而修法觀者,觀一境而眾相顯現,境若實有,則不能如此。(3)隨無分別智轉智,謂起證實之無分別智時,一切境相皆不現前。由此三智得觀唯識無境。菩薩成就上述之四智時,於唯識之理決定悟入而證無心外實境。〔攝大乘論釋卷四(無性)、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末、觀心覺夢鈔卷上〕<三>羅漢四智。乃二乘、無學聖人內證四諦之智。據勝鬘經一乘章、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末等載,即:(一)我生已盡,指斷盡未來苦果,乃斷集之智。(二)梵行已立,指修道而成滿無漏之聖道,乃修道之智。(三)所作已辨(辦),指斷障證滅之功成,乃證滅之智。(四)不受後有,指無學聖人已盡生死惑業,不受後世苦果,乃斷苦之智。〔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大乘義章卷十九「四智義」、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五下〕 <四>大智度論卷二十七所說之四智。即:(一)道慧,知一道之智。(二)道種慧,道有無量差別,能一一通達此無量道之智。(三)一切智,知一切法寂滅一相之空智。(四)一切種智,知一切法一相寂滅,並識一切法種種行類差別,為有空雙照之實智。天台以此四智依次配於法華經之「開、示、悟、入佛知見」之說。〔法華文句卷十一〕
<五>勝論外道所立之四智。依智之性類而分為四:(一)猶豫智,謂雖不猶豫法體為一,然對多體之諸法則生疑念,以此疑念所起之智,稱為猶豫智。(二)審決智,謂以猶豫智對多體之諸法所產生之審決智用。(三)邪智,又作暗決斷,即錯誤決斷之智。(四)正智,又作無顛倒,謂無顛倒之智。〔勝宗十句義論〕
<六>指大毘婆沙論卷一四三所說之四智。即:因智、時智、相智、說智。此四智乃佛所得之不共智。
<七>指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四種。又作四諦智,為十智中之四種。
◎五智:<一>密教開立大日如來之智體為五,稱為五智,而以五智配當五佛、五部。此係菩提心論、祕藏記等所說。(一)法界體性智,第九阿摩羅識從有漏轉為無漏時所得之智,即世間、出世間等諸法體性之智。配列於中央大日如來與佛部。(二)大圓鏡智,第八識從有漏轉為無漏時所得之智,即顯現法界萬象圓明無垢之智。配列於東方阿?如來與金剛部。又作金剛智。(三)平等性智,第七識從有漏轉為無漏時所得之智,即具現諸法平等性之智。配列於南方寶生如來與寶部。又作灌頂智。(四)妙觀察智,第六識從有漏轉為無漏時所得之智,即巧妙觀察眾生機類而自在說法之智。配列於西方阿彌陀佛與蓮華部。又作蓮華智、轉法輪智。(五)成所作智,前五識從有漏轉為無漏時所得之智,即成辦自他所作事業之智。配列於北方不空成就佛與羯磨部。又作羯磨智。以上係就金剛界之情形而言;若就胎藏界而言,則五智所配列者,次第為大日如來、寶幢如來、開敷華如來、無量壽如來、天鼓雷音如來。此五智又有別相、各具二義:(一)別相,以五智配當五佛、五部,是為別相之義。(二)各具,一切佛各具五智,是為各具之義。此即密教特有之「而二不二,即離不謬」之深旨。〔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卷二、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法門、金剛頂經一字頂輪王瑜伽一切時處念佛成佛儀軌、即身成佛義〕<二>指佛所得之五種智。出於無量壽經卷下、略論安樂淨土義。即:(一)佛智,總稱佛之一切種智。(二)不思議智,謂佛智能以少作多、以近作遠、以輕為重、以長為短,反之亦可,故稱不思議智。(三)不可稱智,謂佛智泯絕稱謂,非相非形,超越對待。(四)大乘廣智,謂佛無所不知,無煩惱不斷,無善不備,無眾生不度。(五)無等無倫最上勝智,謂佛智如實而不虛妄,得如實三昧,常在深定,遍照萬法,無與倫比,如法而照,其照無量。又兩卷無量壽經宗要複以不思議智配於成所作智,不可稱智配於妙觀察智,大乘廣智配於平等性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配於大圓鏡智。〔無量壽經義疏卷下(慧遠)、無量壽經義疏(吉藏)、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讚卷下〕<三>聖者所證得之五種智。出於成實論卷十六。即:(一)法住智,了知諸法生起之智。(二)泥洹智,了知諸法滅盡之智。(三)無諍智,與他無諍之智。(四)願智,於諸法中無障礙之智。(五)邊際智,得最上智,於增損壽命之中可得自在力。
㈠平等性智:又作平等智。乃四智心品之一,五智之一。指體悟自、他平等之智。即轉第七末那識所得之智慧,依此智慧而了知一切事相及自他皆平等,乃生起大慈悲心。佛地論卷三謂平等性智乃觀自、他一切皆平等,大慈大悲恒常相互契合而無間斷,故建立佛地「無住涅槃」(不住於生死、涅槃之涅槃)。隨諸有情之所樂,示現自、他受用之身與土等種種影像。對於初地以上之菩薩,示現他受用之身土,常行大慈大悲之化益。心地觀經卷二(大三?二九八下):「平等性智,轉我見識得此智慧。是以能證自佗平等二無我性,如是名為平等性智。」 此外,密教所建立之五智,其中平等性智又作灌頂智,為南方寶生佛之智。祕藏記卷上本(大八六?二中):「平等性智,清淨智水,不簡情、非情故,彼此同如故,常住不變故,名曰平等性智。」——《佛光大辭典》
㈡大圓鏡智:即指可如實映現一切法之佛智。此種佛智,如大圓鏡之可映現一切形像,密教稱為金剛智。依唯識宗所說,成佛以後,煩惱即轉變為智慧。此種智慧可分四種,其第四種(即第八阿賴耶識)轉變為清淨智,此即大圓鏡智。密教將此四智,加上法界體性智,合稱五智,即東方阿?佛所成之智。——《佛光大辭典》
㈢成所作智:又作作事智。為四智之一,五智之一。即轉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所得之智。蓋自證化他之二利應作,故稱所作;大悲隨類應同之妙業必得成就,故稱成。密教五佛中之不空成就如來配當此智。——《佛光大辭典》)
注19.《正能量》是世界級心理學大師理查德·懷斯特的巨著。該作品嚴謹又趣味十足地闡釋了「表現」原理與正能量之間的「親密」關係,揭秘了什麽樣的行為模式可以影響人的信念、情緒、意誌力。它通過一係列的訓練方法,提升我們內在的信任、豁達、愉悅、進取等正能量;規避焦慮、猜疑、沮喪、消沉等負能量,它是一本能徹底改變人們生活、工作、行為模式的心理學著作。
正能量與負能量本是物理學名詞,中國人給其賦予了感情色彩,正能量表示人正麵情緒的集合,它可以使人擁有一個積極心態;負能量表示人負麵情緒的集合,它可以使人擁有一個消極心態。正能量與負能量是相對而言的,麵對生活的壓力與曆練,若正能量戰勝了負能量即會促進人的進步,激發人性的優點使之為善;若負能量戰勝了正能量即會阻礙人的進步,激發人性的缺點使之為惡。
注20.《指月錄》:凡三十二卷。又作《水月齋指月錄》。明朝瞿汝稷撰。收於《卍續藏》第一四三冊。係記述自過去七佛、西天祖師、東土祖師至大慧宗杲等,凡六百五十禪門諸宗匠之曆略及機緣語句等。本書之編錄,旨在令學者參究古尊宿之聖言聖業,以期正亂興廢。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由嚴澂(道徹)撰刻指月錄發願偈,瞿汝稷於翌年題水月齋指月錄授梓刊行。卷首有萬曆三十年夏五月戊寅之原序,並萬曆二十九年八月初三吳郡嚴澂之序。又清朝儒者聶先,號樂讀,撰有續指月錄二十卷。輯自南宋隆興二年(1164)六祖下十七世起迄清康熙十八年(1679)三十八世止。
《續指月錄》:凡二十卷。清代聶先撰。收於卍續藏第一四三冊。記述南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至清康熙十八年(1679),凡五百餘年間,禪宗三十八世之法脈。卷首附江湘序、莆陽餘懷序、如是居士之弁語、倫敘考等。——《佛光大辭典》]
注21.《佛藏經》:凡三卷。鳩摩羅什(344~413)譯於姚秦弘始七年(405)。又稱奉入龍華經、選擇諸法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屬於大乘律之經典。內分十品:諸法實相品、念佛品、念法品、念僧品、淨戒品、淨法品、往古品、淨見品、了戒品、囑累品,論述諸法之無生、無滅、無相、無為,及諸法實相;並謂破戒比丘有十憂惱箭,而訶責其種種罪相;又告誡「不淨說法」之大罪報。本經未特別論說菩薩律儀,此為異於其他戒本之處。然強調若不理解諸法實相、無生、無滅等,則雖受持二百五十戒,亦形同破戒,並主張遠離、「戲論分別」始得稱持戒。又以本經闡釋菩薩僧團必得由聲聞僧團別立之種種原因,故列為大乘律之典籍。〔出三藏記集卷二、大唐內典錄卷三、開元釋教錄卷四、卷十二、卷十九〕——《佛光大辭典》
注22.百丈懷海:(720~814)唐代僧。福州長樂人,俗姓王(一說姓黃)。自幼即喜遊訪寺院,年二十,從西山慧照出家,後從南嶽之法朝律師受具足戒,未久至廬江(位於四川)研讀經藏。適逢馬祖道一在南康弘法,乃傾心依附,遂得道一之印可。因與西堂智藏、南泉普願同入室,時稱三大士。後出主新吳(江西奉新)百丈山,自立禪院,製訂清規,率眾修持,實行僧團之農禪生活。嚐曰(大四八?一一一九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元和九年入寂,世壽九十五。敕諡「大智禪師」,塔號 「大寶勝輪」。座下以黃檗希運、溈山靈右居首。其後,宋、元諸帝又諡號「覺照禪師」、「弘宗妙行禪師」。另據全唐文卷四四六唐洪州百丈山故懷海禪師塔銘併序所載,師之生年為天寶八年(749),故世壽六十六。
師所訂清規,世稱百丈清規,天下叢林無不奉行,為禪宗史上劃時代之功績。宋儒仿效而創立書院,元明清三朝,更以書院為鄉學,充作養士之所,皆師之賜。〔敕修百丈清規卷上住持章、宋高僧傳卷十、景德傳燈錄卷六〕——《佛光大辭典》
注23.師看經。有僧問:和尚尋常不許人看經,為什麽卻自看?師曰:我隻圖遮眼。曰:某甲學和尚還得也無?師曰:若是汝牛皮也須看透。——《景德傳燈錄》卷十四
◎藥山惟儼(751~834):唐代僧。屬青原行思之法係。山西絛州人,俗姓韓。十七歲依潮陽(廣東)西山慧照禪師出家。大曆八年(773)就衡山希澡受具足戒。博通經論,嚴持戒律。後參謁石頭希遷,密領玄旨。次參謁馬祖道一,言下契悟,奉侍三年。後複還石頭,為其法嗣。不久,至澧州藥山,廣開法筵,四眾雲集,大振宗風。一夜,登山經行,忽雲開見月,大笑一聲,遍於澧陽東九十餘裏,居民均聞其聲。朗州刺史李翱贈詩雲(大五○?八一六中):「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笑一聲。」唐太和八年(834)示寂,世壽八十四。一說太和二年十二月示寂,世壽七十。敕諡「弘道大師」。〔宋高僧傳卷十七、祖堂集卷四、景德傳燈錄卷十四、傳法正宗記卷七、佛祖統紀卷四十二、佛祖曆代通載卷二十二、五燈會元卷五〕——《佛光大辭典》
注24.僧問:「如何是涅槃。」(藥山惟儼禪)師曰:「汝未開口時喚作什麽。」——《景德傳燈錄》卷十四。
注25.法句經:意謂「真理之語言」。凡二卷,三十九品七五二頌(今計有七五八頌)。印度法救撰集,三國吳之維祇難等譯(一說本經係於二二四年,由支謙、竺將焰等譯,而非維祇難等所譯)。係收集諸經中佛之自說偈編集而成。又作《法句集經》、《法句集》、《法句錄》、《曇況經》、《曇況偈》。屬巴利語係。收於大正藏第四冊。此經之原本有一千頌、九百頌、七百頌、五百頌等數種,吳大帝黃武三年(224),維祇難齎來二十六品五百頌,後又增十三品,合為三十九品七五二頌。
本經現存之異本有四,即:巴利本《法句經》、梵本優陀那品(又作鄔陀南品)、宋代天息災譯之法集要頌經四卷(屬梵語係,收於大正藏第四冊)。其中巴利本總計二十六品四二三頌(一頌重複),係世尊隨緣應機,為僧俗諸弟子所說之法語,於第一次結集時合誦而流傳者。收於南方上座部之經藏(小部)中,與維祇難齎來之二十六品五百頌經本頗為相似。
關於梵文書寫之法句經,依俱舍論光記卷一載,法救所集之鄔陀南,印度現有梵本流行。西元一八九二年,窟咧那於新疆和闐地方發現梵本斷簡,係以佉盧虱吒文字書寫於樺樹皮上,經法國學者斯納爾等研究之後,判定其書寫年代可能在西元第二世紀以前,堪稱現存最古之佛典古寫本。後於庫車、敦煌等地亦陸續有梵本斷簡之發現。此等梵本斷簡,經洽庫拉瓦替集成。一九三○年刊行前二十一品。西藏譯與法集要頌經相同,均有三十三品,與巴利文相較,頗多異同,其偈頌相同者僅得二百數十偈。
此外,西晉法炬、法立共譯法句譬喻經四卷(屬巴利語係,收於大正藏第四冊),又稱作法喻經、法句喻經、法句本末經,亦分三十九品。每品之譬喻故事必列舉本經中之若幹法句偈頌,以解說其因緣,總計有六十八種譬喻。又佛音所作巴利文法句經注,解釋巴利文法句經四二二頌之字義,並說其因緣,總計有二九九種譬喻。收於西藏丹珠爾阿毘達磨部中之優陀那品注解及漢譯出曜經三十卷(屬梵語係,收於大正藏第四冊),皆為解說優陀那品之因緣者。
本書對現實人生體驗深刻,充滿敏銳之洞察力,為最佳之佛教入門書。西元一八五五年,丹麥學者華悟貝爾出版巴利原文,並附拉丁譯本,是為佛教介紹至西洋之始,其後譯為英、法、德諸國語文。又有洛克希羅英譯西藏文優陀那品,德國佛教學學者貝克刊行西藏原文,英國佛教學學者比爾英譯《法句譬喻經》。日本則於大正四年(1915)由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印度哲學研究室刊行巴利語、漢文對照法句經。此外,近代尚有二種白話漢譯本,即:(一)了參法師所譯之《法句經》,(二)淨海法師所譯之《真理的語言》,均係譯自南傳《法句經》。〔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大毘婆沙論卷一、出三藏記集卷七、梁高僧傳卷一維祇難傳、開元釋教錄卷二、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九、卷十〕——《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