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論ABA,Floortime 還是RDI ,其目的都是讓孩子與我們交流

(2013-04-02 18:01:52) 下一個
無論ABA,Floortime 還是RDI ,其目的都是讓孩子與我們交流,不斷地交流,回合越多越好!隻要孩子高興起來,交流地欲望就會提高。所以不在於用什麽方法,也不用擔心是否會矯枉過正,做父母的,最了解孩子的狀態,不要妄想那些治療師能象父母那樣了解我們的孩子,所以“度”的把握,最好靠我們父母來把關。
不要一味地用某一種方法,而是要靈活穿插,多管齊下,如何看效果?就是看孩子是否願意跟你交流了?如果是,那就對了,管它什麽ABA,Floortime 還是RDI!

建議看一下這個以前討論過的“方法論隨想”:
http://groups.wenxuecity.com/discussion.php?gid=1153&pid=319569


麵對ASD孩子,我們需要更多的是“思路”方法而不是“技術層麵”的方法(難怪FXMM稱為“”方法論?),在我眼裏:ABA, Floor time, RDI完全是操作手段,最需要的是“理念”。說心裏話,我很不滿意那些介紹這些操作手段的書,把什麽東西都分成“stage”。涉及操作的,老美最喜歡的就是按部就班,所以才分出那麽多步驟來。事實上,一個人的外在表現會受很多當時的人事環境或物質環境的影響,所以此時此地與彼時彼地表現就會有差異,評估也隻是個大概評估,千萬不要被“評估”結果嚇著了。

我覺得現代人精神汙染最大的就是:信息量太大。光一個ASD方麵的書就夠我們看好幾年了,還不包括新出版的。正因為這種汙染大,所以孩子被剛剛診斷,就馬上被這些信息淹沒,家長很容易失去方向。就像3XXMM說的“我還在自責和對未來的擔憂中不能自拔。。。感覺一片混亂,大方向都不知往哪,別提係統的方法論了。”以我對自己孩子的經曆體會:其實我們家長最該做的是:靜下心來,如何針對自己的孩子特征來想解決辦法,這就是FXMM說的那句“自閉是狠狠的激發了我的潛能,促使我思考、鑽研、想象。。。覺察感知,我的世界,和他的小小世界。” “我的世界和他小小的世界。說得多好啊!這就是我們家長的"靈魂"來與孩子"靈魂"的溝通。就如有的病人去醫院看病,有時候藥效並不大,但護士小姐或醫生的撫摸與安慰話語對病人的康複起了決定作用;也像癌症病人,有人一被診斷幾個月就被嚇死了(並不是癌症本身有多嚴重),有的人卻可以頑強地與癌症為伍很多年,可以說與癌症為友。我們對ASD孩子需要做的就是首先與他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心靈朋友",一旦他把你當作他的“絕對朋友”,他的心靈就會慢慢敞開,自閉的特征就漸漸地消退。這就是FXMM說的"從他現有的狀態出發,從他的喜好和強項出發 - 說來容易,可做到的並不多。做不到還是沒有真正,充分的接受。"真正接納他!

作為我們家長,需要用我們的靈魂來“俯視”孩子的靈魂與軀體,這就需要家長有更多精神層麵的"修煉",做到心裏的寧靜,才能想出好辦法來。所以特理解FXMM說的道家佛家思想對她的影響。我是純粹想信佛但還是做不到的一個所謂"信徒",光憑信,每天早晚念經就是我心靈最寧靜的片刻,很多的想法都是在念完經的刹那,靈光乍現。所以這是我所理解的“方法論”裏麵最重要的一部分。千萬不要認為我在拉信徒,不管你信什麽或什麽都不信,隻要一天中,你有心靈寧靜的時刻,就是有幫助的。


FXMM,如果有解析得不對或有大相徑庭的地方請原諒!


“其實媽媽們應該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不妨揉合各種流派,自創最適合自己的孩子的做法。”

非常讚同這一句!就如小P,可以說每天我都要把一把他的“脈搏”。比如前幾日他剛從乾隆那裏學了成語“出其不意”,為了讓他消化理解,第二天早晨就給他講了我自己在大學經曆過的一件事(這個貼裏有講到如何讓他明白這個詞的含義:http://groups.wenxuecity.com/discussion.phpgid=1153&pid=319351)為了測試他是否真正理解而且會用,今早我就製造出一個機會來。因為他禁麵食,所以很少吃到麵包。今天一大早起來就給了他一個“gluten free ”的麵包吃。他驚訝地看著那久違的“麵包”,喜悅之情難以言表,簡直可以用“流光溢彩”來形容他的麵部表情。我沒有讓他馬上吃,悄悄地提醒說“小P,前幾天我們剛剛從乾隆那裏學了一個新詞,可以用來describe你現在的感受?”小P不慌不忙地假裝在想,然後“出其不意”地在我耳邊大喊一聲“出其不意!”還說“哈哈,我也讓你‘出其不意’了,對嗎?”這樣我就知道:以後不用再給他鞏固複習這個詞了。接下來就要學習另一個從乾隆那裏學過的成語“乘其不備”,今天早晨我問小P“乘其不備”是啥意思?他說“打架的時候,Hit 他沒有ready的位置!”果不出所料,他隻停留在對“功夫”上的理解。我就跟他說“乘其不備,出其不意,都可以作為一種strategy,比如你看過的〈三國〉裏麵就有很多次,諸葛亮派人晚上去偷襲曹營,那就是‘乘其不備,出其不意'地去打敵人,而不單單是指兩個人打架時隻打他沒有ready的position!”小P說“Oh, this kind strategy is really smart!”(我知道今天隻講這些夠了,明天接著給他拓展。)

很多朋友說她的孩子在ST,OT,或者各種各樣的訓練師那裏都可以很好地follow,合作得非常好,可一跨出訓練師的門,人又遊離了。不能否認好的訓練師可以把孩子帶動得非常HIGH,也可以follow得很好,看起來也玩得熱火朝天。可為什麽出門就不行呢?我覺得這種情況大部分是以訓練師主動為主,所有活動基本都是訓練師發起的,孩子比較習慣於跟隨,自己不需要動腦子去主動想“如何玩?如何找一個有趣的話題來聊?”(在觀察小P與他的朋友play date時,孩子們之間自然地玩,恰恰是要更多的主動思維在裏麵,朋友之間的互動交流才會真正靈活起來。所以這思維就是我說過的:社交時所必須的基石!)也就是說訓練師對孩子的靈活思維訓練太少,這是因為同一個訓練師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不可能像我們家長那麽多,也不可能真正像我們家長那麽了解孩子。我自己是經常隨著小P的喜好來與他互動,他有什麽想法的時候,我就及時抓住他感興趣的點來拓展(他們的思維死板,理解慢,需要大量重複),拓展不是一兩個小時的事,經常是好幾天甚至好幾個月都圍繞一個主題(今年快半年都圍繞著〈三國〉,最近開始圍繞〈戲說乾隆〉,每一個都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一直到他真正理解會靈活運用為止(就如上麵那個“出其不意”的例子)。連續幾天都圍繞一個主題,目的是多次重複,“趁熱打鐵”,很容易讓他抓住“本質”。這樣日積月累,才能真正把理解力往上提升。這一點,訓練師非常難做到!

另外有許多訓練操作,都需要按當時的情況來變通運用。不管哪種訓練方式,最主要的就是掌握“理念”來指導我們的操作,不要拘泥於一種,有時可能多管齊下。不管運用哪種,最終目的就是“交流互動”。我自己把幾大訓練方式的“理念”歸納如下:

ABA :用當時最大強化物來激發他最大的潛能
Floor time:順情而化
RDI:父母要時刻記住: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訴孩子(訓練思維的最好方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