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芳華”後,一時竟無語。說她空前佳作,似乎有點兒心虛。說她平庸一般,又十分不情願。多少她在一些情節上撥動了我的心弦。換句話說,從理性上我不能說她是個完美作品,而從感性上我又不能說她是個失敗作品。說實在,孰是孰非隨他去了,人們在體驗一件藝術作品時往往是憑感性的,你說呢?
“芳華”的“硬傷”是缺少觀眾習慣的連貫劇情。整部電影是用看似分散的小故事拚接而成。主人公們的心理情緒線性不清晰。是創作人員的有意為之,還是那把無形的剪刀作祟?不得而知。反正小故事拍的細膩感人,總體卻是吞吞吐吐,欲語還休。
有人說“芳華”是馮小剛、嚴歌苓等人對昔日文工團情結的祭拜。他們不在乎別人如何,隻在乎自己的感情宣泄。結果是他們那一代人看得熱淚盈眶,而別人卻是霧裏看花。我想也是,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用不著解釋,一個畫麵,一個場景,他會自動植入本人的經曆與戲裏的人物共振,就是劇情缺了點兒什麽他們也會自圓其說。那個時代的命運是五味雜陳,一旦被鉤出來真個叫心潮澎拜,你堵都堵不住。我也是劇團出身,銀幕中的那些小故事幾乎都能對號入座。也許這就是不叫好的“芳華”票房持續高升的原因吧。
電影裏的小故事看得出作者有厚厚的生活底子,沒有杜撰的矯揉造作。這是馮小剛、嚴歌苓曾混跡於文工團的本錢。筆下、鏡頭中的段子信手拈來,細至入微,動人動情。馮、嚴的自信反映到電影裏人們看到的是活靈活現的人。沒有“典型”,沒有“應該”,有的是敢於直視習慣了的形象後背的真實。即便是劉峰、何小萍也有精神崩潰,情不自禁的“傻事”。我想說,這就是生活,真實的生活,生活不僅是光鮮的,她還包含有撕心的創傷。即便如此,人們一旦在回憶的百寶箱裏翻出這樣的往事時,仍然會珍惜並懷念它。
不過拍自己熟悉的生活故事也有一難點,即以為誰都明白的事不必囉嗦,不料觀眾卻偏偏較勁兒,咋啦?說誰呢?你再把故事切成一段一段賣給觀眾,難得圈外的觀眾不犯傻。
“1942”是馮小剛佳作,我看得驚心動魄,票房卻出人意料兵敗滑鐵盧。而“芳華”不是馮小剛的完美作品,但詭異的是反響卻出奇的熱。私下七嘴八舌,網上評論連篇累牘,大有欲罷不能之勢。真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1942”發片時的背景是嚴肅題材多於娛樂題材。電影院的主力軍——青年觀眾早已厭倦了沉重的正電影。希望嚐一些輕鬆口味的作品。結果郭敬明打敗了馮小剛,而且還很慘。如今大家一窩蜂地生產娛樂片,即便是正片也是非抗日即古裝,保險係數抬得高高的。“芳華”卻出汙泥而不染,擦著敏感現實轉了一圈。雖無正麵交鋒,已是萬紅叢中一點綠。這點兒難得的小小逆潮流不吸引眼球倒是怪了。真的為電影界擔心,以後還怎麽拍啊。
世界就是這麽奇妙,有時一件藝術作品非常完美,幾乎挑不出一點兒毛病來,誰都不能說不好。可就是感動之心蕩漾不起來。而另一件藝術品略顯粗糙,毛病或多或少能挑出一些。可恰恰是這個“粗糙”品激得你血脈噴張,睡不著覺。你選哪個?我是會將票投給後者。
因為,有時“粗糙”的藝術品反而更有魅力。
2017/12/31 於奧克蘭
同意,但未必是硬傷。三年前的名片boyhood, 也有這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