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之美
進入了信息時代,人們的交往變得實時同步,交流的層次也自然而然地變得淺了一些。與此同時,人們對書信變得更加珍惜。前些年參加一項活動後,在回程的路上用紙筆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封很長的致謝信。因圖方便拍成照片用微信傳了過去。結果竟被主辦方傳看,後來索性要去原件收藏。
書寫之美在於它將過程和內容溶於紙上而得到永恒的存在。合適的書法會使書信產生恰當的藝術效果,也會給作者和讀者藝術欣賞和回味。(後圖為三十年前的詩抄。)
* * *
小時在家,經常翻看一些書法碑帖藏書,也時常找來紙張練習幾筆。盡管小時性急靜不下來下功夫,以至於至今仍沒能寫出像樣的毛筆字,但對硬筆書法還是非常喜歡的。
我的第一支鋼筆是我初中時自己花了一塊多錢買的。淺綠硬塑筆身金屬筆帽銥金包尖,筆身細長拿在手中有些沉重感,用起來還算不錯。美中不足的是,因為筆尖細長中縫較窄,剛度較強,所以寫出的筆畫很細並且橫豎筆畫粗細一致。(這支銥金筆忠誠地伴隨著我完成了學碩七年寒窗。)
小時有時在家裏寫作業經常找出家中的老式裸尖金筆來寫。裸尖金筆的筆尖很寬很平,稍微一用力,筆尖中縫便張開,筆跡隨之變寬。寫出的字因筆畫寬窄有異而顯得有書法韻味。我最喜歡的筆劃就是豎撇捺,因為用硬筆寫出毛筆風格,看起來要比龐中華的硬筆字體好看的多。
* * *
四年大學用功至極,每天課堂筆記,課內外作業,作業本消耗極大。期末考試複習時,因沒有任何前屆考試題做參考,隻能依靠自己夜以繼日的計算總結歸納,幾乎每天用完一個筆記本。
一次回家,在新華書店發現那裏賣白紙,便買了一刀自己做成筆記本,從此不再節約用紙了。這是一種通常用於寫大字報或廣告通知用的薄紙。因為這種“大字報紙”顏色略黃、紙質鬆軟、潤濕性強,所以隻能用來做日常練習本和期末複習筆記本。
這種紙隻能用一麵,寫字時一定要輕、要快、還要大,否則字跡會變模糊。使用一段時間後,竟漸漸地喜歡上了這種紙。因為硬筆在總能在軟紙上留下深淺不一的壓痕,寫出的筆畫既有隨用力大小顯示出的合體的粗細變化,又有因紙的潤濕不均勻而形成的不規則的隨機變化,如同毛筆寫字繪畫,這樣一來,順便將寫毛筆字的筆法章法直接用在硬筆書寫上。
四年大學念下來,留下來數十本各科期末考試複習筆記。因字跡工整,故精心保留很久,一直到一九九三年回國搬家時才隱痛割愛,統統地扔掉了。
時至今日,我最喜歡的寫字體驗仍是用圓珠筆在宣紙或其他軟質紙上寫字的感覺。
* * *
口述的一句話,可能是一句簡單的講述,而寫出來的一句話,將潤含著智慧和美感。書寫本身也是一種高尚的修養。當飽含思想的墨水順著運行有致的筆尖流到紙上時,凝結在紙上的思想將令你更加成熟,筆尖運動的節奏將讓你的心將隨之跳動,獨特的字體將讓人們看到你彰顯的個性,章法的變化也將書寫時的情緒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書寫也是個修身養性的過程。書寫要依心情和環境。也許是習慣所致,我對寫字環境總是要窗明幾淨寬闊肅靜,桌椅整齊正襟危坐。用毛筆書寫,對筆墨紙硯的要求可以放寬,用硬筆書寫,則盡量軟紙粗筆。書寫能夠讓人感受到自律給人帶來的高尚,循規給人帶來的美感,興致給人帶來的靈感,環境給人帶來的和諧。
即便是科學論文的寫作,我大多是用鉛筆在草紙上打英文草稿。每個章節都爭取一氣嗬成。要的是那一種氣概和自信。如果需要修改,隨時隨地都可以直接在紙上標注,無需反反複複地打開計算機修改。
* * *
信息時代的今天,隨著人際交流的實時化口語化日常化和書寫的電子化,書寫可能已經成為與自己對話的唯一方式。
至於與他人交流,計算機打出的字跡早已與人的風格個性毫無幹係。“書寫”的原始作用和意義已經蕩然無存,哪怕是作為一種高尚的禮儀,也很少有人去做。
其實,一篇好的文章,不論使用何種寫字工具,都會達到情感的交流、心靈的共鳴和靈魂的碰撞。但我還是寧願相信,書寫將會為好的文字錦上添花,它會向作者和讀者展示創作實時的心態和激情。這也許就是人們珍視古代書法家們平日書寫的原因吧。
2018年1月27日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Sonnets from the Portugues (No 43)
附文:勃朗寧夫人作品 《我是怎樣地愛你》- "How do I love thee"
我是怎樣地愛你,訴不盡萬語千言:
我愛你的程度,是那樣地高深和廣遠。
恰似我的靈魂曾飛到了九天與黃泉,
去探索人生的奧妙和神靈的恩典。
無論是白晝還是夜晚,我愛你不息,
像我每日必需的攝生食物不能間斷。
我純潔地愛你,不為奉承吹捧迷惑,
我勇敢地愛你,如同為正義而奮爭!
愛你,以昔日的劇痛和童年的忠誠,
愛你,以眼淚、笑聲及全部的生命。
要是沒有你,我的心就失去了聖賢,
要是沒有你,我的心就失去了激情。
假如上帝願意,請為我作主和見證:
在我死後,我必將愛你更深,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