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老翁

散文雜俎,人物曆史,音樂藝術,老年哲理
正文

長征中紅軍的密碼破譯專家蔡威(國共情報戰之六)

(2015-05-09 08:32:22) 下一個


   長征中紅軍的密碼破譯專家蔡威,對紅軍長征曾起了很大的作用。 正是由於蔡威破譯了大量敵軍密碼的獨特建樹,才使毛澤東在長征中得以“用兵真如神”。 但長期以來有關紅軍長征的曆史文獻和文藝作品都鮮有提到蔡威,原因無非是因為蔡威是紅四方麵軍的, 曾受張國燾的多次嘉獎,加之由於當時蔡威的工作非常保密, 隻限內部同事和紅軍主要領導知道,以至有關他的資料很少。 好在現在情況有了改變。近年有關他在上海和長征時的革命事跡已逐漸為人所知。 1985年尋到了他的家鄉和後人。 1986年徐向前元帥為紀念蔡威烈士犧牲50周年揮筆題詞:“無名英雄蔡威”。 2007年,福建寧德縣隆重紀念了蔡威同誌誕辰一百周年,並為他建了銅像。
 
(一)從上海到鄂豫皖蘇區

   蔡威原名蔡澤鏛。1907年生於福建寧德縣。 中學畢業後考入上海大學讀書,接受進步思想影響,參加學生愛國運動。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 為工作方便和保護家人安全,他改名蔡威。 1930年9月,他受黨派遣到黨中央‘特科’舉辦的無線電培訓班學習。 1931年11月,組織上派王子綱(建國後曾任國家郵電部部長)、 宋侃夫、蔡威去鄂豫皖蘇區中央分局所在地新集建立電台, 開始了他職業革命生涯中最燦爛的時刻。 當時中央蘇區、湘鄂西、湘鄂贛、湘鄂皖等根據地, 都已建立了無線電台,並與在上海的黨中央有著直接的通信聯絡, 唯獨鄂豫皖蘇區尚未建立電台。 他與其他幾位同誌一道,開創了紅四方麵軍的無線電通信和技術偵察工作。 1932年8月,蔡威任紅四方麵軍總部二台台長。 他以驚人的毅力和聰明才智破譯獲取了國民黨軍隊的大量秘密情報,為粉碎敵人對鄂豫皖蘇區、川陝蘇區的多次“圍剿”作出貢獻。 1933年他破譯了國民黨川陝邊區“剿匪”督辦田頌堯的密碼,有效地保障了紅四方麵軍取得粉碎“三路圍攻”的重大勝利。

(二)對紅軍長征作出獨特貢獻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後,由於敵人的瘋狂圍追堵截,迫使中央紅軍天天都必須行軍作戰, 電台無法停下來與各地紅軍聯絡,更無暇偵聽敵軍的電台。 此時,紅四方麵軍以蔡威為主的二台負責截收敵台信號,並將其破譯出來。 紅一方麵軍到宿營地,紅四方麵軍馬上把截獲內容發給紅一方麵軍。 朱德總司令在一次與宋侃夫的談話中說道: “我們離開中央蘇區,進入湘、滇、黔、川地區以及四渡赤水時, 對周圍敵情搞不清楚,是你們四方麵軍電台的同誌們, 經常在深夜,把破譯敵人電報的情況,整理電告我們”。 長征結束後,毛主席在延安曾對宋侃夫講: “你們紅四方麵軍電台的同誌辛苦了,有功勞呀! 在我們困難的時候,在四渡赤水前後,是你們提供了情報,使我們比較順利地克服了困難”。 胡宗南是蔣的嫡係部隊,一直在追剿紅一方麵軍,蔡威研究並破譯了胡宗南的密碼。 眾多四川軍閥包括楊森、劉存厚、李家鈺、羅澤洲、鄧錫候、田頌堯、劉湘等也參加了圍追堵截紅一方麵軍。 蔡威對四川各派軍閥的密碼了如指掌。 蔡威破譯了甘肅軍閥魯大昌的密碼,幫助了紅一方麵軍突破臘子口。 朱德、徐向前、陳昌浩等領導同誌對他有高度評價和褒獎, 譽為“紅軍中的活菩薩”,“千裏眼”和“順風耳”。 毛澤東對蔡威生前領導的紅軍總部二局也給予高度評價: “二局,好樣的,有了二局,就像夜裏行軍打燈籠。 如果沒有二局,紅軍長征是不可想象的。” 正是蔡威破譯密碼的獨特建樹,才有毛澤東在長征途中的“用兵真如神”。
 
(三)29歲魂斷長征路

   1936年7月過草地,所帶的幹糧一天天在減少。為了保證電台同誌的戰鬥力, 蔡威下令總務科將上級照顧他的大米、白麵送給有病和體弱的戰士們吃,自己則和大家一起吃野菜、草根、青稞。 天氣、環境特別惡劣,天上下雨,地下水淤泥濘, 經常是衣服潮濕得貼在脊梁骨上,有時多少天也見不到一粒糧食, 靠吃野菜度日。 這樣艱苦卓絕的生活,再好的身體也吃不消,何況蔡威為破譯密碼常常工作到深夜, 睡眠時間極少,在剛過完草地時,又不幸染上了嚴重的傷寒病,臥床不起。 蔡威病重期間,朱德、徐向前等都前來看望蔡威。 中央派來了最好的軍醫傅連暲給蔡威治療。 此時的蔡威已經不能走路,連馬也不能騎了,隻能由戰士們用擔架抬著他走, 病情在一天天地惡化,20多天滴水不進,粒米不沾,人已瘦弱不堪,病入膏肓。 當部隊行軍到了甘肅岷縣朱爾坪小鎮時,蔡威的病情急劇惡化, 終於搶救無效,9月22日,在紅軍長征即將勝利之時,蔡威不幸病逝,年僅29歲。
 
    現在,在蔡威的故鄉已建立蔡威生平事跡展陳館和蔡威銅像。中央電視台也拍了電視紀錄片“無名英雄蔡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南山鬆 回複 悄悄話 才29歲就病逝了,太年輕,好可惜啊!
bobby41 回複 悄悄話 當時國民黨根本不以為紅軍會利用破譯電報獲得情報,因此沒有注意電報的密碼的更換工作。
紅軍早就通過白區的地下工作得到國軍的密電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