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老翁

散文雜俎,人物曆史,音樂藝術,老年哲理
正文

一幅畫和一封信背後的真實曆史

(2014-12-27 02:30:13) 下一個





   1949年4月24日南京解放。這無疑是中共曆史上的一件大事。毛澤東聽到消息,欣然寫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不過,南京是如何解放的,正史和各種回憶錄都沒有記載。隻流傳一張照片,還說是後來補拍的。陳逸飛曾根據這張照片和魏景山合作了著名曆史畫《占領總統府》:一群英武的戰士,荷槍實彈衝上傷痕累累的南京國民黨“總統府”頂樓,升起一麵紅旗。背景是籠罩在濃煙戰火中的城市。




 

   很多人認為正史和各種回憶錄都沒有記載是因為第一個進城的是吳化文的部隊,而他曾是一個漢奸。吳化文在曆史上先是追隨馮玉祥,後投奔蔣介石,再投靠汪精衛,又反投蔣介石,最後在1947年宣布起義,部隊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五軍。首先進入南京城的,正是這支部隊。人們認為,因為他的曆史不光彩,所以對南京解放的過程都略而不提。實際上這不是主要原因。真實的曆史是:南京不是解放軍打下來的,而是在南京地下黨的組織和配合下和平地解放的。
   1949年4月23日上午,國民黨“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麵臨解放軍全麵包圍,決定棄城而走。攻打南京的解放軍第八兵團司令員陳士渠本來已製定了全麵炮轟南京的強攻計劃。由於南京地下黨的及時聯係,強攻計劃取消,沒有出現《占領總統府》中濃煙戰火的慘烈局麵。
   南京地下黨發動2000名地下黨員、2000名南京警察與近萬名群眾配合,解放軍幾個小時便渡過長江,順利接管南京。國民黨撤退前曾計劃炸掉南京老江口的火車輪渡,被地下黨用機槍掃射製止。火車輪渡一次便能運送一個團的部隊,劉伯承、鄧小平都是坐著輪渡過江的。接管政權的過程中,南京電力、自來水未停,公共交通正常,報紙按時出版。

   2010年,上海畫家李斌根據真實的曆史,重構了這個已成經典的畫麵:升旗的戰士成為背景。一位身著白色旗袍的女性,與一位解放軍指揮官握著手,站在總統府頂樓的最前端。他們身後,是一大群穿著、神態各異的人。有西裝革履,有長衫禮帽,有解放軍製服,有國民黨陸海空軍製服……景深處一片祥和,南京城晴空萬裏。
這幅油畫的名字就叫《424晴空萬裏•南京1949》。




    畫中身著白色旗袍的女性,是中共南京地下市委書記陳修良。1946年,她是中共派到南京的第九任最高領導人,前八任大多數犧牲了。畫麵裏和陳修良握手的是第八兵團司令員陳士渠。旁邊的幾位解放軍高級指揮官,其中一張圓胖臉的是第三十五軍軍長吳化文。陳修良左後方是她領導的幾位地下黨高層和幾位民主人士。右邊是起義的B24轟炸機飛行員俞渤、“重慶號”巡洋艦艦長鄧兆祥、首都警衛師師長王晏清等國民黨起義軍官。


   南京解放後,陳修良和她領導的地下黨組織被全麵“邊緣化”。陳修良由市委書記降為市委組織部長,不到一年就離開南京。1958年,陳修良在浙江省委宣傳部長的職位上被定為“極右分子”,開除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下放浙江嘉興農村勞動。她對此是有心理準備的。一年前她的丈夫、浙江省首任省長沙文漢已被定為右派,開除黨籍。

   
    當年為南京和平解放做出貢獻的那些民主人士和起義將領在建國以後命運如何呢?吳化文是命運最好的一個。解放後,一生事四主的吳化文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解放勳章。被任命為浙江省人民政府交通廳廳長,1959年起任浙江省政協副主席。1962年他因病去世,浙江省給他開了一個規格不低的追悼會。他算是得了善終。但其他人在曆次政治運動中命運悲慘,幾乎無一幸免。這裏隻舉楊兆龍為例。他就是畫的最左上角,戴眼鏡著長衫、表情平和的方臉中年人,他是國民政府末任最高檢察長,被稱為“世界五十位最傑出法學家之一”。陳修良通過他取得國民黨司法部長張知本、代總統李宗仁的同意,釋放了全國被國民黨關押的一萬多名共產黨員、政治犯,有些是已經判處死刑的。楊兆龍聽從地下黨的勸說,留在大陸。1952年院係調整,楊兆龍從此再無事業可言。這位通八國語言的法學名家,成了一名俄語教員。1957年,他在上海民盟主持的座談會上,呼籲實行民主和法治,不久成了右派。1963年,楊兆龍被判處無期徒刑,直到1975年才同在押的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一起被特赦。釋放後,他發現妻子十年前就已自殺身亡,兒子判刑十年,女婿判刑二十年……不到兩年,他突發腦溢血,至死都未能得到平反。楊兆龍去世後的1979年,陳修良得到平反。她回到上海,才知道楊兆龍的命運。在上海市高等法院舉行的一次聽證會上,她說:把楊兆龍留在大陸,是我動員的結果。楊對我黨立了大功!是我害了楊兆龍和他全家……我欠了他們的債,現在我要還債。第二年,楊兆龍被宣布撤銷原判,宣告無罪,恢複名譽,發還家產。

    陳修良於1998年去世,享年91歲。去世前她已雙目失明,就躺在床上做口述曆史,留下了四十盤錄音帶。兩年前,陳修良的兒子沙尚之為母親出版了傳記《拒絕奴性》。

    俄羅斯2000年最後一期的《遠東問題》全文公布了一批解密檔案。毛澤東對待民主黨派的真實想法,在保存在俄國總統檔案館中的這些絕密文件中可見一斑。

    1947年11月30日,毛澤東通過蘇聯總情報局駐中共代表奧爾洛夫(化名傑列賓)發給斯大林的電報全文約一千八百字。這封電報保存在俄羅斯聯邦總統檔案館,編號為“四十五檔,第一宗,第三三零件,十三至十七頁”。文件上標有“絕密”字樣。前一部分占有相當大的篇幅,毛澤東向斯大林通報中國戰事;後一部分談及中國的政治形勢,重點是中共對待民主黨派和中小資產階級的態度。

    毛澤東表示:“在香港的李濟深將軍和在美國的馮玉祥將軍和其他反蔣人物,同美國有著密切的聯係。因此將來他們可能受美國利用並為美國和蔣介石利益服務。我們對這種人的策略是,不抱太大的希望,同時利用他們為革命服務。”

    毛澤東說:“隨著民主同盟的解散,中國中小資產階級的民主方向不再存在。民盟成員中有同情我黨的人士,然而他們的領導者大多數是動搖分子。正是他們在國民黨的壓力下解散了民主同盟,從而表明了中等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在中國革命取得最終勝利時,根據蘇聯和南斯拉夫的榜樣,除中國共產黨以外,全部政黨都應退出政治舞台,這樣能大大鞏固中國革命。”
    從這席話中,人們可以看出,毛澤東隻是為打倒蔣介石而暫時聯合民主黨派,到取得政權後就要一腳踢開了。但是,斯大林在回信中不同意毛的意見,而且指出南斯拉夫在革命勝利後也是組成一個聯合政府的。因此在中國共產黨掌權以後,“其他政黨都應退出政治舞台”的想法沒有實現,民主黨派的代表人物還是進入了政府。但1953年斯大林逝世,毛澤東可以放手實行他的“其他政黨都應退出政治舞台”的政策了。

   早在進城之初,康生就給毛澤東打過一個報告,提出對待白區工作人員“降級安排,控製使用,就地消化,逐步淘汰”的“十六字方針”,毛批示施行。有人認為,這個“十六字方針”實際上是毛口授給康生的。“十六字方針”起初隻針對留用人員,以後就漸次波及白區地下工作人員,民主黨派和知識分子,變成普遍性的指導原則。從三、四十年代並肩反對國民黨,到五七年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中民主黨派和知識分子遭受殘酷迫害,都可從這封信中找到軌跡。本文中的這些人,不過是這個車輪下碾死的幾個小人物,他們的命運早就已經被決定了。


參考資料:1. 南方周末記者馮翔的文章。
                  2. 博訊(boxun.com)報道。


 (音樂:馬思聰:思鄉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南山鬆 回複 悄悄話 用人之道啊,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