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簡無思:西方曆史的幻滅(二)

(2023-02-13 11:17:17) 下一個

簡無思:西方曆史的幻滅(二)

 簡無思 簡無思  2021-12-18 20:54

 

 

【摘要】盡管西方文明史在諸多概念上含混不清,西歐民族應該是西方文明的主體民族。主流曆史教科書在西方文明溯源的敘述中,選擇性地忽略對近代西方文明產生直接並且是奠基性影響的鄰近現實文明,包括阿拉伯伊斯蘭文明,中華文明,印度文明等,將西方文明跳躍地嫁接到已經消逝而無直接傳承的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古兩河流域,並將後四者表述為西方曆史的古代部分。這樣的表述不但屬於偽托西方古代曆史於古代四文明,而且屬於篡取曆史,即,將不屬於本民族的曆史描述為自身曆史。

 

接前文:簡無思:西方曆史的幻滅(一)

 

 

 

(四)篡取的西方古代曆史

 

 

 

1)文明及其主體

 

 

 

西方文明的主體民族是誰?西方文明究竟是在那裏發生的?西方文明的內容究竟來源於哪裏?

 

 

 

這是一個一直困擾本人的問題。隨著對西方曆史的深入了解,這個問題不但沒有得到澄清,反而愈來愈迷惑。

 

 

 

文明,往往指的是一個特定的民族(或諸民族)在一個特定的地區範圍,於某個特定曆史時期創生的文明。文明的主要因素應當包含,一個明確的民族,明確的連續時空範圍,明確的該民族所擁有的語言文字,以及該民族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產品。

 

 

 

比如,中華文明,創生該文明的主體民族是先秦華夏民族,創生文明的主體民族使用現今被稱為漢字的文字。文明演變至漢朝以後,主體民族依然如一,隻是名稱不同,稱為漢族及其他後來加入的諸少數民族;其產生地區以中原地區為核心,向周邊擴展【考古學表明,在炎黃融合之前於中原地區以東,以南,以西,以北就都已經產生廣泛而又活躍的史前中華文明的活動,它們之間顯示著廣泛的聯係和傳承。】

 

 

 

這是一個有明確清晰的曆史記錄描述的明確的民族,在明確的時空框架之下,所展開的明確的文明活動。很清晰,沒有任何根本性的,核心框架和核心內容方麵的不確定。

 

 

 

然而,教科書中的西方曆史在這幾個根本問題上都出了很大麻煩。

 

 

 

本人是一個尋求清晰答案的人。在理性的知識和思辨領域,本人無法容忍模糊和躲閃。

 

 

 

西方曆史是西方文明的定義所在,而西方民族又以清晰的理性思維而驕傲,甚至誇讚其理性邏輯能力為奠定西方民族優越於其他任何民族的基礎和理由。然而,何以在什麽是西方,什麽是西方民族,什麽是西方文明這個問題上,於各個領域之間,各個領域內部對這個問題的表述如此混亂,如此不一致?難道理性和邏輯傲視全球的西方學者視而不見?

 

 

 

我相信,隻要是對西方曆史感興趣,同時尋求清晰知識的人在這些問題上會跟我一樣遇到同樣無可解決的困境。

 

 

 

2)曆史的篡取

 

 

 

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的曆史教科書都將西方文明溯源到古羅馬,古希臘,古埃及,古兩河流域,以及希伯來,並且直接將後者的曆史敘述表述為西方曆史/西方文明史的一部分。

 

 

 

那麽,西方文明的主體民族是是希臘,羅馬人嗎?是埃及人嗎?是兩河流域的伊拉克,敘利亞人嗎?是猶太人嗎?

 

 

 

顯然都不是。

 

 

 

現代希臘人,現代生活在原羅馬地區的人早就在血緣上與古希臘,古羅馬人毫無關係。在文化上也早就失去了傳承。古希臘和古羅馬人以及他們的文明都已經已經消失。

 

 

 

現代埃及人早已成為阿拉伯人,在血緣上作為地中海地區諸多民族的混合,與古埃及沒有關係,沒有繼承古埃及的文字,語言,和文化。古埃及是一個死去的文明。

 

 

 

現代中東,尤其伊拉克地區的阿拉伯人,敘利亞/黎凡特地區的閃族人與古代蘇美爾人沒有血緣和文化上的傳承關係。古兩河流域的文明是死去的文明。

 

 

 

如果作為一個混合學術性名稱的閃族在血緣上可能與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述人有關,那麽,後來被選擇性地采納入西方文明史的閃族一分支,猶太民族卻與蘇美爾人,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述人沒有任何文化上的傳承關係,而是一個離開了中東阿拉伯民族的主流,自創文化傳統的一個小部落分支。

 

 

 

(聲明:上述這些古老民族和文明的知識均來源於西方曆史學者於18-19世紀以來構建型的曆史研究 編寫的曆史教科書,本文作者在此引用不代表本文作者認可這一知識體係的可靠性,可信性,和真實性。同樣的聲明適用於本人就西方古代曆史的所有相關討論。)

 

 

 

而這一猶太分支在民族來源方麵與後來的西歐民族毫無關係,隻是這一分支在宗教信仰方麵發展出來的一支異教成為了後來的基督教,並且以歐洲民族為主。也就是說,西歐民族的宗教來源於兩河流域閃族分支中的猶太分支中的一支異端,即基督教。歐洲民族在民族構成上與猶太民族無關。恰恰相反的是,猶太民族在歐洲的處境與流浪在歐洲的另一支民族,吉普賽民族,幾乎完全雷同,都屬於被驅趕,被排斥的異族。隻不過他們的經濟能力決定了他們的後來命運:猶太民族(主要是Ashkenazi這一支)因為擅長數字,邏輯思辨和金融放貸進而主導了近代歐洲以及西方世界的經濟乃至現代政治和社會生活和各方麵,目前正在主導西方世界的主要命脈。

 

 

 

從常識以及西方中心論,西方殖民主義這兩個詞的概念含義來看,西方這個詞的主體民族指的是西歐民族。猶太人是屬於在西方民族中一直被排斥的寄生民族,隻是二戰以後它的漸漸強大,目前才漸漸被西方接納並有成為主導力量的趨勢。

 

 

 

西歐民族是西方中心論,西方殖民主義的主詞。

 

 

 

西方中心主義,西方殖民主義的西方,指的就是西歐地區,原西羅馬帝國的疆域生存的民族。東歐,因為屬於曾經的東羅馬帝國,後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伊朗和阿拉伯文明的影響,而與西歐意義上的西方有很大差異,故而不屬於西方。這一點,是以Bideleux, Robert; Jeffries, Ian (1998A history of eastern Europe: crisis and change. Routledge. p. 48.)為代表的主流學界共識。

 

 

 

如果說西歐民族主要由日耳曼蠻族諸係(法蘭克人,汪達爾人,哥特人,倫巴第人等),凱爾特人等組成,東歐民族則主要是斯拉夫人,和匈人,及少量突厥人。

 

 

 

西歐民族是我們今天談到的現代西方文明諸多重大曆史事件的主體,如宗教革命,文藝複興,大航海和殖民化運動,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工業革命。這些重大曆史事件構成了今天西方在19世紀中期以來成為世界主導力量的根源。一部西方文明史,近代/現代部分,主要是西歐民族的曆史。東歐民族沒有參與這一曆史進程。

 

 

 

當我們承認現在的世界由西方主導,我們說的是現代西方文明的主體是西方民族,即今天的西方民族及其殖民地的白人後裔,尤其是日耳曼語係的白人後裔,主要是西歐諸國及其在北美和大洋洲的前殖民地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等。如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提到的西方概念。

 

 

 

這些國家往往是新教和天主教國家。

 

 

 

不幸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即墨西哥一路向南的諸拉丁美洲國家,由於在人種方麵屬於拉丁語係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白人與當地土著的混血,血緣已經不再純粹,經濟發展大大落後於日耳曼語係的白人西方國家及其為主導的前殖民地國家,他們並沒有真正被當作核心意義上的西方國家。

 

 

 

可以這麽說,西方文明,如果學術界願意給出一個清晰而不誤導人的概念,那麽,它的主體民族應該是西歐民族。

 

 

 

西歐民族是西方文明的主體,這是我們稱這一文明為西方文明的原因。正如西方文明與東歐民族無關一樣,西方文明與古希臘民族,古羅馬民族,古埃及與兩河流域民族也無關。

 

 

 

那麽,為什麽幾乎所有的西方人編寫的曆史教科書,包括所有的中文曆史教科書,都從那四個已經消失的古代文明開始寫起呢?

 

 

 

學術上的正當理由是,西方文明可以溯源到這幾個古代文明。

 

 

 

遺憾的是,雖然如此,幾乎所有曆史教科書的編寫方式都會讓幾乎所有讀者產生錯覺,以為西方文明從蘇美爾人,古埃及人時代就已經開始,古老而又連續。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網站發布的這篇文章,《古老又持續發展的西歐文明》https://www.nia.gov.cn/n741435/n907688/n932715/n962249/n962414/n963504/c981639/content.html  就很顯然是這樣的曆史教科書灌輸洗腦之後的效果。

 

 

 

 

 

 

這一效果令人無法不懷疑是曆史教科書編寫者精心而刻意求取所得到的。西方世界從學術界法律界,到新聞界,到戰時宣傳部門,無不非常善於文字方麵的精心構造以達成作者希望達到的與事實不一定相符但卻合乎規則和邏輯概念理性要求的特殊效果。這很得益於希臘思辨哲學和論辯技巧的強大傳統。當然,這一傳統與強調誠信的中華文明是格格不入的。

 

 

 

 

古羅馬在地理位置上尚可以被認為依然屬於西方範疇。古希臘則是有爭議的,正如前麵提到的Bideleux等人為代表的主流觀點。因為古希臘地區早在戴克裏先時代,就已經被羅馬帝國劃歸東方,為將來的東西羅馬帝國的分裂埋下了伏筆。希臘地區後來一直奉行東羅馬帝國的國教東正教,在意識形態上就已經與西歐地區,即後來的西方世界分道揚鑣,更不用說自古希臘以來,他們一直深受東方民族如小亞細亞、黎凡特地區的影響,早已不屬於西方(西歐)世界。

 

 

 

但是西方學者發明了一個詞匯,古希臘-羅馬(Greco- Rome)文明。這個詞匯將曆史上已經被看作東方的希臘地區拉回了西方世界。雖然它的本義是,古羅馬文明派生於古希臘文明。用湯因比的話來說,那是希臘世界的一部分。希臘世界(Hellenic World)是西方學者創造的另一個詞匯,用來描述他們構建型曆史研究而來的一個希臘化,希臘殖民化之後的地中海甚至向更遠的東方直到阿富汗的希臘化世界。這個世界由亞曆山大在他短短的幾年東征之後達成。

 

 

 

在另一些西方曆史學者那裏,古希臘-羅馬(Greco- Rome)文明被看作是古埃及和古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的次生文明(或者稱為二級文明,secondary civilization)。後者屬於原生文明(primary civilization)。奎格利(Carroll Quigley )就是這一觀點的主要代表,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見他的《The Evolution of Civilizations》(1979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

 

 

 

而這兩個中東地區的原生文明在人種,語言,和地區上與古希臘-羅馬之間毫無直接傳承關係可言,更不用說與後來的西方民族有什麽瓜葛了。至於說,希臘與羅馬作為這兩大中東地區原生文明周邊派生的文明,接受其教化而來,這是可能的。

 

 

 

同樣,西方民族自5-6世紀開始進入曆史的視野之後接受其他文明的教化影響,從而進入自身文明的曆史進程,也具有同樣的性質。這是後話。

 

 

 

扯這麽遠去,意義在哪裏?

 

 

 

(3)篡取曆史的比喻

 

 

 

這就好像某個平行宇宙上的日本民族在中華文明消失之後發達了,開始編寫自己的曆史,從接受唐朝的文明教化開始,上溯其文明到唐朝的源頭夏商周,甚至更遠的三皇五帝時代,將日本文明的起源從三皇五帝-夏商周開始寫起。這麽做,合適嗎?

 

 

 

當然,我們這個宇宙中的日本並沒有這麽做。倒是韓國有點這個意思,他們不但已經把儒學的發源地放在韓國,【其理由是,用他們對杜維明先生的解釋,孔子是商人後裔,而朝鮮民族是商朝箕子的後裔,儒家是孔子發明的,所以,朝鮮是儒家的發源地。】而且,似乎已經將其曆史寫到了箕子。至於是不是寫到了更早時代,本人尚不清楚。

 

 

 

不過,更加合適的一個比喻恐怕可以從另外一個平行宇宙的假設場景來描述:

 

 

 

假設在另一個平行宇宙裏,五胡亂華類似日耳曼蠻族毀滅西羅馬帝國【這個西方教科書裏的曆史與中國曆史的相似性令人十分驚歎,竟有如此相似的曆史進程發生在歐亞大陸的東西兩端,並且近乎同時進行!】,而這五胡【對應日耳曼諸】後來建立北朝諸王朝【類似日耳曼諸王國,與東羅馬帝國相對而立。真實曆史中與西方曆史教科書中的相似性同樣令人驚異。】現在我們假設在平行宇宙中,這五胡後來發達,創造了五胡文明,成為世界霸主。富貴而後欲修史。這個五胡文明在編寫曆史教科書的過程中,無法麵對自己的出身寒微,曆史短暫的事實,尤其與之並列的還有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另一個偉大的某文明,擁有漫長而又輝煌的曆史,相形之下,不免見絀。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追溯五胡文明曆史到西晉王朝的祖宗,直達西晉的遠祖夏商周,甚至三皇五帝。於是,五胡文明的曆史教科書成功連接上了華夏文明的源頭,很自然,並且很合理地擁有(篡取)了華夏人的文明成果,成為華夏文明的主人,並使得自己一下子成為時代悠久的古老文明,傲視天下,尤其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某古老文明,我家不但現在發達,有史以來一直發達!

 

 

 

現實世界,即我們這個現實宇宙中的情況是 ,與真實的中國曆史進程不同,東羅馬帝國的Grec- Rome人【對應於東晉/南朝】沒有像漢人那樣在隋朝收複故土,反而在15世紀【相當於明朝時代】被奧斯曼帝國消滅。

 

 

 

而那些占據了西羅馬帝國屬地的日耳曼諸胡在西羅馬帝國滅亡,經曆早期的混亂之後,在後來的一千多年中,接受了周邊現實文明的哺育,其中比較突出的是8-13世紀接受了來自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科技和文化饋贈,接受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教化,以及自身定居之後的發展,農耕化,文明化,開始形成自己的初步文明基礎;接受了蒙古帝國和明清帝國帶來的中華文明的科技和世俗人文思想和文明成果;接受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崩潰之後的文明碎片和輸入,於14-17世紀經曆了文藝複興時期,複興了一個與日耳曼諸民族無關的,已經消逝一千多年的,來自阿拉伯人轉介(轉手)和古文物/古文獻重新發現而來的,古希臘-羅馬人的文藝、哲學和科學思想,完成了文藝複興時期的文化革命。後者直接導致宗教改革,解放了西歐人的思想。與此同時,來自東方的航海技術和火槍促使了海外殖民運動,為西歐/歐洲大陸帶來了皮毛寶石,黃金白銀等北美大陸的天量巨額財富,令西歐世界突然發達,並有條件展開需要燒錢無數的科學技術革命,進而獲得文化精神領域的飛躍般的發展,進入啟蒙運動,工業革命,從而奠定了新型暴發戶的物質和文化領域的雙重發達的條件,開始在18-19世紀形成獨步地球的偉大視野,睥睨天下,老子天下第一,以前的哺育它發育成長的阿拉伯伊斯蘭世界,印度,中國均失去了它的尊敬,西方諸國,現在儼然是世界的中心,西方人儼然優於其他民族,是世界的主宰。

 

 

 

同樣,與那個平行宇宙假設中的五胡文明相似的是,這個新型的西方文明需要撰寫自己的成長曆史。因為曆史具有強大的精神能量,一部好的曆史,可以因為屬實敘述,描寫自己先輩的奮鬥精神,征服成就,從而為後代繼承,延續,發揚光大這一開拓者的精神氣質,繼續前行,繼續拓展,繼續征服,從而使自己的民族擁有永恒的進取能力,獲得永生。缺乏這樣的曆史,不免被人視為暴發戶,被人鄙視,低人一等,說話做事都少了一份氣概,少了一份征服力。如果誇大一點,把自己描寫成世家出身,出身高貴,那將不戰也會屈人之兵,收人土地,取人財物。

 

 

 

當然,任何早期的人類民族在編寫自己民族曆史的時候,都免不了強化,美化,誇大,甚至神話自己的曆史。這就是早期原發文明都擁有自己曆史神話的原因。這一點,我們在緒言裏已經簡單提及。

 

 

 

西方民族不屬於人類早期民族,西方民族擁有的這一(近現代)西方文明因為它號稱直接繼承於古希臘-羅馬文明(二級文明)【部分來自阿拉伯伊斯蘭文明(二級文明)的轉交,按照西方學者的看法】,實際繼承了中華文明(原發文明),印度文明(原發文明),以及其他諸多文明的已有成果,所以,是一個三級文明(繼承於阿拉伯,古希臘-羅馬等二級文明)和二級文明(中華文明,印度文明)的混合。或者,如果將元明清文明看作是源自三皇五帝-夏商周這一原發文明自秦漢改革(二級文明)之後的延續,那麽,元明清三朝對西方文明的滋養也可以將後者看作三級文明。這樣,西方文明就是一個純粹的三級文明。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