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文明比較的恰當態度與健康的民族心靈(四)

(2016-08-20 23:16:43) 下一個

(根據與友人的微信聊天整理)

(四)文明比較


80年代我曾對友人說過,未來決定過去;未來改變過去。就是這個道理。未來你做的很好,你過去的一切就在人們心中具有完全不同的正麵意義。你今天做的不好,過去的輝煌也會被人不齒,甚至被自己(五四乃至今天的青年)詛咒扔進茅坑三千年。


所以,這也是為什麽西方文明學者不得不承認中東兩河流域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這裏,繼承還是融合之間的區別很有意義。繼承,是一個區域外的民族被教化之後保留下來的過程;融合,是一個平等文明在自己相當規模和水平的基礎上加進其他成分。對於希臘和後來的西方文明來說,他們屬於外族繼承了教化他們的兩河文明,然後對所繼承的文化有所發展。西方人後來做得好,他就會到希臘乃至兩河流域認祖歸宗,並且光此宗耀此祖。

 

就好像今天的朝鮮和日本一樣。


西方文明的獨特性正是在於它相當獨特地有機會繼承了在他之前誕生的幾乎所有文明的營養。這又是另外一個大話題。以後再聊。它的獨特性恰恰不在於它的原生,而在於它的集大成,然後再加以發展。在於作為一個次生乃至於三生或四生文明前無古人地繼承了當時(文藝複興以及啟蒙運動時期及之前)所有原生文明的優秀成分,並且出色地發展,創造了新文化。當然,也有很重要的成分沒有能夠繼承。有西方文明的崇拜者讚美西方文明的幼年如此豐富包容。我說,包容一詞在這裏用早了,它還沒長出來,還沒具備包容的能力呢。嬰兒吸吮母親的乳汁而後長大,不是嬰兒包容了母親,而是母親養育了嬰兒。


說這些,隻是看到精英和大眾中流行的關於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的觀點有偏頗,很大偏頗;在西方中心的偏頗視角下,將西方文明的曆史拔高比較多,多到有點不恰當;同時在這樣的視角下,東方的諸多古文明都被不恰當地邊緣化了。而這樣的邊緣化與曆史事實嚴重不符。


基本上就是用今天的西方成就來拔高過去的西方曆史;用今天的中華文明衰相去壓低它過去的輝煌。在今天的有嚴重缺陷的主流思想自我否定的意識形態下,這樣的錯誤認知會嚴重誤導中國青年,令其產生深刻的民族自卑,導致民族抑鬱,精神萎靡不振。其後果,不僅會帶來整個中國群體精神健康方麵的缺陷,同時也是對世界上唯一存留至今的一個完整人類文明的摧殘。這是很不負責任也是很缺乏曆史的廣度,深度和高度的一種鼠目寸光。


印度文明已經被摧殘很久了,以至於它在過去的兩千多年不斷被外族奴役,沒有能發展出除了精神修煉以外的完整世俗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大損失。我們不能再讓那個曾經璀璨的中華文明死在中國人自己手裏,就像古埃及死在別人手裏,古巴比倫不明不白地死在廢墟之中一樣。


中華文明直到1911年都是是一個完整的古文明實體,全方位的。今天的中國,隻要不病態地否定自己,隻要能夠盡量中性,客觀,公正地對待自己,而不是如五四式地自虐,自我貶低,乃至文革式的自戧,就會有可能實現健康意義上的自我更新,融合,複興。這樣嚴厲抨擊五四和文革,並不是要否定這兩場大規模思想政治和社會運動的正麵之處,而是取中性,客觀,公正的立場,注意到它們的不足之處乃至嚴重欠缺之處。

 

其實隻要稍微願意用曆史的眼光看今天的中國,就會看到至少今天的中國在學習西方先進文明的時候,起點遠遠高於當初的古希臘和黑暗時期的歐洲。後兩者分別幾乎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開始學習東方,開始利用大規模輸入歐洲的東方科學技術,然後分別完成了古希臘的東方化和歐洲的文藝複興,最終才形成令今人稱道的古希臘文明和近、現代西方文明。我們有什麽理由拋棄自己的主體精神,非要趴在地上,“像小學生那樣”(胡適語),仰望著向別人學習?不,我們是成熟的,有思考和批判能力的成年文明;我們應當知道如何分辨哪些應該學,哪些應該拋棄。雖然暫時落伍,暫時因外傷和病痛顯示了今天的衰相,但是我們的智慧和生命力依然蓬勃有力,不必自我遺棄。近三十年僅僅在物質方麵的進步已經表明,這個民族確實遠遠不同於世界上其他民族,非常優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