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極限

A joy man and Addic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Working in the field to serve people.Enjoying my life and seeking the inn
正文

“有毒”的父母(六)

(2013-05-08 20:54:31) 下一個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電影《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中文譯成《不一樣的天空》,裏麵有幾個看著麵孰的演員,但我做不到如數家珍般的道出他們的演技和作品,但有一張臉太熟悉了,就是萊昂納多,那時他才十幾歲,在片中飾演一個智障的孩子ARNIE。

 

電影是這樣的:GILBERT約二十多歲,一家住在小鎮裏。家裏有一個患肥胖症的母親、智障的弟弟、愛美的妹妹和持家的姐姐。在GILBERT每天的生活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照顧智障的弟弟ARNIE,但弟弟總是惹麻煩。母親因為父親的自殺(片中隻是一帶而過,不知詳情)和大哥的離世,終日不出家門,吃飯睡覺都在沙發上,患上肥胖症,僅有的一次出門也體重出奇而被人取笑。在這個家庭裏兩個年長點的孩子多年承擔著家庭的重擔,照顧著肥胖的母親和智障的弟弟,GILBERT因結識路過小鎮的女孩BECKY,而產生對外麵世界和新生活的向往,但在這種情況下又無力也無法撒手……

 

……

 

還有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是我孩提時一個朋友家裏的事。母親好強,父親懦弱,家中有三子一女,我的朋友是這家二兒子。這家母親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因為老家家族中一起案子長年在北京上訪,十幾年沒有結果。父親積勞成疾,現在看來就是壓力過大,也長年臥床,行走要依靠拐杖,無法工作。大兒子放棄很有前途的運動生涯,早早接班進了工廠,另外三個孩子,早早就無心上學,浪跡於街頭,為生計而苟且做著各種上不台麵的事,最小的女兒在青春期階段患上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療多次……

 

……

 

象上麵的例子在我的生活經驗中見過不少,聽過就更多了,被媒體拿出大做讚美文章的更不少見,現在這種事每天都在發生,我為了教育孩子到網上找國內的一些反映貧困兒童境遇的圖片給她們看,這些圖片裏的孩子很多就在重複著這些悲劇。我最初是被這樣的事跡所感動,甚至有些內疚做不到他們那樣,但漸漸看到他們的艱辛所付出巨大的代價,感受更多的是為他們痛心和傷感。

 

我們自小被教育的是“自古英雄多磨難,紈絝子弟少偉男”。我還不能說自幼生活不幸的孩子長大一定有心理問題,但是很多現實案例來看,成人後的一些問題與養育能力不足家庭有極強的相關性。比如成人後工作狂,沒有生活情趣引發的親密關係危機;比如一再與酗酒成癮、不負責任、強迫、懶惰的人陷入親密關係,我們稱為共生共存關係;比如經常自責內疚,自我價值感差,自尊自信低;比如經常受失落感和空虛感所控製等等都與養育能力不足的父母有關,這是“有毒”父母的另一類。

 

孩子有很多需要,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說這裏就不重複了,可是在養育能力不足的家庭,這些需要很難被滿足,反過來孩子需要父母的需求,反過來照顧父母。在生活中孩子失去了學習活的榜樣,過早地承擔起生活的重擔,麵對生活的難題往往不知所措,不知方向。他們沒有時間和機會成長,也沒有學習到怎麽愛人和接受別人的愛。他們所能做就是關閉情感的閘門,到後來都不知道怎麽打開閘門,既使想做也做不到了,隨之的是莫名的失望和迷惘。事實上這些愛與情感的技能很難無師自通,必須經過長年的感受體驗學習和模仿。

 

父母缺少養育能力或客觀上把多數精力關注自己的身體和情感上,就向孩子發出清晰強烈的信息:“你的感受不重要,隻有我是最重要。”這些孩子因缺乏照顧和關愛,就象自己不存在一樣。

 

在養育能力不足家庭裏的孩子在情感的穩定和心理健康受到很大的傷害。同時自我的身份認定會在令人迷惘和充滿敵意現實生活中隨波逐流。

 

象工作狂,不知生活情趣的人。他們渴求工作,我們發現他們以此回避孤獨和過去痛苦的記憶,並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他們不光以此取悅父母,在日後的家庭生活中也無意識地以為這種方式可以取悅另一半,結果常常事與願違。

 

象共生共存者。我們發現從小在養育能力不足的家庭裏養成習慣於照顧別人,無條件地奉獻,而不會愛護自己。長大以後也是如此,這是體現自己價值的方式,與父母畸形的照顧關係帶到了親密關係當中,容易不斷地投入類似失敗的關係中,為那些酗酒成癮、不負責任、強迫、懶惰的人承擔責任而犧牲自己,雖然辛苦還以為高尚,以為自己隻要做的足夠就會有好的結果。以為這就是愛情,到頭來得不到愛情。隻是被利用,隻能用一句話“遇人不淑”來解釋。還沒有明白陷入了怪圈,沒明白一步步自我毀滅的真實原因和解決之道。

 

象經常自責內疚,自我價值感差,自尊自信低,受失落感和空虛感所控製的人。我們發現內疚感常來自於幼年時不能滿足父母的需求;而自責使被父母遺棄的事實合理化。就象父母離婚,或離家出走,他們會認為自己不好,父母遺棄是有道理的,導致的可能結果是變壞(如吸毒,犯罪),使之成為事實,以合理化父母的行為。如果自我價值,自我的思想,情感和需求從未受到過重視和鼓勵,自我的身份認定就很迷惘,這樣也就難以建立自我價值感覺和明確的自尊自信,那種失落和空虛是深藏於內心深處的。

 

養育能力不足的父母對孩子的傷害不象上文那種父母的傷害那麽直接,也不見得是他們故意造成的。他們會說,別人也會同情地說:“他們盡力了,他們是無辜的。”但結果還是傷害了孩子。

 

什麽未來之路呢?

 

《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即《不一樣的天空》結果是GILBERT的母親離開了他們,因為母親身體太臃腫,抬下樓來是不太可能了,隻能拆房用吊車,但是GILBERT認為以前母親受盡鎮上居民的白眼,如果再這樣做就太不尊重母親了,後來他們決定讓母親和這座房子合為一體,化為灰燼。母親的離去是個傷心的事,但這也是一個契機,兩姐妹各有生活,GILBERT帶著智障的弟弟與外來的女孩離開了小鎮,尋找自己的生活。

而我那個朋友四十多歲時終於與一個女人成家,遠走幾千公裏,離開這個家。他自己也說離遠點他的生活會少些麻煩。

 

我不知道編導是借電影做人生探索,還是了解心理治療的原則。對因家庭養育能力不足造成的種種困難,未來之路就是:更加關愛自己,真正對自己負責。

 

當然GILBERT離開小鎮並不是現實中故事的結尾,我那個朋友離開家也不是故事的結尾,這都是新生活的開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會遇到很多現實的挑戰。

 

(相關內容及與本文的上下文關係,請看本博前幾篇內容,在此不做重複。謝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