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兒今年6歲,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個星期。
傍晚,我正在看網上有什麽新博文,太太要去做每周一次的workshop,時間耽誤不得。小女兒正在看著動畫片,見媽媽要出門,跳起來奔向媽媽,帶著哭腔說:“媽媽,我不想die(死)。”太太一愣,我也聽到了,這話又重提了,以前都是安慰一下,現在看來這死亡恐懼並沒有過去。需要認真對待了。我過去把帶著哭腔的小女抱著坐到沙發,讓太太趕快出門。小女兒嘴裏還不斷重複“我不想die(死),就是get older(變老了)的時候我也不想die(死)。”
看來隻說說“你現在還小,還要長大,還有很長時間”之類的話已經沒用了,因為她在說“就是老了也不想死”。
把小女兒雙腿蜷起來橫著抱著,盡量讓她有安全舒服的感覺。看著她的眼睛,盡量輕柔地問:“你是怎麽知道死這回事的?”
“In school we read a book, a lady had a baby,when the baby grew up, the lady got old then died(在學校裏,我們讀了一本書,一個女士生了一孩子,當孩子長大了,那個女士也老了,然後就死了)。爸爸,我不想die。”
我好象也看過那本畫書,很令人感動的書(http://www.youtube.com/watch?v=6z-oBkgJ4Ow)。但孩子產生了死亡的恐懼也是自然的,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死亡的恐懼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我一時也無語了。對死亡的焦慮常出現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上,就象已經進入pre-teen的大女兒所說:“Everyone has that phase(每個人都有那個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有更客觀認知的形成,對世界有新觀察,並開始通過各種現象了解死亡;而開學第一天那個14歲女孩車禍身亡也可能在學校裏盡人皆知。死亡恐懼和焦慮在老年人,生病的人和認知剛形成的孩子表現尤其明顯。其實死亡是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多數人不願意去觸及這個話題,但現在這個話題打上門來,我必須直麵相對。我緊緊地抱著小女兒,聽她邊哭邊訴說,給她表達自己恐懼的機會。心裏盤算著如何解釋這個話題,既得體又相對正確,孩子需要對死亡有正確的認知,這樣才能在今後的成長中有更平和的心態,更強的力量去應對生活的挑戰。
“爸爸,how to forget the idea? I can not get rid of it, I do not want to think it(怎麽才能忘記這個想法?我擺脫不了它,我不想去想它)。”
“你是不是想keep the idea away from your mind(把這個想法趕走)?”
“Yes(是的)”
“好象是很難忘記這事,就是忘記了,還可以再想起來吧?”
“Yes,I do not like that book, why do people write that book(是的,我不喜歡那本書,為什麽有人寫那樣的書)?”女兒已經把對死亡的恐懼轉化為對那本書作者的憤怒了。
“是的,我聽到你對那本書很生氣。……但是每個人都不能不死,就是把它忘記了,也會想起來的。”把這個現實說出來真的有些難。
“那怎麽辦?”小女兒哭聲更大一點了。
“你害怕嗎?”
“怕。”這時女兒一直很乖地坐在我的腿上,如果是平時蜷成一團讓我抱不會超過兩分鍾。
“那我們來談談死吧!說說就感覺會好些的。說說我們就熟悉了,熟悉的東西就不怕了。”
“是嗎?”女兒突然哭的聲音小了,好象看到了希望。
“是的”,我見有效果就繼續說:“我們避免不了死亡,那我們就接受它。”
“人死了以後怎麽辦?”女兒認真地追問。
“人死了以後就變成其它樣子, it is a change, changing to soil, water and air。Go back to nature, but mind can keep,like love (人死就是變化了,變成土,水和空氣。那樣就回到自然了,但是精神還可以留在世界上,比如愛)。”我邊說邊想著,這種說法並不見得被其它人接受,比如佛教有轉世輪回說;基督教有上天堂說;伊斯蘭教也有上天堂說;我們山東膠東老家有上青山說。但是我還不能把這些說法向女兒灌輸。如果有相應信仰的朋友可以考慮如何來解釋死亡之後的世界。
女兒還在哽咽著表達著她的擔心。我還是緊緊抱著她,聽她在述說,並讚許她的思考和提問。同時腦子裏還在想著:我們小時候也有過類似的階段,整個過程記憶現在已經不清楚了,但是那些恐懼和疑惑的片斷還能時常反映出來,小學前回老家時去看過死人,看周圍人在哭,令我很不解。在中國的文化裏,論死的內容很少,雖然中國人多、死的人自然也多,但平時也就是在有死亡的時候去接觸一下,過後就盡快忘記。以前在醫院裏工作,每天都有死亡發生,大家見怪不怪,但從沒有深究死亡的意義。現在這種探究卻是由孩子引領的,我心中升起一股感激和敬佩,“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是孩子讓我們來思考死亡。
自古以來,死亡恐懼一直盤旋在人們心中,從沒有消失過。應對死亡的方式大致有幾種:一是追求長生不老的,有成仙得道的修煉,有煉長生不老藥的,有秦始皇,有平常人。二是尋找宗教信仰,於是有轉世輪回,有上天堂。三是生兒育女讓生命傳承。再有就是如何使生的更有意義,那麽對死也就更少恐懼。從我現在知識和經驗,第一條是走不下去了,第二條也還信不起來,那麽我能使用的策略就隻有讓生命傳承和活出意義了。
“寶寶,實際生命的死亡並不完全消失了,而是change和transferring,就是變化和傳遞,比如我們剛才說了變成世界上的其它東西,還有在這change之前還有life transferring,就是有孩子,比如爸爸媽媽有你和姐姐兩個孩子,就是把我們的生命傳遞給你們了。”
“那我們怎麽辦?”小女兒還是很認真。
“你們以後也會孩子,把life transferring(生命傳遞)給他們。”
“你們是爸爸媽媽兩個人,我現在是girl。怎麽能有孩子呢?”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心裏大笑一聲,但還是很平靜地、尊重地肯定了她的提問。“所以你們要長大呀!長大後,就可以找一個你喜歡的人,你們可以有你們的孩子啦!”
“我喜歡的boy,他也喜歡我,我們be mom and dad(成為媽媽爸爸)”,女兒馬上補充。小女兒似乎又鬆了一口氣。隨即又擔心地問:“那地球die(死)了怎麽辦?”
這個問題我記得小時候也提問過,當時被大人教訓了一頓:“在地球毀滅之前你早死了。”當時這樣的回答無法滿足我的疑問。我決定現在不能這樣去回答女兒。可是我真沒有學過,如何去回答這個問題,看來必須使出吃奶的勁了,“地球也會die的,但是還要many many years(很多很多年),當然human being(人類)也pass on many many generations(過很多很多代)。那時人也會有更多knowledge and technology(知識和技術),就很smart(聰明)地減少地球被毀滅的危險,還可以到universe(宇宙)裏去找和地球條件差不多的星球,人可以move(搬)到那裏,如果再過很久,又可以move(搬)再一個條件許可的星球。”女兒在擔心人類的未來,這個未來也未必會象我說的那麽簡單能控製,危機還是很多的,宇宙的過去和將來也是科學的研究課題,霍金也有他的學說,但全世界能懂的不過幾十人;但我相信這是個方向,人類也在盡量避免地球的毀滅,這種自我保護還是有的,給女兒解釋這些,我還是希望傳遞一些正能量的東西,這個大方向還是要把握的。
“那human being(人類)在沒有能move到其它planet(星球)之前,地球就die(死)了呢?”女兒步步緊逼。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也來個緩兵之計。“Universe(宇宙)很大,是在不斷變化的,有的星球die,有的星球產生了,die的星球也是變成其它形式的物質了,隻是不適合生物生存了。但是其它適合生物生存的星球又會象地球那樣形成生命。”這個問題以前真沒有嚴肅地想過,被女兒給逼出來了,回頭一想,不一定所有人認同,也一定有局限性,但這個解釋對我是個進步。
“那是不是開始很tiny tiny thing(很小很小的東西),然後慢慢形成人了”。女兒用小手指比劃著“極其小”的樣子。
這個小電視迷的科學動畫片沒白看,生命形成,野生動物,宇宙變遷,人體奧秘,高新科技都在小腦袋裏運轉著,我用一個個科學術語完全可以和她溝通。“寶貝, 你怎麽啥都懂呢?I am proud of you.”
“那麽人從一點點長大怎麽能長成眼睛,鼻子,手指,腳丫?”女兒聲音中還是透著擔心。
“這是生物發育的內容了”,我又趕快調集分子生物遺傳、基因、胚胎發育、生理解剖的知識儲存,書到用時方恨少呀!那些整套的東西我一下子說不上來了,隻能形象化地講了:“人的全身都是cell(細胞),cell裏有基因,基因都有memory(記憶),記著人要長成什麽樣子,然後小小的分子,叫氨基酸,按著基因的記憶長成人的樣子”。汗~~,這樣真要是考試就fail了,給孩子講個大概,以後再想知道具體的,自己可以去學。
女兒從我懷裏掙脫出小手,摸著另一個手背,象是在感覺我所說的cell。“這些都是cell嗎?”
“都是cell組成的。你的身體也是cell組成的,裏麵都有memory,就是記憶。人都是這樣,動物也是這樣,植物也是這樣。當然還有好多並不清楚的,你不是很喜歡explore嗎?你長大就可以do research。”
“噢!”女兒放心地舒口氣。
“但那move到其它星球的人是不是就是cave man?我不想那樣”她又另起一個話頭。
“cave man?” 一時沒有聽懂,經她解釋,就是山頂洞人,是指原始社會,人類剛剛學會使用簡單工具來幫助生存。我想了想說:“人現在有很多知識和科技,新出生的baby不需要重新象cave man(山頂洞人)一樣從新進化,可以學習現有的知識和科技。那些move到其它星球的人也可以把這些知識和科技帶去,可以記錄在書上,錄下來,教會給以後出生的人。你們上學是不是都這麽學的呀?沒有當cave man?”我是科幻電影看多了,電影裏都是這樣處理的,我也覺得這樣相對合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隻能這麽解釋了。
女兒若有所思,靜靜地坐在我的腿上,不時還抽泣一下。她腦子裏有這麽多小問號,不知要積累多長時間呀?
“你現在感覺怎麽樣?”
“Better(好一點兒了)”。
“還擔心嗎?”
“not much(不多了)”。
“有sad(傷心)嗎?”。
“not much either(也不多了)”。
“OK, You can have them(沒有關係,你可以繼續有那些感覺)”。
“我餓了”小女兒話峰一轉,從我雙臂間掙脫出來,跑去吃飯了。
我心裏舒口氣:這真是巨大考驗;對我的知識係統,生死觀念,心理狀態,價值觀念,精神信仰,自我反省都是一個挑戰,同時這次談話也是思路的整理過程。
我正在深思中,小女兒又回來宣布道:“I never watch the scary movies.(我再也不看嚇人的電影了)”我又把她抱住,問:“什麽電影scary(嚇人)?”
“Most of them(多數都是)”然後轉身又去吃飯了。
“好的,你們不需要看了”。看來不是為孩子定製的電影真不適合孩子看,小時候自己也因看了一般電影而產生多餘的擔心,這個以後要有覺察了。
之後問了她幾次感覺怎麽樣,她邊玩邊說:“一點點sad(傷心)”。
晚些時候,太太回家,我做了匯報,太太遺憾地說我沒有錄像或錄音。這時女兒洗完澡從浴室裏出來,裹著白浴巾,頭發還是濕濕的,興高彩烈地說著人死了會變成其它東西,比如soil,water,air等等,問媽媽願意變成什麽。媽媽反問寶寶願意變成什麽,她也變成什麽。於是兩人約定變成泥土。
隨之,女兒跑過來問爸爸死後要變成什麽,我開始沒明白什麽意思,後來知道了,也同意變成泥土。女兒很開心地跑去告訴媽媽說“我們family(一家人)都變成土,我們都stay together(呆在一起了)”。
聽她這麽說,我心頭一熱,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後記:當我寫這篇博文的時候,小女兒跑過來問我在做什麽;我說我要把我們昨天的談話寫下來。女兒說:“給那些kids who scare to die(害怕死的孩子)看呀?”
我說:“可能吧,人類把知識和想法記下來,這樣可以傳播吧!”
她說:“還有愛,love never ends.”
.
.
.
再次問她感覺還sad嗎,她淡定地說:“no”
我自省一下,感覺死亡的陰影在我心裏也淡淡了許多。
我喜歡你女兒說的“love never ends".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