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版權之“您幸福嗎?”
(2013-01-29 08:45:45)
下一個
起初想把標題搞成《腦殘的“您幸福嗎?》”,那是最先想到的,但轉念一想,這有違我的原則,還是改成比較中性一點兒的標題。
2012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中央電視台為迎接“二*九”大推出了《走基層·百姓心聲》調查節目,入基層對幾千名不同各行業的人進行采訪,麵對的問題都是“你幸福嗎?”。這個“你幸福嗎?”一時風靡全中國。看網絡視頻時,雞皮疙瘩掉了一地。
可是神奇的答案出現了:
*“您幸福嗎”? “我姓曾”。
*“您幸福嗎”? “沒時間去考慮自己幸福不幸福。”
*在被董倩追問“你幸福嗎?”時,莫言幹脆地回答說“我不知道,我從來不考慮這個問題”。這是因為, 在他看來,“幸福”就是什麽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體健康,精神沒有什麽壓力。“我現在壓力很大,憂慮重重,能幸福麽?”莫言說,“我要說不幸福,那也太裝了吧。剛得諾貝爾獎能說不幸福嗎?”
*記者:大娘您撿垃圾幸福嗎?老人:啥?記者提高聲音:您幸福嗎?老人:我耳聾你大點聲。記者聲嘶力竭:您幸福嗎?老人繼續:再大點聲!記者無奈離去。老人自語:早tm聽見了,累死你個龜孫!釣魚島和腐敗的事你不問,拎個破JB玩意滿大街問窮人幸福嗎?我83了還在撿破爛你說我會幸福嗎?
等
等等
等等等
……
央視終於逮著機會問比爾·蓋茨“你幸福嗎”了,這位現“世界第二富”答:我這輩子一直很幸福!(因為是英語提問的happy,蓋茨先生沒有辦法直接打叉到family name上去)
針對此事,網上也是一片倒彩:
*央視是要把腦殘運動進行到底呀。
*什麽時候央視不這樣傻B的“幸”,老百姓就“福”了。
*為什麽非要問這種問題呢?
*這種二逼問題就應該上來咣咣兩個大嘴巴子抽上
*我剛知道,什麽是殘腦。首富也不一定幸福,二富也不一定不幸福。幸福怎麽能用“富”來衡量呢。“我這輩子一直很幸福!”說明他沒富之前也很幸福。我想,當你問這個問題時,蓋茨不認為你殘腦,也會認為你的腦子裏缺少點什麽。
*不說老軟是不是高尚,咱這個央視實在是太弱智,太庸俗。
*央視在強奸民意。這是2012年最令人惡心的問題。對普通老百姓作閉卷問答,結果會一樣嗎?
*赤裸裸地拍馬屁,不知又是哪位鳥人因此得以封官領賞,次人日後必禍國殃民。 央視沒人了嗎?問這種沒水準的問題
*央視真無聊
等
等等
等等等
……
中央電視台真有創新精神,利用自己的輿論領頭地位創造新的時尚用法,我是沒有被人這麽問過,在這加拿大的電視節目看的不多,但也跟著女兒看了一些talk show,也沒有聽過這麽問法。當然這不足以說明中央電視台這麽問就是腦殘,否則大有崇洋媚外之嫌。但是從谘詢的方式去講,這麽問真是沒有常識的,而谘詢談話與新聞采訪有相通之處,道理是都適用的。首先,谘詢或采訪的立場應該是中立的,而要達到中立就需要問句是中立的,不帶有傾向性,誘導性和暗示性,大家看看這個問句,“您幸福嗎?”,它是中立的提問嗎?其次,在具體問法上,谘詢理論已經確認談話時要先使用開放式問句,然後以封閉式問句來確認事實。而這個“您幸福嗎?”公共場所或在節目采訪中,是做為頭炮打出去的,沒有一點上下文關係,完全是設計套讓你往裏鑽。這樣怎麽能體現采訪人的專業素質,節目的質量及對人的尊重?專業素質和節目質量的影響好理解,對人的尊重得多說兩句:這個問句的設計和使用者,有沒有想過對被采訪者的尊重?開門見山地把自己的主觀臆想加於被采訪者,所得到的結果可想而知。而事實上大眾甚至社會底層民並沒有完全沿著央視設計的思路走下去,有意無意的創造性回答讓人笑噴了飯。
所以我來細看這個“您幸福嗎?”,對被訪者來說是愚弄,對網民來說是笑料,對記者來說是找抽,對央視來說是自殘,對新聞來說是踐踏,對事實來說是歪曲,對平等來說是無視,對專業素質來說是諷刺,對中國來說是悲哀。
無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