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六十五章: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本章的意思是:處高位者,於國以循道不妄為為原則;於民,要以道教化,讓他們回歸質樸,遠離名利智巧為原則。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以智治國,國之賊;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知此兩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謂玄德。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這也是爭議比較大的一章,也放在前麵講。爭議的焦點就是:古人是否有愚民傾向?
本章的“非以明民,將以愚之”。結合第三章的“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這些文字,咋一看感覺全是陰謀,讓我們無知無欲,又被愚,肚裏有飯,心裏沒想法…感覺真像養豬。怪不得有人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這些看法屬實的話,那就將《道德經》不道德,聖人不聖' 啦。
我老師認為本章應該包括以下幾層意思:
1, 有道的處高位者,要教化百姓離欲歸道,達到能與上蒼溝通的,達到“內視反聽”的狀態。
2,君王自己不要妄為,而是為了按照道的意思去治理天下國家。
3,處高位者要嚴於律已,作出表率。
莊子《應帝王》篇裏有個寓言,講南,北,中三大帝王:倏(shu),忽,還有混沌, 倏和忽都是有耳朵有眼七竅俱全,而混沌沒有七竅,頭就是一個光禿禿的圓球。有一次混沌在自己國中給了倏和忽兩大帝王一個非常好的款待。倏和忽為了表示感謝,決定為混沌做點什麽。他們看混沌沒有七竅太可憐,就開始給混沌鑿出眼睛嘴巴鼻子和耳朵。他們一天鑿開一個,等鑿到第七日,混沌死了。
莊子借這個寓言是想說“內視反聽”的存在和能力。等混沌的七竅全部被打開之後,由於眼見耳聞得來的世俗“知識”,幹擾了混沌內視反聽與道溝通的能力,導致混沌死亡。
這是兩個境界,一個是通過內視反聽與蒼天大道直接溝通,不需要世俗的知識,也不受世俗的影響。如混沌沒有七竅之前。
另一個境界是咱們老百姓的通過視聽嗅觸等感官得到知識。但是七竅很容易被外界誘惑而產生各種欲望。而貪,欲,名,利,恨就成了牽製和綁架普通人的力量。
誰能夠擺脫這些“魔考”的纏繞,就可以脫穎而出達到一個高的境界,如上古黃帝在《陰符經》裏所說:“天有五賊,見之者昌”。就是說誰能夠分辨出這五類陷阱,並成功超越,就將達到上億人中才可能挑一的“牛人”境界。
老子所說的使民“無知無欲”是指從七竅而來的世俗的知識欲望。說的“食其腹”、“強其骨”更側重於講靈魂質素,說的是內在,即與蒼天大道而來的信息的加強。僅僅理解為:吃飽肚子,身體健康是不夠的。
有了以上這些鋪墊,我們再來逐句解釋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古時有道的人不是用道來讓百姓變得聰明,變得多有'世俗知識',而是用道來使百姓歸於質樸,回到本源,也就是道。'樸'是原樹幹未雕鑿時的初態。是上蒼造人後,人還沒受'毒蘋果'毒害之前的那種狀態,與大道溝通良好。
世俗的聰明就是吃'毒蘋果'的效應,大道看為汙,世人看為寶。人類中毒之後就與大道斷絕了關係。有道之人要去處世人的汙濁,還原到“人之初性本善”的狀態。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百姓難治的原因就是世俗知識太多,中毒太深,上蒼的正確指令接收不到。就如同神舟飛船無法與地麵聯係。飛船感覺良好,地麵看為丟失。
還有一層意思可能是說:君王把'毒蘋果'吃多了,不是按蒼天大道本意治理國家,而是以人的心意妄為。 不斷地折騰百姓。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君王偏離了大道,如同失去導航的司機 駕駛著天下國家前行。 如果君王不僅偏離大道,而且道德品質不良,情欲,貪欲,私欲太大,就如同失去導航的司機又酒醉駕駛,絕對是國之賊。
還有,人的智巧再豐富,與大道相比也是部分,而大道是智慧的全部。部分 vs 全部,不可同日而語。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不以智治國不是不治國,不以個人的智巧,而是按蒼天大道本意治理,這才是國之福,民之福。
無為而治是君王不妄為,而是嚴格按照大道本意治理。日月星辰都是在“得一”之後按蒼天大道本意運行,千百年絲毫不改變。如果日月運轉敢於擅自改變,讓你從東方升起,你偏要從西方升起,怕也要下崗換人了。
大道之中萬物都是活的,是聽令的。猶太版道德經還說土地也會累,每七年要休耕一年。
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
知道上麵這兩種情況,並遵照去執行的就是個合蒼天心意的表率。時時這樣去做,你的德行就合與大道了。玄德,就是來自玄冥的德性,指該德性來自於大道。區別於人世間的道德標準。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玄冥之德非普通人能看得到,非普通人能理解得了,所以深遠。玄德的標準經常與我們通常認為“正確”的標準是相反的。見到不理解,在手邊也不采用。老子說要“以德報怨”,猶太版道德經說:“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因為我們無法接受,所以才不會執行。如果能做到的話,事情將會是非常的順利。
若開視頻請點擊下麵鏈接,或用文章同名搜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