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先生剛剛去世,網上帖子很多,評價比較高。就現象背後的緣由,謹表達一下個人看法。
友問:曼德拉先生去世,網上評價很高,你如何看。
答:原來對曼德拉的關注比較少,到今天因為他的去世,才讓一個鮮活的曼德拉形象紮根到我的心裏。網上說的他能夠在監獄中栽種西紅柿,善良和愛心改善了監獄的氣氛;能夠原諒包容管教他的獄卒;非暴力革命奪得政權後,難以想象地實現了種族之間的和解; 還有一個有底線的對手等等,都讓人為之動容。
他的行為僅僅在普通人的層麵是難以理解的,27年的牢獄生涯使他不再是一個普通的人。他的思想已經從一個完全的世間的人,煉就成了一個部分出世的人。站在出世的角度,他的行為又是中規中矩的。
友問: 能進一步說一下出世嗎?
答: 出世是佛家和道家的一個概念。簡單地說就是人的關注點從人的有形的身體轉移到了思想層麵。也就是輕身體而重思想。我說他一定程度上出世就是說他的立足點,或者說思想的目的還是現實世界。這種境界的人對身體本身的需求標準是很低的,所以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和去考慮更深層次的東西。以至於衣食住行,不公平待遇,重體力勞動等在他眼裏都不算什麽。從而讓他有一種超然的態度來看待事情發展的來龍去脈,在一種沒有親疏遠近的狀態下來構建新社會。從這裏你可以看出他在監獄的行為,原諒獄卒,種族和解等,有它順理成章邏輯。
友問: 這個“出世”的德行是如何修煉成的?對一般人有沒有路徑?
答: 具體到曼德拉本人,“牢獄之災”是他有出世觀念的緣由。
監獄的隔絕使他的任何為小家,為自我利益的努力都不再可能;為民族為大家也難以再呈匹夫之勇,如他入獄前的暴力革命行為。剛開始人會經曆一段有點可怕的靜默期,思想感到無路可走,可能會悲觀絕望。但靜默期過後就到了思想的萌蘇期。我說“萌蘇”就是說這時的思想內容已經完全不同於靜默期之前。這時的考慮內容基本上完全是“無我”的,就是說你再考慮自己的小算盤已經沒有意義了,隔絕狀態下你又能做什麽?這種狀態的持續,他的思想與人格也在這種無為,無我的時空中修煉。從而達到超然的出世/半出世狀態。
這裏正應了老子的理論:無生有,有生無。由於監獄的隔絕性,他的利我利他的機會沒有,然後就是想法也不再有,進入了“無”的狀態;由於這種“無”壓抑了所有的關於自身的念頭,導致了其他的超然的念頭出現。
而什麽都有的人,少有深刻的機會,他們的“有”導致了他們沒有深刻。
至於普通人如何有相似的機會出世,其實也是有的。人可以到遠離喧囂的地方,讓人能夠寧靜而不那麽功利一些;人也有很多背運的時候,恰當利用也能收到一定效果。完全的出家修行,我不讚成,那會導致完全出世而於世無補。
友問: 這種超然會不會是毫無意義的?
答:這是個好問題。老子說: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比如說你學電腦,學木工等具體工作,正因為具體有用,限製了這個“用”的範圍。還有基礎研究與某項專科研究,可以類比為前者無用,後者有用。但基礎有可能導致廣泛領域的深刻變化,理解為大用。
曼德拉的思維從靜默期出來之後,肯定先是無用,最後看透了恨愛爭鬥的表象,得出了非暴力革命,種族和解這個理論,找到了阻力最小的民族解放的方法。
像古人:周文王7年牢獄有了“易經”,宮刑後的司馬遷寫了“史記”,還有一個日本人也是7年牢獄,之後成了國寶。這樣的例子很多,也將會繼續發生。壓力---超然---大智慧出。
友問:部分出世的境界給曼德拉的人格有什麽影響?有什麽啟示?
答: 除了上麵所說的一些人格特質外,還把曼德拉從一個匹夫之勇的“恐怖分子”變成了,為了民族解放,“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大智大勇之人。超然之上,看到每一個被害者和害人者都是可憐之人,都值得愛;都配得一個公平合理的生存環境,他把這些目標當成了己任。有幸的是目標在他的有生之年實現了。當然,我更希望我們的政治人物,能夠從中學習些東西為民造福。
我們能學的,應該學習的東西很多。但曼德拉的經曆最少讓我們知道:壓力可以是動力,讓大師橫空出世;我們在孩子教育上也該考慮壓力,逆境和無用之學。
從某一個人學習的說法不靠譜。
所以他是受到毛澤東思想而得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