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加減乘除看新政,習近平宜用減法

(2013-11-22 14:49:04) 下一個

 


一, 新政的重點應該放在“減法”上

 

       新官上任三把火,現在幾乎每個人都在預計這不少新政的出台。與不停推出各種各樣新的政策法規相比,俺以為新政的重點應該以“減”為主。減的方麵應包括刪減過多的法令政令,刪減政府冗員,刪減老百姓的基本生存負擔。

       在政令方麵,其實中國的政令不是缺乏,而是過多。正是由於政令太多,才不得不配備一個龐大擁塞的政府,以至於中國的官民比例全球奇高。正是由於政令太多,以至於多年多次的政令同時有效,相互矛盾,這恰是新令難出中南海的主因。你不停發布新令,而老令仍在,且相互矛盾,不執行你的新令你也說不出啥。也正是由於政令太多,搞得老百姓無所適從。政令密如蛛網,前進後退都觸令,老百姓要麽遵守等死,要麽忽略它拚死。非老百姓想死,而是沒有辦法。

       要想解決上述問題而有所作為,在各級政府部門大量的刪減過時的,不合理的,相互矛盾的政令法規應當是新政實行的有效舉措。 

       接下來就是刪減多餘的政府部門和冗員。政府部門和人員配置就是為了執行政令,不合時宜的政令沒有了,相應的部門和人員也就沒有存在的理由。有很多的部門的配置初因是為了安排某些人,結果就是老百姓辦事更難。這種部門刪減一半以上的人員都是有可能的。從而使得老百姓負擔減輕,百姓辦事變得容易一些,同時政令更通暢。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減輕百姓的生存負擔。

       當前社會許多矛盾和不和諧,其根源可能就出在生存壓力和不可名狀的恐懼。比如爆炸,殺醫,自殺,他殺等等,看似孤立事件,太多了就應該找社會原因。

       百姓僅在最基本的吃上就有很多的擔憂和恐懼。毒奶粉,地溝油,死豬投江,飲水汙染等等,哪一件不是很恐怖和揪心的?

      再就是孩子教育上,上小學中學,選學校,然後是大學,哪一步不是要大筆花錢?為了GDP, 房地產把銀行掏空了, 也掏空了每一個平民家庭。大學生畢業後工作本來都不好找,要想有能安居的房子都成了登天般的奢望。哪他們將來的孩子呢? 他們又如何贍養老人呢?社會問題不就來了嗎? 

       其他的問題還頭痛不已,生個不大不小的病又感覺到了鬼門關。盡管大病可以報銷,但醫療過程中仍有潛規則。醫院要是不以經濟效益為目標,貴重檢查和藥品要是沒有回扣,病人要是不麵臨醫療之外的,諸如孩子上學,供房等逃不了的生存壓力,相信這類病人和醫護間的人命案會少許多。

       這就如同一碟菜鹹了或酸了,能說是鹽或醋的過錯嗎?應當說醫生和病人在這種不穩定的,身不由己的環境了很容易就發生了。政府要負政策失當責任。

      再來看看死,都說現在的人死不起了,怕也不虛傳吧。人人都會死,死是每個人的必然歸宿。你把墳場墓地炒到天價,人家火化了還要被火葬場在處理費和骨灰盒上狠狠宰一把,負擔確實太重了。家父二十多年前去世,火葬場壟斷賣給我們的骨灰盒跟一口實木棺材一個價,是我家父生前三個月的工資,俺還是選的便宜的。家父生前平反後在一所中專任講師,還不算低工資吧,哪更窮的人的壓力呢?

      上邊的幾種情況都是每個人的最基本需求。國家本應該控製,要盡可能低廉的提供服務,不能市場化。假如說每個人死了要交1000元的環境費(假設),倒也提高了財政收入和GDP, 這除了讓每個人的基本生存更難之外,有意義嗎??如果能把這些該管好而沒有管好的處理好,這個社會就會和諧很多。 

     減輕老百姓的重負,應當成新政的重中之重。民能安,其他的發展改革項目才能搞好。

      當然,還有許多要用減法的地方,比如說在資源市場等方麵不該管的,要逐步放開,政府要抓大局,抓方向, 而不是與民爭利。

 

二,加法

       加法的應用要慎重,要在減輕百姓負擔為目的的前提下用加法,才不會濫用。比如說食品衛生監督的有效控製,醫療教育中欠缺的法規條例等。重點在有效,不在多。

       對各行各業都推出什麽新措施新法規是不妥的。施政改革的原則應該是大道至簡。讓百姓易明,政府易行。政令應該像日月運行一樣盡可能恒常,不能日日新,天天改,讓老百姓摸不著頭緒,天天惶恐不安。隻有恒常才能讓老百姓容易明白,遵守,並日久成自然,日用而不知。

 

三,乘法,如乘舟車,登而使用之為乘。十八戒三中全會後,有人分析領導人有政治上乘毛澤東,經濟上乘鄧小平的意思。要乘就不能是簡單的乘,應當是一個否定和超越的辯證揚棄過程。其實吧,可乘的人物事件多了,有曆史的有國際的,看你如果選擇去乘了。


四,除法 是一個調整矛盾體的多個方麵,求得一個陰消陽長的操作。比如說對一些舊的頑固勢力,對一些不良趨勢進行釜底抽薪的方法。比如說廉潔,公開,合理的公務員運行製度抽掉了貪瀆勢力的薪;民生改善就抽掉了社會秩序惡化的薪;理順國際合作等關係就抽掉了國際被孤立的薪;掌握住軍權就抽掉了舊勢力的薪,等等。


多說兩句 

       今天集聚權力可能沒有錯, 但要考慮到屆滿時放權的問題。隻有在製度上調整合理, 才可以避免要麽無功添亂,或幾年後換屆人亡政息的結局。結果如何,與一個人內心的修養關係密切  如果一個人總不能放下“自我”,時時考慮自己的得失,名譽和利益,該人的德操還有發展的空間;如果一個人在整體利益麵前不能放棄一黨,一團體,一組織之私,該人的格局尚有提升的空間; 如果一個人/一國之民不能把國土外的人,也用人類的眼光來看待,那麽中國替代美國而成為世界一哥便缺乏最根本的道德基礎。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