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拚繼承 金正日與老蔣和老毛

(2014-09-24 08:58:16) 下一個
受“質能轉換定律”製約,目前的科學技術還不能實現“時光倒流”,因為需要超光速。然而,如果把“返回曆史”界定為“真情實景再現”,則所需能量不多,一過鴨綠江就能看到維妙維肖、三四十年前的中國。不僅街景、儀式、生活方式像,就連民眾哀悼金正日的場麵,幾與1976年的中國一模一樣。國人雖對朝鮮憐憫,不免還有幾分慶幸:毛澤東逝世,中國隨即發生巨變,因為毛岸英五十多年前就“永遠地留在了朝鮮”;而金正日卻有子嗣接班。
 
封建主義的特征之一是“家天下”,統治之權父子相傳。看似人類文明已在世界範圍內告別了帝製,但是,掌權的欲望或曰“按既定方針辦”的固執,卻是跨越政治時代的。“血濃於水”、“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無論既得利益還是信仰理念,家族內部私相授受相對放心。農耕時代,政權父子相傳天經地義,有其曆史必然。比如,農業社會的大部分時期,生產方式、社會結構沒有多少變化的可能,沒有產生過近代這種改良與革命的思潮,需要權力、天翻地覆地推動。穩定是最高境界,即便改朝換代,也要盡快塵埃落定。那時,社會資源稀薄,經不起權力鬥爭和社會實驗的動亂。所以,一姓之朝才能動輒傳承上百年。
 
工業革命,拓展了人們的眼界與思路,文明與文化的進步,衍生了無數社會進步的理想和方案,星羅棋布在各個角落。生產發展、物質豐富,同時造就了與皇家分權分利、並且具有相應實力的階層集團。多麽優越的皇族世家,麵對活躍的思想界,都黯然失色於陳舊和迂腐。這裏,生物學“純種退化、雜交優勢”的法則也能應用於社會了。所謂“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近代世界得以快速進步,應有各方能人輪換坐莊、揚長避短貢獻國家的因素。舉一個反證:美國老少布什隔屆當總統,程序雖然無無懈可擊,但是父子任內,都令美國人失望,不無“近親退化”的陰影吧?
 
隻有獨裁者的政權,才能父子相傳;人們也隻關心獨裁者身後,其國家走向會不會改弦易轍。大致上,接掌政權不外兩種方式:親子繼位或權交外姓。政治動態不出兩個方向:子承父業或棄舊圖新。而原則隻有一個:繼任者是不是也承接了獨裁者的信念。以朝鮮為例,人們關注的是她會不會“改革開放”。鄰近地區、不遠的時代,相似的意識形態、文化背景,可資參照的例子如:蘇聯和斯大林:斯大林雖然沒有傳位於子,但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共和國”在他身後又運行了三十多年。台灣蔣氏:小蔣接手後迅即放棄“反攻大陸”,推行“本土化”。毛澤東:曾著意培育長子接班,幸而天不假年;鄧氏接班,立即擯棄了毛之“既定方針”雲雲。父業子承將會怎樣則不言而喻。不出東北亞幾種可供參照的例子就全了。政治家,延續事業最為重要、權力交給誰還在其次。金正日育人無方,則朝鮮將如中國或台灣;若金正日的事業後繼有人,則蔣介石、毛澤東將瞠乎其後、自愧不如、刮目相看。
 
目前似可確定的惟有:金正日“家天下”的安排,將長久地折磨他的兒子:順利接班,做“攝政王”的傀儡;權被褫奪,或恐牢獄之災。據說人之將死,即便不行基督教儀式請求赦免,也會本能地良心發現,就生前的罪惡有所懺悔。尤其是對自己的親人。金正日臨終,對於把一個爛攤子丟給乳臭未幹的兒子、讓政治折磨涉世不深的孩子,有沒有後悔或者歉意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