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見有些名人著作,書訊做的轟轟烈烈,問世之後卻“泥牛入海”。《朱鎔基講話實錄》的出版過程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網上的引述和介紹,多半集中在出版朱前總理著作的政治意義,如何折射了當前的政治鬥爭形勢雲雲。有此含義與價值自不待言。但是,借古諷今,契合點在哪裏?準確度有多少?民間人士隻能猜測,牽強附會在所難免。隻為熱衷“高層內幕”人士提供了寫文章的題目、茶餘飯後的談資。其實,做過高官的人,尤其是參與了處理社會動蕩、推動曆史轉折的領袖和重臣,其從政經曆的記錄,對普通讀者而言,國家事務中,行政、技術、管理的部分,史實和資料的價值更大一些。
比如,朱鎔基任內,主持了財稅體製、金融體製、國有企業、價格與流通體製、政府機構、社會保障體製、住房製度、投融資體製等等係列改革。成敗互見、毀譽參半。顯而易見的是,局外之人,過分歌頌、言不及義和胡批亂罵、未得要領者少說也在半數之譜。“事非經過不知難”,隻有身在其位者,才知道事情有多複雜、多難辦、多無奈。把這些寫下來公諸於世,不僅是給公眾的解釋、對社會的交待,也是對自己無知、無能、愚蠢的洗刷。有利於民眾理解公務人員之有所為有所不為,有助於朝野配合與諒解。
社會,五行八業一盤棋,牽一發而動全身;政府,資源有限、功能有限,遠非三頭六臂、十項全能。既然不願被人指責,就得公開資訊、透明執政。因為坊間人士隻能出於自己的立場和角度“想當然”。當人們知道看似簡單的事務是那麽地多麵、多樣、纏繞、糾結,對於政府遇事辦法少、效率低、耽擱、拖延……的抨擊,可能轉為體諒和積極協助。行政管理是一門大學問,牽涉麵很廣,了解個中方方麵麵,還能學到不少知識呢。
可惜,至今中國的政府部門、政府官員,隻習慣“暗箱操作”。我們能夠看到政府運作的技術層麵,隻限於過往的曆史階段。雖然不是專門敘述,但是也比“思想報告”、“工作總結”好看些。隻望123萬字的“朱氏講演集”,不止是現在摘錄出來的口號和表白、具體事情的處理過程一帶而過、編輯過程中成篇累牘地加入時代背景。就像李瑞環同誌的哲學著作《學哲學用哲學》和《辯證法隨談》。樸素唯物論有之、原始辯證法有之。翻閱一過,隻見哲學非其所長。讀者想知道的是,以“能吏”著稱的瑞公,如何從一介木匠而幹部、而黨委書記、而天津市長、而政治局委員、而全國政協主席。一路之上,他是如何為國為民“逢山開路、遇水疊橋”的?但是,在其書中,我們隻能看到他的哲學意識,看不到幾單“應用細節”。作為馬克思的信徒,他們應該讀過這樣的句子:以往的哲學都隻是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朱鎔基曾經掛名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應該不會忘記在編輯講演錄的時候,曬曬他的管理才能吧?
預售時,人們期待《朱鎔基講話實錄》的史料價值,不是沒有理由。談及政務細節的官員著述有過先例,頗有助於看待中國社會之發展。例如,曾任國家體改委主任和計委主任陳錦華的《國事憶述》,從七十年代前期的中國工業格局講起,可以看到:民族經濟發展與後來的改革開放其實連成一氣。其中敘述較為詳細的是那個時期的鋼鐵和石化行業,政治路線與經濟現實的相互關係,最終如何服從了技術和市場的規則。再如曾任政治局常委和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的《突圍》,則主講建立特區、利用外資、引進技術、外派留學等,改革開放初期幾大關鍵並具帶動性的領域,如何構思和啟動、遇到什麽問題、怎麽解決,做到什麽程度等等。不乏故事性和技術含量。畢竟,執政不止是政治取向,金融、經濟、商業、工農業、教育、科學技術許許多多技術問題,在任何體製、任何時期的國度,都有相似之處,並且應該讓老百姓了解。
以史料價值為標準,等而次之的是純政治性回憶錄,以薄一波《若幹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為例,這類書主要是政治教科書,可讀性不高。其記的述曆史事件,有多少古為今用、有多少文過飾非,一般讀者無從知曉;對於黨史、國史研究者而言,與其條分縷析書中真偽,不如直接閱讀原始資材。這樣的書,大概隻對政治教員和宣傳幹部比較有用。比較生活化的如《楊尚昆日記》,內容則大半是流水帳:今天洗澡,今天看了什麽電影,今天某某來談話,諸如此類;後半部記載了一些下鄉“四清”的見聞,也不是難得的一見的社會調查。由於編輯疏忽,讀者看到,貴為中辦主任、處理重要事宜如楊尚昆者,知識相當貧乏:跨越十幾年、細致到“洗澡”的日記中,所記楊某每日的讀物,沒有一件能稱之為“書”的,所讀全部是文件。這樣的意識構成和信息來源,對其思想方法、行為方式,有直接影響吧。
誠然,演說集不是日記和回憶錄,不可能那麽細致;作為史料,因其原始功能就是宣傳,可靠性也就不高。我們隻能希望,即使朱總在某某專題工作會議上,沒有細致地講,卻能在整理出版的時候有所補充,或者把事務的細節補充在注釋裏。不然,出一部四卷本的“決心書”、“批判稿”、“罵人經”幹什麽,莫非要給黨內鬥爭方式創一個吉尼斯世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