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與政治”是一個古老的話題。比如一次胡錦濤與奧巴馬的聯合記者會,連著出了兩件與翻譯有關的事,至少一個“很政治”就是“漏答了人權提問。幸而當場糾正,免去了胡主席回避敏感問題之譏。還有一個是“他”指的是誰,若是直指奧巴馬總統,則有點失禮;指那些議員則毫無問題。看上去,不僅作為表達與交往的中介,翻譯確實具有談判技巧、政治手腕的功能。
“外交無小事”,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為了給自己留有糾正失誤、改變主意的餘地,據傳外交部有個規定:正式會談時,主談官員無論外語多麽好,都要通過翻譯轉達。意在一旦需要改口時,可以推說原話是翻譯的錯。幸虧有此慣例。一次,鄧小平與來訪的美國國防部長會談,鄧說要與美國結成軍事同盟雲雲,美國防長毫無準備,事關兩國關係的重大轉變,沒有授權、他做不了主。但是,中方倡議者是慣做驚人之舉的“總設計師”啊,美方自然當真。不料,會後不久,就接到中國的更正通知:那個話是誤譯。當值的翻譯還被指:不熟悉中國的外交政策。翻譯則哭喪著臉對人說:政策都是他定的啊,聽他那麽說的時候、我還以為政策變了呢。
在政治氣候異常嚴酷的年代,與外國人打交道,中間有沒有翻譯都不保險。彭德懷曾經五次外訪,行跡遍及蘇聯東歐,因此得了一頂“裏通外國”的帽子。他哭笑不得道:我根本不會說外語,凡事都有翻譯在,怎麽和人家密謀?但此事比廬山的“萬言書”還難洗清。林彪接任國防部長後,似乎接受了這個教訓,見了外國人裝聾作啞。弄得外交部最怕給他安排會見。外國人講了一大篇,他點點頭、哼兩聲,翻譯恨不得替他編幾句話應付場麵,又不敢。就這樣,林彪最終基本擺脫了在外交場合作主人的煎熬。
閑話少說,言歸正傳。在中國,對翻譯的一般要求是“信、達、雅”。主要用於文學作品、技術資料之類,一到了政治場合,翻譯的第一要務就變了。如德國學者漢斯•弗米爾所說:“翻譯是一種行動,行動皆有目的,所以翻譯要受目的製約。”一有學者介入,裏麵的名堂就多了。
據考,“翻譯的政治”是20世紀60年代西方後現代語境下出現的一種“問題意識”(a sense of questioning)。作為一個命題,首先正式提出者是沃納•溫特1961年發表的文章《作為政治行為的翻譯》。此類現象,則至少可以上溯到文藝複興時期馬丁•路德翻譯《聖經》。有人考證出,那部現代德語版的《聖經》,存在著複雜的政治利害關係——他革命性地將《聖經》翻譯成了新教改革運動的理論基石。所以,西方譯論家艾德溫•根茨勒公開說:翻譯當然就是“改寫”(rewriting);是服務於權力、充滿變數的文本操縱。
這個方法,是隨西風東漸進入中國的。近代啟蒙思想家梁啟超的翻譯活動,就有“政治為先,應時而變”等特點。後來的魯迅,中文、日語根底之厚自不待說,還學過德語、英語和一點希臘文。他竟寧願“硬譯”,為了新文化運動的需要。看似,有政治頭腦的譯者,可能會依翻譯的目的,決定直譯、意譯還是編譯,並不盲目地忠實原文。這麽一來,翻譯就成了政治的工具和技巧。
其實,古代的帝王大臣早就這麽幹了。有學者在研究中外交流史時發現,中國的史書上有一些外國使臣所遞國書的譯文,滿篇誠惶誠恐的臣服之語。而且,遣詞造句“很中國”。遂暗生疑竇,設法找來國書的原文。一看方知,譯文乃“改寫”之作,把人家平等、友誼的話,全部改成皇帝愛聽的、能向國人宣揚外夷如何卑躬屈膝的典雅的文言文。
西方,翻譯與政治、權力、意識形態、社會環境等因素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在蘇聯,斯大林授意翻譯亞非拉國家的文學作品,討好朋友、建立友誼。晚清,介紹進來的西方概念中有一些,譯者根據某種需要自行定義,至今還在產生理解上的偏差與誤會。
中共的做法就更高明了。因“馬列主義”是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便專門成立了中央級的馬列著作編譯局,根據中國現實政治的需要,編譯馬、恩、列、斯的著作。典型的一例如宗教的社會功能,譯馬克思的話時:宗教是統治階級麻醉人民的鴉片;出《列寧全集》中文版時,把列寧引用的這句話,加上了一個“煙”字。後來看到,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編》中提到馬克思論宗教時說,馬氏的意思是:宗教乃人民用來麻醉自己的鴉片。
那些都意譯。出現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馬克思的原話說的是新教,有人給出的直譯是:宗教是被壓迫心靈的歎息,是無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沒有精神的製度的精神一樣,宗教是人民的鴉片-----頗有悲憫之心哦。
他們的理論是:反正外國人也聽不懂中國話,說得再認真也沒有用,說多了反而還容易犯錯誤。
王洪文,陳永貴,吳桂賢深懂箇中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