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達賴喇嘛的政治枷鎖

(2014-02-22 08:23:43) 下一個
三年前,有政教合一傳統的藏傳佛教中,出現達賴喇嘛交權事件,曾經極具評論性。觀察家多半並未當真認為他會隱退政壇,因有太多曆史上類似的讓權、退位事件可以參照,何況以政治家名世的宗教領袖達賴喇嘛,深陷俗務抽身不得。
 
發生在現代中國,比較著名的退位如1949年初,蔣介石應付不了戰爭和經濟危機了,曾宣布下野,讓副總統李宗仁主持和談、總攬大局。據李氏後來說,代總統後、大陸很快就丟掉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蔣氏名為下台,軍權、經濟大權和黨政權力並沒有交給李宗仁,而是“坐鎮溪口指揮一切”……。事實上,國民黨內也沒有人能夠替代老蔣的位子,很快,蔣氏就“順應民意複職視事”了。蔣氏一生計有三次下野,每次“複行視事”都加強了他的地位。他說:第一次複職的使命是完成北伐,統一全國;第二次複職的使命是抵抗日本侵略,爭取最後勝利。第三次複職的使命是要恢複中華民國,救大陸同胞,而最後的目的乃是在消滅共產國際,重奠世界和平。
 
再看大陸。1953年,毛澤東提出中央分一線、二線。讓一線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自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大政方針上,早晚退居二線,讓劉少奇、周恩來在前麵頂著。直到1958年,大躍進弄到不可收拾、“三年自然災害”餓死兩三千萬人,毛澤東才於1962年“七千人大會”後,“讓劉少奇實際全麵主持黨政領導工作”。但他並沒有閑居豐澤園研究哲學,而是利用各種機會、在各種場合大談階級鬥爭-----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最終鋪墊出了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國外的例子也有,隨手能查到的一個發生在十六世紀的俄羅斯。伊凡四世一時控製不了國內的主教和貴族,於是“憤而出走,宣布退位,不再當沙皇”了。其實,那時的俄羅斯,從民俗到政體,都必須有一個沙皇,而這位以“恐怖伊凡”著名的暴君,政治手腕也頗了得,他雖然突然下野雪夜離開莫斯科,但是沒有指定接班人。此舉所製造的權力真空,必將把勢均力敵的各派拖進無人能夠勝出的內戰。無奈,朝野雖然都怕這位“雷帝”,兩害相權取其輕,隻能請他回歸帝位,並賦予他更大的權力。
 
這種事情發生多了,政治家宣稱倦勤就不容易被人相信了。因為權力不是一個人的事,它的後麵有某種理念在提醒、某些利益集團在鼓噪、某個計謀在施行中……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