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小學的時候寫作文,懵懵懂懂,至今全無印象。現在記得起自己最早寫的東西,是文革早期的批判稿。
那時候我十二歲,剛進中學,聽到高音喇叭裏每天在唱一支造反歌,大意是:拿起筆作刀槍,集中火力打黑幫。誰要敢說黨不好,馬上叫他見閻王。當時最大的黑幫是國家主席劉少奇;我們呢,叫做“革命小將”,天職就是批判劉少奇和他的同夥,寫的時候還有老師教。用“刀槍”寫成的文章自然殺氣騰騰,可能必竟是寫文章吧,老師就教我們在批判稿裏加一些詩詞進去,算是與文學沾邊。
最常在批判稿裏引用的,是毛澤東的作品,他不愧是紅衛兵的總司令,他的詩詞裏有不少適合用於大批判文章的句子。比如,他的一首《滿江紅》有這麽兩句:“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因聽說世界上革命運動就像那個樣子,就常常拿來引用。當然了,被“翻騰”的其實是我們這些稚子,課業全廢。
毛還有一首就著電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寫的七律,其中兩句道:“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裏埃”。這樣的句子常用做表示革命派一采取行動,天下就清明了。天知道, 正是那個自稱兼有“虎氣和猴氣”的毛總司令,擾起了萬丈塵埃,把中國鬧得昏天黑地整整十年。 毛澤東的文辭是不錯,拿它來教我們寫批判稿,就是誤人子弟了。
還有一些詩句那會兒常用,例如“千鈞霹靂開新宇,萬裏東風掃殘雲”,提到文革新氣象代替了以往的沉悶時多半會用上。出處哪裏至今我也不知道。現在想想還是猜不透:這樣的句子除批判稿裏能用,還有什麽地方適合呢?反正文革大批判過後,就再也見不到那些詩句了。
也有那時候用過,不知所以,後來又碰到的古詩。“古為今用”一法,也適用於寫批判文章。劉禹錫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可以形容文革中的新生事物勢不可擋,還比被取代的事物顯得美好。另外,李賀的“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則隻用前一句,比喻毛澤東的主張在某個時期或部門被劉少奇的一套壓抑著的情形。
為寫批判稿還學到李白的詩,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形容“革命形勢一日千裏,任什麽人也阻攔不住”雲雲。好像還用王之渙的“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來表示革命成果有待發展之類的意思。
最初用過心的東西,印象最深。經過文革、學寫批判稿的成果如今隻剩下一條:看到大陸人士撰寫的論爭性文章,文革遺風未泯的,作者的年齡多半與我相當或比我大;不常用質問句、結論不太武斷的,多半年齡比我小——我隻趕上了大批判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