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說法道:一些美的裝束和行為舉止,多半是社會上不大正經的人先行提倡;起初為人側目,久之就被大眾接受和效仿了。就像五四時期,最先穿裙子的洋學生自己恐怕做夢也想不到,後來竟流行起“比基尼”來了。從中也能看出某個地方的社會風氣及其變化。文革結束前後的四年時間,我每年都要到鄭州去,看到的情形,好像能給這個說法做注。
說是中原重鎮、河南省會,從北京人眼裏看去,那時候的鄭州,市麵上實在蕭條得一無生氣。我這麽說是因為,北京青年稱在街上看五顏六色的人群是“看風景”。七五、七六,是文革最後兩年,走在鄭州城裏,看到來來往往的人全都那麽樸素──其實,我心裏說的是“他們真土”──男青年衣著古板,表麵上看不到符合北京標準的風流倜儻之輩,更不見奇裝異服的流氓。女孩子個個像是剛從鄉下來的,既不打扮更顯不出線條。我還驚奇地發現,大街小巷見不到情侶!
難道鄭州青年的生活意識還停留在“五四”以前嗎? 後來,小心打聽了才知道:鄭州街上當然也有流氓,隻是舉止穿戴同北京的不一樣,我戴著“北京眼鏡”不會辨認罷了。“搞對象”的也不在少數,因為民風保守,他們的規矩是男的走在前,女的跟在兩三步之後;或者一個在馬路這邊,另一個走在馬路對麵。真是“離家三裏地,別是一鄉風”嗬。七七、七八年,文革結束了,我的鄭州之旅還在繼續。我先是發現,街上有風景了! 一些青年男女即使用北京的標準看,也顯得有點流氣——相當後來所謂的“新潮裝扮”。轉年再來,時髦的人數明顯增多,男人普遍瀟灑起來。女孩子也懂得穿得惹眼、穿出風韻了;或許是禁錮太久,一有機會,她們進步得真快。抬頭一望,雙雙對對,觸目皆是。當然,鄭州街頭的氣氛全變了,生活氣息盎然。相形之下,我倒說不出那幾年北京的風景有什麽變化。也許,北京的變化要鄭州或其他外地人才說得出。
我想,穿衣戴帽呆板單調是“文革”那個禁欲時期的特產,不然就有“不突出政治”和“追求資產階級生活方式”之嫌。開風氣之先的多為膽大妄為者。保守慣了的國人,在那樣的是非標準中,對著新式的服裝飾物,先是囿於對首倡的紅男綠女某些行為反感,便不屑與之為伍。怎奈,愛美的天性原沒有錯,並且極有感染力。鄭州街頭的“風景化”就與文革終結大有關聯──政治桎梏放鬆了,階級標簽取消了,舉止穿戴的多樣化、個性化,很快在人群中引起普遍回響。這時,那些怪形怪狀的原意已經變成了“熱愛生活”。
餘嚐去東方紅看電影,818尺薈麵,居經1而遊西流湖。。。,多年襆違不絕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