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橘遷淮北則為枳

(2013-12-18 06:41:09) 下一個
子女傳承了多少中華文化,是困擾著許多移民家庭的一大問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學養、成功,莫不得益於它的培養和孕育。所以,我們自然願意孩子也受其惠。何況,“不忘根本”還是民族氣節的一個組成部份。在父母移居地長大和出生的孩子,因為年幼就很難懂得這其中的奧妙了。生活中的雙重文化環境,有時竟成了他們的負擔。我想,究其根本,血統與文化傳統原不是相等的。
 
其實,世界上眾多國家和民族,文化素質各有千秋,都當得起“優秀”二字。看看人類大家庭每個成員的成就,可以證明這一點。宏觀上看,人員、知識互相滲透、交流的今天,所有的人都浸潤在多種族科學、文化之中。誰能分辨得出哪一項發明、發現,是某一國、一族人的獨創?具體到每一個家庭和個人,對“各族人民都是兄弟、互敬互愛才能走向人類大同”的看法,就有差異了。有些家長從自己特定的角度和價值標準觀察移居地,認為還是中華文化好,外國太多烏七八糟的東西。於是要求子女多多留意和接受中國特產,但是個人的觀念改變不了外部現實,在教育下一代的事情上,家庭很難與社會較量。
 
孩子生長在西方文化之中,這裏也有許多科學、文化和藝術的上乘之作,吸引著他們的注意力。交正經朋友、好好念書、不染惡習,並不是中國人的教子專利。至於吃喝穿戴,原是生活習慣和審美問題,不宜用是非、對錯來評判,入境隨俗可矣。對外人的戒心四海皆同,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要為當地人接納,就得融入社會主流。更何況,我們的子女生於斯、長於斯,他們的母語和文化背景,屬於當地。認同這一點,對他們絕無害處。
 
無可否認,中國移民子女的思想,帶有濃厚的中華文化色彩,這正是他們比背景單一的同伴優越、完備之處。我想,兼通兩種語言和文化者,還是得有主、次之分,以為“體、用之備”。對於在西方長大的中國的孩子來說,“西學為體,中學為用”似乎比較合理。事實上,他們是中國血統的“外國孩子”。如果這正是中國家長的在喉之鯁,就把它當作移居國外的代價吧。國人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外國水土養大的中國孩子當然會發生變異。如果能用“橘遷淮北則為枳”來形容的話,那麽就是,枳有枳的價值。變才能生存,因為你無法在異國它鄉為橘營造“地道品種”的生長環境。
 
看來,接受一種文化既要有興趣,更要有相應的生活氛圍。在您不懈的感染、熏陶之下,孩子長大了會明白通曉多種語言、文化等於如虎添翼,他們自會利用移民家庭這個得天獨厚的條件,補上中華文化這一課。若在少不更事時不由分說地向他們灌輸,多半會讓他們反感,以為社會上“華人形象刻板”的歪曲和誤解是實情,從而以自己的華裔血統為恥,這樣的例子我們不是都見到過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