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一歲時碰上了文化大革命,學校裏“停課鬧革命”。十四歲上下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蹉跎到十九歲才返回北京。那時候,我對幾乎所有的學科都存著好奇心,求知欲真可以用“如饑似渴”這幾個字來形容。不久,文革收場了,報紙、雜誌的版麵逐漸豐富、生動起來。不斷介紹數學、物理、化學、醫學、生物、地理、地質、植物、考古……知識;文、史、哲領域,不再是馬列主義的一統天下。如此,我有了補課的機會。當時,我剛剛醫科畢業,工作纏身。其他專業的知識隻能粗淺地涉獵。報刊雜誌上的科普文章和文史知識,就成了我的百科全書。
雖然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但要留的數據太多,抄不勝抄。買書本是個好辦法,隻是專業書籍太過艱深,我既看不懂,也沒有那個必要。那會兒,掃描儀之類的設備,我還聞所未聞,至今也不擁有。倒是從小在家裏我就知道:剪輯,是收集資料的簡便易行之道。我所在的醫院,各科室訂閱不同的報刊,醫生、護士們看過之後,隨手就丟掉了。於是,我把它們匯集攏來,將載有科技、文史知識的文章一一裁剪下來。又做了兩個剪報本,大的一個,比半張報紙稍小一點,用來粘貼自然科學知識;小的那個比雜誌大一些,社科、文史專用。那兩個剪貼簿是用大賬本做的,每個都有二百多頁,貼滿報紙之後,足有十斤重。
那時候,《光明日報》、《文匯報》、《北京科技報》、《世界經濟導報》和《參考消息》等報紙上,刊登過不少值得保留的文章。我先把自製的剪報簿貼滿,再將雜誌上不需要反複閱讀的篇章用剪報覆蓋起來。這樣,平時買的雜誌就更有保存價值了。我常買的雜誌如《百科知識》、《書林》、《科學畫報》、《環球》和《八小時以外》等。這麽做有一個好處:一篇文章先看了一遍、剪的時候又看、貼的時候再看,比隨便瀏覽印象深多了。
因為是隨剪隨貼,分類的事就很難辦到。不過也好,每一本貼上了剪報的雜誌,都成了百科紛呈、五光十色的新書,拿起來翻看一點也不單調。我剪的東西多,報紙上文章大都不規則,我把它們拚接起來,貼在雜誌中不準備再讀的文章上。打開看時,隻見左上角是“維生素C治療癌症”;旁邊一篇則在介紹“數理邏輯”是個什麽概念;下來也許是“考古新方法——碳十四同位素測定年代”;中間可能會有一篇輕鬆的短文“談談熱帶雨林”;右下角或許貼著一篇一千五百字的矩型豎排版長文,是介紹“動物器官相關論”的。就這樣,到了出國的時候,我家裏貼有剪報的雜誌,已經裝滿了一隻大木箱。
來到美國這幾年,中文讀物的種類少得多了,《世界日報》卻以一當十地,替代了過去在家常看的一些報紙和雜誌。那眾多的版麵和豐富的內容,延續了我剪報的愛好。“綜合新聞”版上很多新聞的背景,對我來說,就是美國社會、法律、經濟、生活方式等等的曆史和知識,很有保留價值。台灣和香港新聞版也是如此。就連“大陸新聞”版上的報道,我都常剪,因為目前的動態就是曆史記錄。“世界副刊”和“家園”裏麵的散文和知識小品也是我收集的重點。每天閱後的“上下古今”,大都是開著天窗放在一旁的。《世界周刊》我經常得出去再買一份:“世界廣場”、“專題報道”、“社會切片”、“法律-移民-社安”、“理財”、“醫療保健”等版麵常常是正反麵,剪了這邊,就破壞了那邊。美國各式各樣的辦公用品,改進了我的收集方式。我用五個二十一格的活頁夾,把剪報分了一百類。唯一的遺憾是,自然科學類的文章數量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