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享受孤獨

(2013-11-07 06:59:39) 下一個
 魯迅給瞿秋白寫過兩句話“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魯迅不是個自做多情的人,想來瞿秋白原有這個意思。像魯迅這樣交遊廣闊,瞿秋白這樣的社會活動家,都有一向寂寞之慨,可見內心的孤獨感在人群中多麽普遍。
 
常言道: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我們行走在熙熙攘攘的都市裏,陷入紛紛繁繁的事物中,疲於永無止境的交際應酬,但心裏總覺空空然無依傍。於是有人提倡表達、理解、溝通,還是不如意事常八九,能與人言無二三。我想,這大概因為:人不但是“有思想的動物”,同時也是“每個腦袋都打著不同主意的動物”,所以心靈之聲難遇知音——人們之間經曆不同、需求各異;思想方法、接受能力千差萬別,因此自成一體,各行其事。
 
誠然,孤獨不是絕對的。但是,與我們處處合拍之人終生難覓,應該是大家的共識。這就是我們平常隻能:同這個朋友談文學,同另一位論音樂,張三是談家常的夥伴,李四才是橋牌搭檔等等。結果是,節日慶典請朋友聚會要分若幹場——人數太多還在其次,按照脾氣,愛好分類安排才能盡歡。
 
孤獨是人之常,偏偏有人生方設法要擺脫它,因為他們對人生有一個誤解,以為人心應該是交融的、共鳴的。於是,對人生充滿信心者就製造“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的場麵;意興闌珊者則隱居起來,以自我放逐表示對知己難求的抗議。其實,這些做法都是枉費心力。
 
人若學會善用孤獨,就能免去許多煩惱。沈達夫的《風人夢憶》中有這樣一句話:“在群眾中,你生活在當前的時代;在孤獨中,你生活在所有的時代。”被動地應付喧鬧和俗務,當然不如優遊於科學文化和藝術的史跡。對於憤而避世苦修者,安東尼的《沉思錄》裏有一段勸慰的話不可不讀:“與其想往山林,不如退隱內心……一個人的心靈,如果思想寧靜,心境和諧,便是世界上最幽靜的地方。因此,應該常常利用這個隱秘的地方,在這裏,把你的品德刷新一番。為此,你要預備一些短小精確的概念,使你的悟性真實。不要讓這裏有緊張和傷憂的氣氛,讓一切都平靜地進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