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宗教 主義及其它

(2013-11-28 08:18:12) 下一個
人類社會不管在哪個發展階段,人們的處境無論多麽千差萬別,有意無意之中,芸芸眾生都在尋求心靈的寄托和慰藉,就像人人都拿熱愛的地方當作自己的家一樣,心靈也需要這樣的地方作故鄉。非如此,心不能平、意不得靜——彷徨一生多淒涼。
 
我們慣常所見五花八門的宗教、主義和被人遵從信奉的金科玉律,就是人類幾千年來為了心有所歸、意有所托而造出來的思想文化產品。人類的心理特點是思想方法、接受方式各不相同,而任何宗教、主義、理論、思潮之類都有一定的適應性,沒有哪個單一的意識形態能夠虜獲全人類的心。
 
人們先是發明一種宗教,一種教義不能適合所有的信徒,於是,人們對神的箴言別作解釋,教派就出現了。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人,雖然同樣具有宗教需求,但是生存環境和表達方式不一樣,他們創造的宗教也就不同,教派衍生的原因倒多類似。
人的想法太多樣了,宗教還不敷用,人們又創造了主義。主義的形形色色也是由於信眾需索和理解分為若幹派別才層出不窮、分門立戶的。以至現在要想對其條分縷析,非具有專門的學問不可了。總之,無論提出這些主義的政治家、學者本意如何,他們的產品為部分無神論者的心提供了依托應該是不錯的。
 
盡管宗教、主義種類繁多,人心更加高深莫測,多少宗教、主義加上他們所有的派別,仍不能容納所有人的心,人們另外造出無數理論、思潮、別具一格的信仰和生活方式等等。也正因為這樣,人類才擁有如此五光十色、洋洋大觀的曆史、藝術、文化和生活。
 
人心像宇宙一樣“膨脹運動、有限而無界”。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生活的各個階段我們的需求不同,求心安的渴望則一。不同之處是使我們心安的事物因時因地而異。於是我們看到,有的人一生中選擇過幾種上述思想文化產品,也許還會在這個領域有所發明,這是非常自然、非常應該的。每一次選擇均自心意浮動始,至氣定神閑終。那些文化產品也隨著人類曆史的進程與需求變,固步自封的就逐漸消亡,推陳出新的就蓬勃發展。
 
當然,也有守著一種信仰終其一生的,這些人少了遊移抉擇之累;而“改換過門庭”的人,對人生的體驗也許更豐富。反正,不論外人怎麽看,某種信仰對人生的意義,隻有皈依其下的人才能真切體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