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人盡皆知的俗話說:“老婆是人家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到底是誰的好難得說清,“文章是自己的好”倒是很有些道理的一句話。
讀報的時候,曾經看到一則逸聞,說是歐洲某著名科學家年紀大了,記憶力衰退、理解力仍然正常,他翻看家裏過期雜誌和藏書的時候,常常拍案歎道:“這篇文章寫得真棒,我要是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就好了!”旁邊的人拿過去一看,那些文章多半正是他老人家的舊作。可見,這是一種“同氣相求”效應,作者本人對自己文章中思緒的脈絡,分辨得最清晰;對文中論理的意義認識最深、詞句的含義理解的最貼切,就像在鏡子裏端詳自己。如此,就難怪兩件事了,一是敝帚自珍;再就是不情願被人斧鉞。
古人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也有這層意思。我們無不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寫自己有心得的題目、要褒貶的事物。隻是人們的知識有深淺、見識有高低,寫作又需要相當的天分,而文章的優劣確實有著那麽幾條客觀標準。這麽一來,自鳴得意就成了作者的一大忌諱。除去寫日記,隻要是拿出來給人家看的、更不用說是投到報刊雜誌想發表的,一定會遭到外界批評。原本挑得“正合我心”的形容詞,可能被朋友指為“辭不達意”;連夜寫下思前想後豁然頓悟的“人生哲理”,巴巴的寄到編輯部,卻不想在人家眼裏,那不過是“老生常談”。如此等等,都會使人於心耿耿,“此事古難全”,所以唐朝詩人賈島有句雲:“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嘴上雖是這般說法,心裏多半在罵人呢。
看來寫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實,寫可以隨心所欲地寫;難在發表和引起期望中的反響上,因為人的審美角度和處世立場不盡相同。我的文風能不能被編輯欣賞、他的觀點會不會為導師讚同,都是要講究點運氣的。文章被退稿或得分不高,不一定寫得不好,也許隻是不合時宜、不對審閱者的口味呢?尤其是退稿,可能是寄錯了刊物。“人家不登這類東西”,這話若是周圍的朋友說出來,已經差可安慰作者,若是信封裏夾著編輯大人的短劄,上書這樣的寥寥數語:“大作自有精彩之處,唯與本刊宗旨不合,請試他處。”就足以撫平那些失落的心、讓我們繼續在孤芳自賞中得到平衡了。(大陸很多報刊都備有類似的退稿箋)若是編輯大人再鼓勵性的捎上一句:“建議閣下筆耕之暇,讀讀傑克•倫敦的《馬丁•伊登》”,拜讀之後,本來已經決定放棄寫作的大器晚成者,八成會重拾信心,並將那些無人問津的舊作精心保存起來,心想:“誰能擔保它們不會造成‘洛陽紙貴’效應呢?”
“心有所感,不吐不快”者不在少數,我們既然寫,就要像書法家 :“凡書之時,貴乎沉靜,意在筆前,筆居心後”;像畫家:“我手寫我心”。不抱功利心,秉筆抒發情懷,自有無限意趣。如《金樓子•立言篇》中的那段話:“筆,退則非謂成篇;進則非言取意。神其巧慧,筆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