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間書房

(2013-11-15 07:02:12) 下一個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的幸福觀雖不相同,卻能粗略歸類。我想,對愛書的人來說,獨處書齋,摩挲、翻閱自己的藏書的時光,應該是最愜意的了。
 
知堂老人說過:“我們於日常生活必需的東西之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書房裏的什物,哪樣是“日常必需”的呢?書,不能當飯吃;計算機,不能當柴燒;舉凡輔佐我們讀書寫作的零部件,好像都沒有止渴療饑之功。但是,那裏卻是我們最惦念的地方。可見,書房的生活正是“無用而有意思”的。
 
然而,真正有錢有閑,整日價從書房遊到畫室、再從畫室遊到音樂廳,出了音樂廳就進體育館的能有幾人?坐在書房裏“才覺得生活有意思”的人,可能少不了要出去工作賺錢,眼看著不能長相斯守的滿壁藏書,隻怕多半有過“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的感歎呢。
 
對自己喜愛的處所和事情長久浸淫、樂而不疲,是人之常情。心知“人生苦短,來日無多”,為了衣食,每日裏最好的時間,大半花費在與愛好無關的工作上,是個令人無可奈何的事。怎麽才能兼顧愛好與生活呢?我想,唯有做一份與自己的喜好相同或部分相同的事,把辦公室變成另一間書房。果真能這樣,我們的生活可就大有聲色了。自己喜歡的事自然能做得很好。如此,老板、公司滿意,我們賺到了“生活必需的東西”,工作也不再是生活中的勉強。看來,把書房延伸到辦公室裏去,真的是一舉數得的好事。
 
這樣的工作看似不好找,其實,我們也許都有過不止一次那樣的機會呢。失掉它的原因往往是工資不如現在無精打彩做的事情高。若是轉一個念頭,或許就能得到與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關的職位——辦公室裏那個類似坐在自家書房的感覺本身,就是工作酬報的一部分。細說起來,消耗生命做這樣的工作才更合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舌尖上的世界 回複 悄悄話 雖然現在做的工作,是跟從小時的興趣一路走過來的,回頭看,當年也決不可能想象到今天所做的領域。興趣這東西,是隨著工作經曆一起成長的。幸運的是金錢對我的吸引力總是大不過興趣。於是越做眼界越加開闊,可以把玩的東西實在多。書房我是沒有的,書都堆在家裏隨手可取的地方,不管在哪裏坐下來都有書在手邊。辦公室才是我唯一的書房。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