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革瑣記之:那時的水比現在甜

(2013-09-17 08:39:54) 下一個
這個“瑣記”,雖然信手寫來,也還是有點順序的,卻隻說了“衣、住、行”,跳過了“食”。不僅因為文革之“食”乏善可陳,且慘到不忍回顧的地步。今天的健壯男、豐滿女,在那個時候算“胖子”;今天的“胖人”放在那會兒則是病人——肥胖病。因為,在新陳代謝正常的情況下,體重超出標準唯一的原因是攝入過多。而那是吃不上喝不上的十年啊。

口糧有定量。以首善之區北京為例,持城市戶口的人,一切票證中最必需的兩種是:糧本和副食本。每個月,拿著糧本到現在已經消失了的“糧店”領糧票。一般職員:男三十一斤半,女三十斤;重體力勞動者,糧票能發到三十五斤,聽說有吃四十五斤定量的,令人豔羨。

可以想見,定量要靠精打細算、合理搭配、一家人中男女老少俱全以求動態平衡,才能果腹。所以,雖然有“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最高指示”,但僅作為運作各級專業運動隊的基礎理論;民間隻在工間操、體育課上念一念。因為人們的體能和熱量亟需保持,而非消耗。
 
看似黨和政府充分了解民間饑苦,也在想方設法給百姓增加主食配給,可惜辦法有限。這樣的機會每年隻有一次:賣紅薯,一斤糧票買五斤!那時深秋時節,紅薯長成、出土了。解放牌大卡車上摞著沉重的麻袋,開進北京的胡同。豐收啊,糧店放不下了,堆在開闊一點的地方發售。人們接到通知、奔走相告,幾十上百的人排隊購買,笑逐顏開。

然而,吃到飽與食欲被滿足是不同步的。隻要多吃,喝粥也能肚飽,平複食欲則非菜肉副食不辦。體重多半與食欲成正比。“喝涼水都長肉”一語,起自我黨“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之後。配給的糧食按比例分為米、麵和棒子麵;副食則每個月每人隻有兩斤肉(回民不到此數),半斤花生油,每戶兩斤雞蛋雲雲。香油嘛春節會有的,一家一兩,小磨的哦。這些,都已經印在“副食本”的表格上了。

然而,偶遇特殊節點與民同樂的事情也有過。不知道中國與朝鮮誰先發明的,重要日子額外發放高級食品,以示慶祝。1972年初,北京市民出乎意料地吃到一頓對蝦,憑“副食本”每戶兩隻。事緣尼克鬆訪華,意在讓他知道知道:中國人民生活多麽好。這種表達方式頗為費解:怎麽讓美國總統一行知道呢?難道責成周恩來在國宴上,抓住尼克鬆讚美中餐的機會,指著桌上的對蝦告訴美國人:我們老百姓也吃這個,不信你問他。早已在旁伺候的托兒某服務員趕緊湊過來證實:“是啊是啊,昨天我們家是紅燒了吃的。”中央領導真的相信,美國人對中國民眾的生存狀態一無所知嗎?再說了:兩隻對蝦,讓老百姓領誰的情啊?

曾與朋友聚會,卡拉OK放到李春波的“知青歌”。歌中唱道“那時的飯比現在香,那時的水比現在甜。”座中一位沒有經曆過文革、幸運的年輕人道:“鄉下的東西好吃,不用化肥、沒有汙染。”說得我等“老插”一愣。想想也是,一向豐衣足食、挑肥揀瘦的八零後,沒法設想在那清湯寡水的年代,偶打牙祭,舌上的味蕾多麽敏感。如今,我們再也找不到朵頤大快的感覺了。正其如此,用“那時的飯比現在香,那時的水比現在甜”形容上山下鄉、粗茶淡飯的日子,多麽傳神、意味深長。但絕不在普希金所說“那過去的都變為可愛”之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Dkong20 回複 悄悄話 小百姓們 再也吃不到野生新鮮的魚了。咱在北美隻吃自已在河,湖釣的野生魚。去年回國,買了幾條魚,與自己釣的魚沒法比。本以為自己口味變了,看來不是,是國內很少有幹淨的野生魚了。
難緘其口 回複 悄悄話 副食則每個月每人隻有兩斤肉(回民不到此數),半斤花生油,每戶兩斤雞蛋雲雲。香油嘛春節會有的,一家一兩,小磨的哦。

比東北好哪兒去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